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三亞
說起海鮮,因為身處內地,所以基本也只吃過蝦蟹,但基本是分不清楚品種的,好像覺得全天下的蟹樣子都差不多,味道嘛,自然也只吃得來川味的香辣蟹,覺得過癮帶勁,對心怡的蝦了解得還稍多一些,馬蝦適合做川式盆盆蝦,魚香味的是一絕,想當年海峽火鍋的盆盆蝦,幾乎成了每回同學聚會必點之經典菜品。明蝦和基圍蝦長得太像,我是分不清楚的,覺得味道好像也並不多,適合白灼,蘸點醬油醋,當然還要加點芥末醬,鮮香微甜,原汁原味,那是一絕了。
到了三亞,就像是土包子進了城,看什麼都稀奇得不得了。頭一天逛第一市場,在海鮮攤前呆了大半天,興奮地在這樣魚前看看,那樣蟹前停停,扯扯大龍蝦的觸角,摸摸海蟹的大夾子,偷偷幫小朋友藏上一塊貝殼,攤主見了我們這群人,想也是很奇怪的吧。
單就蟹來說,就是好幾個品種,蟹殼上長著兩三只大眼睛的,說用蔥姜炒炒,味道很不錯,還有種蟹,胖乎乎的活像個白面包,說是叫面包蟹,天曉得是真是假。還有太多的沒有見過的玩意,自然也不知道該怎麼烹調,只有蝦稍簡單些,白灼就行了。成都的活蝦,小小的,也要賣上二十來塊,而三亞,活蹦亂跳挺大個,也就十五六元,我們像撿了多大便宜似的一口氣買了四斤,回房間一算計,才發現真的買多了點。多不怕,多就多吃,到三亞,不就是來過海鮮癮的嗎?
四斤鮮活的大蝦,悉數趕進沸騰的鍋中,轉瞬也就成了透明的粉紅,一盤盤紅彤彤的蝦被端上桌的時候,我已經在使勁往肚裡吞口水了。送了近一斤的蝦給旅館的老板後,便開始風卷殘雲了,三亞的蝦的確味道夠勁,雖有些許海腥,但蝦肉的鮮甜卻是在成都未曾品味過的,拿出專門從家裡帶來的哇薩米,被衝得一股辛辣直上腦門,過癮啊。
在家中烹調之後,自然也不會放過傳說中的春園海鮮,都說三亞出租車司機無良,我們的旅途中也曾遇到,這裡先按下不表,送我們到春園的師傅其實是很不錯的,至少沒帶我們到假春園,也許是我們上車的時候再三強調了不是假春園,他也不好意思知錯犯錯吧。
大排檔的氣勢果然不凡,大塊朵貽的食客們在裡面推杯問盞,蝦殼、蟹殼和貝殼,這些屍體們堆積成山,老板在排檔的間隙熱情地招攬生意……繁華也不過如斯吧。當然,這種地方是不適合有米之人講究情調的,這點倒像是成都的火鍋,大眾化的消費,就是普通人聚居的地方,一幫好友,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好不樂哉。
人多的地方味道一定不會太差,基於這樣的理論,我們找了一家只剩下一張小桌子的擋口,其實這裡一家攤位的桌位數一般也不超過六七張,那些個網上傳說的攤位早就是人滿為患了,我們也只能退而求其次。春園海鮮廣場的後半截,其實是一個很長的海鮮交易市場,長長一條攤道,兩邊全是鮮活海鮮,新鮮蔬菜的經營者,與眾游客摩肩接踵,在狹長的攤道間穿梭,看周圍海鮮跳躍,看貝殼衝你噴水,差點都讓人忘了來此的目的是滿足嘴巴。說實話,春園的味道並不是非常特別,老板自己調制的醬料也沒什麼特色可言,可能是從四川出來的,什麼東西都喜歡厚重的味道,一點清淡就覺得不帶勁了,不過,還是死吃憨脹了一大堆叫得出,叫不出名的玩意兒,再加上後來在一度非常聞名的168兩家店吃的海鮮,吃得直叫我嘴巴生痛,舌頭發麻,回了成都好幾天才緩過勁來。今天,寫這擋子事的時候,唾液腺還在大量發泌,那蒸熟的漂亮的魚兒,膏厚肉肥的海蟹,QQ帶勁的鮮蝦,自然,還有那永生難忘的燒烤。
說起燒烤,這裡不得不提上幾句,我們真是幸運,到三亞的當天,就在三亞灣的濱海大道上找到了一家味道十分不錯的燒烤攤,雖然走之前查找的攻略屢屢提到說不要在街邊吃燒烤,衛生條件堪憂,但在美食面前,也顧不得那麼多了。美麗的大蝦被串在簽子上面,在炭火上面翻滾,烤好上桌時,蝦殼已經是香脆酥爛了,一口下去,脆香的蝦殼夾雜著鮮香的蝦肉,孜然的香與鮮甜的蝦肉交織在一起,互相纏繞,讓你忍不住大叫一聲:老板,再來N串!那個螺肉也值得一書,十顆小螺肉在簽上一字排開,費老大勁才能用嘴把它從竹簽上撕將下來,嚼在嘴裡,堅耐帶勁,Q味十足,只是吃多了,這兩太陽穴有點生痛。
喝在三亞
說起三亞的喝,很多人都會提到說三亞的特產椰汁,的確,金椰的香甜出了海南恐怕是難以再嘗到了,但三亞,讓我心動的,絕不是那掛在椰樹樹捎的大個椰子。
