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魂

我曾經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到過蓮花山,但那次只是遠遠地眺望了一眼而已,依稀記得山頂有一座塔,其他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當時還聽到同去的人說,站在山頂可以看到海,後來想起這件事就覺得頗為奇怪,廣州又不靠海,何來看海呢?心想以後如有機會一定要看個究竟。這次與十幾位同事一起來蓮花山游玩,觀海就成了我的願望之一。
坐車從廣州出發用了近一個小時就到達了目的地,司機將我們送達後就返回了,這樣我們就不必像旅游團那樣有時間上的諸多限制,看來大可盡情玩賞一番了。1從旅游區西門而入,一眼便望見近處有一座極闊極高的瀑布,在周圍青草、綠樹、紅岩的映襯中從山上飛瀉而下,對於整天呆在干燥空調房裡的上班族,見到這樣的美景都不由自主地奔了過去,剛才一行人還約定一起步行上山,頃刻間就散了開來,三五成群紛紛留影,好在我們使用的是數碼相機,否則,不知道要用多少膠卷。就這樣逗留了一段時間,一行人才重新上路。
今天的天氣格外晴好,一掃前兩天的陰霾,一行人不得已在烈日炎炎下沿著唯一的路線向山上走著。原來以為既然是山,就應該有山路,用青條石鋪就,彎彎曲曲、高高低低的那種,可眼前分明是現代化的瀝青路面,兩邊的樹木分明也是人工栽植的,沒有什麼稀罕之處,反而樹叢掩映之間幾片竹林引起不少人的唏噓。路上的行人出奇的少,除了我們之外,再無旁人,看來現在不是旅游季節。聽幾位同事說這裡有觀音像,如果想許願的話一定要在中午12點之前。低頭看表,已經11點多了,心裡就懷疑是否還趕得及,於是腳下也就漸漸快了起來。途中竟然發現有一段路還沒有修好,心裡面不由得產生了幾許疑問,這樣的景觀會有什麼收獲呢?
突然間一陣高音喇叭的聲音打破了我們的沉默,幾位性急的同事兩三步就跑了過去,仔細一看原來這裡有一個小型的游樂園,裡面還設置了一個拍賣場,剛才的喧鬧聲就是從這裡傳出來的,看到這些,真是令人感嘆市場經濟的影響力。看著拍賣場內人氣旺盛,拍賣師口若懸河、競買者躍躍欲試的場面,一行人正好走得也累了,就打算在此歇歇腳,順便看看拍賣場內的活動,什麼許願、看海的事暫時都拋在腦後了。就這樣津津有味地看了一陣子,不知不覺已近正午時分,多虧幾位精明的同事提醒,我們才想起此行的目的,於是大家匆匆忙忙地繼續趕路,想不到還沒走多久已看到一座金光閃閃的觀音像正矗立在遠方——“望海觀音”到了。

觀音寶像座落於一處平台之上,接近中午,陽光燦爛,在藍天的映托下貼滿金箔的觀音像愈發顯得耀眼奪目,更增添了幾分神秘感,人們說話的聲音、面部的表情都不由自主地嚴肅起來,虔誠的香客更是點燃香燭,頂禮膜拜,一幅畢恭畢敬的模樣。
我們幾個同事趕緊照了幾張像,就跑到遠處的樹下庇蔭,猛然間眼前豁然空闊起來,近處煙波浩淼、遠處水天一色,這是海嗎?不由得自問,依據我對海的印像,應該不是,這裡是出海口才對。後來從資料中得知這裡是獅子洋,廣東省境內幾條大江在此彙合後湧入大海,並形成大面積衝積平原,也就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所謂“望海”應該是人們的美好願望,而觀音寶像估計也是正面朝向大海的方向,是人們企盼平安祥和的像征,是對遠道而來的賓客和出海遠行的游子最衷心的祝福。伴著渾厚悠長的鐘聲,一種“一覽祖國壯麗山河”的豪邁激情油然而生。等大家大發一番感慨之後,才發現正午時間已過,於是決定先吃午飯,然後再安排下一步的旅程。2吃完午飯,從導游圖上查看時,才發現我們到此只游覽了景區內十分之一的景點。於是立刻上路,繼續游覽。景區內的路標還算醒目,使我們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到達下一個景點。順著路標所指方向看去,一座青灰色的城牆映入眼簾,城門上鐫刻著“蓮花城”三個遒勁的朱紅大字,此時正是一天當中氣溫最高的時刻,從城門望進去,覺得裡面甚是蔭涼,於是一行人便魚貫而入,果不其然,入得城內不知是因為裡面栽植了很多大榕樹,還是被那種靜謐莊嚴的氣氛所感染,整個人登時涼爽了好多。令人驚喜的是,城牆還修了登城梯,登上城牆,發現城牆並不很高,看樣子還是重修過的,沿城牆而行,前面有一城樓,登上城樓,手扶垛口,探身遙望,竟然又一次看到了“海”,遠山近水一覽無余、盡收眼底,可以想像這座城池當年應該具有重要的軍事用途。