洛陽印像

作者: 綠楊春

導讀洛陽印像 從洛陽開會回來一陣子了。洛陽號稱九朝古都,也有人說十三朝,如果是,愈發顯出今日的凋零。城市空氣污濁,太陽升上來許久霧氣才肯散去。坐在校內的電瓶車上,濕冷的風直鑽進皮肉裡。因為是閑會,自然精神放松,身輕體健。代表們閑散的作派和軍事院校永遠身板挺直走直角的風格對比有趣。也有地方學生耳上穿了好幾個耳洞(男生),幸好待人接物還算正 ...

洛陽印像 從洛陽開會回來一陣子了。洛陽號稱九朝古都,也有人說十三朝,如果是,愈發顯出今日的凋零。城市空氣污濁,太陽升上來許久霧氣才肯散去。坐在校內的電瓶車上,濕冷的風直鑽進皮肉裡。因為是閑會,自然精神放松,身輕體健。代表們閑散的作派和軍事院校永遠身板挺直走直角的風格對比有趣。也有地方學生耳上穿了好幾個耳洞(男生),幸好待人接物還算正常。

洛陽老城區叫老集,現在開發出一片四方的商業街,服裝和小吃為主。看著全民皆商的一片汪洋,忍不住和幾位老師討論,那麼多人下海經商,如山的貨物,以洛陽人的消費水平如何買得完?商品賣不完,最後砸在誰的手裡?誰是這個鏈條上最終的那個螞蚱?市政府在解決下崗工人出路問題上,是否應該理性考慮這個問題?沒有結論,渾發幾句牢騷而已。

特意經過老城居民的生活區。行色匆匆,以我的功力還看不透老城人的心境,胡亂拍了些照片。問清楚黑板報上宣傳的趙春娥是位勞模,後來看到“春娥煤場”,這才恍然大悟春娥的來歷。摞得和房子一樣高的蒸饃屜,水池裡分別上鎖的四個水龍頭,街頭打麻將的老人......老城的生活就這樣在我腦子裡支離破碎地連成一個活動畫面。







逃會去了龍門石窟,總是霧靄沉沉。第二次看到盧舍那大佛,依然震懾於她的端莊。與她相對而坐半晌,要不是旁邊有人,真想盤起單蓮花來凝氣斂神,看看是否能嘗試平時練習瑜伽做不到的境界。我觀大佛,卻是旁觀者的心態,缺少了一份篤信者的虔誠。見到龕頂飛翔的鳥兒,笑說些佛頭著糞之類褻瀆的評語,也想到盧森堡公園裡雕塑頭頂那蒺藜狀的金屬裝置或許就是為防鴿子糟蹋。



石窟前一條美麗清澈的伊水將石窟分作兩處。同行的老師不禁感嘆,倘若洛水有如此清秀,才敢想像有神女踏波而來,不枉曹植一篇千古傳頌的《洛神賦》。如今那洛水早已失了顏色,變做渾水湯一般。伊水前有些龍爪柳,趣怪得很,樹身生出大團贅生物,望之生憐。石窟東麓,規模顯然小得多,有座香山寺,不知與白居易號香山居士有否關聯。白園裡,說起白居易居官之處都會搞類似現代城市規劃的東西,現在依然有不少遺跡可循。看了白氏後人長長的名錄,甚至韓國、新加坡都有委員會。



星期六一早,比預計提前一天回來,又開始了接送女兒上英語課的循環中。出差,就是給自己程序化的生活放一個假。


精選遊記: 亳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