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美的地方:127天丹麥童話之旅——一個北大女孩在哥本哈根的生活與愛(13)(陝西師大出版社)

作者: victoria1110

導讀2月27日:從容的燈光 晚上從學校回來,路邊一家小皮薩店還在營業,窗口的燈光很薄,透著股冷清。路邊接連幾幢小屋的窗裡則閃爍著燭光,溫馨而愜意,這裡的人們生活很有規律,一入夜,人人都躲在家裡的窗戶後面,享受小窩的溫暖,那些深夜還獨自眷戀咖啡館和皮薩店的大多是流浪漢。 我不禁想起北大的燈光來。每天,從華燈初上直到子夜的這段時間裡,校園裡總是� ...

2月27日:從容的燈光

晚上從學校回來,路邊一家小皮薩店還在營業,窗口的燈光很薄,透著股冷清。路邊接連幾幢小屋的窗裡則閃爍著燭光,溫馨而愜意,這裡的人們生活很有規律,一入夜,人人都躲在家裡的窗戶後面,享受小窩的溫暖,那些深夜還獨自眷戀咖啡館和皮薩店的大多是流浪漢。

我不禁想起北大的燈光來。每天,從華燈初上直到子夜的這段時間裡,校園裡總是很熱鬧,西南門的那一片學生宿舍區,從45甲到48樓,每一個窗口都是燈火通明。45樓地下的物美超市、還有離三角地不遠的博實商場,裡面滿滿的都是學生。那時,倘我要找尋一個像這裡一樣安靜寧謐、且又能看到溫馨燈火的地方,答案只有燕南園。

在北大時,每天晚上從圖書館出來,我都要走過環繞燕南園的斑駁了一個多世紀的虎皮矮牆,其實也有別的更近的路,但總是喜歡沿著她從容地想像牆裡曾經湧動的人和事——在夜幕的掩飾下,悄然喚醒內心原已封存的溫暖。

沒事的時候,白天也會拿本書去燕南園坐坐。每逢春末夏初,正值綠意熱鬧,園裡一簇一簇青蔥的葉子被午後的陽光一浸,立刻鑲上了一道金翠輝煌的邊,忽悠悠地閃著亮色,倒好像陽光是從那裡灑出來的一樣。而若是在雨天,那番綠雖然不似晴日那般燦爛,卻平添了幾分讓人心疼的韻味。北京的雨是很急的,大滴大滴的水珠接連地打在嬌嫩的葉體上,打的它們紛紛彎了腰,叫人擔心那些柔弱的身軀禁不起這番嚴酷的洗禮。經歷了雨水的洗刷之後,那些枝葉好比呈現出另一種風流態度。珍珠般的水滴在葉脈上滾來滾去,往往是從一片葉滾到另一片葉,要翻復好幾個回合才得落地,在這個翻復的長程中,它們往往折射出七彩的迷離的幻色,色淡而層次分明,沁著那片瑩潤的翠衣,清新可愛。若是夜雨之後的清晨,則更分不清那些水滴到底是雨水還是露珠兒了,又隱了幾分引人去猜的神秘。

早就知道,燕南園裡醞釀了一大堆響亮的名字,它們所代表的方方面面,很難說得清楚。借用英文裡的“wisdom”這個詞仿佛相對要合適些,至少我在讀出這個詞的時候,總要帶一點對於傳統和學術的儀式性的敬畏。因此,每次在園裡走過,腳步都會在不自覺中放輕。

依我看來,“wisdom”所能夠描述的不僅是知識的集大成者,而更多的代表了一種融會中西的徹悟,一種歷經喧囂的淡定,一種百味釀就的醇甜,一種世間情態盡數了然於胸的寬容與敞亮。所以一直喜歡王維的兩句悟語: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或許我們需要的恰恰就是這一份坐看雲起的從容。

真正的從容,恐怕不是“出世”與“入世”二個名詞可以局限的,恰如摩詰之畫與詩,兩相融合,彼此呼應,出來進去都怡然自得,從容不迫,此實為人生理想境界。

這樣的境界是可以求,而未必能夠求得到,但若是指望遇,則一定遇不到的。

哥本哈根大學不設圍牆,因此雖然歷史悠久,卻沒有一個樹影婆娑的老園子招人惦念。但圖書館的燈,每次我路過,不論多晚,它都在高大的玻璃窗裡亮著,隱隱約約地跳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2月28日:這裡的“宜家”和北京的不一樣

今天周六,是丹麥普通家庭的購物日,因為商店周日一般都休息,所以大家只能在周六出動。Elizabeth、Sophie和我也加入了這個購物行列。?

