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風冷雨揚州行

作者: danjianshouti

導讀在煙花三月正當時的時候,我計劃去揚州,做足了功課,卻始終沒有去成。在今年結束之前,我終於去過揚州了,和我最初的計劃完全的不同,但同樣是一次GOOD TRIP。 早上九點多的火車到鎮江已是午飯時間。始發站晚點近半小時,我還是第一次遇到。車上群情激憤,我們安心的看熱鬧。在鎮江火車站的大娘水餃吃的午飯,雖然我不喜歡吃餃子,但我喜歡他家的牛雜粉絲湯,特 ...

在煙花三月正當時的時候,我計劃去揚州,做足了功課,卻始終沒有去成。在今年結束之前,我終於去過揚州了,和我最初的計劃完全的不同,但同樣是一次GOOD TRIP。

早上九點多的火車到鎮江已是午飯時間。始發站晚點近半小時,我還是第一次遇到。車上群情激憤,我們安心的看熱鬧。在鎮江火車站的大娘水餃吃的午飯,雖然我不喜歡吃餃子,但我喜歡他家的牛雜粉絲湯,特別是粉絲,很糯,有些彈牙但不粘。

坐小巴到揚州。路過新落成的潤揚大橋。同去的一個男生不久前才去過,現成導游講解了潤揚這個名字的典故,以及為我們的橋梁知識補了點貨。可惜天陰,透過車窗只見白茫茫一片真干淨。周日回來的時候天氣晴好,終於得窺潤揚全貌,感嘆科技之進步,南浦楊浦是跟不上了。

到揚州,CHECK IN賓館,之後直奔瘦西湖。所謂盛名在外,對瘦西湖的所有印像,除了其狹長,也就五亭橋遠觀有些看頭。天公不作美,冬天很冷沒問題,但同時下著冰雨就真的很讓人郁悶,減了不少游興。一路走過小金山,徐園等景點,到了游船碼頭,我們棄陸路改走水路。租了四人的腳踏船,主要勞動力為同去的兩位男生,辛苦他們了。冷風冷雨的好處就是人少,沒有了游人如織的瘦西湖,讓我體會到其“瘦”字的別趣,湖兩邊的景點幾乎沒什麼人,雨霧中煙雨樓台清麗可人,在船上透過兩邊的回廊看景,竟體會到了“移步換景”的樂趣。品景的同時還要忍受著刺骨寒風的折磨,痛並快樂著。而且,我終於看到了一直念叨的“二十四橋明月夜”的二十四橋,當年姜夔蕩舟湖上,小紅吹蕭,岸邊芍藥正紅,一曲彩衣何處再尋。其實,二十四橋真的很普通。

天氣不好,瘦西湖門外的長毛絨玩具市場看似好蕭條。沒有想像中那麼壯觀,沒找到什麼特別喜歡的公仔,還是抱了只圈圈絨的大醜狗回去。付完帳才想起來其實沒有任何意義,不過,就算是淘便宜好了,四個人和店主一塊錢一塊錢的講價其實還滿好玩的。

不知周六是什麼好日子,揚州的所有“食為天”都有人結婚,我們只好去福滿樓。很傳統的裝修,服務阿叔穿著正紅的唐裝。菜比我想像中的要好吃,服務比想像中的好,雖然還是有些愛理不理。我們點了獅子頭,紅燒清蒸兩相宜;揚州干絲我感覺不怎麼好吃,但料很多;看菜單廚師長推薦第二道居然是川味的泡椒鰻魚花,味道還不錯,肉質也算鮮美。到揚州當然不能不點揚州炒飯,很普通,感覺和上海的路邊小店賣的炒飯沒什麼太大的區邊。

我們住在市中心,吃完飯一路逛回賓館。大城市有的小城市也有,走在路邊沒那麼冷漠和孤獨。

其實揚州要正正經經的好好玩,算上路上時間兩天真的太不夠。皮包水抵不過溫暖被窩的誘惑,沒時間去喝早茶,我們第二天直奔大明寺。山上空氣清冽,平山堂,鑒真紀念館,天下第五泉,一路看過。很少看到道光皇帝的墨寶,特地為那五個大字拍了張照片。

我們只去了最有名的兩個地方,其他一些值得一去的地方都沒時間參觀了。或許是描述揚州的宋詞讀的太多,對著車水馬龍,掛著KFC招牌的揚州,我始終有點不知所措。回到家翻出喜歡的那些詞句,我想去的揚州是在我心裡的那個揚州,雖然沒有找到夢,但這個現代的揚州也還不錯。


精選遊記: 揚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