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游記—川西之旅 行程編歸來,因為疲憊。出走,因為安逸。這是一個可以一生重復的旅程……秋天,一個令人沉醉的季節;秋天,一個令人回味的季節。在這個令人回味於沉醉的金秋,我踏上了飛往成都的飛機,開始了夢寐已久的川西之旅。川西,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她優美的風光,神秘的宗教色彩,豐富的地理資源,善良的民族,別具一格的民俗文化一直是驢友們夢中的天堂。她把我們帶離了煩囂的城市和紙醉金迷的生活;她把我們溶入了凡悠的夢幻世界!2005年11月24日中午,飛機臨近成都的上空,我開始回憶我多年前來過的成都:一個不見陽光,連續灰色天氣的成都;一道名字古怪卻非常可口的名菜,僅此而已。成都市位於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間,西部地勢較高,中部和東南部是廣闊的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因此這裡素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水旱從人,不知飢謹”的說法。離開了機場,我們一行六人(其中四個是成都的朋友,是徒步越野的忠實擁護者)就馬上不辭勞苦驅車前往康定。康定—甘孜藏族自治州首府,藏語為“打折多”,意思是打曲(雅拉河)折曲(折多河)兩河的交會處。後通譯為“打箭爐”,簡稱爐城。康定縣城位於甘孜州東部,距成都300多公裡。當年的一首“康定情歌”就唱遍了大江南北。第二天早上天還沒亮,我們一行人已早早的起床漱洗完畢,匆匆前往旅程的第一站—新都橋。從康定縣城前往新都橋車程大概需要兩個小時,沿途都有美麗的風景,特別是太陽的光線剛照射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的時候,光影與色彩的交融,到處是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可惜的只是“晨光一現”。新都橋—無垠的草原,彎彎的溪流,金黃的白楊,山巒連綿起伏,藏寨散落其間,牛羊安詳地在其間游蕩……有人說這裡是“光與影的世界”,也有人說這裡是“攝影家的天堂”。總之這裡就是一片如詩如畫的藏族田園風光。置身於如斯美景之下,我們當然不會憐惜手中的膠卷。在一陣手忙腳亂的嘈動過後,壞了,我的相機壞了,快門打不開,經過友人的逐一擺弄,調校還是不行,那份沮喪,那份心情,簡直就是世界末日的到來一樣!我還連一張照片都沒照啊!只好垂頭喪氣地摸出那台沉重的老爺子—雅西卡雙鏡頭120,可左擺右擺老覺得不是那回事。這時,我朋友過來了(他可是個生意人),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我用手中的12個135膠卷換回了一部哈蘇120寬景機和一部數碼單反相機15天的使用權。一個小風波就這麼過去了,終於,我歡快地按下了快門,拍下了旅程的第一張照片。晚上,當我意猶未盡地躺在床上的時候,心裡還淌漾在那一片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之中,久久不能入眠。10月26日,旅程的第三個早晨,當太陽剛顯露它那溫暖的亮光時,我們已經在驅車趕往塔公鎮的途中了。塔公—塔公是一個墟鎮,公路兩旁是藏民房,老塔公寺就在鎮上。