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桂林山水(5)--大寨梯田

作者: ninnyye

導讀離開陽朔,乘車到桂林,然後再倒車,前往龍勝,我們在和平等候去往龍脊梯田的車。這裡是一個過路停車點,我們到的時候,只有寥寥數人,因為是淡季,龍脊山裡面出來等客做生意的人大多都已經關門回家了。只有少數一兩家還在此拉上幾個像我們這樣的散客。其中的一家就是龍脊梯田一號景區的全景樓。鈞在來之前,並沒有預定好客棧或旅館,她知道現在是淡季,這裡 ...

離開陽朔,乘車到桂林,然後再倒車,前往龍勝,我們在和平等候去往龍脊梯田的車。這裡是一個過路停車點,我們到的時候,只有寥寥數人,因為是淡季,龍脊山裡面出來等客做生意的人大多都已經關門回家了。只有少數一兩家還在此拉上幾個像我們這樣的散客。其中的一家就是龍脊梯田一號景區的全景樓。鈞在來之前,並沒有預定好客棧或旅館,她知道現在是淡季,這裡住所有的是,應是很便宜,而且可以尋得一個好鋪位。全景樓的人果然主動找上我們來,那嘴一張,可就沒個停,景點賓館服務餐飲導游,滔滔不絕,連找個縫隙問句話也難,他只想在這一通的介紹與演說之後俘獲對方的心,把游客說到雲裡霧裡之後,牽著鼻子就走。我就是屬於這樣被牽著走的人。出門在外,我基本上是不會和他人談什麼價錢,如果要談的話,也不會很深入。人在旅途,我寧願相信,而不是懷疑,心總是設防,會把自己也防到了風景與心情之外,斤斤計較,得失就在其間轉換。全景樓說標間帶獨衛風景房每晚六十元,鈞看到網上有人住過的,才四十五,她堅持著自己的底價,我本想跟她說,這麼大老遠跑來這裡,要有所舍才會有所得,就別在乎這十五元了。不過我還是沒有在當下說,因為她很執著。於是我離開到不遠處,在一個小飯店裡,看到有個大寨裡出來的客棧老板吃著家常豆腐快餐飯,他吃著的那個香和著那本身的飯菜香,直撲鼻而來,這香味似乎飄過了十幾年,從記憶裡飄出,就落在那人端在手中的那只碗裡,我看著他一口一口的將這飯消菜盡,讓我垂涎三尺。一個能將一碗家常豆腐吃得如此津津有味的人必然是一個相對比較純粹和簡單的人,是一個生活比較自然的人,我就此決定住他家了,都沒有顧得上問價錢,叫了鈞就准備和他走。離開之前,我對那小飯店的老板娘說,准備好家常豆腐,後天我下山後會來這裡吃。我們這次來桂林,沒有去過任何要收門票的風景點,畢竟那是一牆圍起來的風景,只是點而已,成不了體面和大氣,這樣的風景會隔絕你的思緒和感覺,當然節省門票的實惠也符合我們的心願。可這裡的風景卻是開墾在許多山上的萬畝良田,這裡沒有圍牆,是我們所想要看的風景,龍脊梯田,每人五十。既然我們決定要去的話,就沒有打算要省下這門票錢。然而司機是個好心人,我也在半推半就之下裝扮成了一回山民,混在當地人中,坐在車後面,我們走在了逃票途中,而鈞也縮在那角落裡,她是不主張逃票的,但在我們的一再要求下,她才答應了下來,在車通過驗票關口時候,她很配合的沒有大聲叫喊,我要買票。也許是司機給檢票的同伴以暗號,唱起高調來:“這裡沒有游客。”此地無銀三百兩,查票的連車也沒有上,只在門口掃了一眼就放行了。我心中竊竊的喜,後來多給了司機三十元錢。穿著那山民的西服,我都有點舍不得脫下來,好久沒有穿這西服了,盡管穿著有些袖短,有些緊身,有些皺皺巴巴,但感覺依然良好,記得大學入學不久,我借穿著同學的西服去參加演講比賽,似乎聽到台下的人在誇我穿著西服的那個精神,弄得我當場就把台詞忘記了,結果在眾目睽睽之下從兜裡掏出稿紙來,讀完了那篇演講,而台下早已笑成了一團,我卻還在感覺我的精神。