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redibleIndia(5)——齋浦爾,普什卡

作者: timberlands

導讀第五天 齋浦爾,普什卡昨晚總算痛快的洗了個淋浴,對印度人常用的桶裝熱水真的不知道怎麼處理才好。早晨6點起床,收拾行李,下樓結帳,在櫃台處寄了大背包,並預訂了去普什卡的汽車票,說定中午回來取。今天早晨我要和小李夫婦一起去Amber Fort(琥珀堡)。昨天向經理打聽過,在舊城有公共汽車去琥珀堡,所以竭力鼓動小李夫婦體驗“平民生活”。出得門口,就有三 ...

第五天 齋浦爾,普什卡昨晚總算痛快的洗了個淋浴,對印度人常用的桶裝熱水真的不知道怎麼處理才好。早晨6點起床,收拾行李,下樓結帳,在櫃台處寄了大背包,並預訂了去普什卡的汽車票,說定中午回來取。今天早晨我要和小李夫婦一起去Amber Fort(琥珀堡)。昨天向經理打聽過,在舊城有公共汽車去琥珀堡,所以竭力鼓動小李夫婦體驗“平民生活”。出得門口,就有三輪摩托車司機上前攬生意,我告訴他去舊城的汽車站。當他得知我們之後想去琥珀堡,就提出包車的計劃。其實我之前也想過,因為要趕在下午1點之前回來,乘公共汽車去琥珀堡雖然便宜,可是費時間,我不想太趕時間,害的小李夫婦和我一同急行軍。可是司機在講述他的包車路線時,除了我知道的那三處地方,又提到什麼加工廠,商店等的字眼,我最怕的就是這個了,立刻嚴辭拒絕。哪知司機竟眼露凶光,請我們下車。看來這是個立志謀大錢的主。好在在印度,找輛三輪摩托車根本就不算回事。這回的司機開價很便宜,我也要犯嘀咕。哪知他真的把我們拉到位於新城的汽車站。我跳下車,與他理論,自然又被圍上一群人,可忽然發現司機並不怎麼明白我在說什麼,旁邊有人找來個懂英語的年輕人,拿出地圖來大家比劃,最後才弄明白,其實司機根本不知道怎麼看地圖,而我的責任是表達不清楚,其實在舊城搭公共汽車的地方,並不是什麼長途汽車站,可能只是那班汽車途徑舊城的一個站而已。又坐上車,我想我剛才的樣子一定惡極了,其實也不能怪司機嘛。不過在這裡,游客的神經總是高度的敏感,任何一點平時毫不介意的事,在這個環境和氣氛中總讓你很容易和一些騙局圈套之類的字眼聯系起來。唉,只好委屈了這個司機了。車又駛進我們非常熟悉的舊城,小李夫婦擔憂的是,下了車我們並不清楚哪輛車,什麼時候去琥珀堡,我打算繼續拿出我的看家本領來——“對暗號”。 我們在風宮門前下了車,回頭一看,發現根本不用費什麼力氣,那裡就有一個小小的類似專線汽車售票處的亭子,估計八九不離十,就是它了。上前一問,果然。車上乘客很少,我們才上車,汽車就出發了,大喜。發現車費是每人6RS,更喜。坐定下來,看車窗外的風景。發現一出舊城,竟是兩樣景色,另般風情。早晨的空氣很清涼,微風吹面,讓人感覺新鮮。薄霧開始散去,和煦的陽光慢慢的從樹葉尖,湖水和遠山處舒展開來。汽車走的是一條平整干淨的瀝青路,一邊是樹,另一邊是湖,可以望見遠處朦朦朧朧的山的線條和它在水中的倒影。這樣的景色真的是很出乎我的意料,這竟也是印度!不過細微處還是有破綻,汽車路過Jal Mahal一個已經廢棄的水上宮殿時,原本是美奐美侖的景色,試想一下,廢墟,倒影,湖光山色。。。可是發黑的湖水和沿途垃圾的氣味可以隨時中斷人的想像。