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海子山進入理塘時,已將近傍晚了,天邊卻神奇般地出現了一大片火燒雲,紅彤彤的雲彩下,以為暖和,其實正飄灑著雪花,且挾著凜冽的北風,卷天漫地。理塘,被稱為“中華第一高城”,“世界高城”,海拔4014米。高海拔伴隨著的是缺氧和寒冷,好在獲知第二天理塘大草原有個“帳篷節”,這份興奮伴在我度過了高城寒夜。理塘,藏語意為平坦如銅鏡的草壩,因境內廣袤無垠的毛埡大草原而得名,每逢秋收過後,理塘就會舉辦這種民間“帳篷節”;遠近藏民帶著自家的帳篷
,牛羊,粘耙,酥油,茶葉等食品和家當,舉家來到毛埡大草原,過自己民族的節日,一般是10天至半個月。在這個節日裡,人們在草原上賽馬,跳鍋莊舞,唱藏歌,轉山朝佛,交易牛羊。最奇特的是,寺院為方便藏民朝佛,將寺院也臨時遷來草原,搭起“搭篷寺院”。在這個節日裡,也是婦女們最“張揚”的時候了。各家婦女會把自己最好的衣服和首飾穿戴起來。理塘屬康巴藏區,這裡的康巴婦女所戴的首飾最是奇特和隆重,全身首飾往往重達30多斤,全是真金白銀寶石做成的,價值達幾萬元至幾十萬元,有些貴重的甚至達二百多萬元。
見有外鄉人來訪,這些遠離現代文明的康巴人紛紛圍了過來,要求我為他們拍照,並爭相邀請我們到他們的帳篷。我們進得帳篷,藏民們就把豐富的藏食品堆放在我們面前,又是敬酥油茶,又是斟鮮奶,熱情又豪爽。
這次探坊帳篷,令我有機會近距離仔細觀察他們,藏民們笑起來的時候格外好看,讓你不假思索就會覺得這是值得信賴的笑,令人感動的,善良的,友好的笑。但是更能夠吸引我的是他們的眼睛,你看不到城市人眼裡常流露的那種不屑,譏諷,混濁,我越是往西部走,越往高原深入,越感覺如此。說起來令人難到相信,他們與外鄉人不過一面之交,一旦分手,彼此再難相逢,卻依然誠心相待,讓你一輩子難以忘懷。
這一路給我最多接觸的是,越是偏遠的未經現代文明熏陶的地方,越富有人情味,這種情景很值得我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