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鳳朝陽——春節丹陽自助游攻略

作者: 勇氣和夢想

導讀今年春節陪父母去丹陽二日自助游。丹陽不是一個旅游城市,幾乎沒有什麼單純的游人。大多數去丹陽的人都是為了探望親戚。我們的旅行目的也是為了尋根:雖然已經沒有親戚在丹陽了,但是一百年前我們的祖先是從丹陽到上海來的。因此這次旅行對我們的意義頗為重大。 在尋根之余,也記錄下了一些旅游的攻略,以供其他有興趣的驢友參考: A:交通丹陽市位於江蘇省境 ...

今年春節陪父母去丹陽二日自助游。丹陽不是一個旅游城市,幾乎沒有什麼單純的游人。大多數去丹陽的人都是為了探望親戚。我們的旅行目的也是為了尋根:雖然已經沒有親戚在丹陽了,但是一百年前我們的祖先是從丹陽到上海來的。因此這次旅行對我們的意義頗為重大。 在尋根之余,也記錄下了一些旅游的攻略,以供其他有興趣的驢友參考: A:交通丹陽市位於江蘇省境內,地處常州與鎮江中間。丹陽是個名副其實的小城市。沒有特快直達列車,我們只能乘坐快車:K376,從上海至西寧的火車第四個站經停丹陽,上午8:15分出發,歷時3個半小時,有兩節車廂是給丹陽的;沒有旅游列車,我們只能買硬座的票子,後來發現該列火車還賣站票,那個叫做擠啊(也是我們自找的,趕上了春運的趟)。 也是因為春運的關系,上海不賣來回火車票。中午11點45分到達丹陽後,我們馬上急著買回程票。但被告知所有的火車票都沒有位子了,要買您就站3個半小時吧。於是我們只能轉戰汽車站。汽車回程的旅程時間也是3個半小時左右。丹陽一天有6、7次長途汽車赴上海,可是唯一剩下的只有14:30的從丹陽出發的汽車了。因為春運,票價還自動上浮了20%(火車票單程33元一張,汽車票漲價後81元一張)。丹陽的火車站和汽車站實在造得不敢恭維,就是倆小土丘。在那樣的環境裡面,被告之返程的票子只有那麼一班,再貴也得買,再不滿意也得搶購啊。原來還想買下午晚一些時候的回程票,但後來的事實證明,在丹陽24小時足夠了。 丹陽市內打的或走路都可以,因為實在太小了。起步費6元,基本上不會超過起步費的。丹陽這個地方真是有趣,什麼事情漲價都是自己決定的。年初三司機老哥們自己價格聯盟,決定把起步費漲到10元。我們問為什麼,他們倒也老實,都說“沒什麼原因,就這習慣”。 街上還到處都有騎三輪車的,2元一趟可以兜市區一圈。但是因為天氣太冷,三輪車沒有什麼遮掩,還是不要嘗試這種“情趣”了。 B:住宿 我們下榻在丹陽唯一一家四星級酒店:金陵飯店(沒錯,是和南京那家一起的)。除了汽車票,出租車起步費之外,酒店的價格再一次自行變動。只不過這次是往下調價。check-in的時候突然被告知春節期間大促銷,標間238一晚(含雙早),娃哈哈哈,是俺住過的最便宜的四星級酒店。值得推薦! 在出發之前,我們也曾經在網上查到過什麼“丹陽大酒店”、“海明威大酒店”等等,其實這些酒店相互之間都不遠。不過那些所謂的“大酒店”都是三星的,而且在外面一看就可以感覺得到其年老失修、陰暗潮濕的味道(招我惹我啦,不能隨便批評人家)。 C:吃 說到吃,出發之前我在網上可是頗查找了一番丹陽的特色菜。什麼“一刀不斬獅子頭”、“冰糖扒蹄”、“蘿蔔絲餅”、“大麥粥”等等。不幸的是,偶這三頓都沒有吃到特色菜。丹陽幾乎就沒有本地的飯店,其實壓根也沒什麼飯店,實在不是一個旅游城市的說。。。 在丹陽吃飯就和吃農家菜差不多,讓人“嘴巴一亮”的菜式就是那些耳熟能詳的菜名。豆腐是我最喜歡的,就是有豆香的那種(不過朱家角也可以吃到,何必去丹陽捏);老鴨煲也是原汁原味(考慮到禽流感的原因,後來沒敢多點);粉皮是很好吃的,特別勁鬥;青椒土豆絲,2元一大盤,真是價格實惠量又足;餃子一份5兩起賣,吃白飯有的地方不要錢……雖然沒有什麼地方特色,不過總體感覺像北方,吃得挺爽。基本上每頓70元左右,三個飯量頗大的人就可以吃得很飽啦。 D:玩 丹陽不是旅游城市,如果僅僅是衝著玩去,那可真的要有失望的心理准備。“丹陽旅游網”上主打推薦的“唐中和鐘”和“萬善塔”都是非常普通的景點(門票各5元,春節期間漲為10元)),唯一可以一去的是離丹陽市20公裡左右的“季子廟”(門票20元)。據說是這裡吳文化的發祥地,孔子的第九個弟子是齊國的太子,這裡還有孔子親筆留下的墨寶十個字,可以算得上是天下僅存的國寶了。 我發現丹陽的井特別多,“雙井巷”、“大井巷”等地名以井命名自不用說,季子廟門口就是一口井,裡面還有一個景點叫做“沸井”,四個平方米裡面有六口井,還是常年咕嚕咕嚕地冒泡。最有趣的是,這六口井是“三清三濁”,而且每口井據說都有自己的味道,什麼“可樂井”、“啤酒井”、“麻辣燙井”……看到我懷疑的眼光,當地人居然還拿出一個長柄勺子,要舀一口井水上來給我嘗嘗!算了,這荒郊野嶺的地方,喝一口渾濁滴、常年冒泡滴、有怪味滴井水,這算是什麼事啊! 季子廟旁邊還有一座廟,裡面有一座九曲橋,就像是放大了的豫園。其實出去玩耍,有什麼景點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和家人在一起,大家都開開心心的:爸爸拍到了他想拍的照片,媽媽看到了她故鄉的情景,我成功地陪了二老一回,大家都心滿意足了。尤其是回到上海之後,看到新聞裡面說當天上海的豫園人滿為患,幾乎每個游人都是前胸貼後背的,實在是覺得其實小地方也真的有小地方的好處。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