好在我不介意,我已經很享受這種在鄉間小路上飛馳,看風景的感覺了。享受的時光總是過的飛快,車很快就停在琥珀堡下的汽車站。一下車,我們三個人都驚呼起來,因為這裡竟也是出乎意料的美。在初升微紅色的陽光中,琥珀色的城堡,綠色的樹和淡褐色的山在寧靜的湖面上留下清晰的倒影,湖中隱約可見游的正歡的魚,偶爾飛過的水鳥在湖面上劃出一圈圈的漣漪,入口處成群的鴿子在地上悠閑的踱著步。上琥珀堡要走一小段山路,成群的大像隊載著游客,搖搖晃晃走在鵝卵石子路上,分外有氣勢,路人得紛紛行側目禮,要不走在它身邊,還真有點擔心被它一抬腳踩扁。難怪,誰讓它們的個頭最大呢。進入琥珀堡,一下子喜歡上這裡錯落有致,粗獷和細美相結合的建築風格。由於城堡位於半山腰,前面的視野十分開闊,後面又有山頂的軍事要塞Jaigarh Fort(賈格堡)做屏障,所以從景致,地理位置和戰略方面而論,這裡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行宮。城堡內部的建築也非常有看頭。小李先生對那個著名的Sheesh Mahal(鏡宮)有個傳神的評價:打碎的暖水壺,惹的我哈哈大笑。這個廳的牆上鑲有許多面小鏡子,同五彩的玻璃一起拼成圖案。據說在晚上,一盞蠟燭的光足以使這個宮殿成為一個滿天繁星的世界。我自己最喜歡的是庭院中間的那個花園Aram Bagh。出了琥珀堡,我們繼續往上走,去看那軍事要塞賈格堡。原以為裡面只是些簡單的炮台古跡,哪知竟也別有洞天。這個堡的位置顯然十分重要,居高臨下,一覽無余。我爬上高高的炮台,體驗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只是有感於印度的環境污染,能見度始終不高,但也不破壞我非常喜歡的那種大氣開闊的感覺。再俯視來時的琥珀堡,也融合在一片的山勢之中。難怪人總是要登高一步,才知道自己曾經的渺小。賈格堡的城牆很長,順著山坡延綿起伏,有點中國長城的味道。小李太太的感覺是,結構太復雜,所以沒有我們長城的長。好干脆痛快的評價。順著城堡外圍走上一圈,大體是些校練場遺址,器械展覽廳,蠟像館之類的地方,我正打算波瀾不驚的一路帶過,哪知道,順著條上坡的小隧道,穿過一道小門,來到後宮駐地,眼前豁然開朗,竟讓我又發出驚呼。那是一個小花園,樹草花木本沒有什麼特別,可是它的位置在整個城堡的高處,鋒回路轉,令人意想不到,更絕的是一道有著三個巨大門洞的紅沙石橋橫跨整個花園,這不僅使花園與外圍的城堡在風格上統一,而且那巨大的門洞將遠處山下的景色裝飾成一幅幅鑲在框裡的畫。有人形容它像日本動畫片“空中之城”的場景,我的感覺是,它可否是古巴比倫空中花園的雛形?這座空中之橋賦予整個花園以動感和大氣,無疑是神來之筆,畫龍點睛。下得山來,依舊跑到汽車站,也依舊那麼好運氣,一上車,車就開了。車上全是當地人,現在還清楚的記得有二個非常伶俐可愛的小女孩,看她們的母親一身穆斯林的黑袍,露出一對有著長長睫毛的黑亮眼睛,同行的一個長者煙灰色長袍,外罩一件黑色毛衣背心,襯著他的雪白的胡子,顯得非常慈善。同這些善良的當地人,盡管沒有什麼語言交流,可是彼此之間的眼神和笑容足已表達好感了。回程是一樣的路,我也是一樣的好心情。車到舊城,我們下來,叫了一部三輪摩托車回旅館。