沿公路出小鎮就是塔公草原,塔公寺新的一座金碧輝煌的大殿就坐落在草原之上,背後是埡拉神山。塔公寺是甘孜州最具有特色的著名花教寺廟,塔公藏語中意為“菩薩喜歡的地方”。寺後有100余座造型各異的佛塔組成的塔林,是塔公寺中最有特色的地方。在川藏公路兩側是河流,草原,森林,山體,寺廟,藏房建築和濃郁的藏鄉風情。塔公的埡拉神山從草原拔地而起,巍峨壯觀,山頂終年積雪,與廣闊的草原和金碧輝煌的塔公寺相映襯,組成了一組秀麗壯觀的高原風光。在流連於那流光溢彩的美景的同時,時間也在悄悄地過去。當太陽西去,夕照中的塔公更章現出它那份獨有的美麗和莊嚴。在塔公一天的行程結束了,我們依依不舍地上了汽車,繼續我們的旅程。下一站—稻城。由於塔公與稻城相距500多公裡,為了不浪費日照的時間,我們冒險從離開塔公後馬上驅車趕往稻城。迎著夜幕,汽車在公路上飛馳,到達稻城已是27日的凌晨4點多鐘了,只能露宿帳篷,在荒郊度過漫長的3個小時。稻城—藏語中意為“峪溝口寬闊之地”,位於四川省西南邊緣,甘孜洲南部,距離成都400多公裡,有“最後的香格裡拉”之稱。可能是由於一路的奔波勞累,我們似乎都沒有了初見美景時的那份激情。從桑堆紅草灘出來的時候,每個人都失望不已。當地的藏民告訴我們,在半個月以前的紅草灘是大片大片的“紅雲”,一群一群的攝影發燒友絡繹不斷。而現在,我們只好失望地離開那只剩下零星散落的半黃不紅的“野草灘”了。當我們垂頭喪氣地來到傍河,近乎消失的激情一下子又蹦了出來!看,眼前的是一幅絕美的巨大的油畫:金黃的白楊整齊地排列在小河兩岸;深藍色的河流如巨龍般蜿蜒而上;湛藍的天空飄蕩著閃亮的白雲;肥沃的土地上鋪滿了金黃的落葉。我們不由得在岸邊歡叫著,舞動著……在一陣陣密集的“槍炮聲”(快門聲)過後,我們帶著歡快滿足的心情離開了傍河,回到了旅館。激情過後總是沉寂的,當晚我們都早早地進入了夢鄉。28日清晨,高原涼風把我們從睡夢中喚醒。在一陣匆忙後帶著那未減的激情前往海子山。海子山—山林間零星分布著十數個大小不一,色彩絢麗的靚麗的高山海子。隨著季節的變化,漫山遍野那不知名的野花伴隨著海子一起在不斷變化著,它們以絢麗嬌艷的顏色與五光十色的海子爭相媲美,形成了一道優美獨特的風景線。下午,我們離開了稻城,回程康定前往貢嘎山。經過折多山時,在盤山公路的最高處都能看到飛舞的經幡。他們代表著藏民們最誠摯的祈禱和祝福。當斜陽西下,火紅的夕陽把天空和白雲都染成了血紅色,天與地之間仿似就在那“火海”中接壤一般。在折多山欣賞了日落美景後,我們繼續踏上了未完的旅程。這些天以來緊湊的行程和高原地區特有的地域性氣候已經我們一行人疲憊不堪,可艱辛的旅程才剛剛開始。但美麗難忘的地方總要在艱辛的旅程中才能感受領略得到!10月29日,經康定縣六巴鄉進入貢嘎山。這是我首次體現在雪山徒步,宿營的經歷,心情既緊張又激動。貢嘎山—在藏語中,“貢”是冰雪的意思,“嘎”意為白色。貢嘎山是川西大雪山的主峰,峰頂有約70平方米的平台,常年為冰雪覆蓋,在海拔4600米以下才有草地和灌木叢。貢嘎山海拔7556米,是四川省的第一高峰,被稱為“蜀山之王”。這天中午,我們來到了山腰,回頭看去是一行一行蜿蜒的腳印,它們在雪地中記錄著我們艱辛的跋涉。仰頭望過去是一座座銀妝素裹連綿起伏的雪峰和似乎可以伸手觸摸的藍天白雲。如此景色著實令人為之一震,在我們“長槍短炮”的一輪又一輪的“狂轟濫炸”後,天色已漸漸暗了下來。直到支起了帳篷,燃起了篝火,大伙兒圍在火堆旁喝著好不容易煮開的雪水,啃著干硬的面包和無味的方便面時,嘴上說的,心裡想的還是雪山,藍天和白雲。雪山上的夜晚特別的冷,風也特別的猛。