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山游記(心情>游記)

作者: AgileChen

導讀天馬游記 1/21 1月21號了,明天是農歷06年前的最後一個周日了。本來同事跟我說好一起去上海江灣的,上午的時候去問他,年前太忙了,不去了。計劃好了的,一下子變了,有點突然,想著回昆山去找同學玩,可惜他們又太忙了,而且最近也總去的,感覺並不太好;加上最近好像挺累,好想好好睡個覺,便決定不去昆山了,就在松江過這個周末了。天氣預報說22號天氣轉晴了 ...

天馬游記

1/21

1月21號了,明天是農歷06年前的最後一個周日了。本來同事跟我說好一起去上海江灣的,上午的時候去問他,年前太忙了,不去了。計劃好了的,一下子變了,有點突然,想著回昆山去找同學玩,可惜他們又太忙了,而且最近也總去的,感覺並不太好;加上最近好像挺累,好想好好睡個覺,便決定不去昆山了,就在松江過這個周末了。天氣預報說22號天氣轉晴了,下了好多天的雨,一直濕嗒嗒的,總算要好起來了。下午在網上看了看上海周邊有些什麼好玩的地方,最靠近了,看了西塘、南潯一些資料;一直想去西塘的,是我向往的古鎮的那種樣式,都喊口號喊了幾個月了,一直沒去成,一個人去總歸是沒勁的。南潯據說園林很多,並不是我所喜歡的,總覺得園林太過人工化了,沒什麼意思;於是猶豫著22號是否去西塘,西塘離松江有點遠的,而且據說最安靜的時刻是在早上的,現在就一天時間,真的不是好時候。

晚上回宿舍,同事去昆山了,很孤獨,打開電腦,繼續上網。既然西塘都太遠了,那看看附件的吧,上海市區的景點大部分都去過了,剩下的就剩那些不感興趣的了。看看郊區的吧,有著名的水鄉朱家角、澱山湖、太陽島、金澤鎮、佘山、天馬山。實在是沒准備,朱家角、澱山湖、金澤鎮留著下次去吧;太陽島是游樂場那種型式的,並不喜歡;佘山是很想去的,只是半天(睡半天覺)真的不夠;剩下的就剩小昆山、天馬山,公司就很靠近小昆山,來這邊都一年多了,也還沒去過,一直沒機會的,很多同事去過了,回來說並不怎麼樣的,還是看看天馬山吧,據說天馬山的斜塔比比薩斜塔還厲害,於是決定還是去天馬山吧。

1/22

昨晚很晚(不對應該說是今早一點鐘)才睡,早上4點多就醒了,是被凍醒的,今夜好像特別的冷,感覺有點嗓子痛,有點感冒了。不去想它,繼續睡吧,7點多又醒了,感覺還是很冷,把身體縮起來吧,要好一點,還太早了,想不到,有時間了,卻不能睡個好覺,真是捉弄人。就這樣,醒了睡,睡了醒,再次醒來時已經12點了,打開電腦再上會網,有點頭痛了,有點想放棄了,痛苦掙扎後還是決定去天馬山,或許出去跑跑出點汗會好點的。洗漱完畢已經是一點多了,趕緊到樓下小飯店吃了飯,直接去公交車站了,已經是一點三十分了。等上了松天線的時候已經是兩點十五分了。大港到天馬山並不遠,兩點三十分就到了,到了天馬車站就看到山頂上的斜塔了,出了車站看到了天馬山公園的指示牌,照著指示牌五分鐘左右就找到了西大門,買了票進去,呵呵目標達成一半了。

進了天馬山公園西大門就是上山的台階,沿著林間的石頭路一直走,很快就看到斜塔了,一路奔過去。斜塔外是新修葺了院門,漢白玉的門匾上刻著“護珠塔”三個大字。進了院門,沿著台階直上就到了斜塔的腳下了。就如介紹所說的那樣,塔基西北角已經嚴重毀損了,塔身向東南方向嚴重偏斜了。塔身由青磚、石塊砌成,共七級,從塔底往上可以一直看到塔頂的天空。據說護珠塔為磚木結構,後來遭遇火災,現在在塔身頂部南部還能看到一部分木料。

護珠塔旁就是上清泉了,當年的泉水很清澈、甘甜的,現在還能看到有水的,裡面落滿樹葉與一些雜物。真想不到在半山腰的地下水位還這麼高。

沿著石板路繼續走,就到了鯉魚石,就是一塊外形很像鯉魚的石頭,傳說當年是人們很膜拜的,祈求能給風調雨順。

再往上走就到了摩雲覽勝處了,就是山頂上一個院子,裡面有一蹲銅制觀音像,香火並不是很旺。不過這裡確實是天馬山最高峰了,天馬盡收眼底,遠處可見佘山,宋江新城區、青浦城區。

出了院門往北,直奔遠勝樓,是在天馬山北峰頂上的一座小樓,相比摩雲覽勝處地勢要低一點,但在最東北方,登樓視野比摩雲覽勝處更好,或許真的是觀日的好地方吧,難怪叫“北峰觀日”了。

離開北峰觀日,幾乎就要原路返回了,經過石洞探秘(就是一個隧道,曲折而已),沿竹林邊的小路直往南走,就到了“騎龍堰”,然後就是“三高士墓”、“瞭望塔”,再下山就到東大門了。

就這樣,兩個小時就游完天馬山了,看門票背後還有一處叫做“雲壁聽泉”的景點,怎麼找就是找不到,暈死!或許真的不是好季節吧,從進了西大門就沒見著幾個游人,工作人員也寥寥無幾,寺裡的香火也不夠旺,總之感覺比較凄涼的。



(天馬山西大門)



(護珠塔(斜塔)遠景)



(上清泉)



(鯉魚石)



(塔內通天)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