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滋味之錦官城外

作者: 大口喝水的貓

導讀2005年12月30日 說起來在這個現代社會,空間的轉移還真是迅速,昨天還在北京的北鳳翔胡同排隊等吃利群的烤鴨,簡陋的院子,嘈雜的人聲仍舊縈繞於耳,在巷子裡不分東西南北的亂走;今天自己也走在異鄉潮濕的街頭,客居成都。 經過北京大霧機場兩個小時的等候,到達另一個依舊大霧的城市,這霧也算是一如既往的執著。 由於三天前吃的澳門火鍋不知道為什麼阻在肚裡 ...

2005年12月30日

說起來在這個現代社會,空間的轉移還真是迅速,昨天還在北京的北鳳翔胡同排隊等吃利群的烤鴨,簡陋的院子,嘈雜的人聲仍舊縈繞於耳,在巷子裡不分東西南北的亂走;今天自己也走在異鄉潮濕的街頭,客居成都。

經過北京大霧機場兩個小時的等候,到達另一個依舊大霧的城市,這霧也算是一如既往的執著。

由於三天前吃的澳門火鍋不知道為什麼阻在肚裡,連天的腸胃不適,今天到了異鄉,竟然不是很興奮,只是淡淡地看著小城市的繁榮,熱鬧是在內心裡的,最嘆息的是這樣的狀態將怎樣虧對成都的美食。

機場大巴上的人都一聲不吭,直到自己真的跟成都人一起擠公共汽車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人在他鄉,因為他們的話真不那麼好懂。

訂的如家,終於還是第一次的選擇。因為飛機晚點,PANDA娘一路緊張,生怕過時酒店就取消了。如家的外觀依舊是城市中突兀的建築,房間依舊很淡雅舒服。黃著臉在床上發了一回楞,終於還是跳起來,向武侯祠進發。就在1路車站的地方挑了一家“擔擔面”,吃的卻是龍抄手,雞湯的,其實就是北方的混沌,但皮薄味美,我的胃裡終於給它們擠進了二兩地方。

說起來還有個好玩的事,PANDA娘就記得個“手”字,晚上還跟我說,“咱們還吃那個扒手嗎?”哈哈

武侯祠60塊門票,紀念諸葛亮的祠堂。杜甫詩中描述為“錦官城外柏森森”的幽靜所在。是從紀念區進去的,所以第一個感覺就是深和靜,一剎時有了在運城關帝廟的感覺,就連陳設游廊也有些類似。當然獅子還是頗具川西風味的。

有康熙年間的塑像,被罩在玻璃中還打上了燈光,視覺效果倒也很是不同。到了園林區就是散淡地走走,可能因為是冬天,可能因為是天陰,可能因為不是節日,並沒有看到熱火朝天的龍門陣,也沒有提著大銅家伙掏耳朵的,只有幾排空落落的椅子寂寞地疊放著。

這個季節唯一讓人喜出望外的就是那些悄然綻放的腊梅花。一開始我都沒有覺察到,只是聞到一種極淡的清香。嫩嫩的黃色,我還以為是葉子。PANDA娘因為名字裡有個梅字,就覺得一株兩株不過癮,到處尋找腊梅林,結果我們的武侯之旅就成了:“錦官城外柏森森,忍踏落花尋梅林。。。”

出門想把門票的郵資明信片寄了,卻被告之郵遞所已經下班,並交納了五毛錢明日代寄,說是蓋戳的錢。名目奇怪。(後記:明信片真的收到了。戳也很不錯)

旁邊就是錦裡古街,掛了燈籠的夜街還是很漂亮的。就是東西太貴。我看上一對小娃娃。。。。沒買。。。5555

PANDA 娘餓了去吃本土的宮暴雞丁和麻婆豆腐,結果被辣得一塌糊塗。除了更辣,和北京的味道也不大一樣。宮暴是糊辣,麻婆是巨辣。。米飯很實惠,從木桶裡盛了一大碗來給我們,算一份的錢,大概有北京的三四碗之多。第一個不眠之夜,因為睡眠被呼嚕聲割得支離破碎。


精選遊記: 成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