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廈門(之三)2006年1月2日
今天是辛苦之旅,但獨特的土樓建築和客家文化會讓人大開眼界。----南靖土樓之游行程記錄:5:40 酒店出門,打的至松柏長途汽車站。(車費:8.00元)5:45 購票:廈門—下洋的班車,書洋鎮下。服務台咨詢。(車費:32.00元+2.00元保險)6:10 班車准時發車。9:45 到達書洋鎮。10:00 請好摩的師傅,駛上山路,開始土樓行。(車費 80.00元,走7個景點)16:20 回到書洋鎮。16:30 乘上書洋鎮開往南靖縣城的班車。(車費9.00元)18:05 到達南靖縣城。18:25 乘上出租車,往漳州、廈門方向。 (車費140.00元 / 4人)20:15 過海滄大橋到達廈門市區。行程雜記:清早在松柏長途汽車站乘坐的班車准時發車,但是在市區裡兜啊兜地拉生意,浪費很多時間。大概到了南靖吧,又叫乘客全部下車,換了一輛車,不知是何原因?:(廈門松柏車站和湖濱車站都有直達書洋的車,可坐往湖坑或永定或下洋的班車在書洋下車松柏車站早上到書洋的發車時間:6:10、6:35、6:50、7:20湖濱車站早上到書洋的發車時間:5:50、6:15、 6:30 、7:00、 11:00各長途汽車站熱線電話:(0592) 松柏站 湖濱站 集美站 機場站 杏林站站長室: 5091086 2200341 6065344 5740306 6280290售票房: 5091078 2215238 6065319 5740220 6265391服務咨詢: 5089328 2215238 6100312 5740220 6265391投訴電話:(0592)5031765、5091186注意:從廈門去書洋的車下午是沒有的,從書洋回廈門的車也是上午多、下午少,下午4:40有從永定回廈門途徑書洋鎮的一輛車,但聽說不是每天停書洋的,也不能保證有座位。書洋鎮下午4:30有小巴始發開往南靖縣城,車程1.5小時,據說從南靖縣城回廈門就方便得多了。為保險起見,我們沒有等4:40經過書洋的車,而選擇了這輛小巴。從小巴上下來,發現不是停在南靖縣的長途車站。一位一起下車的書洋鎮的女孩子自告奮勇帶我們走過一座橋,到了一個公路的十字路口,她說她回廈門就是在這兒攔車。看看表,剛才售票員說的18:10分的班車應該已經過了,只能等18:30經過的末班車了。以前沒有這樣的經歷,感覺有些不踏實。等車期間,不停地有出租車開到我們面前招呼,一般開價到廈門市區180.00,女孩還價120.00,搖頭、走人。只有一個司機,和女孩來來往往地討價還價到150.00。感覺從南靖縣城到漳州市區再到廈門市區,也是有點路程的。女孩問我們意見,她說她和朋友從漳州叫到廈門也要100多,最後140.00成交。未經研究考證,不知此番回程費用是否合理。後來乘著出租車從海滄大橋駛向市區的時候,夜色中這座輕盈美麗的懸索橋給了我們一陣驚喜,成為計劃外的車游景點。土樓間的交通工具一般只有坐摩托車。我們所走的7個景點,路程大概60公裡,平日價基本1.00/公裡,就是60.00/人,節日裡價格有所上浮也在情理之中。看見有一輛摩的帶2個游客的,每人50.00,這樣太危險了吧?司機也會很累!土樓人家都放養雞、鴨、鵝,地裡都種著蔬菜,看見他們燒飯都用木柴。時間允許的話,在客家享用午飯一定新鮮、營養、香噴噴!晚上就近在好又多3樓“扁食妹”吃點心。“扁食妹”是家連鎖小吃店,可以嘗嘗店裡的扁食、肉棕、炸五香。扁食長的像小餛飩,肉棕餡料極其豐富,而炸五香則是廈門有名的風味小食:以豬肉為主,切成長方形小塊,配上切為粒狀的扁魚、青蔥、荸薺,勻以薯粉、味精、醬油、五香粉,然後用豆皮卷成棒狀,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土樓出行前得到攜程兩位專家:agong3501和沉煙的指點,再次感謝!南靖土樓景點回顧:福建的經典土樓主要分布在龍岩市的永定縣,和漳州市的南靖縣。永定縣有名的土樓較集中在湖坑鎮、下洋鎮,南靖縣有名的土樓較集中在書洋鎮、梅林鎮,我們這次游覽的土樓就在書洋、梅林轄內。