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豪的西塘人

作者: zjmy

導讀西塘 西塘人是自豪的,不過沒有周莊人的傲氣。他們會說:伲曉得嗎,同濟大學教授說我們西塘是“生活著的千年古鎮”呢!他們盡量用普通話說,很認真。 我到西塘的時候是傍晚,旅行團把喧鬧帶走了。三輪車夫把我送到古鎮小巷裡的西塘黎園賓館,是翻新的老房子,價格合適。除了電視空調,家具擺設跟我兒時客居姨媽家的房間幾乎一樣,只是雕花木床的一側擺馬桶的 ...

西塘

西塘人是自豪的,不過沒有周莊人的傲氣。他們會說:伲曉得嗎,同濟大學教授說我們西塘是“生活著的千年古鎮”呢!他們盡量用普通話說,很認真。

我到西塘的時候是傍晚,旅行團把喧鬧帶走了。三輪車夫把我送到古鎮小巷裡的西塘黎園賓館,是翻新的老房子,價格合適。除了電視空調,家具擺設跟我兒時客居姨媽家的房間幾乎一樣,只是雕花木床的一側擺馬桶的地方改成了一個現代小衛生間。干淨舒適,還有說不出的親切,真正的賓至如歸。

放下行李出來找飯吃,黎園賓館搞清潔的阿婆追著告訴我:“新鎮裡比古鎮裡便宜多了!”謝了她,我還是折去了古鎮。西塘人店鋪還沒來得及收,都忙著燒夜飯,並沒有人熱情招呼我。

走了半條狹窄的老街,前面突然開朗起來,到了兩條河彙合的丁字“路口”,這裡有片綠化了的空地,應該算是古鎮的“中心廣場”了。最招人眼的是分跨在兩條河上的兩座成90度方位的石拱橋,一問,得知此雙橋名為“安定”、“永寧”,不僅名字起得好聽,長得也好看,勝過周莊的。

西邊沒有遮擋的天上,鋪滿了肆意的晚霞,河道旁的燈籠也亮了,淺淺的紅光和晚霞一起倒映在水裡,天色漸漸朦朧,燈籠越發明亮。我坐在永寧橋的石攔上,陶醉,直到眼前的景物變成剪影。

餓了,永寧橋頭的“錢塘人家”是絕好的去處。半敞的店面180度臨水,雙橋景色盡在眼前。陳設古色古香,酒菜地道正宗。燙半斤嘉善雕王,要一碟鹽水河蝦,一份馬蘭頭拌香干,一盤油悶春筍,就著西塘的夜色,喝一個微醺,吃一季春天。

白天,西塘有很多節目等著你。明清建築、名人故居、史前文物館、黃酒館、瓦當館、木雕館、私家宅院……我最喜歡的“醉經堂”,是一位退休版畫家的家,刻了一輩子西塘的老人回到這裡頤養天年。他的西塘雖只有黑白兩色,可是韻味無窮。游人來參觀,他就賣賣版畫,聊聊天,沒人來,就侍弄花草,修整庭院。我買了他的一套西塘風景版畫:《春》、《夏》、《秋》、《冬》,他刻在木頭上,我刻在心裡。

西塘有很多小吃。清早,我到安定橋頭吃一碗縐紗餛飩,下午,又在永寧橋前喝一碗豆腐花。賣餛飩的老人戴鴨舌帽,穿灰呢子短大衣,微笑,寡言,待我吃完總問一聲:“啊好吃?”;賣豆腐花的老人,戴呢子禮帽,穿藏青色中山裝,熱情,多話,對每個客人都說:“我這是自家磨的,最好了!”沿街人家幾乎都在現做現賣薰青豆、腌大頭菜、茨實糕、還有粽子,樣樣好吃。回家時我帶了不少,可同事們還是抱怨太少;兒子楞是不讓我早上吃大頭菜,因為他在學校吃早餐。

我發現西塘的店鋪總有找不到老板的,他(她)可能在隔壁串門,可能在裡屋燒飯,我問一家賣老式木雕店的老板:“你這一塊清代的小板子就好幾百,不怕丟嗎?”他的回答和別人一樣:“不會的。”黎園的老板告訴我:“我們西塘人,尤其是老人,他說的話都是真的。我們做生意,不會宰客的。”

我在西塘的兩天,正趕上“環球旅游小姐東南亞賽區決賽”在這裡舉行。三十幾位美女一時在橋上搔首,一時又在河畔弄姿,西塘人相告著,卻並不圍觀。踩三輪車的小伙說:“今天我不小心,差點把馬來西亞小姐掀個大跟鬥!”

從戚繼光除倭寇後的幾百年裡,西塘都是太平的。講的是“忠義傳家”,行的是“晴耕雨讀”。我看見一個中年人邊聽新聞邊練書法,我看見一位老人給孫女補課,還看見在很有年頭的破舊門板上離地一米三左右的地方用粉筆整整齊齊抄錄的唐詩……這些都讓我感動,讓我觸摸到西塘的心跳。

我把聞名遐邇的《茉莉花》送給西塘,因為她美麗、潔白,又鮮活。

我想我是愛上西塘了。


精選遊記: 西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