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8月下旬,zhou約我去蘇州太湖的太湖鎮拍太湖的開漁節。
太湖沿岸每年的四月到八月是禁漁日,不准漁民出湖捕魚,保護魚苗、使魚能順利成長。到八月底九月處,禁漁結束。據說漁民們要舉行社戲,預祝出湖捕魚順利、豐收,很熱鬧。
我打電話,一直打到蘇州太湖漁業管理委員會,才確定開漁節是9月1日。
我和zhou8月31日晨乘火車到蘇州,再換乘到光福的中巴,近十一點到光福。
光福鎮,位於鄧尉山麓、太湖之濱,是吳縣鏡內具有幾千年歷史的古鎮之一,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之稱。
提到光福,我們就想到光福鄧尉的香雪海,春天的梅花海洋。現在是秋天,我倆就不光顧香雪海了。在光福鎮上吃了午飯,去街上兜了一圈,這是我們的習慣,外出遇到小鎮,只要有時間,都要去兜兜看看,了解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生活習俗。看到在鎮旁有一高聳的塔,走近一看是一寺廟——銅觀音寺。看它的介紹:銅觀音寺原名光福講寺,距今已有1456年歷史,是梁陳顧野王捨宅建寺。背靠龜山,山頂建有七層舍利塔,(就是我們在遠處看到並引我們來的那塔),山門前有陀羅尼經幢(還在),寺內古銅觀音聖像,為宋康定年間(1040年)的出土文物。我們進寺,登上舍利塔,南觀鄧尉山,郁郁蔥蔥;西觀太湖水,波光粼粼。青山綠水,田園風光,盡收眼底。我們舉著相機,找最美的景,還不敢隨便拍,要為開漁節留著。
二點多,我們離開光福鎮,搭車到太湖鎮。
還沒進鎮,就見到路邊的河道裡有停著漁船,我們很興奮,有好戲看了。在鎮上看到原來電話預訂的太湖鎮招待所,在外面看就感到破破爛爛,就不想住了,路上有新疆克拉瑪義油田的療養院的廣告,打電話過去,有房160元/間,訂了一間,就是要穿過鎮,到山旁。
訂好住處,就向鎮邊的漁村碼頭走去。在碼頭邊,有些漁船停著,但不多,也有些船已陸陸續續的離開碼頭開向太湖深處。我們感到很奇怪,不是還有慶祝活動嗎?怎麼就這麼走了呢。趕緊找了一漁船問,原來現在太湖中的魚越來越少,出一次湖收獲不多,漁民們已沒了原來的那種心情,現在就想著趕快出去,占個好位子,不要讓別人搶了先。所以現在已沒了社戲、焰火,大家自己放些高升,也就算是一種儀式、一種慶祝了。我問:不是要到明天才能捕魚嗎?漁民說:是啊,今天去搶好為子,明天一到時間就可下網,現在也就前幾網魚多些、大些,後面就不知道了。
原來如此,哪還有什麼社戲、什麼萬船齊發的情景啊。我們好失望。匆匆拍了幾張兩三艘漁船出港的畫面,掃興地去了療養院。
晚上,天還下了雨。療養院位置不錯,前面就是太湖,湖邊還有一個廢棄的水塔。登上塔,眼前就是從碼頭到太湖的必經之路,要是萬船齊發,這裡是最佳拍攝地,現在只見一艘、兩艘的通過,聊無生趣。
來拍照的不光是我們,在療養院裡還遇到蘇州攝影協會的一幫影友,他們前幾年也來過,聽他們談以前的盛景,我們心裡是又癢又恨,滿不是滋味,來晚了!
睡在床上,拌著雨聲和一會兒一艘、隔段時間有一艘的出港漁船的孤零零的馬達聲,我進如了夢鄉,一會兒,我眼前出現了一幅人聲鼎沸、鞭炮震天、焰火升空、萬船齊發的景色……但願這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