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狂奔一路風景之新疆行(12):轉戰喀什

作者: yoyoranran

導讀(十三)轉戰喀什9月29日:烏魯木齊—喀什—卡拉庫裡湖—喀什 “遭遇最上鏡‘小姐’”(1)“雷鋒車” 早6點半起床,趕8點飛機,要去南疆嘍。小殷和小殷明天要回家了,不知道是羨慕,還是嫉妒。如果能改機票,我們也想回家。都說“不到喀什就等於沒來新疆”,因為這句話,我們要轉戰南北。提前訂好了網友推薦的周師傅的出租車,上了捷達車,司機告訴我他不是周 ...

(十三)轉戰喀什9月29日:烏魯木齊—喀什—卡拉庫裡湖—喀什 “遭遇最上鏡‘小姐’”(1)“雷鋒車”

早6點半起床,趕8點飛機,要去南疆嘍。小殷和小殷明天要回家了,不知道是羨慕,還是嫉妒。如果能改機票,我們也想回家。都說“不到喀什就等於沒來新疆”,因為這句話,我們要轉戰南北。提前訂好了網友推薦的周師傅的出租車,上了捷達車,司機告訴我他不是周師傅,是周師傅的老板余師傅,看著還順眼,老板就老板吧,看了名片,上寫“余峰”,雷鋒車,在喀什4000多輛出租車中只有70輛,而看了寫太多維族司機的黑心游記,慶幸自己可以遇到普通話說的比較好的漢族司機,而且余師傅會說純正的維語,克爾克孜語,塔吉克斯坦語等民族語言。直接開往卡拉庫裡湖,計劃今天去卡湖,住在塔縣,明天從塔縣返回喀什。經歷了北疆的美景,不禁佩服自己的游興還是很濃。到卡湖的路很難走,一直在修路,明年才能竣工。一會是搓板路,一會是石子路,一會是土路,不得不說余師傅是我見過的車開的最好的一位,很多的彎路,沒有不舒服的感覺。他在部隊當過4年汽車兵,現在有三輛出租車,而且雄心勃勃想好好干一番旅游。開出四五十公裡左右,到了一個小鎮,好像叫五塊村,過路的車都在這裡買補給,因為去卡湖中途沒有能吃飯的地方。買了5個還算熱乎的馕,3公斤葡萄,幾瓶水和一個伽獅瓜(在新疆吃到的最好最正宗伽獅瓜就是這個)。只顧著砍價了,忘了拍馕堆成小山的照片,好幾個點被游人買的七七八八了。余師傅的純正維語在和小販們討價還價過程中得到充分體現。一路顛簸著,路過紅山,蓋孜峽谷,帕米爾高原的風景和北疆的山區絕然不同,又是一陣狂拍。(2)“最上鏡的流沙河”然後我們就到了流沙河,當地人叫“沙湖”。下面有些人在拍照,我並不以為然,有過白沙湖的經歷,這流沙河又能怎樣?太陽出來了,沒有風,很晴朗,我被眼前的景像驚呆了:遠遠的白色沙山倒映在湖水中,有一群牛在湖邊飲水,湖是藍白色的,右邊的天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雪山時隱時現。雖然湖中央有幾個樹立的黑色電線杆,卻絲毫不能影響眼前景致的和諧和美。用我的尼康D50回放的圖片簡直就是人間仙境。。我不敢說看過的景色中這裡最美,但我會毫不猶豫地說:這裡是最上鏡的美。(3)“卡拉庫裡湖—就是美麗的黑湖”去卡湖的途中遇到了很多人在街邊跪拜,很多想要搭車的游人和當地人。遇到幾個克爾克孜族的小孩,我下了車,幫他們拍照片。剛開始有四個孩子,他們聽不懂我說話,第一張照片他們有閉眼睛的,有往下看的,有往旁邊看的,就是沒有一個看鏡頭的。讓他們看了回放,他們的表情於是豐富起來,全部對著鏡頭笑,後來又來了一個更小的小家伙,紅撲撲的小臉蛋,可愛極了,也加入了合影中。最後的表情中有一個小男孩還把手指頭拉起來,作了個“噎”的動作,看著他們純真而樸實的臉蛋,讓我很感動。我把最後的一罐八寶粥送給了他們,我會保留這張照片,因為我永遠不會知道他們的名字,也許也永遠沒有機會再見到他們。在一段雪水留下的流淌中,洗了葡萄,水很干淨,據說當地人也喝。又是一段搓板路,雪山一直跟著我們,雲彩不時變換著舞步,比在北疆時更壯闊。根據網友提供的信息拿了護照,不用辦邊防證,一切順利。到了卡湖,風比較大,有兩輛車在,大部分的出租車司機都會把客人領到這個不收錢的地方,拍出的景致一樣不凡。客人們和我們一樣在吃著馕,就著葡萄,這是當地司機介紹的午餐方式。葡萄很甜,馕有點干,我後悔沒有多買些榨菜和火腿,打算晚上再吃頓好的。在湖邊走,找最佳的角度拍照片。湖面隨風泛起漣漪,遠處的三個雪峰在雲中呈現:“公格峰”“公格爾九別峰”“慕士塔格峰”。雪峰在湖水和陽光的映照下,發出鑽石一般的光彩,藍色的鑽石。(4)“搓板路讓我們放棄了塔縣”我不能用語言形容出帕米爾高原的風光和北疆的風光有何不同:山是一樣的壯闊,路是一樣的彎曲,雲是一樣的白,天是一樣的藍,牛羊是一樣的肥。如果用顏色比較:這裡多了紅色和黑色:山是紅色的,石頭是紅色的,草是紅色的。這邊犛牛比較多,黑色,很強壯。逐漸顛簸的公路讓我們沉睡,盡管窗外風景宜人。不知道過了多久,我們被驚醒,余師傅說下車吧,車胎爆了。他用極快的速度換好了備胎,一看就是專業。:)開出卡湖有20公裡,距離塔縣還有40公裡左右的搓板路。看到面前的景色,我產生了一個“邪惡”的念頭,“師傅,咱們回喀什,不去塔縣了好不好”?老公立刻同意,估計是受夠了,師傅也同意回去。因為是國慶節,紅旗拉普的邊界已經封閉,即使去了塔縣,也不可能去紅旗拉普。所以就放棄了塔縣的塔吉克民居和石頭城吧。回去的路上余師傅給我們講了對塔縣的描述:“一個馕滾到頭,一個喇叭全縣聽,一泡尿澆一圈”來形容塔縣的小。余師傅挺有口才的,他學維族人說漢語簡直和說相聲差不多。讓我記憶最深的是他說吃羊肉有三量:“男人吃了力量,女人吃了漂亮,男女都吃了較量”。用維族人的口吻說簡直太神了。譯成漢語就是:“吃羊肉的好處是男人吃了女人受不了,女人吃了男人受不了,男女都吃了床受不了。”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雖然帶點顏色。:)路上遇到很多結婚的人家,這裡人結婚會請一些“樂手”坐在130或帶後鬥的車上,沿街吹吹打打,一圈又一圈地繞。後來在喀什又遇到了N次結婚,都是同樣的慶祝方式。回來的路上,有一座雪山被白雲圍繞其中,時隱時現,很是特別,恍若隔世。住在天南飯店,太累,就在下面的若克瀾維族餐廳解決了晚餐,後來這裡成了我們在喀什的“食堂”。



(流沙河,最上鏡的美。)


精選遊記: 喀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