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龍岩城到永定縣,途經坎市鎮、撫市鎮和湖雷鎮,公路邊不時出現土樓村。如果不研究土樓學,僅僅領略土樓風采,在這裡看看就行了,沒必要去那些被電視、報刊大力推薦的地方。
到了永定縣,華燈初上。汽車站旁邊那座橋的橋頭擺滿小吃攤,擇干淨的坐下,要一碗牛肉丸子。在我工作的那個城市,走在鬧市區,一不小心,暗香襲來,然後鼻子會不由自主加深吸氣,身後有人吆喝,“永定牛肉丸”,回頭看,招牌上紅字大書,“正宗永定三奈牛肉丸,客家風味”,香氣就是從蓋子沒蓋嚴的鋁鍋裡逸出的。要一杯牛肉丸子,老板會從鍋底撈點切成片的熟墨魚干額外贈送。在城管人員沒巡街的日子裡,賣牛肉丸的小販樂意跟你聊土樓,他們出來賺辛苦錢,就是為了孩子不要再住土樓。也有牛頭不對馬嘴的,這是本市遠郊農民,牛肉丸子往往欠火候。三奈是一味中藥,煲墨魚湯用。我現在在永定城品牛肉丸子,簡直是精神上的裡程碑。彈性一脈相承,嚼起來更脆,但是沒墨魚干。老板用帶著濃厚口音的普通話講解一通,我根本沒聽懂。牛肉丸子下肚,我回憶味道,老板看我不想走,又給上了一碗。
永定城亂哄哄的,當再次遇見小吃攤群時,我不吃牛肉丸子了,剛才吃了雙份了耶。案板上擺著一團團圓白軟物,點一份,下鍋慢煮,熟透撈起,呈藍黑色,沾調料吃,有粘性、有彈性、有韌性,香味直噴,肉丁、筍干填充內餡,非常好吃,名稱我忘記了。吃完繼續逛,貨攤上陳列著大瓶裝的用暗紅色液體泡的鴨.爪之類,老板說是老.醋泡.爪。路過小吃店,這兒醋.泡食品的花樣更多,遂要一盤泡.牛皮,就地消受,口感怪怪的。
天明,隨晨練人群登縣城後山。步道陡峭,淺嘗輒止。下到護城河邊,去看釣魚。這魚可真夠多的,成群結伙,游過來,游過去,就是不咬鉤,急死我了。問詢垂釣老者,為何城裡沒土樓。他說,永定城背倚險嶺,大河拱衛,小毛賊無從下手,無須單宅防守。古人建城,擇地有講究,起名有學問,永定,永遠安定!土樓分布在……
乘車前往下洋鎮。翻過大山,公路邊不時出現土樓。抵下洋,到郵政所,在集戳本上蓋個郵戳,戳文曰“福建永定2005.05.03.11下洋”。
重山深處,初溪村,土樓密集。村子建在緩緩上升的山坡上,全是大型土樓,圓樓、方樓交錯。停車場特意修在另一座山的半山腰,與村莊隔河相望,一下車就能看到土樓村全景,村後坡陡林密。進得村去,參觀土樓的外牆與窗戶,走進大門,與住民拉拉家常。這裡的土樓帶木制的外陽台。土樓的結構,一圈黃土牆,圍出圓形或四方形地盤,只有一個門,牆較高處開許多小窗戶;木屋緊依牆內側建造,一般是四層,一樓廚房,樓上住人,公共走廊。
往回走,到月流村。村裡土樓相當多,夾雜在磚樓叢中,土樓已不怎麼住人了。經閑聊得知,樓內院子中間的平房,是本樓居民祭祖和辦婚喪大事的場所,能擺下十幾二十桌酒席,因為土樓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在視覺上誤認為公用場所非常窄小。土樓外圍建裙樓,裙樓竟然是雇工宿舍,這得多大的財主啊!錯了,土樓並不是哪家人獨占,而是同宗的堂兄弟幾十戶集資建造、共同居住。前幾年,有一次,暴雨連續下,大人小孩全躲在家裡,夜間漲洪水,土樓被泡,倒塌過半,有的裡頭住了二百多人啊,全沒啦……
出山。過了下洋鎮,到獅像潭電站。路人告訴我,別瞎找了,獅子石、大像石,去年被炸掉了。悶悶不樂,離開。走到一座小型的化工廠邊,暴雨如注。避雨屋檐下,水濺褲腳濕。屋主把狼狗拖入臥室,我得以進入廚房。談土樓,人家沒興趣,就普通的住房嘛;談松節油,我外行;那就談吃的,眼前柿樹,漫山遍野,柿子摘下,運到公路邊,也就一毛多錢一斤,秋天,旁晚出去散步,樹底落果隨你撿,扒開,黃色金絲相連,果肉帶白沙,舌頭一舔,甜透心,你外地人理解不了,為了方便運輸,采集碧綠堅硬的澀果,到銷售地,噴灑催熟劑悶熟,不自然,我出差時吃過,皮裡面就一泡水。
夜宿湖坑鎮。鎮區位於峽谷出口處。
