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redibleIndia(13)——賈沙梅爾

作者: timberlands

導讀第十三天賈沙梅爾 早晨起床,洗了個冷水澡,非常清新。今天下午要離開賈沙梅爾,可感覺自己開始留戀這個地方了。 走出來,想再去little Tibet看看。店才開門的樣子,伙計還在抹桌掃地,只好出來。信步走出城堡, 時候尚早,廣場上的婦女和男人們正張羅著自己的地攤,看他們忙碌的身影,覺得此刻的神情才是最美的。新的每一天都是這樣的開始。 路上遇到一個手持整 ...

第十三天賈沙梅爾

早晨起床,洗了個冷水澡,非常清新。今天下午要離開賈沙梅爾,可感覺自己開始留戀這個地方了。

走出來,想再去little Tibet看看。店才開門的樣子,伙計還在抹桌掃地,只好出來。信步走出城堡, 時候尚早,廣場上的婦女和男人們正張羅著自己的地攤,看他們忙碌的身影,覺得此刻的神情才是最美的。新的每一天都是這樣的開始。

路上遇到一個手持整把漂亮孔雀毛的老人,趕早的車夫,快樂的行人,都好心情地與他們打招呼。我都詫異,難道是這裡的陽光讓每個人都這麼心無介蒂。

9點鐘的光景,城堡裡裡外外開始沸騰,初升的太陽雖只照著城牆的一半,可是已經顯露出金黃色的線條,讓人充滿希望和遐想。

看到門前有個煎餅鋪,老人已經在那裡忙碌開,將事先做好的蔬菜團dal masala放進分好的小團面粉中,左拍拍右拍拍,然後丟進油裡炸,等到面粉變成金黃色,鼓起來的時候,撩出來,瀝干油,用剪刀切成小塊,問我要不要醬汁,見我使勁點頭,撒上一把洋蔥,澆上濃濃的咖哩汁,遞給我。我一氣要了二份,走到咖啡鋪,要了杯奶茶,坐下,鄰桌的一對英國母女好奇而又矜持的探過頭來,我請她們也試一試,也許是我心滿意足的神情讓人覺得這是一頓完美的早餐。難道不是嗎。

吃完早餐,准備去郵局和Patwon-ki-Haveli。出發前,看見一個瘦小的男孩,才5,6歲的樣子,背著個大大的鞋箱,怯生生走到隔壁車行的老板面前,正在看報紙的老板眼也沒抬,雙腳一蹭,褪下皮鞋,男孩立即拎起皮鞋,走到街角處坐下,開始擦起來。想起家裡姐姐同年齡的兒子,小男孩楚楚可憐的樣子讓我有點於心不忍,於是走到櫃台前,買了個面包,放在他面前。

問了城外郵局的方向,一路穿過熱鬧的小街,終於看到那棟黃色的小樓。因為不明白門前的紅黃兩色郵筒,哪個是投遞國際郵件的,於是又跑進大廳去問,窗口前排隊的人很多,我這麼一問,幾乎所有的人都圍攏過來,互相補充著告訴我該投哪個,相當熱情。不過最後還是由裡面的工作人員拿去,“啪”的敲了個章就解決了。

Haveli是以前貴族留下的豪宅,我要去的這座,據說是最漂亮的,建於公元1800-1860年間,主人是一個珠寶商。整棟樓是一件蜜色的石雕精品,尤其是它外部的窗欞和露台,真的不比皇宮差。相比較外面的精雕細刻,裡面的裝飾和花紋就遜色好多,尤其是現在修復的部分。看見牆上掛著的男主人的相片,竟是非常的年輕英俊。樓頂的平台可以放眼望到很遠。看見對面不遠處的屋頂上有個小男孩在放一只橙色的風箏,在藍天,白雲和黃土地的背景中,我忽然想起張藝謀電影中的攝影來。

