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欲醉人,奈何秋已盡——12月3日天平山賞楓

作者: 繪美

導讀網上的資料說,在江蘇唯有蘇州木瀆古鎮西北的天平山,與北京香山、長沙岳麓山、南京棲霞山齊名,是四大傳統紅葉觀賞勝地。深秋時節,古楓林紅葉在陽光照射下,如層層片片紅霞繚繞,蔚為壯觀,有“天平紅楓甲天下”之美譽。12月3日,早上5:30出門,天還沒有亮。據說那天會有冷空氣來,但是卻沒有想像中的冷,可能是我衣服穿多了吧~6:58火車准點開出,天色漸亮 ...

網上的資料說,在江蘇唯有蘇州木瀆古鎮西北的天平山,與北京香山、長沙岳麓山、南京棲霞山齊名,是四大傳統紅葉觀賞勝地。深秋時節,古楓林紅葉在陽光照射下,如層層片片紅霞繚繞,蔚為壯觀,有“天平紅楓甲天下”之美譽。12月3日,早上5:30出門,天還沒有亮。據說那天會有冷空氣來,但是卻沒有想像中的冷,可能是我衣服穿多了吧~6:58火車准點開出,天色漸亮。原先我還擔心要下雨,所以當我看到天邊有點點泛紅時,總算可以安心了。也許是那天的運氣不錯!到達蘇州時已臨近8點,買好了回程火車票,就去乘游4。游4的車一般都是到靈岩山的,去天平山的車次很少,好像是70分鐘一班。我正好去坐8點半那班。車站上人已經有很多了,大多數都是上海人,還有一群蘇州的大媽,好像有14人,都是去天平山的。大家擁擠在車門口,因為司機說還不能上車。那天真的運氣不錯,我竟然能在眾多搶座位的人中“撿”到最後一個座。不過,蘇州的公交車開得很慢,車到天平山時已經又過了1小時,還好我出門早。天平山的楓葉節到12月4日就要結束了,我正好趕上了“末班車”。而且聽裡面的工作人員說,現在是楓葉最紅的時候。一進門就看到了一大片紅葉。從來沒有親眼看到過這個景像,所以對於我來說,驚訝不小。顏色真是太漂亮了。並不是原先想像的一片火紅,而是由淺到深,很有層次的。除了紅色,還有金黃色的、橙色的、紫紅色的,當然還有綠色做點綴。一棵樹上就有好幾種顏色,所以天平山的楓樹也有“五色楓”的美稱。再往裡面走,視野更開闊了。(因為一直關注著紅葉,以至於我犯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錯誤,直到最後才發現。這個等後面再說吧 -_-!!)印像中的蘇州,就是綠色的園林,春夏季觀賞比較好。沒想到,它的秋天也是這麼美麗。第一次見到秋天如此絢麗,有一種醉人的感覺。都說秋天是個傷感的季節,可是當看到這樣的景色時,你會為它的美喝彩,為之激動。越到秋末,楓葉越紅。唯一可傷感的,也許就是深秋快要結束了,要過一年才能與之再相見,更多的是不舍。山腳下的平地上有一座“御碑亭”。對於御碑,我興趣不大。但是有一張照片,我是一定要拍到的。天平山有一景,就是在紅楓環繞中,隱隱約約有一座亭子,也就是這座“御碑亭”。我繞著亭子轉了好幾圈,一直試圖在找那個角度。可能是這幾年,有幾棵樹有搬動過吧,所以有些不完全吻合。但是最終我還是找到了那個拍攝點。確實很漂亮。那天去天平山的游人很多,但是沒什麼人和我搶鏡頭。他們有的在看表演,有的在範仲淹的塑像前留影,只有我在費心找最佳拍攝點。我一口氣拍了好幾張照片。真是替那些人感到遺憾啊,這麼好的景色沒有留意,卻去看一些形式上的東西。說到範仲淹,這座天平山據說以前是賜給他的一塊私人用地。所以我還看到了他的紀念館和範墓。當然,這座範墓並不是葬的範仲淹,而是他家的祖墳——範隋墓,範氏敬稱麗水公墓。範隋為範仲淹高祖,沒有想到竟然我的姓還能作為名來用。不知道是不是和我真的有緣,本來我沒想去拜訪他老人家的墓地的,但是因為一度上山走錯了道,七繞八繞竟然走到他的墓前了。周圍沒什麼人,和剛才楓樹旁游人如織形成了很大的反差。看來麗水公也確實寂寞。既然到了這裡,我就干脆上前看看墓碑。碑上的字沒幾個我認識的,讀起來也很拗口,畢竟我不是古人。墓前的石供案上有人祭拜過的痕跡,也許是範氏的後人吧。寒風吹過,我覺得寒毛凜凜,只得快點從原路撤回。在山腳下,我看到有個湖,周圍有很多紅楓,當然也有很多游人。我想等一會兒下山後再回來看,因為我覺得可能山上的紅葉更好看。