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散記[2]午後初游

作者: jomo

導讀櫓聲悠遠江南古鎮西塘為您打開塵封了的記憶展示祖輩的生活空間你也許會感覺她是那麼親切宛如便是兒時嬉戲的小巷……打算去西塘,本來是上周末的計劃,一切都整理妥當,卻臨時變了卦,延後了一個星期,卻等來了我最期盼的天氣。一直是這樣以為,一處地理總有一種天氣與之相輔相成,天公若不作美,出行也就少了幾分興致和韻味。周日的中午,經常路盲的我靠著搜 ...

櫓聲悠遠江南古鎮西塘為您打開塵封了的記憶展示祖輩的生活空間你也許會感覺她是那麼親切宛如便是兒時嬉戲的小巷……打算去西塘,本來是上周末的計劃,一切都整理妥當,卻臨時變了卦,延後了一個星期,卻等來了我最期盼的天氣。一直是這樣以為,一處地理總有一種天氣與之相輔相成,天公若不作美,出行也就少了幾分興致和韻味。周日的中午,經常路盲的我靠著搜集整理的字條,順利的到達了古鎮西塘,心中暗自慶幸字條上沒有方向的字樣。站在鎮外,小鎮與其他的小縣城無甚區別,一樣的集市,一樣的店鋪,一樣的馬路。待隨著客棧老板的指引穿過一條弄堂,豁然開朗,古鎮呈現在我的眼前。先到客棧放下背包,選了一間靠著河邊的二樓,推開窗子,一條小河緩緩流過。屋內一張雕花的大床,藤條編織的床板,躺上去寬敞無比,不會擔心頭頂床頭或者腳搭床尾。樓下是很大的老廳堂,可能是淡季的緣故,看上去有些雜亂,一張四方大桌立在中間,喝茶聊天再好不過,可惜我是獨行。客棧名曰明櫸坊。除了客棧,走三兩分鐘便是所謂的鎮中心。游客多集中於此,盡管已是周日下午,一座不長不寬的小橋(永寧橋)上還是擠滿了人,取景拍照,甚至還有幾個啞人坐在橋的兩側對打手語,全然不顧中間湧動的人流。永寧橋的兩側兩條長長的街道直通鎮外,一條煙雨長廊,一條西街。煙雨長廊沿河而鋪,三五成群寫生的學生不規則的分布在河邊,長廊的另一側多是小吃、小玩意的小店兒,我只是看看不買。河的對岸則是吃飯喝茶的好去處,飯館茶樓依河而建,坐在屋內即觀河上風景。河邊垂柳很多,一條條一片片,千絲萬縷垂入河中,微風吹過,拂塵一般,撣著水面。西塘很小,兩條街走遍,若是買票,票上景點差不多都已走過;西塘很大,對於沒買票的我,處處是景,處處可觀。有票和無票,心態肯定會有些差別,倘若我有票,我可能也會將更多的時間停留在所謂的景點內,其實就是圈起來的一塊自留地。手中無票,我更多的穿梭於小巷間,無名小巷,人自然很少,兩側灰白牆壁,頭上一塊狹窄的天空,身後是喧鬧的人群,腳下的石板鋪向緩緩的小河,偶爾闖進的阿貓阿狗更顯鄉村的氣息。天空依舊陰霾,河水本來混沌,加上氣味混濁的空氣,這正是我所想的古鎮--西塘。


精選遊記: 西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