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菩薩庇佑一宿 阿強由此坐臥鋪雲南德欽—西藏鹽井 在到達西藏鹽井八道班前,我們每天走60多~~80來公裡。我們在八道班住了一宿,當天道班工人送了一個木筐給我,打這以後每天阿強在爬坡的時候才從車尾的木筐裡下來跟著我們跑,平常就趴在木筐裡,這是後話。從中甸出發經尼西、奔子欄、東竹林這一路都很好走。自東竹林後,公路開始明顯上山爬坡,天氣也變壞,雨不停地下。黃昏路過白茫(馬)雪山社區藏文學校時,我們又冷又餓,路旁附近又找不到適合扎營的地方,妻子單獨騎車進入學校求援,我帶著阿強在校外路旁等候。過了好一會兒,妻子帶著好消息回來,校長同意讓我們進去休息。進去一看,校長是個喇嘛,個子大,有點胖,眯著眼睛略帶笑容,他讓達瓦老師給我們安排一個空教室,我們就在地上把鋪蓋打開,這晚是菩薩關照我們,說實在也佩服妻子的說服力。繼續往德欽騎行,在白馬雪山麓,離公路較遠的山坡草壩上,發現有一個牧民用過的扎營地,我們就在裡面撐起了帳篷。第2天拔營,我們又放棄一些行李,包括掛車尾的鐵籃子,我們的負荷又減輕了很多。翻過白茫(馬)雪山兩道埡口,一下山很快就到了德欽。在德欽縣城吃過晚飯後,徑直騎車上飛來寺觀境台找住宿,看中一家有走廊面對梅裡雪山的兩層磚木結構的客棧。店主不同意我們把阿強帶上樓,要我們把阿強關進客棧的雜物房,我們說:阿強很聽話很懂事,他跟我們在麗江住過很多天的客棧,我們已把他訓練好,決不會在客棧的任何地方拉屎拉尿,也決不會咬人。店主半信半疑地看著阿強又伸手摸了他一下,阿強輕輕的搖著尾巴緩緩地抬頭看著店主,店主兩邊的嘴角往後往上輕輕地扯了一下。OK,事情就這樣輕松搞定。傍晚到達鹽井,這是由滇藏公路進入西藏的第一個鄉鎮,鹽井鎮座落在瀾滄江畔較緩的山坡上,鎮子很小。從214國道分出的岔道斜斜地伸向江岸,這條約四米寬像餅干碎片一樣的水泥路,就是鹽井鎮唯一的街道。在昏暗的暮色下,路兩旁高低肥瘦的店鋪擁擠著散出昏暗的燈光,映照著坑坑窪窪布滿垃圾膿痰的路面,映照著這路面上或呆站或游逛的昏暗的身影,他們昏暗的身影上一對昏暗的目光呆呆地打量著一身灰土的兩名小個子為啥騎著單車還要牽著條大狗?我們從他們身旁走過來了又走回去。是要走回去,回去公路上,我想公路上會有接待過路司機的旅館。果然,在鎮子上頭的公路旁,一溜的幾家旅館。我們找了家有院子的旅館,老板娘要我們把阿強帶進房間裡,不能栓在院子裡。我們太高興了,心想這老板娘真好。一切安頓下來以後,帶阿強到外面小飯館吃飯。天全黑了,夜色濃燈光暗,一家三口坐下來悠悠地點菜吃飯,飽了檫著嘴(阿強舔著舌頭)結帳離開,他們很驚訝地發現我們倆還帶著帥哥阿強。這晚除了阿強蒙頭大睡,我們卻睡得提心吊膽。到深夜,院子裡不停地傳來摩托車進進出出和大鐵桶咣當咣當的聲音,還有濃濃的充滿房子的汽油味。噢,我的天,我們是住在地下加油黑店裡。這下我想起了老板娘要我們把阿強帶進房間睡的好意。我連忙爬起來,檢查了一下房間的窗戶,希望危急時能一下砸開讓我們輕易逃生。