菽莊花園,本是林爾嘉的私人別墅。林爾嘉,字菽莊,1874年出聲於廈門。1905年,他出任廈門保商局總辦兼廈門總商會總理,發起建設電話、電燈、自來水等公共事業,對廈門城市建設頗多貢獻。菽莊花園背靠日光岩,面朝大海,地理位置優越。林爾嘉利用海邊的坡地,力求體現自然山巒的形態和神韻,讓各景錯落有序,使得園在海上,海在園中,將江南園林的優美與大海的雄偉氣勢完美結合。園中設有四十四橋和十二洞天等著名景點。穿過建造於海上的彎彎曲曲的四十四橋,眼前就是一片假山,山上即是十二洞天。每個洞口都有一個生肖雕塑,形態惟妙惟肖。林爾嘉本人的石雕塑像就在假山下。雕像上的林爾嘉個子並不高,頭發向腦後梳齊,額頭寬大,眉頭深鎖,雙唇緊閉。一身細致的領帶西服,腳穿皮鞋,雙手插在褲口袋中,眼睛直往面前的海上望去。他在守望什麼?期待什麼?這個商界巨子不僅極具商業才華,還廣交文人詩友,成立“菽莊吟社”,刻印了《菽莊叢刊》。林爾嘉在廈門度過了人生中最輝煌的時期,1937年他離開鼓浪嶼, 1951年病逝於台灣。在台灣的多年,他是否忘記不了鼓浪嶼上的家園?他深鎖的眉頭是否會因回到故居而舒展?位於菽莊花園內的,還有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鼓浪嶼又稱為音樂之島,島上有100多戶音樂世家,先後出了200多位著名音樂家。島上居民幾乎家家戶戶都喜愛鋼琴。1990年在島上創辦的音樂學校,400多名學生中,有一半以上都學習鋼琴。鋼琴博物館是由出生於鼓浪嶼的旅澳華人、鋼琴收藏家胡友義先生捐資修建的。胡先生集畢生心血、耗費巨資收藏了90多架古鋼琴,其中不乏年代久遠的四腳鋼琴、著名音樂家李斯特使用過的博森多福鋼琴,甚至還有鑲有三個皇冠的皇室御用鋼琴。在解說員詳細的講解下,我們了解了鋼琴發展的歷史,並欣賞到由古鋼琴彈奏出的美妙樂曲。聽著悠揚婉轉的樂曲,在這個寧靜的小島上,在浪濤的伴奏聲中,在冬日溫暖的陽光下,我閉上眼,渾身輕松。靜謐、閑適,音樂之美給人無窮享受,感受著悠悠的樂曲、暖暖的心情,我的思緒已經凍結,無法再思考,此時此刻,語言已成多余,只有嘆息。
踏在鼓浪嶼的路上,在這異鄉,我竟恨不能化作本地人。這裡的環境如此恬靜優雅,居民的生活簡單淳樸,真讓我羨慕不已。無怪鼓浪嶼被稱為中國最美的城區。
就要離開了,腦海中滿載著這一棟棟古老的建築、美麗的花草樹木、暖暖的陽光、海灘和這片寧靜祥和的土地。我會永遠記住,那個清晨,呼吸著清涼的空氣,奔跑在鼓浪嶼的石板路上……

(金瓜樓)

(毓園前拍到的小屋)

(老建築,已被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