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我把自己初次旅行的目的地定在雲南,伴隨著明年復明年,始終沒有成行。所以到了現在,已從稻城回來了幾天,我還仍然沉浸在恍若隔世的感覺裡。九天裡我們六個人一起在遙遠的地方體驗著不同於鋼筋水泥森林的生活,有風景一起看,有苦一起嘗,有疲憊一起背,有游戲一起瘋。請跟我一起來看看吧!我們一隊六個人。我,JJ,喵喵,小騫,包包和Matt,隊名叫“飛馬團”,因為其中一半姓馬,四人屬馬,實在貼切。
前期工作很瑣碎,但極其重要,不一一細說了。時間推到10月3日... ...
10月3日
9點起飛。生平第一次坐飛機,我沒有像想像中那麼的緊張,大家體貼我,特地讓我坐在靠窗的位置,看著雲層和太陽光交織著,心情平靜很多。2小時50分後我們在成都雙流機場著陸了。到酒店後先和旅行社簽訂協議,付完余款,所有細節商量完畢後,我們出發到了武侯祠。由於在國慶期間四處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特別是到了錦裡。錦裡是在武候祠旁的一條仿古風的小路,很像上海的城隍廟,不過大家現在這類街看多了,並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到是看到來往的人手裡拿著的各色小吃對我們的誘惑力不小。來之前早就聞名成都的小吃又多又美味,現下我們個個肚子餓咕咕,馬上決定在錦裡解決我們來成都的第一頓。隨性挑了家看上去不錯的飯館,點了口水雞、夫妻肺片、紅油涼粉、鐘水餃、龍抄手、風味牛肉、擔擔面零零碎碎的八樣小吃。接下來幾分鐘,飯桌上又添了啤酒和雪碧。呵呵,辣歸辣,當然對美味的向往還是不能停止的,特別是喵喵和小騫兩人,消失一會後又會滿載而歸。說老實話,成都的第一頓是看飽而不是吃飽的。
由於大家一致認為武候祠的門票不值那麼貴,我們就匆匆在門口逗留一會後取道寬窄巷子了。兵分兩路到達窄巷子,很安靜的下午由於我們幾個不速之客引起了一只小狗的注意。於是在舊宅前你可以見到人狗“和平”相吠的情景,不過可愛的包包開心了沒多久,因為狗主人回來打開了門。大家“哄”得一聲四處逃竄,一回頭才見到剛才凶巴巴的狗仔是被柵在門邊的。斜陽下喵喵、小騫和Matt比誰的手白,也給我們添了不少笑語。環視四周正處新舊交換時期,隨處可見舊到不行的老房子在翻新,也正是因為新舊交替的關系,我們既還看的到倍受推崇的原汁原味,又可預見將來的風貌,現在想來這樣的情景也許就預示著我們這次是幸運之旅。
寬窄巷子其實是平行的,所以從窄巷子出來後拐個彎我們就到了寬巷子。由於路面大修使得寬巷子變得名不其實,狹小的路面讓我們不得不貼著老房子走,但我喜歡這樣,讓我這個異鄉客有個理由可以近距離看到老房子裡一草一木。有幸到了龍堂,一個有名的不接待西裝革履Hostel,據說他在驢友中極有名。走進門內,豁然開朗,庭院內三三兩兩坐著幾個各國老外,一只大黃耳朵的狗慵懶地躺在地上(原諒我對狗的認識一直停留在小黑狗,大黃狗之類的),弄堂裡貼著驢友們召集人馬出游的貼子。很向往這種和陌生人相約相逢相識的方式,可惜我知道我永遠沒勇氣這麼做。繼續走著,那天下午的記憶裡有淡淡的塵土味和暖暖的陽光,一直到旅游歸來能稱得上是悠閑的時光的,只屬於那個在破破舊舊卻又散發著獨特味道的寬窄巷子。
再次回到武候祠是因為我們幾個女生對藏飾的占有欲,武候祠對面是有名買藏飾的一條街。可惜藏味不濃,價格不樸實,我們空手而歸。特別有家小店,老板說耳環是40元,伙計卻欺負我們聽不懂成都話平白抬價,也許他不知道不管在哪,人對價格和罵人的話都是特別敏感的。於是我和JJ問他不是40元嗎?沒想到他說我就賣60元,你可以不要勉強,我沒讓你買呀。郁悶!!!當然掉頭就走。旅游時買東西其實根本不在東西而在意義,而他這樣一攪和,好心情當然沒了,上海我不買,跑大老遠被你斬,所以我百分之二百五的肯定那伙計是個不合格的不了解消費心理的笨蛋。
氣歸氣,飯還是要吃的,定在有名的龍抄手總店。可惜到時人滿為患,我們只能在路人的指點下去覓食。正好看到鍋魁,各種口味,人手一個的吃起來,味道有點像餅夾肉末什麼的,我吃的是拌杠豆,肚子餓的關系,我們一行人在街上一會就滅了差不多了。最後我們到了類似大食代的地方吃火鍋,發現成都人吃火鍋的時候都不用調羹的,沾料只有一種“蒜泥麻油”,不過晚餐味道一般,添飽為主。飯後兩個男生抱著兩箱水回賓館,當作飯後運動。也讓我深刻體會到出遠門時,能出力氣的都是帥哥。
第一天結束,對第二天既期盼又擔心......