我擁有的是土地的氣質,農民的風骨,我是如此能入鄉,能隨俗。看著我那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樣子,鈞不停的笑,拿著相機就想要給我拍照,因為車上照相條件不夠,否則這張照片會很有珍藏價值。不知繞過多少彎,翻過多少山。末了,一排山,一片田攔住了我們的去路,我們到了龍脊的山腳。我們沿著山路往上走,紅瑤,大寨,吊腳樓,溪水,梯田,雲山頭,都跑了出來。有一種聲音讓我穿越時空,那就是遠處寨落小學裡的讀書聲,這聲音悠悠的在山間回蕩,你說不清現時是在過去的某年某月某日,還是在未來。我總想攬下所有的風景,走走停停,左顧右盼,因走過之後,我們不再回頭,所以生怕錯過那一片樹葉的情懷,一塊梯田的細語,一層雲霧的呼吸,一只雞和一只狗的對話,當我們爬到高處,一回頭,只見一田又一田,梯梯相連,一山又一山,脈脈相通,從溪水叮咚的山谷,到白雲繚繞的山頂,凡有泥土的地方,就有梯田,我有很深的感懷,這不是對自然的敬畏,而是對人欽佩。我們快要到最高處了,不過還有十分鐘的路程,我們的住所就在這山路旁邊。而全景樓還在上面,我們這裡面向的也是大片的梯田,只是沒有全景樓那麼全景,那麼有氣勢。我想這也沒什麼,明天上山看一看就行了。有老板娘帶著幾個瑤族女孩出來迎接我們了,瑤族女孩身上都穿著自己織繡的紅布衣服,還繡了不同的花朵,穿在她們身上,像是開在山裡的玫瑰,很是好看。老板娘樂呵呵地把我們迎進了客棧。這也是一個吊腳樓,底層很空曠,全是木制結構,二樓住人,上到樓上走起來枝枝呀呀的,就像打開的音響一般。老板娘是個厚道人,給我們倆個人六十元住兩個晚上,而且事先都把飯菜價錢都公布好了,公道合理,很得我心,我們晚飯點了一盤鴨蛋炒辣椒還有一個青菜,老板娘把這兩個菜炒得滿屋飄香,這樣的手藝,我們是可遇不可求。那些瑤族女孩每個人都背了一個籮筐來,裡面放了許多手工繡的包包,他們並不急於做買賣,而是圍在一起,烤火聊天,有說有笑拉起家常來。老板娘介紹說他們身上的花衣,彩裙,腰帶,頭巾都是用七彩絲線一針一針繡出來的,都是些心靈手巧的女孩。買賣是從聊天開始的,是在聊天中不經意間提起的。我們從每個瑤妹筐裡都買了些小的飾物,他們很開心,鈞和我也很開心,我們抱著這開心入睡夢。早上七點多,我就起來了,發現今天的天氣又變冷了,我把所有的衣褲都打包到我身上還是有些冷颼颼,這比上海的冬天還冬天。下到樓下,將主人家的狗小黑放了出去溜達,屋外寂靜空無一人,這裡的山民都是九十點鐘起來,很是悠閑,不趕時間,生活自在,也是一處世外桃源。四周雨霧空盟,山頭煙雲繚繞,梯田濕潤,空氣清馨,雞兒顯然早起,我沒有聽到過她的鳴叫,只見她在山路上來回踱步,似在思考問題。小黑跑到田埂上看風景去了,呆呆的看著前方雲絲游動,他又動了什麼情懷?我們吃完米粉,叫了瑤家女孩帶我們上路了,我們准備花大半天的時間在這龍脊山上,梯田四處轉悠轉悠。彎彎曲曲的田埂一根接一根,通向天邊,一條繞一條,連接天橋,這是一道通天之路。我們在雲霧中穿行,在田埂上行走,萬畝梯田,盡收眼底,存放在記憶深處,如果哪一天需要的話,就抖出幾片風景出來咀嚼,而且有不同的味道。路上見到些吊腳樓,分不清歲月。門上沒鎖,屋裡沒有人,屏息凝視,歲月無聲,但見主人進進出出,多少年風雨侵蝕,斑駁青苔顯露在了那木牆之上。我們到了那全景樓,確實在此地看梯田,風光獨好,視野開闊,氣勢非凡,游客眾多,也熱鬧了許多。