很失望,窗戶都牢牢地焊了鐵枝。萬一發生意外,怎麼辦?!太累了,我還沒想好,天就亮了。早上往前騎了一段路,路旁一個較大的餐廳吸引了我們過去。我們兩輛單車並排靠著餐廳的外牆,行李不用解下來,單車也不用上鎖,把牽阿強的帶子的一頭扣著後輪。在路上中途停下來休息或進飯館吃飯都這樣,很安全,如果有人圍觀或意圖不軌,阿強會發出嚴厲警告,除了他父母誰也不許靠近。
餐廳裡包子、饅頭、稀飯、米線都有,可能是靠近雲南的原因吧,米粉還叫米線。老板娘和服務員都是清一式的藏族,普通話說得很好。我們在德欽補充的食物吃得差不多了,向老板娘打聽該地糌粑的價錢,回答:約3塊錢一市斤。妻子提著她的F4e過了公路朝江邊的村子去了,我坐在餐廳裡喝著茶跟老板娘磨牙,問她這裡有藏獒賣麼,她說過了埡口下面的村子可能會有,但這個時候沒小狗,一般在冬天和春天才下小狗。她說的埡口是214國道在紅拉山的最高處,海拔將近五千米,我們後來騎了一天零一個早上才翻過這埡口。老板娘又說她的一個姐姐在路前面的鹽井八道班工作,請我們路過時幫她捎個口信看看她姐姐,我答應了她。時間不知不覺地過了一個多小時,正當我為妻子那麼久還沒回來而擔心時,只見她提著一小口袋約五斤多的糌粑興高采烈地走進來,“走,到那大姐家去。”她邊說邊拉著我往門外去,“這糌粑買了多少錢?”“不用錢,她還給我核桃蘋果,你看。”妻子邊說邊打開大大的衣兜給我看她收的禮物,天下有這麼好的人?我來興趣了,心想一定要看看這是怎樣的一戶人家。過了公路朝著江邊往下走進村子裡,沿著一條小土路向右拐,“到了,就是這家,我跟大姐說了我們馬上過來,讓她在院子等我。”妻子的話還沒說完,門開了,一位中年婦女微笑著有點靦腆地站在我們面前,“大姐你好,我們打擾你了。”她示意我們進去,很禮貌地在前面引路,過了院子上二樓(藏族人的習慣是牲口、拖拉機、農具等雜物都放在一樓),逐一參觀她家幾個大房子,那是臥房。最後領我們到她家的主堂,一個很大的藏式鐵爐臥在靠近主牆的房子中間,以鐵爐為中心,左邊是鎏金繪彩精雕細刻的佛台神櫃,右邊是瓢鍋盆罐,一切整齊干淨,一塵不染。我從攝影包裡拿出兩張幾年前在西藏旅游拍的布達拉宮的正面照送給她,她雙手接過,恭敬地高舉過頭,接著在前額輕輕碰一下,再恭敬地擺在佛台上,點亮酥油燈,台上一個很漂亮的經筒,燈一點馬上就轉起來。我看見她歡心地笑了。整個過程,妻子的NIKON F4e快門不停地響。出於尊重,她沒上閃光燈,房間內光線很暗,28mm的鏡頭用2.8光圈,快門才1/4秒,全手持拍攝只有兩三張還可以。這主堂的旁邊有一個很大的面朝東南的會客廳,主牆上顯眼處掛著毛澤東像,明媚的陽光從高大的窗戶灑進來,把客廳裡奢華的藏式家具、卡墊毯子照的更是奪目耀眼。我們端起相機這個角度那個角度不停地拍,這時我眼睛的余光看到身旁的大姐很驕傲的神態,我們在這大戶人家裡開眼界了,女主人也為此自豪。我們出了大姐家,心裡帶著對大姐的感謝,上衣兜裡裝著大姐送的蘋果,樂顛顛地往回走。