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7.1 星期三 晴 海門——雁蕩
早晨七點鐘,浙江404號輪經過二十四小時的航行,正點到達海門。我們推著車下了船,看到海港小城真是又新奇又陌生。人們也同樣看著我們,不知道是何許人也。窄小的街道上擺滿了飲食小攤,包子在籠上熱氣騰騰,雪白的米飯用秤稱來賣,還有許多沒有見過的小吃。我們本應該在這裡買些吃的路上吃,可是一看到亂七八糟的人群就頭疼,只有快快走的心思了。
沒有圖,也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走。問了一個老鄉,他一點普通話也聽不懂,不知他們出門的時候怎麼辦。只好寫在紙上問,還好樂清二個字他還認識,指給我們唯一的一條柏油路。順著此路向西南方向走去,前面便是去雁蕩山的路。
海邊的西南風為我們設下了第一個障礙,這也是初次領教了海風的無情,風像個耍賴的孩子緊緊抓住我們的衣襟向後拉。走了一段路後,唯一的柏油馬路中斷了,變成了石子路。汽車一過,就揚起一片灰塵,沒過多久,我們就包裹在汗水和塵土的混合物中。好不容易在轉過一個山凹時,風突然變順了。我以為此時的風神經錯亂了,就拼命地騎,趁順風快些跑。好景不長,一會工夫,山回路轉又是頂風,又是上坡,原來風在這裡等著呢。
上了坡,一天沒吃飯的肚子咕咕叫,我們坐在路邊的石頭上,找出所有的食物:兩個長白毛的饅頭,一個皮蛋,幾個西紅柿。這些僅有的財產被消滅之後,我們振奮起精神又繼續前進。我把海門——雁蕩的路上每一個村鎮算一站,一共八站。大溪過了就要上嶺了。嶺究竟是什麼樣子呢?有多大呢?我們誰也不知道。
果然,大溪過了沒多久,一個大山就橫在我們面前,彎彎曲曲的盤山道直插雲端,看不到山頂。真發愁,有什麼辦法,也不能插翅飛過去。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只有上。我們推著車子,奮力向上,這時車子變得格外沉。我用盡全身的力氣,頭幾乎要垂到地上,像頭用角決鬥的黃牛。想起平常許多清閑的日子,有勁沒處用,如今到了真槍真刀時,又不夠用了。如果力氣也能像錢一樣存起來就好了。人到了倒霉的時候,什麼都來欺負你,正午的太陽直射在身上,如果後背是個太陽灶,人早就變成烤鴨了。
四下裡一絲風都沒有,氧氣好像也稀薄起來,我只顧大口喘著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天哪,我要死了。這時我們可真是誰也顧不上誰了,“爹死娘嫁人,個人管個人”。我四處張望著,路上一個行人也沒有,看來世界上的傻子是少數,在此地只有陳大傻子和陳二傻子。如果來一個強盜搶走我們的車,我們就可以轉身回家了,我邊走邊想著。可是沒有強盜,我們終於爬到了山頂,把車子扔在一旁,我一頭扎到草棵裡不願起來。
下山也不是件好事,沙石路稍不小心就把車子陷住,立陡的山坡要把後閘緊緊捏住,還要不停地使用前閘,下了嶺,我伸展著抽筋的手指,長長出了一口氣。水張到了。一片盆地被一個堤壩攔成兩邊,一邊是清清的池水,一邊是泥塘。船兒擱淺在塘邊,人們在泥裡摸著,不知在摸什麼。我百思不解,為什麼這樣大的水面都干了。難道是地上突然裂了個口子?真奇怪。
又是一個嶺在等著我們,過了這個嶺,雁蕩山就快到了。我們用盡最後的力氣爬上這個嶺,到底是個小嶺,不需多費勁,我躺在嶺頭的草叢裡,預想著我們的勝利。
四點半鐘,響嶺頭踩在我們的腳下。沿著小路的指引,我們住進雁蕩山旅社。晚上吃過飯,跑到小溪裡洗衣服,溪水清澈見底,不是可以抓住小石斑魚。周圍風景很美,山色青青,樹木蔥蘢。只是黃昏時蚊子太多,我們經不住蚊蟲的襲擊,趕緊回去休息。
躺在床上怎麼也睡不著,剛迷糊就聽到隔壁嘰裡咕嚕的說話聲,一個女妖精和幾個男的在調情,還不時傳來一真奸笑。我拼命忍著,後來一看十點多了還鬧聲不息,就敲了兩下牆,手敲得生疼,一點聲音都沒有。朦朦一覺醒來看我還睜著眼,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拿起氣筒子拼命砸門,和隔壁大吵一架,他們罵了一會就老實了。第二天聽他們說:北京女人真厲害。
