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讓我迷失自我(二)

作者: flora_f_e

導讀(五)想想遠在邊陲要塞,納西族竟還保留著自己完整的東巴文化,堪稱完美!走進東巴谷,先來到它的東巴神院,你可以看到三屋圍一牆的建築風格,而牆上的壁畫,一個被箭穿心的青蛙,滴下的三滴血意為火,頭上升起的青煙意為水,周圍是生肖動物,並有八卦暗含其中,無不訴說著東巴文化的神秘!離開的時候,納西族的老人不忘送上祝福,保你平安!傈僳族,它的刀山火海,確實非比尋常!普米 ...

(五)想想遠在邊陲要塞,納西族竟還保留著自己完整的東巴文化,堪稱完美!走進東巴谷,先來到它的東巴神院,你可以看到三屋圍一牆的建築風格,而牆上的壁畫,一個被箭穿心的青蛙,滴下的三滴血意為火,頭上升起的青煙意為水,周圍是生肖動物,並有八卦暗含其中,無不訴說著東巴文化的神秘!離開的時候,納西族的老人不忘送上祝福,保你平安!傈僳族,它的刀山火海,確實非比尋常!普米族,有普米金窩的美譽!因為這是一個富足的民族,從他們服飾的多彩和歡快的舞蹈可見一斑!而他留人,年輕姑娘的青春棚,絕無僅有啊!到了青春期的少女,便要一人獨自住在青春棚裡,開始和男孩子約會,特別的是,每個少男少女都要經歷不同的七次同床共枕,這七天裡各方都要恪守道德,不可越雷池一步,經過這樣的考驗,才是合格的結婚的對像!否則,她(或他),便會被大家鄙視唾棄,沒有人願意與之結親了!有趣卻樸素的民風,不知現在是否依舊延續,引發我片片遐想……誰能想像,在大山深處,幽幽樹林間,卻生活著這樣可愛樸實的人們!車子再次回到一馬平川的公路上,小張唱起了納西語歌謠,高亢又蜿轉,歡快又憂傷,讓我們的心情也不由隨之時起時落!納西族的小伙喜歡在春秋季節放鷹垂釣,鷹剛買來時,便要封住它的雙眼,人要與之不眠不休共處三天,即為養成,然後便可放鷹高飛,獵犬隨行,捕獲野味了!季節一過,把鷹放生!何等的豪放,何等的自由!不禁想起“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的江湖俠氣!我的第五個夢---民俗風情夢!(六)說話間來到巫魯肯(納西語),是納西族最古老的村落之一,而這裡,也因洛克的那本《消失的地平線》而響譽中外了! 玉柱擎天,便在此了!的確,這裡雪松蒼勁,郁郁蔥蔥,山腳下一灣湖水,清澈見底,是千年冰雪融化的泉水,彙為玉湖!只是不知是天公不做美,還是玉湖已不復往日的風采,未見雪山在湖中的倒影,略感遺憾!然而,傍崖臨湖的古楓,垂下長長的枝葉,偶聞鳥雀嘻戲,卻也憑添了玉湖的婀娜與嫚妙,在叢林古樹的環繞中,蔚藍幽深之處,舉頭遠眺一突出山崖,上書“玉柱擎天”!意指玉龍山乃擎天玉柱,威武奇絕,山下的巫魯肯,則被青山綠水環抱,美不勝收!真可稱之為“香格裡拉”!這般美景,也難怪洛克不忍離開,淡定生活於此,我心亦然!還沉浸在過往的回味中,便來到了距離麗江城不遠的束河古鎮!鎮口的建築普普通通,只有從前馬幫休憩拴馬的柱子還依舊駐立,其他並無新意,我們有些失望便欲打道回府了!可小張的一再堅持,我們只好隨之進城!誰知,峰回路轉,竟有著更為古樸的風貌,暗自慶幸沒有輕易放棄!古鎮裡的酒吧不同於麗江,多為雅致含蓄,與輕輕流過的潭水相得益彰,不張揚,卻沁人心田!時間也好像在這裡駐足,好舒服啊!瞧,那裡,連著的三眼井,便是納西人勤儉生活的寫照,第一口井用來喝水,接著用來洗衣,最後則用來洗菜,直到今天很多地方依舊如此!由此,水,便是納西人另一個心中朝聖的東西了!也就在這裡,有一個泉眼,名為九鼎龍潭!從前,碧綠的潭水中養著一尾尾的魚兒,奇特的是,魚兒都是一只眼,即便是別處的魚放入潭中不久也會變成一只眼!而今,不要說一只眼的魚,就連健全的魚都一尾不剩,只留下清清的一枉潭水!小張告訴我們,從前麗江干旱的日子,全城的水都干涸了,只有這個泉眼還不斷的流淌,因此,納西人把這潭水稱為生命之水!我的第六個夢----悠然恬淡的夢!回到“瑞和園”,已經是日落西山了,回想早晨的雪山,午後的蒼綠,黃昏的古鎮,一幕幕猶如畫卷慢慢展開,經脈一點點清晰,風景一點點顯露,人物一點點生動,不必急於求成,但求驚喜不斷!再次來到摩梭人家,各地前來的朋友談笑風生,把酒歡歌,交流心得!又是吐司,幫我們訂好了第二的行程,由小彭帶我們去虎跳峽!



(普米金窩快樂的人們)



(小香格裡拉的魔幻之美)



(難舍小香格裡拉的景色)



(束河古鎮的茅屋)



(古鎮的小巷)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