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五年春節與家人駕別克商務車游福建沿海共九天,上海---福鼎---寧德---福州---泉州---廈門---蒼南---上海,計2651公裡,化汽油費1100元,過路費1211元。福鼎篇不識太姥真面目只緣身在雨霧中
太姥山因其面臨大海,山峰突兀秀拔,被稱為海上仙山,山海大觀。山在福鼎市城南45公裡,出城上高速公路從秦嶼出口下走盤山公路到景區停車場,化時約40分鐘。太姥山得名因堯時有老母種蘭於山中,後得道化仙而去,遂名太母山。漢武帝時太母山被冊封為三十六名山之一,改名為太姥山。
其實太姥山在唐宋時很負盛名,有眾多寺院,進山後最先看到的景點國興寺至今尚存唐時石柱,楞枷寶塔,石池及眾多石雕。太姥山以石奇,洞異,峰險,霧幻著稱。但我們此次進山正逢下雨,石奇,峰險無緣領略,霧不見其幻但見其濃,然洞異到是見識了。我們登山游太姥山核心景區(國興寺---薩公嶺---迎仙台---夫妻峰---仙人鋸板---小石門---一線天---一片瓦---通天洞---七星洞---滴水洞---三伏腰---玉猴照鏡---小石門),耗時四小時,多半時間竟在洞中穿梭。有的洞流水潺潺中有龍潭,有的洞兩壁陡立上蓋墜石,有的洞玉珠千滴自天而降,有的洞狹如細腸瘦人也只能側身而過。但這些洞並不是人們常見的鐘乳石岩洞,而是蜿蜒於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山澗峽谷和懸崖峭壁之中,可謂國內少見。
寧德篇不以名氣論道南祭山水獨秀
在寧德過夜是想在旅途中多逗留一個城市,因為游完太姥山後當天是完全可以趕路到福州的。但在這個福建沿海經濟最不發達的地級市卻讓我們多了幾份驚喜:一是在賓館餐廳吃了當地土特產二都蚶和福鼎芋泥,確實好吃,勝過寧蚶和奉化芋,可惜藏在深閨無人識。二是發現了一處名氣不大但山幽水秀的南祭山。
去南祭山純屬偶然,那天早上在離開寧德前開車在市區兜風,不經意間發現了南祭山牌樓,於是就順路進去了,門票僅三元。不想進得山去,但見林壑幽深,古道古剎,山中遍布碧潭,跌水,溪流,瀑布。山上有一條宋代古驛道,長十多裡,寬六尺,全部用石條鋪成,古道邊老樹參天莽莽蒼蒼,因無人行走長滿青苔,由於剛下過雨 腳下打滑,我們只走了一小段。南祭山上還有建於宋代的三座寺院,其中的南祭寺在山腰間,倚山而築,層層疊疊,後有飛泉,也稱飛泉梵寺,相當古樸,特別是山門前的石階充滿歷史滄桑,而最高處的觀音殿建築造型獨特,規模不大但保留了磚木結構的原有風貌,樸實無華,顯示了佛家清靜深邃的境界。相比當前一些地方修復寺院追求宏偉豪華猶如帝皇宮殿,這類無名寺院原汁原味的存在真是很可寶貴。
福州篇湧泉寺中香客如雲
到福州,鼓山是一定要去的。石鼓名山,名在湧泉寺,該寺已有千年歷史,布局精巧,規模宏大,為閩剎之冠,現寺門上的匾額“湧泉寺”三字為清康熙所書。我不知道年初三是不是黃道吉日,但見香客如雲,摩肩接踵,寺內則香煙燎繞,蔚為壯觀。
這次到福建去了五個城市,游了九座廟宇,燒了九回香(福鼎太姥山國興寺,寧德南祭山白雲寺,南祭寺,福州鼓山湧泉寺,泉州開元寺,天後宮,關帝廟,廈門南普陀寺,萬石蓮寺)。我不是佛家信徒,但旅行途中經過寺院也會作應景之舉,點清香三株以祈求平安。好在福建的大部分寺廟都是不收門票的,即便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或全國重點寺院也僅收薄資(湧泉寺9元,開元寺10元,南普陀3元),香燭隨取,香火錢則隨意。我想,這樣做才體現了佛的慈悲,讓芸芸眾生都能進入佛國天地。現在好多地方的寺廟門票動輒幾元幾十元,香火錢則是連騙帶哄幾十元幾百元,讓普天下勞苦大眾如何承受得起,阿彌陀佛!
泉州篇精致泉州多彩泉州
泉州是一座精致的城市,它的建築,它的飲食都是很精致的。城內保留了很多閩南風格的老房子,我們下榻的華僑大廈附近即使是新建的房屋也都保留了閩南老屋的風格,很少高樓,整個街區的風格也很協調。泉州還可以吃到正宗的閩南小吃,品嘗純正的安溪烏龍茶,買到精美的德化瓷器。
泉州是一座多彩的城市,因為它的文化是多元的,它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之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曾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這裡有太多的宗教寺廟,從佛教,道教,儒教,到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猶太教,摩尼教,堪稱世界宗教博物館。這種延續了幾千年,集多元宗教民俗文化於一體的城市,中國乃至世界都少見。盡管在泉州只待了一天,我們卻去了老君岩(道教),開元寺(佛教),府文廟(儒教),清淨寺(伊斯蘭教)等處,近距離接觸了泉州的多元文化,只是太過倉促。如果有機會,我還想再去泉州,慢慢地行走,細細的體驗,這是一座我此行福建最喜歡的城市。
廈門篇山海廈門島宜人好居處
廈門是一座宜居的城市,它四周皆海,山海一體,事實上是一座島嶼。十幾年前去過一次,因為來去匆匆,沒有感覺是一座海島。這次是自駕車,繞環島路完整的走了一圈, 才有了印像:東南是海濱旅游區,西邊是港口,北邊是機場。以前連接廈門島的只有北邊的廈門大橋,現在已有海滄大橋(三跨連續全漂浮懸索橋,亞洲第一,世界第三)溝通西邊,計劃新建的海底隧道將貫穿東邊,到時,廈門島的對外交通將更順暢了。
到廈門,過去的經典路線就是鼓浪嶼,南普陀,集美,我們這次當然也沒有拒絕經典。集美實在不這麼樣,南普陀人滿為患。鼓浪嶼輪渡碼頭上拉客者麇集,尾隨游客喋喋不休,令人討厭,我們最終買了十元一張的大船環島游,上得船後,慶幸自己總算沒有上當。
我們這次在駕車兜環島路途中,發現新開發的廈門東海岸居然相當漂亮,翠綠的草地,金黃的沙灘,綿延十幾裡。以前這一帶是軍事要地,正對面就是金門島,因此過胡裡山就封路了。現在則建成了廈門新的最美麗的海濱旅游休閑景區,而且不收門票,只收停車費五元。廈門還有一處景觀很像上海延安路高架下到外灘那一段,使人驚嘆,不過它是從廈大演武路下到胡裡山的那一段海上高架路,更加壯觀,更加賞心悅目。
萬石山植物園也是一個不錯的地方,景區範圍大,游人少。稱其萬石山,是因園內山石嶙峋,千姿萬態。其中的熱帶植物數量之多,品種之廣,國內罕見。園內還有多座寺院,清淨莊嚴。我們從虎園路大門進,翻五老峰,從廈門大學出,過南普陀,化兩個半小時,剛剛走了植物園四分之一地方。
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