於是就開始找上山的路。一直往山的東側走去,看到有一條比較平緩的上山路。雖然一開始懷疑,這麼平坦的路,是不是開汽車的環山路。但是我看到有幾個學生模樣的人走在前面,也就跟著一起上山了。山路成Z字形,在轉彎處回頭往山下看,景色很不錯。道路兩旁楓樹不多,都是一些松柏之類的綠葉植物。所以感覺就像歐洲某些國家的馬路。很容易就走到山頂了。但是感覺不對,因為沒什麼人。一般山頂上都會有個觀景台,而且會有很多人在那裡留影的。再往前走,是條下山的路,那裡沒什麼景色,好像後面是座光禿禿的山。工作人員告訴我說,那條路是下山走出天平山公園了。看來我走錯路了,於是遠路折回。再後來,就是逛到範墓了。前面已經說過了。還好回頭路走得不多,在一條岔路口,我看到有一條路有很多人在走。當時想,那才是正確的上山路吧。不過顯得有點寒酸,竟然沒有什麼指示的路標。一路上,也是走走停停,每次回頭看山下,都會看到很漂亮的景色。路邊有三三兩兩的楓樹,還是沒有山腳下的多。站在半山腰時,看到的景色最美麗。山下的紅楓現在看到的是一團一團的,有紅、有黃,不同層次的;山路旁邊的紅葉多是紫紅或者黃色的,相映成趣。爬山,對我來說真是一件很吃力的事。平時缺少鍛煉,階梯又高,我走得不亞於跑一個八百米那麼累。身邊也沒有什麼人可以拉我一把,甚至連根拐杖都沒有。只好安慰自己一番:想當年,我連泰山都爬了,這座200多米的小山算什麼~途中開始下起零星小雨,但是我覺得快要到山頂了,所以也沒在意。終於,好不容易看到一個平台,聚集了好多人。我以為到山頂了。可是抬頭往左側一看,原來還有一段山路啊~在那個平台休息了一會兒,繼續再接再厲,爬山。那段路有點不好走,有的地方需要手腳並用。到了山頂,卻發現沒什麼好的景色可以看的。只能看到山下一些民居和湖泊。即使能看到太湖,站在這個高度,這個天氣情況,也都是模糊一片。大失所望。還是半山腰的風景最佳。不過我看到了一道特殊的風景。在山頂旁邊的一塊巨石上,有一對青年男女。女孩子長發飄逸,穿著一件桔色的風衣。男孩子一手摟著女孩子,一手指著遠方,在說些什麼。我看到的是背影,他們身後是幾棵枯樹,伸展著粗粗細細的枝干。有點像《戀之風景》裡幾米的漫畫場景,很讓人感動。接著就是下山了。不是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嘛,我也覺得我沒有遇到磕磕碰碰的事,已經是一大幸運了。中途休息了幾次,覺得腿抖得厲害,估計要下周末才能完全恢復正常了。我又看到一個奇景,竟然有個女孩子是穿著細高跟鞋爬山的。還好她男友在旁邊拉著她的手,否則很容易摔下山去的。不過,也許就是因為有男朋友在,那個女孩子才會這麼“大意”吧~還是山下的紅葉好看。層層疊疊,怎麼也看不夠。我繞著那個湖轉了好幾圈。一方面是景色迷人,另一方面是因為游人太多,總是影響我取景,我在不停地換地方。我看到一對新人在湖邊拍婚紗照。新娘穿了一件藍色的婚紗,新郎則是深色西裝。拍出的照片一定很美吧~我也想有一天能和心愛的人去拍這樣的婚紗照。。。快要准備離開的時候,忽然發現公園門口的牌坊後面有一條路,旁邊的木牌上寫“上天平路”。頓時覺得很胸悶,怎麼剛才就一點都沒注意呢!所以有一些景點我就錯過了,比如白雲泉。中午忽然降溫了,呼出的熱氣都變成白色的了,我拿相機的手也變得冰冷,可能只有7、8度吧~幸好那天我衣服穿得蠻多的。從天平山公園出來,已經是下午2點了。沒吃午飯,肚子也不覺得餓。我在公園裡拍了很多照片,把兩部數碼相機的電都用完了,所以在木瀆虹飲山房,我幾乎沒拍幾張照片。我總是想把天平山的紅葉美景都帶回來給他看,可是條件有限。17點10分,乘火車回上海。今天把照片拿給同事們看,他們都驚呼漂亮,還有幾個人嚷嚷著周末也要去天平山。可是這兩天又降溫,又刮風下雨,恐怕到時候紅葉早掉得差不多了。天平紅楓,我們只能明年再見了!


(紅楓環繞中的御碑亭)



(從半山腰往下看)



(山頂上的“戀之風景”)



(一對新人在楓樹林中拍婚紗照)



(湖邊飄落一地的紅葉)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