幾顆明暗不定的星星在漆黑的夜空中偷偷地閃爍著;呼嘯的寒風中偶爾傳來幾聲凄厲的狼嗷聲,令人不寒而栗。那晚我們就這麼頂著寒風,伴著狼嗷倦縮在帳篷裡艱難地哆嗦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刺眼的陽光把我從睡夢中驚醒。走出帳篷,強烈的亮光使我的眼睛在剎那間看不到任何景物,直到我架上雪鏡,慢慢適應了那耀眼的亮光後,我驚呆了:連綿的雪峰間飄舞著白緞般的祥雲,陽光在經過雪山的折射後發出的光芒絢麗多彩,雪花在寒風中無力地飄蕩著……我們站在那裡驚嘆著,仿佛忘記了現實的存在,自己也好似一片飄零的雪花,在那神仙聖境般的空間中漂浮!!太陽越升越高了,那神話般的景像也隨之慢慢消失不見了。中午下山回到六巴鄉,善良好客的藏民熱情地招待了我們。澀澀的馬奶茶,香甜的青稞酒好比絕世佳肴,山珍海味。告別了好客的藏族同胞,我們馬不停蹄取道康定前往黨嶺。途中經過丹巴,素聞丹巴美女艷絕天下,那有不見識一下之理呢?在我的強烈要求下,我們在丹巴鎮停下來吃了一頓午飯。其間我趁空到鎮上溜了一圈,發現果真是“聞名不如一見”。丹巴少女們那嬌嫩的皮膚;姣好的容顏;熱情大方的笑容,令人有“想入非非”想“一親芳澤”的念頭。下午3點多,我們來到了黨嶺邊耳鄉。在澤西鄉長的幫助下放好了車子後,背起行囊徒步前往黨嶺村和黨嶺林場。晚上在黨嶺林場西南方的溫泉裡痛快地洗了個澡,好好享受一番後在帳篷裡美美地睡了一覺。黨嶺—位於丹巴縣的西北方,在丹巴與道孚的交界處,地處大雪山腳下,風光神氣美麗,因當年紅軍長征翻越大雪山時經過這裡而命名。黨嶺海拔3000米至5000米之間,有著顯著的“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的高山峽谷景觀。11月1日,我們沿著林場的山間小路一直向山林的深處行走,沿途美麗的風光令我們流連不已,也“謀殺”了不少的膠卷。在拐了一個彎後,一條蜿蜒清澈的小溪出現在我們面前,小溪的河床上“躺”滿了一塊塊浮冰似的白色石頭;瓦藍瓦藍的天空耀眼的白雲倒影在平靜的水面上;河岸邊一排一排整齊的枝葉呈暗紅色的不知名的小樹;還有遠處那巍峨聳立的連綿雪山……這一切一切組成了一幅夢幻般的圖畫!置身其中就如進入了一個美妙的虛幻世界!不由得你不為大自然那神工鬼斧般的造物之美由衷地感嘆一番!來到高處往下看去:成群的馬匹散落在林間草甸上悠閑地啃著野草;牧人躺在一邊草地上叼著煙袋無聊地曬著太陽。好一個與世無爭,悠閑自得的美麗景像啊!從黨嶺村下山回邊耳鄉的路上,黨嶺那美麗的風光和獨特的景觀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她那曼妙的風姿,多彩的景像簡直是“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處見”啊!在叨擾了澤西鄉長的一頓午餐後,我們就啟程前往這次旅程的最後一站—四姑娘山。四姑娘山—位於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小金縣和汶川縣交界處。藏名為“斯各拉柔達”,意為大神山。它坐落在橫斷山脈的東北部,邛徠山脈的中段,由“三溝一山”組成。“三溝”是雙橋溝,長坪溝和海子溝,“一山”為四姑娘山,由海拔5355米,5454米,5664米,6250米的四座毗連的山峰組成。其中四姑娘峰(又名么女峰)以她那高挑婀娜(海拔6250米)的優美體態被稱為“蜀山之後”,其高度僅次於有“蜀山之王”之稱的貢嘎山,是四川省的地二高峰。