這回遇到的司機年紀很輕,車開的很瘋狂,膽戰心驚之余,也得感謝他為我節約不少時間。令我更佩服的是,他在飛車之余,還“學有余力”的頻頻回首,對我們絮絮叨叨。據稱他的朋友以換汽油為代價給他一張人民幣,他千辛萬苦才遇到我們中國來的游客,想換回RS,遞過來的那張皺皺巴巴,花裡胡哨的紙經小李先生的查驗,可能是某某年的越南盾,害的小李先生又是一通好言相勸,才讓司機收回去。在旅店門口,匆匆的同小李夫婦道別,趕快又抓了個司機過來,直奔汽車站。到了車站已經1點多了,幸好遇到個好心的賣茶的小伙子告訴我車停的位置,衝過去,探頭一看,滿車的老外,才放下心來,上車坐定開始感到背囊的沉重和身上的汗水。因為是自己一個人旅行,覺得一趟車比較省事。如果多人同行的話,可以從齋浦爾坐車去Ajmer,每天有許多趟,然後從那裡再去普什卡,才半個小時的車程,二程合起來的車費還更便宜,也不用這麼趕時間。汽車一過Ajmer,坐在後排的一個人開始小聲的給大家介紹旅館,派名片,原來是個“托”,不過倒是個不錯的主意,先下手為強。下午3點的時候,車到達普什卡汽車站。下了車,眼望周圍,我竟有些找不著北。事後發現,普什卡有二個汽車站,這趟汽車剛巧停在我看漏眼的那個,所以原先打算步行去某某旅館的計劃也無從下手。同車的旅客逐批的被接走了,有的是出租車,有的三輪,還有的是平板推車,人和行李都可以放在平板上,車夫推著走,可有意思了。漸漸的人走完了,就剩我孤零零的站在那裡,這個時候我可羨慕能有個同伴,一起商量一起走。感嘆之余,腦中竟蹦出句“孤獨的人是可恥的”。可是這種“可恥”感並沒有維持多久,一輛摩托停在我面前,一個青年問我可想去Atithi旅館。又是Atithi,基於對齋浦爾那家同名旅店的好感,再說我也沒有什麼方向,於是就上了車。到了一看,是家民宅改成的旅館,但基本上就是民宅,隔壁房間還有個胖胖的印度女人在睡覺,嚇的我趕緊跳出來,連聲說謝謝,頭也不回的走出來。倒是小伙子還好心的追出來,問我想去哪裡,並給我指了方向。原來這裡是湖的背面,穿過這條路,一拐,就是通向Bazaar街的路了。而剛才的那個汽車站顯然是在湖的北面。走去湖邊的時候,一個男孩子過來搭訕,介紹他家的旅館,由於我一心想去LakeView,沒理睬他。LakeView的位置很好,一進門,一眼望到旅館面湖的台階(ghat)上坐著的三三兩兩的住客。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不喜歡那個老板,隨便看了二個房間,找了個借口就出來。站在門口想了想,記得後面一條街上有一家,是一對歐洲夫婦開的,基於對歐洲青年旅館的好感,我想那家應該不錯。才一轉身,剛才那個男孩又跟上來,我還是自顧自的走。順著街角的標記,找到那家,正對面的是個庭院,探頭一看,就很喜歡,於是高興的打門,可老半天也沒人搭理。忽然看見邊上的男孩正仰頭同二樓露台上站著的一個印度婦女說話,我心下略有些奇怪,因為第一次在印度看見女服務生。於是我仰頭問她,她笑著搖頭告訴我,沒房間了。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一定是那男孩使壞,可是也沒辦法。我只能掃興的離開。男孩又快步追上,興奮的問我,這下可以去我家看看了吧。我正氣沒地方發,衝著他大聲的說,不去。