青木良,這是音譯了,怎麼寫我還真不知道,這是在那家燒烤攤上喝到的東西,之後在其他地方再沒見過,味道卻是讓人難忘,炎熱的亞熱帶風中,喝上一碗冰冰甜甜的青木良,裡面放滿了蓮米,西米,紅豆,綠豆,清清亮亮,紅紅綠綠,剎是好看,硬是好吃,今天,在問了三亞之星的朋友才知道,原來那東西是叫清補涼,呵呵,的確,海南人說話是聽不大懂,要是完全講土語我們就雲裡霧裡了,這也才鬧下了青木良的笑話。
看到海南的木瓜,那個心動啊,木瓜算是女性食品,減肥豐胸,可能每個女性都喜歡吧,成都很少有賣,有的時候也是賣得很貴,得八九塊錢一斤,在家樂福也曾遇到過三塊多的時候,那些都是還沒熟透的青木瓜,即使這樣我也會像撿了多大便宜似的抱幾個回家,燉雞還行,鮮榨就不夠好了。
吃過最好吃的木瓜汁是在暹粒,那裡叫PAPAYA SHAKE,濃稠的木瓜原汁加上點煉乳,喝得是滿嘴留香,要是呆在木瓜滿地的地方,我想我的身材也不至於現在這樣。三亞的菜市場裡,木瓜不少,很明顯是沒打過藥的,不大不小剛剛好,一種成熟的金黃在陽光下閃耀著,在大排擋吃海鮮的時候也總會忍不住叫一扎,雖然沒有暹粒的香濃,也算是解了我的相思之愁。
熱帶水果的汁味總是異常濃厚,有些人吃不慣,我們卻是如魚得水,桂圓、芒果、木瓜、金椰、山竹,在菜市場裡稱上幾斤,一個快樂的時光便由此開始了。說到椰子,不得不再提一下,金椰的肉的確不錯,有專門拿椰殼做飯的,吃光了飯,再啃上幾口椰肉,入口化渣,香甜不已。
三亞的早餐之所以放在喝在三亞一欄中說,是因為廣東海南的人喜歡把早餐說成是喝早茶,入鄉隨俗,自然早餐也就列在了三亞的喝裡面,其實我們幾天裡,早上喝的,也只有白粥而已,但佐粥的小菜,就豐富得很啦。排擋前高高的屜籠堆得就快讓你瞧不見餐館小哥的臉,品種各一屜籠中的玩意兒還叫人真認不全,在三亞的四個清晨,我們努力讓自己吃得更全面,吃得更豐富,吃得面面俱到,吃得品種更多,結果,還是留下了不少遺憾,還是有很多沒見過的,不認識的沒有吃到。
有些東西味道倒是一般,像粉腸這類的,肉太死,沒有嚼頭,倒是很管用,吃一兩個一個上午都不會叫餓,我最喜歡的當屬蒸餃,不知道那面是怎麼做的,晶瑩剔透,吹彈可破,亮澄澄的甚是喜人,餡料也十足,一籠三個,才兩塊錢,這是我唯一重復吃了的早點。
玩在三亞
三亞,可謂是有米之人的天堂,旅游的開發已經是深入精髓了,這點我倒不是很喜歡,不管上哪裡,沒錢寸步難行,沒錢的話恐怕也就只能在撿海灘上撿撿貝殼,追趕下潮汐,我不是一個有錢到可以坐架飛機過來僅僅是面對大海發呆的人,也注定只能花錢去觀賞三亞所謂的旅游資源。
潛水是很多到三亞的人會選擇的項目,特別是團隊,潛水恐怕也是旅游項目中貓膩最多的項目吧,返點相當之高,而且如果沒有司機帶你去,跟本就別想有任何折扣,但凡司機帶你去,或多或少都會便宜一點,至於具體便宜多少就是看各人的本事了。我是個懶得磨嘴皮子的人,走之前訂好了三亞之星,雖然接機和包車的價格不菲,但把潛水的費用包含進去,與其他的地方相比,就便宜多了,這個自以為很劃算的算盤,在三亞,我是打錯了。
我從未去考慮過自己適合不適合潛水,以為自己身體不錯,上高山,穿雲端也從未退縮過,這個鑽地入海也不過爾爾吧。在蜈支洲,換上濕漉漉的潛水套裝,一種粘乎乎的不舒適捂住了我的毛孔,讓我呼吸不暢。聽潛水教練的講解,還有點洋洋自得,教練說,有些人游泳游得好,不一定潛得好,有得人不會游泳,潛水可能很在行。聽得這一席話,仿似強心針一般,回頭得意地瞟上PG一眼,好像是自己已經到了水底幾十米一般。
選擇的是最貴的船潛,都說岸潛看不到什麼東西,最刺激的應該是船潛,既來之,則安之,背上重重的鉛塊,我想下水的時候,自己一定像一塊秤砣吧。入水的時候居然還被海水拖了起來,也許有教練在後面的暗自用力,我沒有一下子沉下去,戴上呼吸器,背好氧氣瓶,開始了潛水的處女秀。適應性的入水中,我竟然是如此的緊張,頭一埋進水中,連怎麼呼吸都不會了。鼻子因為潛水鏡的原因已經喪失了呼吸的功能,嘴巴就像咬住了根救命稻草一樣拼命呼吸,節奏也緊湊了,新進氧氣還沒到肺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吸第二口了。連教練都奇怪,這麼安全,才剛入水,你小子緊張個什麼勁啊。天啊,我怎麼知道,看到海水從四面八方湧過來,心跳就驟然加快,自然呼吸也不能自已,我想,淹死,大概就是這麼回事吧。好不容易適應了些,開始進入到水面之下,藍藍的水面就在我頭頂,四周昏昏噩噩一大片,終於有點影子進入到了我的視線,那是另一個潛水者的大腿在那劃動,興奮啊,高興啊,再看看自己的手,比平常的確大了不少,有點像浮腫了一般。得意之余,不忘向教練打手勢繼續下潛,向海底世界進軍!
