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紀行(十一)

作者: 非尋

導讀安排了一整天的活動,上午是白水河摩托艇和皮劃艇漂流, 下午是蹦極.早早來到河邊, 換好防水服. 那是很漂亮的紅色摩托艇. 扶手的鋼管通暖氣, 握住一點都不會冷. 在這樣的小事上都顯出了對客人的關心. 艇開入峽谷,青翠的山聳立在兩旁. 峽谷很窄, 不時有岩石突出. 艇開得很靠邊, 速度很快. 只覺得石頭迎面飛來, 急忙低頭, 它已經擦著頭皮飛過了. 在很多峽谷裡坐過竹筏, 那時 ...

安排了一整天的活動,上午是白水河摩托艇和皮劃艇漂流, 下午是蹦極.早早來到河邊, 換好防水服. 那是很漂亮的紅色摩托艇. 扶手的鋼管通暖氣, 握住一點都不會冷. 在這樣的小事上都顯出了對客人的關心.

艇開入峽谷,青翠的山聳立在兩旁. 峽谷很窄, 不時有岩石突出. 艇開得很靠邊, 速度很快. 只覺得石頭迎面飛來, 急忙低頭, 它已經擦著頭皮飛過了.

在很多峽谷裡坐過竹筏, 那時青山綠水, 竹排緩緩在水面上劃出兩道印痕.

這裡山雖是綠的, 水卻是白色, 湍急而渾濁的白色的水, 帶著一路衝落的石屑, 帶著萬年的融冰, 帶著雪的靈魂, 在綠色之中奔騰跳躍. 摩托艇就在這種奔騰上跳躍. 周圍的景物成了自顧不暇的背景. 欸乃一聲山水綠, 或許只有孤舟笠翁才能感受. 在這裡讓你感受的是速度, 是急速轉彎的刺激. 悠然自得或許只能從黑白山水中繼承下來, 只是在華夏的血液中流淌.

漂流則更是刺激. 光是那身裝備就可以去潛水了. 穿著那身笨重的裝備爬到座位上. 我們要開到白水河的上游, 從上面漂下來. 很窄的山路, 車一直往上爬. 彎彎曲曲, 盤旋而行. 也不知道開了多久, 車停在一片沙躒地上. 皮劃艇就排在岸邊. 把艇推下水, 我們一共5個游客, 2個教練.

開始的一段路比較平緩, 掌握了前進,後退,停止,躲避岩石等技巧之後, 有余暇可以欣賞周圍的風景. 周圍山上植被不多, 岩石裸露著, 散發著白色的光芒. 天很藍, 像一條帶子, 高高地掛在山的縫隙之上.

行過了一段, 水流開始湍急, 河中心不時有大塊的岩石露出水面, 面目猙獰. 河床不平整, 經常有小小的落差. 在教練的指揮下, 小艇上上下下, 左避右閃, 驚險萬狀地躲過一塊塊礁石. 狼狽雖然狼狽, 樂趣無窮.

劃到一處地方, 兩邊都是岩石夾擊, 只余中間一隙容小艇通過. 教練急發令讓大家收槳坐穩. 艇順著水流快速地擠向縫隙. 剛轉過岩石就有一種騰空感, 接著就看到水花四濺, 滿頭滿身都陷在水中. 萬幸艇沒有翻. 正要調整坐姿, 我前面的美國人身子一斜眼看就要栽入水中. 情急之下連忙用手中的槳檔住, 用力把他推回去. 總算穩住了. 還沒來得及喘氣, 後面傳來陣陣驚呼, 已然有人落水了.

過了這一關,攏向岸邊休整了一下, 又繼續出發. 這一段河面比較寬闊, 水流也緩了些.教練告訴我們前面有一個山洞, 需要一個人在船頭掌舵. 於是坐在最前面來自西雅圖的女孩成了我們的舵手. 艇滑入山洞, 一片漆黑, 只能看到前方有個小孔透出光亮. 水流撞擊在洞壁上發出轟鳴.等眼睛適應下來, 才看清楚周圍的情況. 洞深且窄, 四周都是怪石崚峋. 開始還看這看那, 馬上就發現必須要全神貫注地對付突出的石頭. 船速很快, 雖然帶著頭盔, 被撞一下也不是好玩的.

前面的亮光越來越大, 馬上就可以出洞了. 正准備歡呼一下, 就聽得砰一聲, 整個人都飛了起來. 接著又跌回船裡. 船在劇烈的顛簸, 眼前都是水, 什麼都看不見, 什麼也做不了, 只能緊緊抓住船舷, 隨著小艇顛來倒去地向下游衝去.

總算到了平穩的地方, 看看同伴, 還好, 沒有損失. 大家都像從水裡撈出來的, 驚魂未定.回頭看教練, 他興高采烈地說, “太好了, 大家都還活著!”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