估計是我窮凶極惡的樣子,這下真的把他給徹底嚇跑了。我又折回去,再問,結果還是一樣。我感覺自己好像是歐洲中世紀,在露台下向貴族小姐求愛的青年,慘遭拒絕,垂頭喪氣的離開。也許自己錯怪男孩,真的是滿了。轉來轉去,還是沒拿定主意。又不自覺饒回到Bazaar街。走兩步,無意間看到個藍色的門洞,一抬頭瞅見Payal Guest House的招牌,就走進去,發現原來這裡也有我喜歡的院子,院子不大,二邊是高高的芭蕉樹,樹葉的華冠搭成個自然的天蓬,地上種著些小矮樹和花草,放著幾張桌椅,周圍是一圈被刷上藍色的房子。一個小個子青年迎上來,帶我上樓看房。在走道裡遇到個美麗的比利時女孩,向我推薦這裡廚房煮的食物一流。我當即決定住下了。站在門前的走廊上,與那個女孩子聊天,得知她和男友同在亞洲工作,這回出來打算旅行11個月,計劃去泰國,尼泊爾,印度,馬來西亞,老撾,印尼和香港。這麼長的假期真是羨慕得我直流口水。我竭力向他們推薦中國南部的旅游資源,女孩子表示對西藏很有興趣,只是擔心簽證問題。女孩的男朋友回來了,是個高大英俊的青年。唉,這樣的美眷結伴共游天下,真是令人只羨鴛鴦不羨仙。我只好擦干口水,下樓,走到街上去平拂心情。普什卡的名字據說是由Pushpa(花)和 Kar(手)組合而來的,相傳是Brahma(天梵)聖手灑落的花瓣降於人間,化成這個湖。圍繞著這個寧靜的聖湖,有400多間神廟,湖邊的台階上常舉行沐浴儀式,隔湖的小街又大多賣些色彩鮮艷,琳琅的小商品,所以這裡常年吸引許多游客。我想普什卡的賣點是商業味和印度自身宗教魅力的結合,前者不及齋浦爾的濃烈,後者又沒有瓦拉納西的凝重。一個悠閑寧靜,氣氛輕松,充滿異國風情的小城,是許多現代都市人的夢想之地。每年10-11月在這裡舉行的駱馱集市無疑更使它名聲大燥了。此時臨近日落,我脫了鞋,走在湖邊大理石的台階上,聽著寺廟裡傳出的贊歌,看著湖邊的男男女女用湖水虔誠的蘸濕他們的手和臉,一切都很安詳寧靜和自然。委婉的拒絕遞過來的花環,我只是一個旁觀者而已,認同但並非參與。掌燈的時候,我已經在街上最熱鬧的地區走了個來回,買了明信片,四個桔子和二個油炸小煎餅,心裡盤算著明天可以將在齋浦爾尚為盡情釋放的購物熱情延續到這裡。踱回旅館,准備去吃晚餐。夜晚的院子好像換了另一種風情,因為那些饒在樹上的五顏六色的小燈全都亮起來,餐桌上一個個小小的燭台,跳動著的火苗映紅了人的臉,鄰桌的客人已經在腳邊燃起堆火,取暖聊天,空氣中還飄動著一種空靈悠揚的音樂。那音樂讓我有幾分遲疑,因為它讓我想起什麼。點餐的時候,發現這裡的服務生是三個貌似西藏人的青年,其中一個兼廚師的,很靦腆溫和。上菜的時候,忍不住問了他的籍貫,得知其母來自西藏,而他自己出身在Darjeeling(大吉嶺),並沒有去過西藏。沒有去過西藏,那是種遺憾。我想。晚飯點的是蔬菜炒飯和酸奶,然後又要了杯我的至愛——印度茶。在燭光下,看了會兒書,寫了幾頁日志,發了兒呆,就有些悃了。臨睡前爬到樓頂的天台,望一眼夜色中的聖湖。發現街上的燈火早已和空中的星星點點融合在一起,映的湖面一樣的斑斕,叫人一時分不清那天地兩色了。附圖:琥珀堡的倒影



(附圖:琥珀堡的倒影)


精選遊記: 孟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