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沒有愛情的故事寂寞地美麗(三)

作者: riconxia

導讀東京都的邊上,有一個很有名的小鎮,又或許它原本就是東京都的一個部分,我弄不清楚:那個地方叫做鐮倉,以前幕府時代是日本的政治中心,想必那時候該是一幅熙熙攘攘的景像,現在則是一個很安靜很安靜的小鎮。我們去的時候是個周末,現在回想起來那天游歷的情境,就像是彩色的默片,如果我想用一個什麼表達法去描述它的話,我想是茶的味道。從新宿有去那裡的� ...

東京都的邊上,有一個很有名的小鎮,又或許它原本就是東京都的一個部分,我弄不清楚:那個地方叫做鐮倉,以前幕府時代是日本的政治中心,想必那時候該是一幅熙熙攘攘的景像,現在則是一個很安靜很安靜的小鎮。我們去的時候是個周末,現在回想起來那天游歷的情境,就像是彩色的默片,如果我想用一個什麼表達法去描述它的話,我想是茶的味道。從新宿有去那裡的直線列車,我們去的時候不小心坐到了所謂的高級車廂裡,半路上過來了一個列車員,非常禮貌地說明了情況,同時要我們交額外的費用。大家正在開心的時候,也沒有多考慮,就照付給了它,後來想想的確是挺貴,看來價格這東西必然是和心理聯系在一起的,不總如經濟學課堂上的曲線那麼精確,而人又真的不可能時時刻刻都是所謂“理性的”。

鐮倉的火車站很小,很精致,很干淨,和日本電視劇裡邊風情小鎮的樣子是沒有分別的。記得大學的時候看過一部很感人的日本電影,叫做“情書”,裡邊的鏡頭多是在所謂的“日本鄉下”拍攝的,那時候就覺得很凄美。我們到的那天,天空始終是陰霾的,早春三月的日子,有些寒冷,竟然讓我一路上都在不停地回味那部很久以前的老電影。

出了火車站走不遠就到了一條道路,很直很長,是這個小鎮的干道,也是按照我們的標准唯一能夠稱為道路的路,其他的估計統統應該被喚作小巷,胡同,或者裡弄。那條路走了一段就豁然開朗,立時變的寬闊起來,兩邊整整齊齊地種了櫻花之樹,這就是所謂的神道了,道之盡頭,是鶴崗八幡宮。

在那個地方,普通的日本民眾是敬畏神明的,雖然他們的所信我完全地不能夠明白。周末的時候,若有所求,他們會全家很隆重地來到這裡,祈告平安。我看到有一個很鄭重地穿著和服的日本媽媽,用小車推著襁褓裡的嬰兒,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現實中穿著和服的普通日本婦女,覺得這服裝雖然啰嗦,卻也不失美麗。

在神宮的一側,有一排很高大的木架,搭著許多的橫竿,竿子上掛或系滿了求福的小木牌,其上的文字由於攙雜了很多的漢字,多是能夠看明白的。無外乎就是求學順利,婚姻美滿,全家平安之類的,不過許許多多的排列在一起,風吹過來嘩啦嘩啦地響著,很是壯觀。

鐮倉最有名的景致據說是一尊很大很大的大佛,不知出於什麼原因,我們這一行人不約而同地沒有一個提到要去那裡看看,沿著神道走回來,就在路邊一個小餐館吃飯了。點菜照舊是翻譯小姐的任務,我悠閑地坐在座位上,看著其他桌旁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操著不同的語言熱鬧地聊天,就那麼靜靜地看著,浮生這樣放松的時間不多呵。

差不多一年過去了,一個人無聊的時候,偶爾也還會想起那天的悠然自得。那個地方不知道以後還會不會去了,也許永遠都不會了,那個地方的日本民眾會依舊平和地過著他們的安靜日子,而我可能仍舊會被迫著過許多年流浪的日子,雖然心裡總不過懷念一室一燈而已。那些日後再去的機會微乎其微的地方,反而總能夠在生命的某個時刻讓我們悵然地去懷念,其實生命從來都不是一部完整的戲劇,它不過是若干毫不相干的碎片,被一種叫做記憶的東西穿在了一起,不經意間,我們觸動了遙遠的一片或者兩片,竟然毫無理由地感傷起來。


(祈安的木牌)


精選遊記: 東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