當然不免會少了一份寧靜,它不在生活中,卻在風景處。我們這一圈轉下來,四個多小時過去了。回到客棧,鞋和褲腳都被露水打濕了。老板娘早就生好了一爐火,我們就烤起火來,老板娘在廚房給我們燒土雞和竹桶飯。之後我們邀請老板娘還有那個鄰家的瑤族女孩和我們一起共進晚餐。你吃過這麼美味的土雞,這麼美味的農家飯嗎?我問自己也在問鈞。吃了飯之後,外面已漆漆黑黑的了,沒有行人,只有天籟之音。我們關了門,拴上栓,圍爐烤火,龍脊夜話,時間就這樣慢悠悠的從指縫間流走了。關了手機,停了筆,仿若與世隔絕,真可謂是偷得浮生半日閑,躲在山裡做神仙。老板娘,開朗,熱情,心無城府,她給我們講了這裡許多的趣事,說了些她家裡的瑣碎事情,開心的,難過的,小孩呀,小狗呀,有時歡笑,有時感嘆,有時沉默。她的男人現在還在山下呢。電視就開在了那裡,我們誰都沒有看,只是讓它制造些噪音,而不讓這裡感覺太寂寞。有時小黑也會跑過來湊湊熱鬧,在我們之間轉來鑽去的,搖搖尾巴,賣賣乖,偶爾有生人從門外面走過,它就會很機敏的吼叫幾聲,有時會神情肅穆的望著火爐,變得深沉起來,有時又將兩只腳趴在爐台上烤起火來,非常的可愛。什麼是舍得?舍去全景樓的風景,得到的就是這份農家的快樂。不要住風景最佳處,只在平常百姓間。這爐火暖著我的身子,也在漸漸的培養著我的睡意。大約九點的時候,我就支撐不住了,九點二十睡下去,第二天早上八點鐘才起來。我在想,不知道將來要到什麼時候,我才能再睡這麼一個覺。第二天早上,我們吃了早飯告別老板娘和小黑,老板就帶著我們開始下山了,我們走的是另一條與來時不同的路,這樣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完整的龍脊。我們轉出那山裡後,坐車出來,又到前天那個小飯店那裡,老板娘果然給我准備好了辣椒家常豆腐,臨時還特意給我燒了鍋新鮮的米飯。我感嘆說人生的享受還有什麼比這更美好的呢?這種滿足感,我要回味五十年。結帳時,老板娘只要我五元,我說算了十元錢吧,老板娘說再找你兩塊吧,我還是執意給了她十元。到了桂林,我先幫鈞入住民航賓館,她明天早上的飛機飛回上海,而我將乘下午的飛機飛到雲南昆明去和我公司的同事會合,因為公司搞活動,他們今天上午就已經飛到昆明了,現在昆明的某個地方等著我一同再游玩。我和鈞到了賓館後,放了行禮,就出來了,我們站在像鼻山的遠處看了這個讓多少世人迷倒的鼻子一眼後,就坐著公車離去了。我本來以為桂林人對游客應該是沒有感覺了,沒有想到的是,這裡居然有公益免費的旅游巴士,還有熱情好客的桂林人,我們要找那個桂林有名的石計米粉,有個桂林人居然熱情地把我們一直引到那米粉店門口,還將價格信息都告訴了我們,不過這裡的米粉還是沒有陽朔的好吃。在剩下的時間裡,我和鈞就在街頭隨便地走了走,買了些桂林的特產,又回到了民航賓館,等候去往機場的巴士。就在巴士到來的時候,一種難以割舍的情懷酸溜溜地湧上心頭,我上了車,叫鈞晚上呆在賓館我不在身邊不要到處亂走等我電話,她一個勁的點頭點頭點頭,我坐在車裡頭,她在窗外頭,看著她的眼淚都快掉落在我心頭。車開動了,她叫喊著說老公路上當心點有空就給我打電話。我說好的,一揮手,我們分別在桂林。

葉偉萍

2005/12/22



(秋綠)



(山寨之秋)



(兩小無猜)



(天路)

(吊腳樓)



(蕭瑟)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