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雪鄉
“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在寒風凜冽的冬天看漫天飛雪,這可是南方人特別是廣東人夢味以求一見的景像。二年前曾在一月份參加東北三省游,但帶著遺憾而回,在那裡只感受到寒風凜冽,並沒有見到大雪,所見到的積雪也是灰色的。今年帶著見不到雪心不息的心情,參加了“走遍中國”的走進林海雪原攝影旅游團到了東北雪鄉。
D1,(1,1)廣州溫度22攝氏度,經過2小時40分的飛行,下午2時到達北京機場,地面溫度3度,嚇得我們馬上添穿衣服才敢出去。然後去了天安門廣場,感受了首都的節日氣氛,隨便拍了周圍的小品,在前門用了晚餐,18時30分便在火車站廣場報到、集中後登上了去吉林得火車。
D2,(1,2)一覺醒來已到了吉林,我們下了火車後又馬上上了汽車,向霧凇島去。其實霧凇島時攝影人給他的名稱,他的真實地名是吉林市龍潭區烏拉街鎮韓屯村,我們約在上午9時左右到達,首先進入眼簾的是霧凇泊攝影創作基地的牌匾,然後看到的是茫茫的霧凇。領隊說趕上好時機了,你們快拍吧,我們就全副武裝地下車,開始了拍攝,沒見過如此壯觀景色的我們,顯然有點手忙腳亂。溫度計已測量不到溫度了,因我的溫度計最低才-20度聽影友說零下24度,臉和手都凍得發麻。是用中畫幅表現還是用數碼?一陣忙亂後選擇了中畫幅拍攝,但拍了6張就按不下快門了,聽前輩說要把相機放懷裡暖和才不會死機,我也照做了,結果還是不行,相機罷工了,真是氣死我了,只好改用數碼相機了,到了11點鐘左右,樹掛開始紛紛落下,隨著風吹形成了雪花飛舞得場面,十分好看。叫大成的農家接待我們,並在他家吃飯,然後他把我們40多人分配到其他農家住,我們6個老廣住在大成隔壁的那家(我們叫房東夫婦大哥大嫂),飯後,睡在暖和的火炕上作起了白雪公主的美夢…,這裡天黑的早,本說是3點半拍日落的,因之前太疲勞了,也沒想到太陽真的這麼早就下山,結果給錯過了時間,4點一過,天就全黑了,晚飯後也沒什麼地方去,看電視吧,接收的效果也不怎麼好,我們就入鄉隨族了,8時就睡覺繼續我們的白雪公主夢。
D3,(1,3)早上6時就去看日出,來到渡口時,已站了很多影友,只見松花江沒有結冰,江水在靜靜地流淌,不知道江面上泛著的是“蒸汽”還是“霧氣”,隨著風吹往上飄,就像處身在仙境一樣。由於霧氣很大,連岸邊的霧凇也看不清了,寒風凜冽,吹在臉上就像刀割一樣,我們把臉也包得嚴嚴的只露兩只眼睛。在那等,因為霧很大,渡船也無法開,我們一邊等,一邊不停地跺腳。7點鐘左右,渡船開了,我們登上島後,太陽才慢吞吞地露了一下臉就被濃霧給遮住了,我的F100又罷工了,反正拍日出已沒望的了,只好回住房,趁機暖和暖和。房東王大哥非常好客,人和藹可親,正在邊往火炕燒玉米杆,邊磨玉米面,我也抓緊給他拍照,把他樂得合不上嘴。一整天我們都在村子裡轉,可能是太凍了吧,村子裡沒見幾個人,下午3點半拍日落,這時的運氣還好,夕陽把雪地照得金光閃亮,松花江的水也泛起了鱗光,岸邊的冰塊也隨著水流衝了下去。因為霧凇在中午時分就完全落下,現在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樹丫,在夕陽下也有另一翻韻味。
D4,(1,4)天氣太冷,不去拍日出了,在暖和的炕上睡懶覺。九點多鐘才出去,登上渡船到對面島上,沿著小路到了另一個村莊,一大群牛從村子裡出來給霧凇島增添了生氣,牛群在霧凇叢中悠由自在地吃草,其實雪地上也沒有多少草,都是一些干枯的玉米杆,我也就拍了不少牛的趣景。下午回到住地,王大哥得知我們晚上要走了,夫婦倆就趕著和面,做豆包子、火燒子給我們吃,說是如早點知道我們要走,肯定會做點菜請我們吃飯,我們聽了都很感動,也就不客氣地吃了豆包子和火燒子(就是用黏玉米面煎成軟餅沾糖吃)很好吃,我們都吃得飽飽得,連晚飯也不吃了,其他影友問我們幾人為啥不吃飯,我們悄悄地說吃飽了房東的包子,把他們羨慕的不得了,因為我們這幾天在大成家吃的實在太差了。我們要走了,也沒啥好東西回贈房東,就從我們每人帶來的巧克力、餅干和糖果什麼的拿一部分來送給他們,他們堅決不肯要,要我們帶回路上吃,在我們的堅持下,他們才收下,並送我們上了車。王大哥的地址是:吉林市龍潭區,烏拉街鎮韓屯村王德風,有需要的驢友去那裡可以找他。那裡沒什麼賓館、也沒有招待所和旅舍。晚上9點我們登上了去敦化的火車。
