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10月5日
一早起來,照舊洗唰唰吃早餐,出門。今天我們決定去華山。在酒店門口打車去火車站,司機好心的告訴我們,現在去華山太晚了(那時8點多)。他說,去華山要2個小時,再等纜車,因為黃金周,纜車要排4個小時的隊。以前也聽到過類似的新聞,我們馬上決定今天去西線,華山等到最後一天7日再去,人應該會少一點。
照例來到火車站,事先已經看過攻略,西線要包車。我們環顧四周,發現一家稍微正宗點的,其實也是私人的,只不過地理位置比較好,在昨天去東線國營車站的旁邊,有個小亭子,還有N多拉客的婦女。我們被拉上一輛面包車,車上已經有些乘客了,他們在抱怨等了很久了,我一陣竊喜,那意味著我們不會等太久。果不出其然,發車啦!
上來一個導游,中青年婦女,和我們大致介紹今天的行程是:鹹陽博物館——茂陵游覽區——懿德太子墓——黃土民俗村——乾陵——法門寺珍寶館,她的意思是每個景點都規定去,我們研究下來,除了黃土民俗村不值得一看,其他的都還不錯,況且我們有學生證,還可以優惠,就交了錢。說來我們有了學生證已經優惠了很多錢了,也從來沒有遭受到懷疑,可見我們還是很年輕的,嘻嘻!
開了大概一個小時,到了鹹陽博物館,看上去很破舊,真擔心文物放在裡面不安全。裡面有內導,我們的隨車導游只給我們半小時時間參觀,真可憐,跟團就是這點不好。鹹陽博物館以秦漢歷史文物為主,裡面陳列的漢代陶馬栩栩如生,姿態各異;其中以西漢三千彩繪兵馬俑最為出名,昨天看的是大的兵馬俑,這卻是1/4大小的,但是有色彩,可惜是千人一面。聽導游講解,兵馬裡還有少數民族人士,可見那時國家大統。
我們很准時的上車,可是人家很晚才上車,不守時,所以我們不喜歡跟團。車繼續開,不一會兒到了茂陵游覽區。是西漢第五個皇帝漢武帝劉徹的墓、霍去病墓、衛青及李夫人陵組成的,也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衛青18歲出塞打匈奴,24歲因病去世,沒有打過敗仗,真的是常勝將軍。博物館建在霍去病墓旁,有鎏金銅馬、秦漢畫像和文字瓦當等珍貴文物還有漢代大型的石刻群,主要有一個馬踏匈奴的雕像,凶悍英勇的馬踏著匈奴,十分讓人振奮。人們紛紛去摸一下霍去病的墓碑,寓意可以去病消災。我真的覺得太好笑了。
車繼續趕往下一個景點,在途中看見幾座小山丘,其實不是小山丘,就是漢武帝劉徹,衛青及李夫人的墓。導游還和我們講了個有趣的故事,為漢武帝設計墓的風水先生臨終前囑咐兒子為自己選了個墳頭,事實是他那個墳頭由於風土等原因,每年都在長高,比漢武帝的墳頭還高了。真不愧為風水先生啊。後來就是傳說了:老天看不下去了,從天而降一塊石頭壓在風水先生的墳頭,那墳頭就再也不長高了。
說話間,我們到了懿德太子墓。懿德太子李重潤是唐中宗李顯的長子,女皇武則天的孫子,由於和永泰公主議論其祖母武則天的私生活,被武則天裝進麻袋,活活打死。李顯復位後,追封其為懿德太子,為其造墓,其實也是暗地裡對武則天的抗議。懿德太子墓已經被打開,我們有幸走入墓道。沿墓道直接向地下走,沒有感到可怕,比之以前在北京13陵,這個墓顯然寒酸了點。而且,在政府開挖之前,早已有人盜墓,而且不只一次。據導游介紹,盜墓者也是一代勝過一代,有的盜墓者對墓地非常熟悉,可以打通墓穴在墓門裡面,避免了打開墓門和遭機關的暗算。我們看見了明顯的盜墓痕跡。顯然我們今天參觀的墓穴裡已經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了,連墓道四周精美的壁畫也已經被政府部門保護拓下來放進博物館。
