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說起來,出門也有很多次了,可是從來沒有像這次這樣的。去西安之前,就一直都想補點課,因為在心裡,西安遠不僅僅只是一座城,可最終也只是想想,對於歷史對於人文各方面知識的匱乏,實在已經不是一個補就可以解決的了的。
和朋友聊起西安,通常對於西安會有一個比較普遍的評價:一是古,二是土。
古,自是不用多說了。大多數人都知道,這裡曾經是周,秦,漢,唐的都城所在地。秦中自古帝王都!歷史上先後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歷時1180年,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中國的歷史有一半在這裡。
不是有人說嘛,不到西安就不知道中國歷史的博大精深!
土,說到土最先從腦子裡跳出來的是個詞語——皇天後土。皇天後土,說的是天與地,古人認為天地是能主持公道正義,主宰萬物的。這麼一想,這後土的土用到這裡好像也不是很恰當。
起先,土是個很簡單的東西,大意就是地面上的沙,泥等的混合物。可是中國的漢字向來變化比較多,什麼多音多義的,結果,到現在再要說土就會聯想到農村,會覺得很土氣落伍見不得人。。。。。。
在西安的時候,跑進那裡的大商場過,店堂裡該有的東西,品牌也並不缺什麼,只是真正使用,真正穿戴起來的好像並不很多。大多數人的穿著打扮距離土,要比距離時尚潮流近很多的。
我其實,也找不到一個很合適的詞語來表達,形容這樣一座城,土,可能算是比較接近我想要表達的東西吧,可是,我又覺得說不清楚,更不能把很多想的東西寫下來,有點郁悶。
國內那麼多的城市,真正把城牆保留下來的也就只有西安了,因為有了這四面的城牆做基礎,所以一早就奠定了西安城的格局,那是一座比較方正的城。
在城區的正中立著西安大名鼎鼎的鐘樓。在西安的日子,曾經不止一次地經過鐘樓,它其實是這個城市的坐標原點。以鐘樓為原點,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延伸出四條大街,分別聯通了城牆的四個主門,在這個基礎上構建起了整個城市的框架。
不知道為什麼,以前出門,我很喜歡拿個相機到處跑到處拍,而且總是興致勃勃特別有感覺,可這次西安之行照片是拍了不少,但是一點點感覺都沒有,常常都忘了要把相機從包裡拿出來。
很多次經過鐘樓,可是,回到家才發現,我竟然沒有拍下哪怕只是一張鐘樓白天的照片,它可是這個城市的原點!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種遺憾?我只知道,那座被車水馬龍緊緊圍錮著的鐘樓就像一座孤獨而漂浮的島,在城市的文明進程裡默默地掙扎。
鐘樓的西面不遠也立著一座比較相似的建築,那就是鼓樓。古代的時候,人們會在清晨敲鐘傍晚擊鼓,這也就是晨鐘暮鼓的來歷。現在不一樣了,只要你上去交了錢,人人都可以敲鐘擊鼓,不論什麼時辰,什麼節奏,由著你自己的性子來就是了。
(三)
打鼓樓的城門下穿過,城門洞遠比想像中來得深,出了城門樓就是一條青石鋪就的街道,只是沒有多少人會關心腳下的路,是不是青石鋪就的,這條路叫北院門,因為路的另一頭有個牌坊門樓叫北院門,因而得名。
這一帶是西安回民的聚居地,而回民向來都比較善於經營自己的傳統飲食。民以食為天,在中國這樣對吃有著濃厚興趣的國家,更是引得各路吃客食客紛至沓來,慢慢地就聚了人氣和名氣,後來才有了現在的規模,在後來,大家也就忘了這街原來的名字,在西安問哪裡吃比較好,得到的答案總是驚人地一致——回民街。
回民街不長,街兩邊有很多舊式的房子,所以看起來還不錯,只是也沒有多人是來回民街看房子的,來這裡的人,都是慕名來吃的。
街兩邊擺滿了很多的攤檔,賣各式各樣的面點,小食,干貨,點心,蜜餞。。。。。。
軟糯香甜的鏡糕,風味獨特的涼皮,焦香四溢的各色烤肉,聲名遠揚的泡饃,還有什麼餃子啊,湯包啊,涼粉啊,哨子面啊。。。。。。各色叫得上叫不上名字的小吃,把整條回民街都排得滿當當的。有些雖然也不是西安特有獨有,可是這裡的氛圍感覺比較好。
不過,這街上最多的是買各色燒烤的,家家店門口架了一排的燒烤架子,直接就在門口烤,所以整條街的空氣裡,都彌漫著燒烤的味道,什麼牛肉啊,羊肉啊,牛筋啊,魚啊,蝦啊,雞翅啊。。。。。。什麼都拿來烤,品種多到你不相信。
在這裡燒烤的價錢是分兩種的,一種是店家在門口用小一點的烤架精心烤制的,每一根簽子上都有分量很大的一條肉,就見店家慢工出細活地烤得很仔細,極其誘人的香,一般價錢一元一串。
另一種是堂食的,你坐在店裡也不用點,等門口烤好一大把了,自然就有人拿進來,詢問有沒有人要的,那個時候你可以按不同的品種分門別類地要。堂吃的分量明顯要比門口零售的來得少,通常在簽子上串了手指那麼長,細細的一條肉,不過,勝在價格實惠甚至低廉!一串只要兩毛錢!!!
很少見當地在門口買零售的,所以強烈建議,要吃燒烤就找家人多一點的店家,坐下來慢慢吃。
說到吃,西安的口味比我們這裡重多了,這回民街就更甚了!
那天吃了碗炒涼粉,樣子蠻好看的,乳白色的小方塊,被各色的調料炒制得很誘人,價錢也很便宜,大概只要兩三塊錢吧,反正端上來有我們這裡一大碗了。只是吃了幾口就受不了了,那個鹹啊!
為了多吃幾塊小涼粉,不得不買瓶水,吃幾塊涼粉喝口水,這麼就著涼粉就著水吃。
回民街裡吃東西,感覺還是很便宜的,店家一般都明碼標價,並不會因為你不是本地人而欺生,而且這裡吃的品種比較齊全,比自己在城裡到處轉一家一家地找特色店去吃,方便很多。
說到底,吃這件事情可大可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喜好,不一的口味,很多的地方特色也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的,只是覺得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總應該嘗試一下,能吃出點味道吃出點感覺來的,那自然皆大歡喜,要是不適應甚至不喜歡的,其實也沒什麼,轉個身就忘了。
(1)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75714
(2)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75715
(3)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75717
(4)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75718
(5)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75719
(6)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75720
(7)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75721
(8)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75722
http://bbs.hangzhou.com.cn/viewthread.php?tid=2105558&highlight=&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