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仰慕黃山的威名,可是一直都沒安排好計劃。這次五一之前很想出去走走,江浙一帶隨時都能去,遠點的地方又沒預算。可是不出去又覺得對不起這個長假。於是一合計就去黃山得了。接著就是拉人安排行程。問了一圈同學朋友沒一個有空,我和BF只好自己去了。可是上海去黃山的火車時間不是很好,車次也就這麼一班,又是旅游空調車價錢不是很劃算。再看看廣告上的旅行社的報價也不是很貴,想來2個人還是跟團出去的比較好。於是就隨便找了家黃山專賣旅行社——協和,沒想到黃金周(1號到5號)報價巨貴,比平時平白無故多了近200。看看還有假期我就和BF挑了6號出發,8號回。這樣一個人的費用才400元不到(我們有學生證),就不會挨宰了J。而且我運氣不錯,這家旅行社還不錯,沒有什麼強制性節目參加,整個行程也安排的不是很急喉喉。不過這裡不方便免費多做廣告啦。6號一早7點整,我們在人民廣場集合上車,金龍客車,是無錫外事的所以車況不錯。這是我第一次跟團出去,感覺比較新鮮。車廂裡形形色色的人,還有隊醫生人馬,這隊人最有趣,一路上都怪話連篇。大約1點左右到達黃山的黟縣,馬上就去參觀——唐模村。這是個典型的徽州民居建築群。也是七仙女等電視劇的拍攝地點。長長的綠蔭小道,建有一座座的牌坊,還有小的土地廟。(BF還特意收集齊了5個廟宇的印章做個個塑封以留存做紀念。)我們的團隊包餐就是景點裡的鎮上人家吃的農家菜,很具有當地風味。什麼黃山貢菜,竹筍,等等都很新鮮。小小的農家做了3桌人擠的滿滿堂堂,在吃喝中一車子的人漸漸熟悉起來。BF和我要被拆開分2桌的時候,他們還起哄說:“剛聽過七仙女的故事怎麼可以把人家一對拆開呢,來大家擠擠坐一桌吧。”我聽了感動ing。第二個參觀景點是潛口民居,因為和上個景點有重復我和BF就沒有進去。在景點外的田野中隨處晃蕩。看到了更為實在的民居,更有一番感覺。BF還爬上門前池塘中的竹筏,做撐船狀,我替他留了影。這之後我們大隊人馬就回到了住宿的旅館,休整一下為明天的重頭戲——爬黃山保留體力。因為聽說山上的東西巨貴,我和BF就在鎮上的超市選購了一些吃的,然後回旅館大塊垛頤。哈哈7號一早醒來上車經過1小時的路程到達黃山腳下的湯口鎮,先去了鳳凰源,算是爬山前的暖身。鳳凰源是黃山的一道天然溝渠,水源充沛,在低層的溪水中有許多奇形怪狀的山石,有一塊很獨特正面看像是人握緊的拳頭,手指分明。背面看像是口棺材,導游說這是很吉利的,“棺材棺材見棺發財”。這還真是一個有趣的說法,我和BF都拿此亂開玩笑。接著又去了九龍瀑,瀑有九折,一折一瀑,一頓一潭,形成九瀑九潭,瀑潭一體,兼有飛瀑和彩潭之雙勝。位於黃山香爐峰與羅漢峰之間的大峽谷,縱深6公裡稱龍源。門口進去就有一個石碑上刻有“龍源”兩大字。瀑布從下至上,龍景依次有龍女潭,戲珠池,雙龍瀑,青龍澗,九龍瀑等,龍源中最著名的景觀是九龍瀑全長600多米。 5月份還算是豐水期我們看的到壯觀的瀑布,從一塊,不,是一大片的山體上湧下清澈白淨的山泉水,像是一個水幕牆,又像是水簾洞。在這裡謀殺了無數人的菲靈,我也狂擺post。為了節省體力我們就沒有在往上面爬了,打道回府,趕去這次出行的目的地——黃山。