再集中,我們要去到一個雞肋景點黃土民俗村。這是個類似於民族風情的景點,裡面展現了古往今來關中人民的生活。包括他們的房子,勞作,食品,婚嫁等等。我們聽著導游介紹,覺得還是滿有興趣的,畢竟這是我們第一次接觸到黃土高坡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這裡拍照取景很不錯,高粱玉米,農車,土窯都是好背景。有句俗話“到上海看人頭,到西安看墳頭”到處是墳頭拍照也不太吉利。在這裡可以拍一痛快了。
走出民俗村我們趕往下一個景點----乾陵。哇,今天的景點真是豐富啊。從民俗村到乾陵的這段路相對比較長,我們在車上吃了零食,再打個瞌睡。在途中我看到了一個破舊的小廟,上面有著黑底白字的三個字“感業寺”,哇,這不是當年武則天出家的地方嗎,後來又被高宗皇帝娶回宮的寺。竟然沒有人參觀。果然,西安到處是傳說中的古跡,也是歷史書本中的內容,更是影視作品中的傳奇令人目不暇接。
終於到了乾陵。乾陵是個大景點,一看旅游車停的密密麻麻就知道了。司機建議我們去一個滿大型的旅游飯店吃飯。走進去,很多人正在吃,菜倒是琳琅滿目。我們也知道,在這裡司機導游是要拿回扣的,只要看點菜的小姐要求我們報出車號就知道了。我們猶豫著要不要吃點,因為我們不是很餓,被零食填飽了,司機說晚上回市區要20點多了,我們嚇壞了,決定多少吃一點。看了菜單,我們點了番茄炒蛋(我們的最愛),番茄蛋湯,辣椒肉絲。對面同車的兩位學生打扮的男生各點了一碗番茄炒蛋面。看著這裡的服務員都很賣力,飛快的奔跑,點菜送菜,真佩服這裡的老板。對面的番茄炒蛋面來了,很大一碗,只有一點點澆頭,對面兩個男生還是很快的吃完了。
我們的菜終於來了。我們終於明白,我們的番茄炒蛋為什麼如此少,因為他分成了3份,一份給對面的面做澆頭,一份做我們的番茄蛋湯,還有一份在盆子裡。一吃米飯,是過氣的,我們要求服務員拿了個饅頭,雖然饅頭是冷的,但是很白很大好可愛哦。我們分著吃完了。
吃完我們在乾陵門口逛逛,看見有許多小吃,就隨便吃了碗豆腐,類似於早點的豆腐花,味道一般。這時,司機招呼我們進去參觀了。
乾陵是女皇武則天和其丈夫唐高宗的合葬墓。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兩皇合墓,當然武則天還是以高宗皇後的身份入葬的。唐代帝王陵墓與歷代帝王陵墓形式完全不同,一改往日築土為陵的方式而為因山為墳,即把一座山的腹中鑿空,陵墓就建在山腹之中,乾陵也不例外。民夫們挖空了梁山北峰的山腹,並在南峰中間采集石料,他們將碎石和廢土向東西兩峰堆積,使之成為乳丘之形,於是世間的奇跡出現了,一個龐大無比的大寫意式女性雕像誕生了。從遠處看去,一個睡美人躺在藍天白雲之下,即使相距很遠,也能看到她豐腴的體態。據當地人介紹,乾陵就像躺在晴空之下的武則天,梁山北峰是她的頭,南峰的殘余部分是她的頸,東西兩峰則是她的雙乳。
我們沿著兩旁的“司馬道”走,只見兩旁現有華表1對,翼馬、駝鳥各1對,石馬5對,翁仲10對(就是很高大的軍人),石碑2道。司馬道的終結處,東為無字碑(據說武則天認為自己功勞難以用文字來表達所以樹此無子碑,也有一種說法就是武則天無言以對先人和後人),西為述聖記碑。有61藩臣像,石獅1對,周圍還有17座陪葬墓。(即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及懿德太子墓。)“唐高宗陵墓”墓碑,高2米,是陝西巡府畢源為高宗所立,原碑已毀,現在這塊碑是清乾隆年間重建的。此碑右前側另一塊墓碑,是郭沫若題寫的“唐高宗李治與則天皇帝之墓”12個大字。引起我們興趣的是在乾陵朱雀門外的東西兩側,有兩組石人群像,西側32尊,東側29尊,這61尊石像與真人身高相仿,裝束卻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的,有翻領緊袖的,有披發左衽的,但全部雙足並立,兩手前拱,整齊恭敬地排列於陵前,而他們的頭卻已不知去向。即61藩臣像,至今沒有結論。