其內中藏寨的特色建築和華麗的佳絨服飾,熱烈而隆重的祭祀慶典,別具一格的婚喪嫁娶,悠揚悅耳的山歌,熱情奔放的鍋莊舞蹈和香甜的青稞酒,酥油茶,藏瓜湯等民俗風情更是令人回味無窮!11月3日清晨,我們背上沉重的行裝徒步經由長坪溝進入鍋莊坪。沿途優美的風光和壯觀的四姑娘山日落全景使得我們熱血沸騰,流連忘返。第二天,在欣賞了雄偉壯觀的四姑娘山日出後開始了這次旅程最為艱辛,最為刺激,也最為刻骨銘心的徒步攀越:從鍋莊坪出發徒步攀越雪山後到達畢棚溝309林場,全程用時三天,住宿帳篷。接著,我們背起沉重的行裝,踩著過腳的積雪好不容易來到了大姑娘山腳下,這裡是攀山愛好者鐘愛的地方……雪山上的夜晚特別的冷,風也特別的猛,在帳篷裡雖說隔著厚厚的雪墊和羽絨睡袋,但那刺骨的冰涼還是在那裡逐寸逐寸地刺激著你的肌膚,使你徹夜難眠。天亮了,雪越下越大,風越刮越猛。我們離開了大姑娘山,踩著過膝的積雪繼續往目的地進發。在日落時分,當我們深一步淺一步艱難地來到宿營地時,雙腳已經凍得麻木了。正當我們在雪地上支好帳篷剛准備休息一下的時候,不知從那裡掉下來一大團雪,把剛支好的兩個帳篷大翻了。幸好不是在晚上,要不然……當重新支好帳篷的時候,夜幕也悄悄地到來了,我們趕緊撿拾枯枝,升起了篝火。熊熊的火光把雪白的山嶺照耀得通紅,大伙兒圍坐在篝火邊,喝著滾燙的咖啡,咀嚼著干硬的面包,談論著各自的家事,往事,開心事,傷心事!雪,一直在下,風,一直在吹,我們的故事……11月6日中午,我們迎著寒風,頂著大雪終於精疲力竭地到達了目的地—畢棚溝309林場。難忘而又艱苦的徒步攀越結束了,雖說冰天雪地的滋味並不好受,但也可以說是豐富人生的一次不錯的經歷吧!在回程日隆鎮的路上,回想剛過去的短短數十小時的四姑娘山之旅,回看那孤傲而神秘的山峰,我的心醉了!四姑娘山,你如婉約的少女,又如威武的勇士,屹立在天地之間。靠近你,才知道溫柔是美,冷傲也是美。這美,物化為美的山峰,美的溝壑,美的行雲,美的流水。大自然用四季不同的色彩描繪出這位“蜀山之後”的獨特魅力。11月7日,我依依不舍地告別了相依相助了十多天的“戰友”,幻失幻得地踏上了返回廣州的飛機。在飛機上,回想起這半個月以來的點點滴滴,那份激情,那份快樂,那份友誼,那份難忘還有那份遺憾,心裡久久不能平靜下來,眼睛不知何時已經濕潤了……旅程結束了,留下的是難忘和遺憾!想開去,生命如此短暫,或許就應該盡量嘗試不同的生活方式,讓生命的體驗變得更加豐富,精彩!漫漫長路,在經歷感受和感悟的同時,領略了一個神秘而美麗的地方,認識了一個感性而善良的民族!短暫的時間使得未能盡情領略其中的韻味,實為遺憾!一個地方因她的美麗而著名。那景物,那氛圍,這一切的一切,都讓人有了夢想,感動和欲望。那是一個經得起細看的地域,風景總在流動不歇,人文內涵更需要以年為單位才能捉摸得透!有夢想就會有追求,有這麼一群追逐夢想的人,不眠不休,朝著那聖潔的所在,再次踏上了旅途……

(新都橋,一個充滿光與影的夢幻世界)

(塔公寺,塔公寺是甘孜州最具有特色的著名花教寺廟,塔公藏語中意為“菩薩喜歡的地方”。)

(貢嘎山-海拔7556米,是四川省的第一高峰,被稱為“蜀山之王”。)

(黨嶺—位於丹巴縣的西北方,有著顯著的“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的高山峽谷景觀。)

(四姑娘山—由四座毗連的山峰組成。其中四姑娘峰海拔6250米,被稱為“蜀山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