這時江風陣陣襲來,吹拂著你的發梢,思緒已將你帶回了幾百年前的獅子洋,你仿佛又見到一隊全副武裝的將士整齊排列,手持長矛、目視遠方、肅然而立,城頭彩旗獵獵、江面帆影點點,好一派繁忙景像……。“快過來看哪!”不知哪位同事又發現了新的景點,高聲招呼著大家,原來城內有一座參照諸葛亮的八陣圖而修建的操練場,對於生性好奇的年輕人,一定不會錯過這個探險的機會,於是大家分頭行動,紛紛進入“迷宮”內,幾位機敏的同事很快就找到了“破陣”的秘訣,不一會兒就登上了對面的城樓,然後還指手畫腳地告訴其他人如何走,結果指揮的人太多,陣裡的人也不知聽誰的,弄出不少笑話,剎那間城池內就充滿了爽朗的笑聲。城樓過於狹小,很快就站滿了人,對面的同事早已舉起了相機,擺一個勝利者的姿勢吧……。
後來從城內的展覽館得知,這座城池曾留下了一段屈辱的歷史。在滿清政府統治後期,投降派琦善就在此地與英國侵略軍頭子義律議和,商討割讓香港一事,並簽署了賣國的《穿鼻條約》。當年的恥辱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無盡的傷痛,滿清政府的無能,不但斷送了祖國的大好江山,也使千千萬萬的百姓墜入水深火熱之中。而今,祖國大地如沐春風,香港和澳門相繼回歸,中華民族又一次迎來了勃勃生機,隨著政治、經濟、軍事等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又一次傲然屹立於東方。3從蓮花城出來,沿路標指引,下一個景點應該是古采石場遺址,我們繼續沿路而行,景色漸漸不同起來,一些奇異的石景不斷圍攏過來,路兩邊怪石嶙峋,突兀聳立,草木也依著山勢而生,陡顯山石的瑰麗奇險,小鳥啾啾不絕於耳、山泉泠泠汩汩而出,潭水幽幽深不可測,真給人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接下來每走幾步就會有一處景觀,前呼後應令人應接不暇,飛鷹崖、獅子石、燕子崖、八仙岩、神仙榻、浴仙池、碧蓮池、劍門、蓮花石,每一處景觀無不帶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突然有同事提及,我們不是要看古采石場遺址嗎?另一位同事接到,這裡就是啦!眾人面面相覷,頗為不解,這怎麼夠得上遺址呢?但是當大家定睛細看時,才發現原來這鬼斧神工般的石峰、石崖、石柱,其表面竟然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溝紋,摩挲著這些只有手工開鑿才會有的痕跡,不由得讓我們肅然起敬。
陽光已逐漸西斜,我們的旅程也接近尾聲,有同事仍然在翻看著手中的導游圖,竟然發現一個著名的景點——觀音閣還沒有去,但是從圖中來看實在是太遙遠了,返回頭重走已是極其不願意,另辟蹊徑又不熟悉,一行人徒步走了大半天,疲累之意早已寫在臉上,經過一番思想鬥爭,我們最終放棄了拜訪觀音閣的念頭,繼而興衝衝得沿山道而下,步東門而出……。4世上真是沒有十全十美的事,就此次游覽蓮花山來講,不僅沒有看到觀音閣,實際上,如果早幾個月來就可以趕上盛大的蓮花節,盡管如此蓮花山的山水草木依然給了我們一次非同一般的感受。其實,來蓮花山一年四季皆相宜,您可以選擇桃花爛漫的春天來這裡,也可以選擇蓮花盛開的夏季,或者秋黃漫山的季節,甚至挑一個重大的節日來蓮花山吧,這裡一定會讓你不虛此行、流連忘返的。想到此,我禁不住暗自思忖,如果有機會,我還會再上蓮花山,觀海、觀蓮、觀石……,重新領略大自然留給我們的美麗風景。
5蓮花山以石聞名於天下,這山因石而成名,這水亦因石而來。這裡的山雖無法與五岳名山相提並論,卻氣勢磅礡、嵯峨幽邃、千姿百態、獨領風騷,這裡有狀似雄師的獅子石、有巍峨陡峭的燕子崖、有巧奪天工的蓮花石、還有距今兩千年以上的古采石場,以及宛如美麗少女眸子般深情的碧水淵潭,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奇異的景觀竟然是人工開采後才形成的,當你用手撫摩石壁上的累累鑿痕時,似乎還能聽到無數工匠正手持斧鑿,埋頭苦干,叮叮當當的敲擊聲不時回蕩於山谷中。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當中,有無數先人正是這樣用生命雕鑿出如此恢弘浩大的鴻篇巨作,它凝聚和沉澱的是一個偉大民族的精魂,它像征的是中華民族奔湧、激蕩的無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