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清晨的麗江,下起了瀝瀝小雨,打濕了干淨的石板路,不由心中打鼓,轉而又不禁欣然,別樣的風景,也會有別樣的風情!對於虎跳峽也只是道聽途說的認知,真的要徒步而行,心裡並沒有底!一路穿行,車子開得飛快,漸漸起了顛簸,陽光也從身後照過來,天晴了!說起虎跳峽,小彭可是虎跳峽土生土長的孩子,來到麗江也只是一個月有余,回家的路對於他來說真是太熟了。然而,當車子繞山而行的時候,我們不禁冷汗直冒了,倒不是因為盤山之路,而是由於經常的山體滑坡,山上的石頭早已松動,只要輕輕的外力就會致使大量的石頭傾泄而下,衝垮僅兩米多寬的道路直下懸崖!每隔五十米“落石地段,注意安全”的牌子,更讓人看得膽顫心驚,好像路沒了盡頭,只有滿眼斜坡上愈落未落的石頭,耳邊傳來似有非有的隆隆聲,暗暗祈求上蒼保佑平安!一路穿行,我們總算到達了張老師家,這裡是去中虎跳的必經之路,張老師何許人也?原來,他是一名小學老師,而且還是一個相當嚴厲的老師!常備有三種教鞭侍候:細竹條、開花分叉的竹杖、稍粗的竹棍,可見一斑!但這樣的漢子卻粗中有細,心懷仁厚,他會帶著學生撿拾游客們丟棄的垃圾,他會在中虎跳的懸崖峭壁間修築一條小路,他會在路險處釘鋼钎供游客攀扶,他會在山泉流過之處圍一水池供游客洗手,還會標注‘節約用水’。這是一個怎樣的漢子?我充滿好奇,奈何無緣相見,因張教師一早便去六裡之外上課了,只好把疑惑和敬佩留在心中。我們隨小彭向山下走去,“張老師小路”可謂艱險不斷,畢竟是人工修築,稱其為路,也只因比別處多了些落腳的地方,或是一角土凹,或是一塊突石,時而在雜草竹林間穿行,時而又低頭彎腰從巨石間走過,驚險連連,耳聽得陣陣水聲咆哮不斷,已知金沙江在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狹長的山谷中奔騰了。在這裡,最高的落差有兩百多米,氣勢磅礡,壯觀不已!相傳是因猛虎躍江心石過江而得名,另一版本則是因江水的滔滔之聲猶如猛虎怒吼一般,我倒覺得後一種說法更為貼切!心中想法多多,卻無奈腳下道路難行,早已汗如雨下,氣喘噓噓,而少年卻在前邊輕松跳躍,如履平地,只有拉住小彭的手,盯緊腳下的路,身邊的無限風光也只能暫且忽略了。終於走到山腳下,江水聲已經是震耳欲聾了,看著滾滾而來的金沙江,不斷地撞擊著崖壁和江中巨石,由於雨季,大量的泥沙卷入江水,眼見一片黃色滔天,無數暗湧旋渦殺機重重!而就在昨天,就在此地,一個老外不慎落入水中,被石頭卡住呼救,好心的村民躍入江中相救,不料兩人再也沒有上來!也就在虎跳峽,曾經名聲顯赫的“長江漂流”經過此地,十一人中唯有一人生還,這樣的事情屢屢發生,時常能看到尋人啟示,聽到遇難故事!而即便如此,人們從沒放棄探尋的腳步,復雜的地勢,陡峭的山梭,奔騰的江水,卻又有峻美嘆服的風景,自古便有“無限風光在險峰”的道理,人類的生命在自然界中或許微不足道,但征服的欲望與勇氣,頑強與果敢,堅定與坦然,都是人類最完美的釋詮,足以在大自然面前放聲大笑!由此,更吸引了無數的後來者!從谷底上行,對於體力而言,是更大的考驗!由於在狹谷中氣壓低,濕度大,就如同進了蒸籠一般,極易中暑,所以,水是萬萬不可少的!而前方的“天梯”,讓我們仰視都覺得好遠,看來路途漫漫,倍加小心才行啊。我們跟隨著小彭亦步亦趨,走走停停,來到“天梯”下,我終於明白它為什麼叫“天梯”了,一條梯子垂直懸掛於高聳的峭壁上,下面就是深淵萬丈,再沒有其他的保護設施,而這,也是村民好心架上的。沒有後路,只有前行,只有相信梯子的牢靠,只有相信自己,別無選擇!只是,梯子間的距離太寬了,如果不是高抬腿,根本上不去,而這樣的話,身體必須後仰,手臂伸直,這時候大家都是謹慎的,不再多語,只有自己的心跳聲充斥左右,無暇顧盼,更不敢鳥瞰金沙江,全力爬完梯子,我們已經癱坐一旁,只是,為自己的堅持而歡欣不已!此地距離公路已不遠,雖然腿腳已然有些吃力,體力也早已透支,但心情是無比鼓舞的,一個來回,我們用了兩個多小時,然而,從沒這樣的體驗,從沒這樣的歷險,從沒這樣的自豪,面對大自然的艱險,我們終於可以笑到最後,做一個勇者!