D5(1,5)凌晨2點到敦化,做了4個小時的汽車,早晨6點到了鏡泊湖,在外面吃過早飯就進去拍日出了,在吊水樓景區,只見湖裡的熱氣不斷往上升,當太陽出照時,熱氣是紅色的,非常好看,而急流直下的瀑布已結冰,在側逆光下充分地表現它昔日的形態和本色,以及結冰後的質感。周圍的樺樹林沒有一片樹葉,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枝,厚厚的積雪是那樣的白,白得令人舍不得踩上去,在朝陽的映耀下格外的好看,有些影友也忍不住擺起了楊子榮上山的“匍士”來拍照留念。午飯後又是3小時的車程到牡丹江,我們游覽了牡丹江和冰雕,此時見到的牡丹江已結了厚厚的冰,游人在上面滑冰,我們也就隨便拍了一些街頭小景,當晚入住火車站旁的鐵青招待所(二星級)來一番整理,洗去5天來的灰塵。睡在舒適的席夢思上又繼續了白雪公主的美夢。
D6,(1,6)早飯後又是4個半小時的汽車,到了雙峰林場,現在已不許伐木了,林場也轉營為雪鄉森林公園,伐木工人也轉業了。一進林場,我們就馬上被厚厚的積雪吸引住,飯也顧不上吃就拍個不停,房屋頂上的厚積雪沿著屋檐垂下,好看極了,就像“忌廉”一樣,恨不得伸舌頭舔舔。我們入住在“雪鄉第一家”,聽說是原來的場長、也是攝影發燒友開的旅館,午飯吃的是東北特色的農家菜,冰魚、蘑菇燉小雞、肉皮凍,燉菜等,很豐富,比霧凇島的大成家好上十幾倍。那些冰魚在南方還沒吃過,還有肉皮凍,味道好極了。飽餐之後,我們就去尋找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日落時分,當一抹斜陽照在金字形木屋頂的積雪上,金光閃閃,隨著日落,天快黑時,整個村莊都亮起了紅燈籠,把雪地照的通紅通紅,原來冬天的雪鄉不太冷,是那麼的迷人、那麼的溫暖、那麼地令人不忍離去。
D7(1,7)朦朧中,我睡著在雪地裡,被七個小矮人救進屋裡並把我喊醒,睜開眼睛時天還未亮,是服務員(場長的家人)叫我們起來拍日出了,把我的美夢給打破了。我們稍作收拾就去了村子旁的小山坡上,晨曦中村莊,煙吹繚繞,一派生機,朝霞把村子後的山林照得層次分明,就像一幅國畫,美得讓人陶醉,陽光灑在木屋上,雪是白白的,沒有得到陽光寵愛的地方,雪是藍色的,面對這樣的斑斕色彩,真是有處身在童話世界的仙境中,何謂幸福已無法描述了…。
D8,(1,8)夢醒時分,我還是那個我。七個小矮人變成了七個雪蘑菇,我們在一農家的後院裡采了10元錢的雪蘑菇,農婦很有經濟頭腦,用木樁豎起,任由雪堆積成蘑菇形,拍照每人收10元。不拍白不拍,反正給了錢,我就不停地從每個角度拍。我走遍了整個村莊,然後停留在“勇者家園”門前,拍攝了獅子頭門環,並沉思著:從22度的溫暖天氣來到零下26度,真的是需要很大勇氣才敢踏足雪鄉,我自認是當然的勇者,真後悔沒在那裡拍個留影照。午飯後,坐了4個半小時的汽車,反返回牡丹江。結束了這次美麗的雪鄉之旅。坐上20點40分到哈爾濱的火車。
D9,(1,9)凌晨1點半,我們六個老廣到達哈爾濱,一下火車出站就被一幫拉客的團團圍住,我們好不容易衝出包圍,到馬路對面的“北北賓館”掛三星,一進去就被一個濃妝艷抹打扮得像人妖樣的人糾纏著,那人手裡捧著一把香蕉,追著我們的影友,還搶她的帽子,嚇得我們趕快往外逃,那人妖窮追不舍,後來還是在外面拉客的幫我們趕跑了,我們道謝後,就馬上入住隔壁的交通賓館,個個都嚇出了一身汗。沒想到哈爾濱比我們沿海城市更開放,但是我們想不通的是為什麼“北北賓館”的工作人員卻置客人不理。早上,我們包了兩輛小車去了太陽島、極地世界,聖索菲亞教堂、中央大街等走馬觀花地看看,下午4點半就離開哈爾濱到機場,6點多的飛機,經過4個半小時飛行,終於回到了家。
回來後,我們講起剛到哈爾濱的“艷遇”時,朋友們都說我們幾個女的在半夜三更、人生路不熟的地方,太大膽了,真是無知者無畏。(200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