Elizabeth告訴我今天我們要去一家家具店,名叫IKKE。這個名字似曾相識,果然,還沒進門,我就從人們拎著的黃底藍邊的大塑料袋准確判斷出,它就是北京城裡頗為火爆的家具連鎖“宜家家居”。?

IKKE總店在瑞典,它的消費層次在國內屬於中等偏上水平,而在這裡則只能算是很一般的“大路貨”。這家店的底層是折扣區,價格一般是原價的1/4——1/6不等,比北京的“宜家”便宜很多:同樣一個月亮壁燈,北京要賣到50-60元,這裡卻只賣20克朗,折合人民幣26元左右。還有一些聖誕裝飾品在“過季打折”,一盒3塊,不過由於聖誕已過,無人問津。?

樓上是正品,品種、格局都和北京的差不多,有的商品可能還要便宜一些。Sophie挑了一個攪拌器和一個鼠標墊,又相中了掛在左邊小平底鍋(Sophie熱衷烹調),Elizabeth也湊過去,覺得那鍋的質量還不錯,我一翻鍋底的標簽:“made in china”。?

不過這裡的小裝飾品似乎比國內“宜家”更豐富一些。在國內時朋友們總說我是一個形式主義者,因為他們覺得我總是對一些形式的東西非常在意,比如禮品的包裝和鮮花的擺放之類。平時進了商店我也總愛去賣包裝紙和小裝飾品的貨架那邊轉轉,這裡的東西正合了我的脾氣。貨架上禮品紙的花樣很多,還賣一種印花的硬紙,折起來就是一個漂亮的盒子,各種漂亮的紙緞帶、裝飾花還有香蠟等等大多是國內見不到的。有意思的是,在這些貨架前流連的有很多中年人和老人,不像在國內鐘情於此的大多是時髦青年和小孩子,而很多上了點年紀的人都不屑於這些“不實用”的東西。其實,這些東西雖然不能派上什麼大用場,卻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別出心裁的點綴,讓平淡如水的生活頓時變得精致起來。想想看,當你為朋友或父母的生日或節日禮物精心挑選一個與之相配的美麗的包裝時,在你的眼睛裡流轉的、在心底裡盛開的是怎樣的一種幸福呵。?

一位兩鬢斑白的老人認真地拿起兩個漂亮的禮品盒子,比較了大半天,終於選定了一個放進購物車,她在轉身離開的時候,臉上不自覺地浮起一絲微笑,想必是這個盒子勾起了她的一些美好的回憶罷。?

不知道是哪位譯者把“IKKE”翻譯成“宜家”的,我不禁對他(她)生出幾分敬意來。因為這兩個字既合了音譯,又取了詩經裡“宜室宜家”的意思,翻譯得真是巧。丹麥的“IKKE”環境很好,隨處可見的有一種紙制卷尺,形狀和皮卷尺一樣,是為了方便顧客測量家具的尺寸。旁邊有個小餐廳,我們就在那裡吃的午飯,3個人花去110克朗,在丹麥已經是很便宜了。餐廳的收款處和取飲料處相隔一段距離,顧客先在收款處告訴收銀員需要哪種飲料,交款後自去取用,無人監管。單從技術的角度來說,如果有人不交納飲料的費用卻去取一杯來喝沒有任何困難,但我留心觀察,沒有發現一個人這麼做。不由得想起前兩天在火車站,我問Elizabeth如果有人乘火車不買票怎麼辦(因為很少有人在車上查票),Elizabeth認真地說不可能的,因為買票是每個人的責任。?

餐廳裡有免費的水果和面包,果盤堆得滿滿的,水果擺得很漂亮,我看見有個女孩去切了一小片面包,一位老人拿了個蘋果,其他人間或去挑選一兩只自己喜歡的桔子橙子之類,沒有人多拿。吃完午飯時我特意又去看了一眼,果盤依然很滿。我知道國內的餐廳很少有這麼做的。不禁又想,如果國內的中友百盛SOGO裡的餐廳中也設這麼一個免費的果盤,在收款處和飲料機之間也有一段長長的無人監管的過道,不知情況會怎麼樣?也許和這裡的一樣。無論如何,我希望是這樣。?


精選遊記: 哥本哈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