下面就先詳細敘述我和BF的登山線路。第一天的爬山路線雲谷寺——>白鵝嶺——>觀始信峰(夢筆生花、黑虎松、連理松、龍爪松等,)——>西海大峽谷——>排雲亭——>丹霞峰——>住太平索道。所謂爬山當然是要爬的,所以我很反對乘纜車上山。到了黃山後我和BF是脫離了大部隊兩人攜手爬山上去的。剛一開始我自恃體力不錯,和BF還有說有笑的,沿途看看兩邊風景,再抬頭看看上面的纜車線,還嘲笑他們排隊等纜車的時間我們說不定就爬到了集合的地點了。可是沒想到,不久2個小時後我就不行了,看到我們的集合點還在雲端的那頭(順著纜車線可是看到的),我就泄氣了。還被BF嘲笑這哪是爬過泰山的人啊(注明3,4年前我可是貨真價實的“爬”到泰山頂的,從山腳的岱廟開始一直到山頂的哦)。好在有他的攙扶和鼓勵,一路走走歇歇3個小時後到了白鵝嶺站。到白鵝嶺,在索道站有兩條路,一條上坡到701電台的,一條下坡到達始信峰,我們再根據導游介紹的和結合手上的地圖,自行決定了接著的路線。後面的山路就好很多了,不是一味的海拔高度上的上升是平行的擴展了。始信峰是黃山松的世界,有句俗語說“不上始信峰,不見黃山松”,可觀賞臥龍、龍爪、黑虎、連理等名松。我和BF在連理松前拍了不少照片,呵呵討口彩嘛。然後一路來到了始信峰頂(海拔1683米)立於峰上,可盡攬四周風光:白鵝嶺索道站的白色馬頭牆,錦秀多姿的北海賓館,百花媚嫣的散花塢,群峰爭奇的西海,清涼台前的石猴觀海等等。下了始信峰往西走就是西海景區了。西海大峽谷,全長有15公裡,我們當然不可能走完。本人認為這段是黃山秀麗俊美的景色了。這段路人跡稀少,這時候才體會到黃山神秘和文靜的一面, 我們就隨性沿著山路而上下,一路上不乏奇石峭壁,西海大峽谷的夢幻就在於她有好多段路是在峭壁上修建的棧道,直接裸露於懸崖壁上,很有視覺衝擊。想像一下腳底下就是萬丈深淵叫人怎麼不心顫!所以一路都是警示標志,我還特意在“懸崖峭壁注意安全”的標示處留影了。接著我們輾轉作戰去了丹霞峰,那裡的風景其實也很不錯,可是不知是不是天色已晚的關系一路上沒看到一個人。高出不勝寒,到了峰頂感覺風大的可以把我吹下去了,於是趕緊催BF下山,於是兩手相攜一前一後的下了山趕去住宿旅館——太平索道。回到旅館後感覺腳酸的不行,小腿極度酸脹。BF替我按摩,掐壓了很久。(現在想來好甜蜜噢。 嘻嘻)第二天登山路線飛來石——>光明頂——>海心亭——>鰲魚峰——>蓮花峰——>玉屏樓——>天都峰(山腳)——>半山寺——>慈光閣為了看日出大半夜的我們被導游叫起來,因為離日出最佳觀測點——光明頂有點距離,四點多大隊人馬就出發了。上了山路大家才發現失策,外面烏漆抹黑的,除了導游沒人帶手電。據導游說還有1個小時呢,這個可是上山的路啊,這懸崖峭壁的怎麼走人啊,於是30多人排隊“行軍”導游在前打手電,有什麼情況就一個一個傳聲到後面來,後面人拿出手機星星點點的光聊勝於無嘛。於是“當心中間有棵樹”,“現在上台階,共,1、2、3個台階”“下台階啦,注意腳下”等等,這麼一路傳話跌跌撞撞來到了“飛來石”,導游邊介紹邊拿手電打光給我們看,可是周圍實在太黑了,我們只好在飛來石身上摸了一圈,算是不虛此行。