10月3日
一早在賓館等我們訂好的三菱瑞豐商務車,已近十點,還無音訊,幸好各位隊友安靜等待,而我則火速和旅行社聯系。說到此次的四川省中國青年旅行社,可以說,如果不是這家旅行社的種種掃興之舉,肯定旅途會少很多挫折。這是後話,游記結束後,我會一一列舉,告訴各位我們的經驗之談以及面對對方的不負責我們飛馬團所做的靈活應變。
終於我們的車到達,我們匆匆放好行李,准備出發。駕車的師傅姓肖,極其內斂,不過很有經驗且駕車技術好。這之後七天過的如何,極大因素取決於他,所以上車沒多久後包包就問要不要送包煙給師傅。車一路駛過成雅高速公路,約莫兩時候後到達雅安解決中飯。這裡對喵喵來說是值得紀念的一個地方,因為這是她平生第一頓吃得眼淚水嗒嗒滴的午飯,只因為太辣的緣故。大家一邊安慰她,一邊保證此後幾天菜一定不要辣。而我作為這次行程的菜鳥會計來說,對130一斤,但長得像昂刺魚的高原無鱗魚念念不忘。
繼續行進,下午我們經過二郎山隧道。聽說以前沒有的時候,翻一座山要一天的時間,而我們只花了幾分鐘就輕輕松松地過了一座山。一出隧道口,眼前一亮,不知是不是心理因素作祟,覺得隧道兩頭的風景各不相同。感覺天就在眼前,雲一層壓著一層,只有在雲層錯開的一角才看到天的本色。在路口轉彎時雪山一下子出現在了面前,和想像的一樣,看不清真面目,始終躲在雲層後面。
由於出車比較晚,我們沒有時間去木格措,這讓我們覺得有點遺憾。幸好過不了多久就可以看看聞名的瀘定橋。不能稱上是真正的鐵索橋,因為腳下的鐵索間隔已經鋪上了厚厚的木板,當然橋兩旁依舊是碗口粗的鐵索。腳上厚重的登山鞋給我信心,望了眼腳下喘急的江水,昂首闊步地開始過橋。但是看到喵喵可憐地扒著橋旁的鐵索抖抖索索地往前移,不禁好笑,平常的靈巧勁此時消殆已盡。一來一回後其實自己心裡明白,過橋時還是有點緊張的,只是不想再自己嚇自己了。
傍晚時分終於到達康定。格薩爾酒店的英俊行李員穿著藏族服飾,態度友好且專業。旅途中對友對這家酒店的評價是最高了。經當地老鄉指點我們到了康巴餐館,小是小了點,但一看吃飯的既有當地人也有來旅游的,就覺得找對了地方。服務員小姑娘長得也挺漂亮,我們推薦給包包讓他考慮下下。上菜不快,但一上來就贊聲不絕,極有特色且美味,關鍵還便宜。飯後我們四處閑逛開始搜購紀念品,小雨剛停,街上人也少,空氣感覺特別的清新。我們就慢慢地走,很驚奇地看到眼熟的品牌,什麼美特斯邦威,佐丹奴這裡都看的到。我們慢慢地在一溜店裡淘,明顯兩個男生不大感興趣,一臉不得勁的表情。不過到旅途後期,每到景點結束後他們會自動問我們要要買東西。總體覺得其實東西價格都差不多,盡量在一家店買東西,價格比較好商量。盡興而回。
10月5日
晨色中我們告別康定,再看一眼《康定情歌》裡跑馬山。聽包包說他把歌詞翻譯給了Matt後,Matt說一點都不romantic,看來老外對我們中國式含蓄的感情不大能領會,但等我們再次復習後發現自己也不大能明白這唱的是怎麼回事。