殊不知,還沒下去多少,居然感覺到耳朵一陣緊接一陣的刺痛,培訓的時候,教練說過,這是壓力增大的正常反應,一般情況下可能采取鼓氣吞口水的辦法緩解,慌忙中去捏自己的鼻子,潛水鏡的膠皮讓鼻子是那麼陌生,捏也捏不實在,試了幾次,效果並不明顯,耳朵反而更痛了,一陣手忙腳亂才想起往上的手勢,拼命地比劃,就見身體快速向海面衝去,一下子刺破水面,耳朵舒服了,扯開咬嘴,舒坦啊。這時,教練開口了:怎麼回事?耳朵就痛了?我的腳蹼才剛入水啊,你也就才潛到了兩米多的位置,怎麼就痛了呢?E$%@^^*&^(*_))(_%@$%$&^%Y&*)(_(#%^!%^#$%&^(*_什麼?才兩米多?這?這?這?怎麼會痛呢?我怎麼知道怎麼會痛啊,雖然是我自己的身體,但痛不痛不是由我主觀能夠決定的啊。郁悶了一小會。繼續嘗試下潛,結果一樣,兩米多,耳朵痛,打手勢,浮水面。30分鐘的潛水時間沒到,我宣告放棄了,兩米多的海底,只有一片渾濁,據教練講,得到七八米的位置才能看到東西,我也想看到美麗的海底世界,當一只小小的尼莫啊,可惜,命中注定無緣份啊。爬回船上,繼續郁悶,看到PG也坐在船頭一隅,一問,他潛到四五米就不行了,也是耳朵痛。兩個可憐人,一同郁悶吧。看著同組的潛水者,有人自海底撿了個大大的紅海星,很是漂亮,得意地在水面上舉過頭頂,引來旁人一陣歡呼,我也只能在一旁羨慕罷了。
後悔沒有選擇岸潛了,便宜,而且至少兩米的位置還能看到岸邊的石頭,好過什麼都沒有。
其實,俺們是從成都過來的,雖然成都海拔不高,但四周卻全是祟山峻嶺,我們也算是上過幾千米高峰的人,到低氣壓的地方,從未有過不適,一樣活蹦亂跳,這次到三亞,自幾千從下到零海拔,已經經歷了氣壓的增大變化,這再要下個幾米,自然難度系數增大,有不適也應屬正常,就好像零海拔人到九寨黃龍要背氧氣瓶,有高原反應一樣。我們算是海水高壓反應吧。呵呵,這麼一想,心裡也就釋然了許多。
拖傘也是個好玩的項目,往高空的東西我就不怕了,不怕有高壓反應,低壓不怕,在成都就沒虛過,到了三亞,還怕這海拔幾十米嗎?當自己像風箏一樣飄在空中時,閉上眼,聽風在耳邊呼呼,試著張開雙臂,想像自己是只自由的鳥兒,看腳下,蔚藍的大海讓人眩暈,看遠處,美麗的海島像碧玉。
猴島本是給小朋友安排的項目,卻因小朋友身體的不適,變成了我和PG兩個大小孩的二人之行,自駕車在海南寬闊的高速路上行駛,猴島其實也不太遠,猴兒們也很可愛,會偷偷過來翻你的包,搜你的身,在你翻包拿東西的時候,更會躲在一邊偷窺,伺機而動。到了這島上,不是防賊防小偷,是防這人精般的小猴呢。
其實,三亞,也有許多不花錢的玩樂,赤足走在亞龍灣的海灘,在陽光中芙蓉一把也是一種樂趣,在三亞灣的椰夢長廊看夕陽也有一種風味,可惜在三亞的時間太短,短短幾天,無法盡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