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著黃山雪日之行

作者: penpengao

導讀早就計劃去黃山賞雪之行 一直等待黃山下雪 老天爺幫忙 上周末 北方冷空氣帶來大面積降雪降溫 黃山山上開始下雪了 從上海前往黃山 杭州02省道多處路段封閉 雖說是為了建造杭徽高速公路延伸段 卻讓原平坦的不錯路面 變得彎彎曲曲 坑坑窪窪 路上收費依舊 由於降雪沒有能侵入淮南 杭徽高速公路與徽杭高速公路則暢通無阻 只遇見短暫的迷霧 夜行車到屯溪 路面濕漉漉 沒有 ...

早就計劃去黃山賞雪之行 一直等待黃山下雪 老天爺幫忙 上周末 北方冷空氣帶來大面積降雪降溫 黃山山上開始下雪了

從上海前往黃山 杭州02省道多處路段封閉 雖說是為了建造杭徽高速公路延伸段 卻讓原平坦的不錯路面 變得彎彎曲曲 坑坑窪窪 路上收費依舊

由於降雪沒有能侵入淮南 杭徽高速公路與徽杭高速公路則暢通無阻 只遇見短暫的迷霧 夜行車到屯溪 路面濕漉漉 沒有下雨

雖說當地人說上黃山之路[103省道]沒有積冰 仍小心翼翼駕車上山

從屯溪到湯口 也有65公裡左右 山路彎道多而急

車抵山上寨西收費口 迎面飛雪逐步密起來 地上已經有積雪 雖說是冰點下溫度 卻沒有積冰

清晨時分抵達了湯口鎮 鎮上只有一家面食鋪剛剛開門 原准備在雲海樓前等天大亮 忍不住還是打電話 把老板叫起床開門

一車驢友下車經簡單洗漱並吃早餐後上山了 而一夜的駕車長途奔襲讓我很快入夢 沒有上山

此時的湯口 氣溫達冰點以下 黃山上會更冷 雪天中 周圍屋頂上松樹上白雪皚皚 但積雪不厚 黃山前海隱沒在厚厚的冬日雲霧中 天灰蒙蒙的 拍出來的數碼相片也是灰灰的感覺

次日起床 精神煥發 搭車前往太平方向[當地人如此稱 而地圖現名黃山區 曾一度被稱為黃山市] 查地圖才知道 太平縣城位甘棠鎮

前往太平縣城中巴 原票價6元 現8元 說是春運提價

太平比屯溪 對湯口人言更近 采辦年貨多去太平 不過也要1小時路程

上黃山賞雪雖近雪源 卻無法垂直欣賞雪景

而往太平的G205國道[與103省道部分並線]-103省道繞黃山東海北海東側東北側而築

從湯口往北 盤山逐步至山巔 路側松樹山腰間積雪量也逐步增加 氣溫也逐步變冷 而當中巴 到了翡翠谷[情人谷] 卻幾乎沒有雪痕 如此盤上盤下3-4次 垂直欣賞雪景[照片]

若運氣好 還可以在G205國道西側遠眺蓮花峰等諸峰 黃山之美 不僅僅在主峰上 山脈之美是相通相傳的 G205國道東側也可以欣賞山之美 雪之山之美

盤山路上 巴士會穿越高聳入雲的白雪松樹走廊 給人即肅穆又異常靜謐安寧 讓人震撼

車抵太平那失修的汽車站 停車場坑坑窪窪 候車廳空蕩蕩 有十幾個登車口訴說那時候的熱鬧和擁擠不堪 屯溪汽車站比之稍微好些

曾見介紹 說太平是登黃山的北大門 為了保留太平原黃山市的地位 曾有多名人齊書呼吁 引發了久久爭執 至今硝煙彌漫

要想在太平縣城看黃山 其實不太可能 不像站在湯口橋上那麼方便就能近觀前海

太平縣城往黃山北大門至少要20多公裡

進入太平縣城甘棠鎮 有“太平游園”廣場 不大 中央立柱上有一塊巨石 立柱上繞有無規則的雜亂圈圈[照片] 不太明白含義 不敢妄猜測

從路邊的省道103路碑刻 從屯溪到太平248公裡

太平縣城甘棠鎮街上的指路牌 是以中日英三種文字指示的[照片]

進縣城的一條主街平湖路上 有個黃山茶葉市場 周圍都是茶葉店 有“黃山毛峰”“太平猴魁”黃山名茶葉

在北海路街頭年味漸濃 春聯 年畫 在人行道上長長鋪開 中國結著隨風飄動 尋購的居民絡繹不絕[照片] 因為沒有下雪 路上行人來來往往 非常熱鬧

冬天雪日 是旅游淡季 若在太平不明顯 那在湯口 在寨西 則非常明顯 達7至8成 圍繞旅游而生存的店鋪如旅館餐館幾乎處於歇業和半歇業狀態 所以 冬日時分去黃山最好事前約好食與宿 冬日時分去黃山 可能也要忍受空調溫度提不上而挨凍 沒有熱水服務

說到取暖 在湯口可以見到居民的竹簍取暖器 就是不大的竹簍中放了大小合適的鐵桶 桶中放置燒過的帶余溫的木炭 功能形似熱水袋或暖寶 湯口居民蓋根毛巾用來烘手或烘腳 也在街上看到一老人家拎著竹簍取暖器走路

在黃山湯口與寨西 可以看到很有趣的場景 不少當地居民在干枯的河溪床上 如此冰冷刺骨的水中洗衣服被單 讓人驚異佩服

在冬天近春節時候 還請注意 因為查超載 中巴車中 人若滿員 司機不敢讓車站上或路邊楊招乘客上車 那旅游客可能只能在寒風凜凜中等下趟來車去冬眠著黃山 得有吃苦的心理准備



(垂直欣賞雪景)



(不太明白含義 不敢妄猜測)



(指路牌 是以中日英三種文字指示的)



(北海路街頭年味漸濃)



(湯口橋上那麼方便就能近觀前海)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