隨著摩托車飛馳著駛上山路,山腳下、小溪旁、田野間,大大小小的土樓不時躍入眼簾,讓人歡喜雀躍。這些土樓或圓、或方、或扇型,正如一篇報道中所描述的“像地上長出的蘑菇”那樣普遍而又形態各異。土樓的外型大多是城堡式,一般2、3樓以上才有窗和射擊孔。土樓一般只有1扇門,正對廳堂。大門內,是寬敞的天井,天井會有爐台、水井等設施。有的樓中的天井造有小門樓,成為樓中樓。1樓多為各家的灶間,設置的廳堂則是樓內族人舉辦重大事宜的場所。土樓內部都是木制的廊式結構,踏上樓梯,吱吱呀呀的聲響會把你拉回久遠的年代。剛發現許多的土樓外牆有深深的裂痕,很是擔心,開摩的的簡伯大笑:“別怕,我們在土裡加了竹片、木條,橫向拉力很大的!”一句話讓我心裡一下子塌實了。參觀的幾座土樓裡,現時的住戶不足原來的四分之一。中午時分,看見婦女們、老人們在天井裡煮飯、編竹席。對於我們這些不速之客,她們只是淡淡地望一眼,繼續手裡的活。跨過高高的門檻,走到寬敞的天井中央,抬頭仰望碧藍的天空,可以看見冬日溫暖的陽光正撒在屋頂上,照在樓上木廊晾曬的菜干上,落在天井裡悠閑散步的雞鴨身上。鼻翼不自覺地貪婪地吸嗅著久違的木柴香,耳朵聽不到嘈雜的人聲,卻搜索到各種來自大自然的聲響。感覺是那樣美妙,心靈一片寧靜。第一站:田螺坑土樓群門票 20.00由4圓1方共5座土樓組成(驢友俗稱:4菜1湯),5座樓錯落有致又統成一體。在售票處俯瞰樓群的遠景,猶如一朵梅花。位於中間位置的方樓叫步雲樓,是最早建成的。4座圓樓中,文昌樓是橢圓型的,而且橢圓的兩頭還不一般大小;而振昌樓也有其特殊之處:大門推開不是正對著門廳的。這5座樓是隨著整個家族的發展先後建造起來的,現在自成一村,全為黃姓,應該是客家人齊心協力創造家族財富的典型代表吧。第二站:下阪村裕昌樓(東倒西歪樓)門票 5.00下阪村有10多座土樓,最有名的就是裕昌樓。樓的外觀沒有絲毫的歪斜,但跨進門檻,會被自己的眼前景像嚇一跳:樓內2樓、3樓回廊的木柱東歪西斜,似乎隨時會承受不住傾倒下來。可是,這座建於元朝的土樓已經經歷了近700年的風雨還安然不動!此樓最早為5姓合建,現在是劉姓。樓主劉聯才先生做介紹後還會邀請游客去他家的灶間品茶,他家的灶間有一口清澈的水井,還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的留影。第三站:塔下村土樓群門票 15.00該村土樓大多是方形的,“體型”不大,有條清澈的小溪從村中潺潺流淌而過,使村落顯得清請秀秀的。可以去裕德樓(俗稱:圍裙樓)和德遠堂(張氏祠堂)看看。第四站:河坑土樓群在村莊對面的小山包上可看全景,就是驢友們所說的觀景台。河坑土樓群是世遺申報點,由17座或圓或方的土樓組成。因為時間的原因,我們只參觀了其中的繩慶樓:一般的土樓只有1個大門,它卻有3個大門;院落結構呈日字形,前面的口是副樓,依地勢高低有三層起落。時間充裕的朋友可以仔細逛逛。第五站:順義樓跨進這座最大的樓,第一感覺是:大,第二感覺還是:大!站定在天井中央,就像站在體育場的場地上,而一圈圈的回廊則像體育場的看台。想像著,當年樓裡住滿人時,該是怎樣一種昌盛的景像啊!第六站:懷遠樓門票 10.00建於清朝的土樓,外觀整潔光滑,樓內清潔安靜。天井中有精巧的樓中樓“斯是室”,牆上雕刻著勸勉勵志的對聯,據說此樓是用做私塾的。置身其中,始終感覺到其他土樓沒有的濃濃的書香氣。第七站:和貴樓門票 10.00已知的福建土樓中最高的一座方型土樓。它的神奇之處在於:它是建在一片沼澤之上!在天井的卵石地面上跳了幾跳,可以明顯地感到地面軟軟的,好像腳下就是一片爛泥。還有一個奇特的地方:樓內天井有兩口井,一口井水清澈見底,可另外一口井水渾濁不堪。回程的一路上,戀戀不舍地不時回頭張望。南靖土樓不僅是中國民居藝術、客家風俗的歷史記錄,更是世界建築的瑰寶。在我們習慣了在鋼筋水泥、玻璃幕牆的高樓大廈生活的今天,土樓與大自然渾然一體的景像太讓人驚嘆了!希望我們這些參觀客的到訪沒有打攪土樓居民平靜的生活,願他們能永遠擁有這份寧靜與自然!

(田螺坑)

(裕昌樓)

(懷遠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