1981.7.2 星期四 晴 雁蕩山大龍湫
今天第一個任務就是搬家,又找到一個小店,服務員十分熱情,全不像黑店裡的狗東西,很快就幫我們安置好了。看來不了解情況就是不行,小店的服務員告訴我們,那家中學旅店是幾個學校家屬辦的,基本上沒有客人住,裡面住的一群男男女女都是公社干部的小孩,有文書的兒子;大隊長的兒子、媳婦等等。他們在一起混吃混喝,鬧得一團糟,以後得多加小心,千萬不能再投黑店了。
雁蕩山一共有三個主要風景點:大小龍湫和靈峰,通稱二龍一靈。我們選擇了最遠的大龍湫做為今天的目的。這裡到大龍湫要走二十裡山路,中間要翻一個馬鞍嶺。我們興衝衝地趕路,一邊是山,一邊是小溪流,山上長滿了翠竹,有時還有一兩棵棕櫚樹,給雁蕩山增添了一縷南國風情。小溪唱著歌向前流去,姑娘們在溪水邊淘米、洗衣。人們能生存在這裡要借助這一溪碧水,甜甜的水流入稻田,也滋潤著山區人們的心田。
朦朦總是事多,沒走一會她就說要大便,真是懶驢上磨屎尿多。山裡的廁所很多,走三五步就是一個,可是這種廁所非我等能接受。這是用石頭砌底,用席子圈起三面,挖一個大坑,上面橫著一根木頭杠子,這就是廁所了。走在路上時常可以看到坐在杠子上的老頭,嘴裡叼著個煙袋鍋,眨動著小眼神態自若地看著路人,你若聽到撲通一聲,那就是正好拉下來了。我們只能去找我們的天然廁所,
順著一條上山的小路走進一個石門,原以為是個好地方,正在埋頭方便,不意出現了人聲。幾個老嫗擔著炊餅、餡包一應食物來此上供。小石台上供著一尊小佛,香燭齊全,原來南方人都是這麼信佛呀。本想等她們走後偷些貢果,等了半天才知道,原來都不是真供,擺了一會又拿回去自己吃了,也不怕佛祖怪罪。
爬馬鞍嶺時,一個小姑娘跑前跑後為我們引路。我們累得氣喘吁吁,不時停下休息,可她還是什麼事都沒有,時常站在上面笑嘻嘻地望著我們。還好心地指給我們看“上山鼠,下山貓“之類的遠山造型。小姑娘告訴我們,她上山是要去扛木頭,把伐倒的樹扛下來。看著山裡姑娘抗著大樹一溜煙跑下山的情景,我們城裡人要大吃一驚哩。
上了馬鞍嶺,有一個休息的地方,是在山頂的凹處修起的洞,砌著兩排石凳。穿堂風呼呼吹著,涼快極了,你都不知道風從何來。坐了一會,懾於三個砍柴的小伙子在場,明晃晃的柴刀叫人望而生畏,我們趕快逃之夭夭,小姑娘也在這裡和我們分手了。
下了馬鞍嶺,就是一個大山溝,路鋪在山溝的溝底。許多不知名的山峰夾持著,一條不停息的清流唱著輕快的山歌和我們背道而馳。在水深一點的地方泡著許多剝去樹皮的木頭,原來這是用來栽培木耳的坯木。白木耳也和黑木耳有著同樣的習性,長在沒有生命的樹干上。真不知道山裡人還從事這樣一種副業生產。我們從水中撈出一朵大木耳,潔白透明,很是惹人愛。可惜沒有地方放,拿了一會就又把它送水中。
山裡的人也許是沒有見過什麼世面,看到我們就像看什麼稀罕物似的。目光像雷達跟蹤不放,還有些小青年大喊大叫,讓你感到莫名其妙,不知身上有何異物,讓路人如此驚訝。
雁蕩山畢竟是交通不便,游覽的人很少,大都在靈岩集中,大龍湫路上很少見。我們邊走邊在溪水中戲水,清澈的水流一會喧嘩,一會平靜,它欣喜地對我唱著、跳著,像一個頑童把歡樂帶到人間。我知道,它的源頭就是大龍湫。
過了龍湫橋,離大龍湫越來越近了。山路一轉,進了一個山峰林立的峽谷。幾個高高的山頭拔地而起,直插雲天。這種山是雁蕩山特有的岩石組成,可能是和武夷有共同之處。山崖上、石縫裡長滿了青蔥的灌木,好像給山的肩上披上一個披肩。翠綠欲滴的色彩賦予山永恆的青春。
越走山裡越清涼,突然從遠處傳來沉悶的聲音,我意識到,這就是大龍湫了。又轉過了一個彎,大龍湫奇跡般出現在眼前。走在路上時,你是怎麼也想不到會有這麼壯觀的景像。奇峰之中方能藏龍臥虎,大龍湫名不虛傳如一條白練懸掛在幾十丈的空中,奔瀉的流水到下面就成了雨一樣的水珠四處撒瀉。噴花濺玉一般,十幾米遠就能沐浴到清冽的瀑布浴。
再走近些就是一個深深的水潭,幽深的潭水中可是大龍棲息的地方嗎?我不知道世上到底有沒有龍這種動物,我也不喜歡古代建築上龍的形像,因為它在統治者眼裡是權貴的像征。
我坐在大石頭上,任流水在腳上衝刷,什麼是大龍湫不涸的源流呢,有這樣一汪清水的地方一定是個沒有人跡的聖地,還是旅游圖給我做了解答。在山頂上有個雁湖,湖邊長滿了蘆葦,每到秋天,常有大雁飛來,故此山起名雁蕩山。大龍湫的水就是湖裡流出的,並非天水。如果是秋天到這裡,我一定要去尋覓蘆葦蕩中的棲雁,看看雁湖的景色。