接著,我們前往“山泉客棧”,一個意外的收獲!它位於虎跳深處,依山而建,公路下的樹叢中有著青瓦人家,小小的山寨,那裡便是小彭的家了!而“山泉”的主人---夏山泉和瑪珈,不得不提。夏山泉雖然自幼身有殘疾,雖然已是三個女兒的父親,卻因虎跳峽的美景成就了一段異國情緣,而瑪珈的熱情與愛心,也讓更多不同膚色的人了解了虎跳峽的瑰麗與人們的樸實可愛!只是可惜,我們沒有見到女主人。客棧的小院裡,繁茂的古樹與大大的摭陽傘在烈日炎炎下多了些清涼,幾張木桌邊是休憩的背包過客,細聲地交談,朗朗的笑聲,在安靜的午後縈繞!誰說這不是種美麗?只有身在其中,才知,心胸之所以開闊,情懷之所以細膩,性格之所以豪邁,皆來自於這山水的恩賜! 我們要離開了,心中卻隱隱不舍,虎跳的險、金沙江的急,‘山泉’的靜,早已刻在記憶中深處了!還在回味、陶醉的時候,卻又不得不面臨驚心動魄的出山之路了,路途中的石塊好像也比來時更多些,車子只有慢慢繞行,而後又急馳而去,緊張再次抓住了我們的心,不知走了多久,終於,平安下山了,我們長長地舒了口氣!我的第七個夢----峻山湍水之夢!回麗江城的路上,可以遠眺“長江第一灣”,或許是登高遠望吧,天、山、水層次錯落,色彩分明,真是應了那句話,風景在路上! (八)兩天的行程,還是匆匆,好在沒有跟團的拖累,於是,我們決定休整一天,細細體味麗江古城自身的風貌!走在麗江的街巷之間,我們輕松而明快的心情溢於言表。白天的城裡人並不多,或許都外出游玩了吧,所以反倒讓人覺得還原了它樣子,平凡而不平淡,清秀而小巧,店家散漫而悠閑,一切都那麼平靜!閑庭信步之間,穿過“關門口”來到“忠義”牌坊前,這是由一根通天石柱截取而成的,在它的後面便是麗江最大的吐司府第----木府!映入眼簾了的只是普普通通的紅漆大門,迎面是一白牆擋住視線,沒什麼特別。轉過牆,才知玄妙所在,一派皇家風範!映入眼簾的“議事廳”,其建築風格以及大殿前的漢白玉欄杆,都有著紫禁城的味道,大殿前的廣場兩邊,分別高聳著鼓樓和鐘樓,而我卻以為是瞭望塔一般,其實根本無需擔心,因為麗江所在之地,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易守難攻,許多年來,或許只有這裡才免於戰火之亂,而保留了最為真實的原貌,實屬難得啊!繞過大殿旁的榭水曲橋,便見萬卷樓矗立於此,土司木增曾不遠千裡前往明朝古都朝拜皇帝,並得三品的官職,一路見識了漢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希望子孫都能學好漢文化,以求仕途有所作為!可以說,木增是一個很有遠見的土司,吸收了漢學文化中的精髓,卻也摒棄了其中的一些糟粕,比如,嚴格遵守一夫一妻制。正當我一路遐想之時,轉過萬卷樓,接著護法殿,光碧樓,玉音樓,皆是土司用來議家事,宴賓客,賞歌舞的所在,最後來到三清殿,背靠獅子山,郁郁蒼蒼的古柏包圍左右,這裡也是俯瞰麗江的最好之處,整個土司府也盡收眼底,那是怎樣一種氣魄!想想當年土司站在這裡的情形,自比是水中之龍,那種不是皇帝,勝似皇帝的心情可想而知啊,正是由於整個建築群尤如另一個紫禁城,而它的華貴秀麗更勝一籌,難怪在徐霞客游至麗江的時候,土司也未讓其進府,多是怕徐大俠在皇帝面前微詞,帶來後患吧!即便如此,徐大俠遠觀木府之後,仍留下了“宮寶之麗,擬於王者”的感嘆!可見一斑!當我們走出木府,仍嘖嘖贊嘆!真有天高皇帝遠,唯我獨尊的派頭啊!走在石板路上,還深陷木府的煇煌瑰麗之中,我的第八個夢---深宅豪府之夢!由於時間的關系,終於要離開這個夢幻般的地方了,心裡湧起的是諸多的不舍和綿綿的眷戀,對人對景,還是對地,說不清道不明,只是,在心底裡留下濃濃的淡淡的溫情,隨它蕩漾開去……麗江,做不完的夢!意猶未盡的夢!或者,是根本不想醒來的夢!

(奔騰而來的金沙江)

(天梯架在山崖斷壁間)

(山泉客棧牆上的塗鴉)

(木府全貌)

(再見,清秀的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