這天就是繞著山跑,從折多山到高爾寺上,從剪子灣山到卡子拉山,一座比一座高。我們擔心的高原反應並沒出現,但氣溫明顯下降。半路上停下上洗手間時,意外發現特別干淨漂亮,還心想現在連這裡條件也這麼好了,才出門已經有人等著收錢了,那可是一元一人啊。貴是貴了點,但想想漫長辛苦的旅途中偶爾的驚喜帶來的舒適,一元還是值的。更何況,我們用的可是從山上引下來的天然活水,涼涼的,但皮膚很滑。
黃昏時我們到了海子山,光長石頭不長樹木的怪山,聽司機說這裡有熊和狼出沒。一天的顛簸加上已經立足於高原,一下車拍照就覺得腳輕輕的,感覺說話需要連肚子一起用氣才能發出聲來。景色有種寧靜美,使心情得到平復,但一上車就覺得頭開始疼了。看看其他人面無異色,於是只能堅持堅持,堅持到了稻城我們住的喜波熱藏居後,一進房門就衝進洗手間嘔吐起來。此時完全沒有到達真正目的地時的興奮,因為高原反應終於來了。每個人臉色都焉焉的,都說頭疼沒胃口。倒是喵喵和JJ問食堂要了白飯,說出來旅游那怕吃不下也要吃,拌著咖哩和肉松吃了大半。大家垂頭垂腦地聚在喵和小騫的房間裡商量晚飯和明天的行程,決定了根據我們的身體狀況明天上午繼續留在稻城調整,順便好好看看。晚飯嘛,雖然大家沒胃口,但我們帶了充足的食物,總要吃點。奇怪地是一個蘋果下去後,我精神居然好了,頭也不疼,精神也回來了。到後來我發現我的反應比其他人來的要早,但最快就消失了。JJ她們到晚上,甚至接後兩天,高原反應遲遲不離。JJ開始有點出鼻血和頭疼,喵喵和小騫的心撲通撲通窮跳,而包包由於有點感冒,人有點木知木覺,Matt身體素質比我們要好,但也有點頭疼。
大家調整好決定不要浪費時間,根據包包的提議去看星星。在院子裡碰上了這裡的老板,我們開始問東問西。托Matt的福,老板邀請我們上他們住的樓去看看,主要以藏式為主,但也有不少現代化的擺設,在門口我就看到了電腦。老板好客地請我們喝酥油茶,雖然早聽說這味道怪怪的,但看在跑大老遠的份上,我決定再怎麼樣也要嘗嘗。唔,聞上去有點奶油味,入口溫熱,先是有點點鹹,咽下去後感覺到有股悠長的奶香味蔓延在唇齒間。於是向老板大大地贊揚了一番,順便問問這裡的風土人情。其實和書上網上看的差不多,但由真人來說活靈活現多了,他樂意說,我們更樂意聽。經過老板的同意,我們還在他家裡大肆拍了一通。
走出院落後,沿著街道跺著步。抬頭看天空,黑藍色的大布上星星點點,看得越久,就發現亮晶晶的星星越多。這樣的看星星是我以前從來也沒有過的經驗。可惜大家對星座不熟,沒法找到更多的樂趣,只能就北鬥七星是那幾顆無結論的爭一番。
夜深了,大家終於回去歇著了,已經忘記我們是剛到真正的高原第一天,仿佛我們已經熟悉這裡很久了。
注:回來快一個月了,才慢慢調整過來。我本來以為我都已經忘記10月裡的9天所發生的事了,但越往下寫,記憶回來的就越多,最後就變成了這份流水帳。不管各位看官的想法了,就當是我寫給自己看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