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美的地方:127天丹麥童話之旅——一個北大女孩在哥本哈根的生活與愛(22)(陝西師大出版社)

作者: victoria1110

導讀3月23日:嘉的丹麥家庭 嘉的丹麥家庭恐怕是我們所有人中經濟條件最好的。她住的地方離哥本哈根市中心不遠,是一棟小小的“平房別墅”,所有的房間都在一層,不用上樓,很方便的。 ? 隨嘉推開低矮的柵欄門,院子裡的草坪上設了一架小秋千,精致可愛。進門先和嘉的丹麥媽媽打了個招呼,這是我們第三回見面了。第一回是在機場,Elizabeth來接我,她來接嘉;第二回是 ...

3月23日:嘉的丹麥家庭

嘉的丹麥家庭恐怕是我們所有人中經濟條件最好的。她住的地方離哥本哈根市中心不遠,是一棟小小的“平房別墅”,所有的房間都在一層,不用上樓,很方便的。

?

隨嘉推開低矮的柵欄門,院子裡的草坪上設了一架小秋千,精致可愛。進門先和嘉的丹麥媽媽打了個招呼,這是我們第三回見面了。第一回是在機場,Elizabeth來接我,她來接嘉;第二回是在我為所有學生和家長演奏鋼琴的那次聯歡會上,她正好坐在我的對面。她原來在丹麥的路易斯安那博物館工作,不久前把工作辭了,現在是全職媽媽,我可以從家裡的擺設中感受到這位主婦的藝術修養。嘉帶我“參觀”了一下整體布局:這棟房子的使用面積比一般的兩層小別墅可能還要大一些,進門是廚房兼早餐餐廳,然後有一個狹長的走廊,左手第一間是大的起居室兼晚餐餐廳,還連著一個小小的起居室和男主人的工作間。第二間是嘉的臥室,然後依次是小兒子的臥室(整個一個玩具房)和女兒的臥室(整個一個化妝間,雖然她只有12歲),走廊盡頭是夫婦倆的臥室,對面連著一個盥洗間。整幢房子的采光很好,幾乎每間房間都可沐到陽光,時值雨後天晴,陽光透過大的玻璃窗灑進來,有一種和煦溫暖的光輝。

?

嘉的丹麥媽媽本打算給我們做“京醬肉絲”,結果被她的丹麥爸爸一頓批評,說你給中國人做京醬肉絲純粹是費力不討好。聽她講完這段公案,我不禁笑道:“He is wise(他很聰明)。”

?

晚餐很豐盛,土豆餅很好吃,牛肉也不錯,居然還有辣椒絲炒四季豆,雖然不是地道的中國口味,雖然丹麥的辣椒一點都不辣,卻也實在難得。飯後我把活動硬盤裡的照片給他們show了一下,其中有幾張拍的是北大萬柳學生公寓,那時正值開學,照片上人頭攢動,我告訴他們這棟公寓樓可容納6000名學生,他們滿臉驚訝,這在他們簡直不可想像。?

晚上喝了一大杯咖啡,結果躺下之後就進入失眠狀態。於是和嘉又聊了起來。很久沒有這樣與人“臥談”了,不由得又想起北京,想起我們四人同居一室的宿舍,想起夜深人靜時方能召開的“臥談會”,恍然間竟然已是很遙遠的事情了。?

3月24日:哥本哈根大學行前指導會

我春假旅行的第一站是哥大專為我們這些交流學生組織的柏林之旅,今天下午學校給我們開了行前指導會。日子過得真快,春假就要到了。

?

行前指導會的地點在Annex B,我們沒去過那幢樓,看著昭鉞細細地在地圖上比劃著找,我早就等不及了,遂拿出師姐的架勢發號施令:“走,跟我走”。我們走過一條小街,我憑直覺認定前面右側的那扇門就是Annex教學樓。師弟還不信,等走到一看,果然就是,我趁機又端了一回師姐的款兒,笑著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哥大的行前工作很仔細。Carsten往每人信箱裡發了一封通知,要求我們把春假出行的個人計劃和聯系方式留給學校,這樣他可以隨時和同學們取得聯系。今天柏林旅行的指導課上,Carsten把整個德國的歷史提綱挈領地講了一遍,好讓我們在玩的時候有的放矢。安排的領隊老師也都是德國人。我們領了一本小冊子,所有有關信息包括個人的照片都在裡面,一目了然。此外,學校還給每個丹麥家庭寫了一封信,希望家裡能夠協助學生做好行前的准備工作。?

Niel教授是我們的領隊老師之一,想到他在開學時風度翩翩為我們講述“海的女兒”的故事,其情其景,宛然在目。兩個月後再見到他,除了親切以外,又多了幾分對時光飛逝的悵然。?

3月25日:老師請我們吃Pizza

歐盟課的老師臨時有事,把昨天上午的課調到了今天下午五點一刻,由於正好趕上晚餐時間,老師許諾請我們吃Pizza。

?

今天見她進門的時候手中還是只有那個小挎包,一個美國男孩就坐不住了,急不可耐地道出心聲:“I’m hungry(我餓了)”,引來一陣會心的笑聲。老師笑道,你們有二十多號人呢,我一個人怎麼能拿得動那麼多Pizza,如果你願意幫我去搬的話我現在就給Pizza店打電話。大家頓時來了精神,男生們紛紛舉手要充當搬運Pizza的volunteers(志願者)。老師果真拿了手機出去撥Pizza店的電話,一分鐘後進來告訴我們“They will prepare our pizza in 30-40 minutes.(他們會在30-40分鐘內准備好比薩餅)”。

上了大概半個小時的課,老師突然停了下來,笑道:“Now I’m hungry too(現在我也餓了)。”那個美國男生立即應茬:“I think now pizza prepared(我想現在比薩餅已經做好了)。”立刻有幾個人興奮地跟他一起跑下樓,不一會兒就抱了八個大大的扁扁的盒子上來。大家七手八腳地把它們攤在第一排的課桌上,好家伙,八個比薩八種口味,讓人都不知道挑哪一種好了。?

中國學生比較“文明”些,大都用餐巾紙墊著小口咬,那些美國人雖然也有用紙巾的,更多的是直接抓在手裡啃。不過幾乎所有的美國人吃東西都不張嘴,幾乎聽不到他們咀嚼的聲音,不像北京的“必勝客”,到處都可以聽見“num,num”的人工音樂。?

Pizza切得很利落,餅底只連著一點點面皮兒,很容易掰開。我喜歡火腿洋蔥的和烤香腸的,又和昭鉞分食了一塊熏肉味的。見微說菠蘿的好吃,我雖然眼饞,可腹中實在是裝不下了。?

3月26日:行前准備

明天出發,可今晚Elizabeth和Sophie都不在家,只好自己准備今天晚餐和明天中午的午餐。?

昨天Elizabeth的母親也就是我的丹麥姥姥來我們家,做了一大鍋匈牙利燉肉,味道不錯,今天正好作我的晚餐。不知怎麼地突然想起我媽做的土豆湯來,於是馬上撥打國際長途請教,在我媽的電話指導下,一鍋美味的土豆湯正式從我手中成功誕生了。就著土豆湯,吃著燉肉,出發前的這頓中西合璧的晚餐,美矣。

行前准備工作真是繁瑣——不做不知道,連補長統襪這樣的小事都花了我三個鐘頭,好不容易一切OK,草草劃拉完今天的日記,還得再清點一下行裝。

(下次開始連載“第三個月 游歷歐洲”)


精選遊記: 哥本哈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