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礡走泥丸……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囓人,無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為餌, 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
關於永州的記憶完全都源於童年時對語文課本的記憶,可見九年義務教育的成功,謹遵王安石“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的教誨,國慶黃金周劍走偏鋒,避開游人如織的旅游景點,來到了瀟湘之水的源頭——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
永州——愚溪、柳宗元、慢慢游
愚溪本名冉溪,柳宗元從永州城內遷居到溪旁。他認為自己不從流俗,為天下“真愚”,便將冉溪改為愚溪,以溪自況,諷喻世態。永州作為此行的中間站,給我印像最深刻的不是“游記之祖”的柳宗元,也不是“天下真愚”的冉溪,而是滿城的三輪車和美味的炒血鴨,永州老城在芝山區,小的乘坐三輪車足矣,當地人給三輪起了個很愜意的名字——“慢慢游”,一元一位,形像而貼切。想想北京擁擠的公交車,“慢慢游”又是怎樣的一種平和心境啊,不禁幻想起每天坐著“慢慢游”穿梭於古老街道到同方廣場來上班,中午在B2餐廳來上一盤炒血鴨的美妙生活。
江永——三千、五香、善良的瀟湘女
江永縣,隸屬永州市,位於湘南桂北交界、五嶺之一都龐嶺的深處,是一個瑤漢雜居的小縣,以三千文化而著名,千年古村上甘棠村中文天祥所題的“忠孝廉節”,千年傳承女書村中凄美的姐妹結客文化,瑤族故鄉千家峒那個關於瑤族桃花源的傳說無不吸引著眾多到訪的背包客,江永特有的五香“香柚、香芋、香米、香姜、香瓜”也引來了我這樣附庸風雅遠道而來的“食客”,都說好的文化和景色能沁人心脾,在游覽大好河山沁吾心脾的同時能品嘗美味唇齒留香,不亦樂乎?在江永沒有看到柳子筆下的異蛇,卻發現了美麗善良的瀟湘女,江永的景點多無需門票,偶有人把守也多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瀟湘美女,純樸善良的美女竟然在每個景點都因為“我是學生”這樣一句瞎話,而把半價票賣給了我這個背著半人高的旅行包,留著滿臉胡子茬而又拿不出學生證的高齡“學生”。若柳子在世定會重賦捕蛇者說——“永州之野產美女,端莊而善良;遇帥哥,盡迷;以誘人,無御之者,然得而娶之以為妻,可以已寂寞,孤獨…………”
陽朔——西街、猜色盅、漓泉啤酒
從江永出發,翻過已由天塹變通途的龍虎關就來到了陽朔,名噪中外的陽朔與養在深閨的江永竟如此的貼近,近得讓自己忘記了我已身在廣西。酒吧中迷離的燈光、幾瓶當地的漓泉啤酒、晃動的色盅、不絕於耳的異國語言和對面陌生卻又對我笑得花枝亂顫的美女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我到了充滿異國風情的陽朔西街。20世紀80年代,西方一本被背包旅行者奉為“聖經”的《孤獨行星》裡面介紹了陽朔西街獨特的風情。漸漸地,這裡便成了國外背包旅行者的聚集地,一些迷戀西街風土人情的老外干脆在這裡“安營扎寨”,開起了旅館、飯館。如今在地球村--西街,你能看到的外國人比中國人還要多。本是最傳統的南國小鎮街道,石板路面,灰磚騎樓;可它又是最洋氣的:幾乎所有的招牌都是英文。暮色中,走在西街的石板路上,鞋跟輕輕叩打著路面,你會有一種奇怪的衝動,一種居住的衝動....在這裡我看到了著名的擁有“沒有早餐”的“沒有飯店”,遇到了喋喋不休的大談祖國統一大業的台胞,經歷了每個子夜從西街出來坐著竹筏劃到漓江對面住宿的回家之旅。
北京——索納塔、霓虹燈、投標
從桂林回到北京已是7號晚上了,上了索納塔會想到永州的“慢慢游”,看著霓虹燈會想到漓江上空的繁星,出租司機看著我的大包“國慶出遠門了?”“不遠,屈指行程二萬”。八號的凌晨,爬上我闊別已久的床,睡個好覺,夢著漓江的星星,對自己說:天一亮就要去山西投標了,但願有一個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