然後繼續前進,還好這段路比較平穩都是寬闊的石台階,天色也漸漸亮了點(也可能是我們適應了黑暗)1個小時的山路左右我們到達了光明頂(1860米,為黃山第二高峰。)在那塊據說是看日出最佳的位置已經站啦不少人了。由於時間早,加上在吃風口真的是很冷很冷。我把BF的衣服都穿在了裡面還是覺得風呼呼的往裡罐,於是有在外面加了雨衣,防止穿風。靜靜的等待太陽的升起。不過很可惜那天雲層太後我們沒有看到日出,沒有達成我的心願——可以和BF一同欣賞日出日落。(希望以後能達成L)之後就應該在導游的帶領下一路欣賞黃山的風景了,可是發生了一個小意外,我們中間有一位腿弄折了,於是導游之後留下來照顧他。我們就成了“野孩子”,團體變散客,這樣有利有弊,一路上的風景沒人給我們介紹了,好處就在可以自由點,想去哪就去哪了,不必跟著刻板的路線走。至於風景介紹嘛,可以一路蹭人家的導游聽聽就好。於是我們大家組在一起,拿出地圖細心安排路線開始出發。出了海心亭有兩條路,在這裡我們猶豫了會是先去玉屏樓呢,還是先登蓮花峰。最終少數服從多數。我們往蓮花峰出發。先到鰲魚峰,在魚背上BF擁著我怕了張照,(不過我臉色好慘白噢,凍僵的樣子)。我們走過鰲魚洞(據說可以升官發財)到達百步雲梯,然後到達蓮花嶺,蓮花嶺從岔道左上是蓮花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是黃山的最高峰,因主峰突兀,小峰簇擁,儼若新蓮初開,仰天怒放,故名“蓮花峰”。上山的路開始一段比較陡峭。山路很窄,寬僅容一人從容來去,兩側均是萬丈深淵,要抓緊鐵鏈緩緩前行。登上絕頂可以看到“蓮花絕頂”的石碑,我們去的早還沒什麼人,大家都輪流拍照留念。然後從右側下蓮花峰。由於上山是往上看的還不覺得怎樣,可是下山確不得不看到那腳下台階下的萬丈深淵,我有點恐高 怕的要死。拉著鐵鏈我就怕鐵鏈不牢,不拉又怕摔。BF也被我弄的沒方向了。心驚膽戰的走了下來這絕對是自我挑戰哦。到了玉屏樓可看到黃山名松——迎客松,在此拍過照後選擇下山,現在的迎客松外面都被鐵柵欄圍起來了,都不能仔細欣賞了,難怪會有人懷疑她的真假。從玉屏樓景區到天都峰1.5公裡,天都峰是黃山三大主峰之一,高達1810米,直衝雲霄,為黃山三大峰中最險峻者。由於我實在沒力氣爬了,我們就放棄了,僅在天都峰腳下拍了碑留念。後來我和BF與大隊人馬分散了,不過在半山寺附近又重遇。接下去都是寬闊的山路,平穩的水泥台階。 一路下跑著經過半山寺再到慈光閣,為什麼要用跑,那是因為腿不能曲,膝蓋一彎曲就很酸楚,我們只好靠跑來縮短這痛苦的下山過程。真是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啊!在此我們就乘坐小巴趕到導游要求集中的地方——溫泉景區。 她位於桃花峰與紫雲峰之間,平均海拔約600米。一般來說游覽黃山均乘車至此,現為黃山旅游的接待中心之一。我們在此用餐後基本上此次的黃山之旅就告一段落了。啊,寫完了。斷斷續續忙碌了幾周終於在年前寫完了游記。回顧了這次的黃山之旅好像自己又游覽的一次一樣。現在能夠體會到寫游記的好處了。那旅途中的點點滴滴都是下次回味是的美好回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