現在,大龍湫是我們的了,周圍一個人也沒有,樹不動,草不語,蟲不鳴。一塊平坦的大石塊是絕好的餐桌,我們攤開簡單的食品,開始午餐。喝一口溪水,勝過北冰洋汽水,能一直甜到心裡。如果不身臨其境,是絕體會不到我們是何等愉快幸福。
幾個小伙子的到來,幾聲粗野的大叫大喊,一下子把情緒全給破壞了,我們趕快准備回去。最後不舍地看了大龍湫一眼,把大龍湫牢牢印在心間。路上經過龍湫橋飯店,我們進去討水,屋中靜靜的沒有人聲,於是就壯著膽子偷倒了一壺水。出門時,樓上的人發現了我們,趴在窗戶上張望。我們裝做若無其事的樣子說說笑笑地走著,才沒有引起他的疑心。直到看不到龍湫飯店,心裡才松了一口氣,回去的路上有保證了。
五點鐘,回到響嶺頭,在夫妻小店裡吃了六兩面條。我已疲憊不堪,興味索然,獨自躺在床上。朦朦出去和別人吹牛,回來告訴我溫州有許多好吃的,頓時我就高興了,想著到溫州的情景。
晚上的班車又給我們屋裡帶來一個浙江客,不知為什麼她一來就不高興,把門摔得山響。可能是她的同伴住了一元錢的床,只給她住八毛的,她不滿意。
1981.7.3 星期五 晴 雁蕩山
今天比昨天聰明多了,騎車到靈岩,沒過多久就到了。一進山門,綠樹蔥蘢,涼氣宜人,林蔭小路一直通響幽谷深處。周圍群峰環抱,景色不凡,怪不得當地人都說這是個好地方呢。我們把車子存放在旅館門口,就上山去了。
山間的石徑小路在青翠的竹林掩映下,時隱時現。還未來得及體會其中的滋味,小龍湫就到了。這裡雖不及大龍湫那樣壯觀,卻也有獨特的風味。在群峰之中獨出一水,這水就是山的精靈。我跳進淺淺的潭水中,掬起一捧水從頭澆下去,涼氣一直滲入肺腑,我萬分感激大自然慷慨的贈與。
從山間出來,鐘鼓齊鳴的巨石又出現在眼前,只是不知鐘鼓鳴在何處,深感遺憾。在通往靈峰的路口,幾個婦女使勁問我們去不去靈峰,去不去觀音洞。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導游者了。她們死死纏人,真叫我惱火萬分。難道這裡的游人都是財主嗎?我趕緊說:什麼地方也不去,才把她們甩開了。
其實靈峰很近,片刻就到了。這裡十分熱鬧,好像是個小集市。賣飲食的小攤比比皆是,更有許多賣香燭的招搖過市。迎面而來的山峰像兩個拔地而起又並肩而立的竹筍,故名:雙筍峰。兩山縫中修起了高高的樓閣,一直到山縫的合並處。這就是觀音洞。看來觀音對建築藝術頗有研究,為自己找到這樣一個好住處。
我們在陰暗的木梯上走著,頭頂不時承受著冰涼的水滴。經過一個水簾洞才到了頂。頂上大概就算是觀音廳了,一桌香案供著幾個小小的泥胎,幾個婦女虔誠地跪著,嘴裡念念有詞,是在求觀音送子還是什麼其他要求。我們坐在椅子上看著她們暗自發笑,想起古書上所雲:沒有孩子的婦女都到一個廟裡去祈子,凡是求子的都必須在廟裡住一夜,於是,夜靜更深時,禿驢們就潛入房中……,婦女們有苦難言,男人們卻為得子而高興。我看門口兩個臉色陰沉的和尚可能就有此功能。
那個為了讓我們買香燭的老太太一直跟我們到山頂,她看我們不買她的香,就和別人說我們的壞話。為了防備萬一,我們又趕緊逃下山去。區區幾個小佛能有什麼神靈,我們怎麼會信這一尊泥胎呢。我信奉國際歌裡的一段歌詞: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下午回去,我們在面條老頭那裡自己做了一頓可口的雞蛋番茄面,香極了,到底是自己知道自己的口味。這個店老板靈活得很,只要他不吃虧什麼都讓你做。他有四個孩子,他和兩個大兒子都會做衣服,每日加工服裝,賣高價面條,賺了不少錢,日子過得可紅火了。每天都是大魚大肉吃好的,看來溫州一帶的人,確實有許多發家了。只是他們沒有精神文化生活,不講禮貌,也不講衛生,到處是廁所、蒼蠅。
屋裡的要債鬼住了一夜就走了,又是我們的天地,心裡真痛快。我伸著懶腰想美美睡一覺,養足精神,明天到溫州去吃大肉包子。

(雁蕩山大龍湫)

(偷了一桶水)

(過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