阿強老遠就衝著我們投訴,埋怨我們離開他太久了,我們走近前一看,不知在甚麼時候阿強把他父母的單車拉翻,車上的行李都被弄髒,我們沒有責備他。經驗告訴我們,我們不在的時候,曾經有無懼者向阿強挑戰。下午3點多到了八道班,餐廳的老板娘說只需騎30多公裡,而我們實際上騎了50多公裡。道班的駐地在公路西側往下約50米的山坡上,兩排小平房呈倒“L”型面朝路口圍成一個院子。幾名中青年男女在院子或洗衣服或閑聊,看見我們進來他們嘴巴停了手也停了,眼睛不停地打量著我們。我們說明來意,身旁一名男子指著一位婦女說:“她就是鹽井那餐廳老板娘的姐姐。”那女子微笑點頭稱是,這時站我面前的一位高個子向我們很爽快地一招手說:“走,到我家坐!” 那餐廳老板娘的姐姐示意我們跟高個子去,她在後面收拾了點東西也尾隨而來。哦,他倆是一對的,他們的家一進門是主房兩側各有一個偏間,房子低矮狹小潮暗,主房門口右面不大的藏式鐵爐把房子的空間占了一半。我們靠著鐵爐坐下來,女主人端上熱騰騰的酥油茶,呷一口,香、滑,一口喝光,抬頭,女主人還彎著腰端著茶壺,兩眼瞧著我的茶碗,正等著呢。好,第2碗緊接第3 碗一揚腦袋底朝天,女主人滿意地笑了。高個子坐在對面很客氣地伸手把煙遞給我,我沒吸煙的習慣,但在某些場合或出於禮貌還要附和一下。在跟高個子吹著煙吹著水的時候,女主人把鐵爐點燃加滿了柴火,身體頓覺暖融融的,汗氣和房間的潮氣也頓時消失。我們從鹽井到這雖才50多公裡,但海拔卻由2900多米到了約4000米,高度相差太大,我們不是在騎單車而是在蹬天梯,那個累,在路上沒感覺,但此時靠著溫暖的爐子,品著香滑的酥油茶,享受著主人家熱情周到的招待。此時,原來的衝勁不知哪去了,看著外面漸漸西下的陽光,心裡有話又找不著托詞。高個子似乎看出我們的心思“你們今晚住在這,別走了。”說完就起來到外面去了。我們也跟著出門,放好單車整理行李栓好阿強,把阿強的飯盆拿出來洗一洗,用開水調了奶粉和魚肝油拌著壓縮干糧給他開飯。回到房間,高個子正在炒菜。晚飯,香噴噴的辣椒炒肉,辣椒醬蘸饅頭,廣東人吃不慣辣,把妻子辣得滿頭汗。飯後閑聊間得知高個子是復員軍人名叫澤仁旺堆,他拿來很多照片給我們看,有些是最近兩三年,像我們一樣路過此地住他家的游客給他們拍的照片。他妻子就是那女主人,這時一個小男孩走進來,澤仁旺堆說是他兒子,他說雖然藏族可以生兩胎,但他只要一個,只要兒子長大成才就比別家生10個兒子都是放牛娃要強。這晚我們裹著厚厚的睡袋靠著填滿炭火的爐子睡得很香。早上出發前我們送了一整條煙給澤仁旺堆,一張布達拉宮的照片給他老母親。正要起程時,澤仁旺堆把我們喊住,他找來一個大木筐稍修理一下,說安在單車尾給阿強趴上去,這樣阿強沒那麼累,我們也可以騎快點。從此,一路上只要不是爬坡,阿強一直趴在單車尾的木筐裡坐臥鋪。

(中甸往德欽出城約20公裡的路上)
(中甸往德欽路上-奔子欄鎮)

(她雙手接過布達拉宮的正面照片恭敬地擺在佛台上,再點亮酥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