走出乾陵我們將前往今天最後一個景點也是路途最為遙遠的----法門寺。車開了好久,要到寶雞呢,大哥說這地方很落後的,你看,牆頭還寫著“近親不能結婚”。法門寺位於寶雞市扶鳳縣,1976年四川松潘地震余波引起塔體裂縫。1981年在連續陰雨中,塔體大部分崩坍。1987年為修復磚塔而清理塔基時,發現了唐鹹通15年封閉的地宮一座,在地宮中,發現了唐代深藏後遺失千年之久的釋迦牟尼指骨舍利和供養舍利的大批唐代珍貴文物,消息傳出,轟動了國內外,被譽為是繼秦始皇兵馬俑之後的又一重大發現,是佛教史上的一大盛事。特別是四枚靈指的再現,引起了佛徒的強烈反響。導游帶我們參觀了珍寶館,我們看見了釋迦牟尼指骨舍利四枚的照片,,當然只有一枚是正品,其他三枚不能說假,佛說是“影品”,即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個,而神州之下月亮的倒影有無數個,你能說哪個是假的嗎?佛學真的太高深了。這四枚現在都保存在中央人民銀行的保險箱裡,連博物館也不能展出,可見起珍貴程度,之所以有釋迦牟尼指骨舍利,才讓法門寺的地位有別與其他大小寺院。今天我們在珍寶館裡能看見的是,唐代各處進貢來的寶物,真的嘆為觀止。
天漸漸暗下來,我們上車了,到處有賣水果的,蘋果賣到了1元6個,真便宜,關中農民真可憐。車在夜色中駛回西安市區,大概2小時車程……
到了市區,果然已經20點多了,我們決定去吃著名的西安餃子。我們來到市中心的德長發吃餃子。這可是最著名的了,很多黨和國家領導人來過。我們走進去,一樓比較亂,不是我想像中的高雅餃子,於是問了服務員小姐,她說二樓有“高雅的餃子”,但是設了最低消費人均60元。我們信步上了二樓,果然環境好很多。仿佛外國人比中國人多。我們開始點餃子,是每人18個的那鐘。
先上了冷菜,拌墨魚,像黃豆芽一樣的綠豆芽,青菜黃豆還有個小魚干花生玉米。都很一般。上了碗清湯,貌似唰鍋水,但是一喝很鮮,喝下去才有一點點辣,原來是高湯啊,真是真人不露相。先上來2種餃子,是類似於迷你叉燒酥和蛋塔。大菜來啦。是一籠籠的餃子,五彩繽紛,樣子各異,味道也各異,服務員介紹著它們,還有好聽的名字呢。真好吃,一個個真漂亮,很小,每口都有驚喜。這時上來個小火鍋,原來是涮迷你餃子的。那餃子只有指甲大小,竟然還有肉陷,在火鍋裡一燙就熟了。
我們一邊在吃,旁邊的老外就盯著我們看,我們也盯著老外看,他的菜好像也很誘人,估計他也讒著我們的菜。我們真想說, 要不大家拼桌子吃啊。另一邊有兩個中國人,30左右男青年,嚴重衝帥講著英文,還帶著陝西口音的英文,大概是導游,帶老外來這裡吃飯,可是老外不在啊,他們說什麼英文呢?看著他們,讓我想到了一句話“馬鈴薯再怎麼打扮,也是土豆”
吃完餃子,我們逛了下夜市,看了廣場上的風箏,真的好長啊,和我們這裡的完全不一樣。這裡是西安的市中心,還有個了類似於靜安寺的下沉式廣場,但是好像也勉強開著,要關門的意思。而且這裡的電梯很奇怪,兩個電梯都是往下的,我真納悶,怎麼不開往上的呢,要說節約的話,也不該開兩個往下的啊,真是被他們打敗了。接著我們走到唯一可以攔車的地方,回賓館了。經過這幾天,我們已經把賓館當家了,大哥很熟練地說“人民大廈”其實他說的是“人民大撒”司機倒也勉強聽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