小樓出來,就在街上逛。看到不少有趣的事。街邊一頭牛可能是餓了,伸著舌頭在舔地上的一口鐵鍋,鍋裡自然是空空如也,不過想必留有食物的芬芳,害的那頭牛在已經光可鑒人的鍋壁上舔了又舔。轉彎處,經過一個小食攤,發現路突然變的水泄不通,原來是一個外國旅游團集體在這裡排隊買煎餅,隊伍蜿蜒卻有序,感覺在上海,看到凓陽路上排隊買栗子的場景。前面有塊三角形的小空地,有人支起二個杆扯起條橫幅,又舞又打,圍了一群的人,原來是穆念慈式的當街賣藝,我馬上四下張望,可有將相王侯經過。

回到昨天定作包袋的地方,因為有些細節要等著伙計修改,所以很自然的又在咖啡鋪坐下。一眼看到昨晚住同家旅店,早晨才說再見的一群德國人。感覺咖啡鋪像一個話劇舞台,演員在這裡上上落落,永恆的主角也許是門口那棵遮陰的大樹。說到樹,再一定睛看,發現樹下赫然是一只紅色的可以投遞國際信件的郵筒。

鄰桌的是一對英國來的夫婦,看長像,女子有印度血統,,一問,果然,不過這也是她第一次來印度,故鄉是拉賈斯坦邦以南的Gujsrat邦。我其實是第二次遇見他們了,因為女子很美,是個印度西施,所以我就這麼記住他們了,上次是在焦特普的Jaswant Thada。

多麼希望旅途中也會有人這麼用心的記著我。

同他們的交談很愉快,我又竭力推薦中國旅游產品。看來這一路,我努力的向遇到的所有向往去中國的游客介紹中國,中國旅游局局長得給我一個什麼推廣大使的名號了。

因為心裡擔心我那張還在候補席的車票,所以早早的到了火車站。售票處的隊伍雖不長,4,5個人的樣子,包括一對外國夫婦和幾個印度人,可很顯然裡面的工作人員辦事很仔細,換言之,就是很慢。

本來也沒什麼好說的,因為很容易就換到了正式的臥鋪票,只是排隊的時候,我竟然鬥膽同排在我身後的二個當地人吵架,看來我儼然是個老印度了。起因是他們等不及那對外國夫婦又填表格,又咨詢,還猶豫不決的樣子,催我上前,勿用理睬他們。

我最厭惡的就是排隊的時候“人貼人”戰術,我告訴他們,即使大家一字長蛇陣排開,工作人員還是只有一個,窗口也就那麼小,急有什麼用呢。二個人不滿意的咕噥了好久,大有直接衝上去的意思,我也不謙讓的大聲說著理由。那位太太則在一邊用敬畏和感激的眼神看著我,她肯定想我是忒大膽了。

辦妥車票的事,就放心的到車站對面的露天小店吃午飯。走出來的時候,幾個司機用韓文衝我打招呼,還問我去不去泰坦尼克旅店,哎,又是韓國效應。

距離發車還有一個小時的時候,火車已經停在站台上了。我跑去自己的車廂看貼在外面的旅客名單,再次確認手中的臥鋪票。乘客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一個背著鞋箱的小伙子在人群中走來走去,攬生意,有意思的是,他的業務範圍即有擦皮鞋,還有修補旅游鞋。看見我鞋上的小洞,他不依不饒的要作這筆生意,我只好明確告訴他,我的錢花的只剩下在德裡的基本開銷了,我沒錢了。他竟然笑著說,那就免費。

正說話間,聽到身後一個熟悉的聲音,回轉身,是一個熟悉的身影。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天哪,他那時沒有告訴我他會來站台送我。隨他走到少人處,他讓我打開背包,伸手放進一樣東西,又飛快地合上拉鏈,告訴我那是留給我紀念的禮物。不記得後來我們還說了些什麼,因為我還沒從這驚訝,疑惑和感動中清醒過來。可是火車就要開了。

他細心的在窗外看著我在鋪位上安頓好,才轉身離開。火車開動了,這可惡的印度火車車窗上的鐵欄杆,竟不能讓我探頭看一眼他的背影。我忽然感到有些莫名的心痛了。

隆隆的火車在印度拉賈斯坦邦干涸的沙丘和灌木叢間穿行,即將帶我離開這裡。落日已在窗外開始,我想將那最後一抹斜陽永遠的留在自己的記憶中。。。

附圖:Haveli的窗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