晨起,乘坐二輪摩托車,進至谷底的實佳村。登上高坡,眺望村子全貌。村裡大型土樓不少,干脆進村去逛。這個村的特色是,土樓大門上方往往畫上紅色、金色的文字和圖案,如“毛主席萬歲”、紅旗、標槍,恍若時光倒流。樓內居民對客人還是很熱情的。雜志上說,築土樓時,為了牢固,要往黃泥巴中摻糯米飯和豬油。我就此疑問請教,村人哄堂大笑。鄰樓住戶圍觀,有人學我說話,激起更猛列的歡呼。糯米飯加豬油?拿筷子拌拌,挺好吃的啊,最好灑點糖。打土牆只用現挖的山土,不添別的東西,編雜志的人胡扯。
回返,路過一個土樓村,司機非要帶我去看個什麼防地震的土樓。此樓修葺一新,大門上方大書“環拯樓”。樓內客廳的那個老大爺,糾正說,應該讀“環極樓”,然後請我喝茶,再請我喝茶,直到湊了一堆游客。老大爺清清嗓子,抑揚頓挫開講:話說張鼎丞,那時沒當副總理,傍黑來到環極樓,號召鬧革命;反動民團接密報,悄悄布網逮異己;好個張鼎丞,如廁去無蹤;敵人砸門門不動,打槍亦枉然,架起柴火燒,頂隙瀉水克。老大爺誦畢,請大家站到院子,去體驗看不見的回音壁。老大娘過來,挨個收“衛生費”,鼓動我們上樓參觀,說是隱含太極八卦。果真,通道處處隔斷。樓梯轉彎角、走廊隱秘處,臊味濃烈。尋找護門水箱,意外在某角落碰見有人對著木桶拉小便。這棟樓,大圓環套小圓環,感覺很壓抑,並且直徑大,才轉半圈,我就暈頭蒙腦找不著北。司機候久,求樓主提供救助。向導打趣說,小媳婦嫁進來,沒混個一年半載的,不要指望能靠近大門。
村裡另一座土樓,估計慘遭火災,徒剩土質外殼,有點像古羅馬鬥獸場。到裡面看,一樓的土牆最厚,上一層樓,土牆就薄一尺,台階狀的平面處,挖了一道道架木梁的凹槽。
再往谷口回,又路過一個土樓村,司機帶我去看“振福樓”。我站在外院院牆外,稍微看了一下,沒參觀內部。司機說,去年夏天,幾個年輕女人脫光衣服,在樓前河裡戲水,上萬農民開洋葷,踏平莊稼無數,外地人倒不知曉,游覽不甚紅火。
其實啊,老板應該雇一個宣傳員,不停地注冊馬甲,以游客口氣,每天在各旅游論壇發貼子,專門誇這座樓,不出百日,它就名滿中華,成王牌景點了,如果再肯點綴姑娘裸浴的照片啊,全中國的網站都會死力轉載,外國人照樣給他吸引來。“游客”的經驗教訓,土樓不是隨便就能讀懂的,非得請導游不可;土樓必須住下來慢慢領會;土樓有鎮樓古董、傳統秘制包治百病無病強身丹藥;土樓有土雞、土鴨、野魚、家豬土樓宴;土樓有土妞“走土樓婚”。這叫做開發“增值服務”。有容乃大,心平氣和,不要罵“托、槍手”,這是一門學問,涉及心理學、厚黑學、計算機應用等,多學科交叉,相信不久的將來,大學會增設“網絡傳播廣告”專業。
回湖坑鎮,帶上行李,前往洪坑村。
洪坑和初溪一樣,只要路過村口,就必須買高額門票,雖說驗票的只是某一座土樓。經過這兩天游玩,我總結出:土樓村皆沿小溪而建。正好有路通往溪邊,我走下去,過橋,被一位長得又壯又黑的保安看在眼裡,他惡狠狠盯住我,二人夾河而走。他那邊,土樓粉刷一新,樓外植草皮、綠籬。我這邊,土樓原汁原味。我且走且停,不時與樓內居民說上幾句,保安耐著性子陪我,因為河面上小橋太多了。土樓漸漸拉開距離,出現野竹叢、菜地和小山丘,我正要登高,又來一個保安,他們耳語一番,又壯又黑的保安迅速過橋,大步流星奔過來,臉鐵青。我驀然驚醒,剛才摩托車司機說,承包這座土樓的老板很有路子,就連交警也聽他的。好漢不吃眼前虧,撤退!
回公路邊,乘車抵達高頭鄉。
高頭也有一些土樓。有人粘過來講解。比如兩座樓外牆緊挨,他說這是一線天。抬頭看,也確有幾分像。你是導游?開飯館的,去休息、喝茶、方便吧!進店,我聞到正在鍋裡蒸的霉菜扣肉香味,徹底走不動路,他說,當地人稱這個為菜干,是著名的閩西八大干之一。我想起前天晚上在縣城吃的,煮熟後香噴噴、暗藍色的軟圓白物,冰箱裡有,點一份,廚娘用它煮湯,風味別具。
高頭在永定縣的邊境,再過去,歸南靖縣管轄,土樓也很密集。店裡有一伙顧客,他們包了一輛車,准備走南靖方向,允許我交少量費用搭乘。別了,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