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尼公路走到底(四)

作者: clamge

導讀5月1日日喀則-樟木早上6點去敲服務員的門,取回身份證。這時天還沒亮,招待所的大門也鎖著,我只好走樓邊小路繞到隔壁的山東大廈,再從那裡出來。一個人站在黑漆漆的街上,等到6點半車才來。車上除司機外還有一個藏族人,不知是否要輪流開,車又去接一對藏族夫妻後開到客運站附近的公司所在地,交余下的200元車錢,又上了第4名乘客。這時發生了一個意外,我的水 ...

5月1日日喀則-樟木早上6點去敲服務員的門,取回身份證。這時天還沒亮,招待所的大門也鎖著,我只好走樓邊小路繞到隔壁的山東大廈,再從那裡出來。一個人站在黑漆漆的街上,等到6點半車才來。車上除司機外還有一個藏族人,不知是否要輪流開,車又去接一對藏族夫妻後開到客運站附近的公司所在地,交余下的200元車錢,又上了第4名乘客。這時發生了一個意外,我的水壺從車上摔下,粉碎性骨折。

車出日喀則城時天還黑著,到8時左右天才漸漸亮起來。車是豐田陸地巡洋艦,但顛簸得很厲害,雖然感到很困但根本沒法睡著,我現在終於體會到拉薩-日喀則段的路況的確算是非常好的了。在西藏的路上能看到的大多是豐田車,還有就是長途大客車和東風大卡車。車就這樣往山上開,不久開始下雪,越走雪越大,很快四周就全白了。因為車窗緊閉,所以坐在車裡並沒有覺得冷。

我發現同車的乘客都不是游客,而是到樟木做生意的。我和那對夫妻同坐在後排,前排的另一位乘客是從浙江台州來的,已經在樟木做了3年生意。我就時不時向他打聽一些在樟木換尼幣的情況,彙率多少啦,安全嗎之類的。

10點左右開始下山,到拉孜縣,天氣漸好,有藍天白雲,但氣溫較低。停車休息5分鐘後繼續上路,一路還是不斷上山下山,時晴時雪。路上看到一輛翻在路邊的車子,偶然也會可看到一些小村落,四周基本上看不到什麼農作物,只有寸把長的草本植物,有牛、羊和馬,估計是以蓄牧業為生。路邊的小孩都很純樸可愛,會向來往車上的人揮手示意。

下午2點左右到新定日,停車加油。中國石油在西藏的業務好像做得很大,到處都是CNPC,這裡也不例外。一個小小的加油站裡已經停著十多輛卡車,不但要加油箱的,還要加車上油桶的,我們的車等了近一個小時才插空加完油。

離新定日不遠就是魯魯邊檢站,實際上這之前已經檢查過好幾次了。全車的人都要下車,還要檢查行李。我用的是有尼泊爾簽證的護照,所以就沒辦邊境證。即使沒有簽證只用護照好像也是可以的,那個浙江人就是這樣。

3點半左右經過珠峰,但今天雲太多,只能看到珠峰的下半截。由於不是包車,所以路上就算看到再好的景致也沒辦法停下拍照,只能把它們默默地記在心裡。接著就到了老定日(協格爾),司機在這裡停車吃飯,我也不知道這算是哪頓飯,加上已被車裡輪番登場的四杆煙槍熏得食欲全無,所以就沒有去吃。老定日很小,從這頭走到另一頭恐怕一百米也沒有,加上到處都是狗,我連車都懶得下了。

重新出發後不久就看見遠處連綿不絕的喜瑪拉雅山群峰,看著這些在陽光下傲然挺立的雪峰,我很快就把沒能一睹珠峰芳容的遺憾拋到了腦後。司機有時並不走現成的路,而是從山坡上直接向下衝,一下子就能省掉7、8公裡的路程。

我們就這樣穿越了喜瑪拉雅山,於下午7點到達南麓的聶拉木縣城,在這裡又接受了一次檢查。到聶拉木前已經可以感覺到車在往山下走,過了聶縣城後下降得更明顯,山上植被明顯增多,有許多高大的喬木,其中不少被雷劈過,看得出這裡經常下雨。車子在狹窄的山路上盤旋,塌方的痕跡清晰可見。雖然不是雨季,山上仍有許多瀑布飛瀉而下,一直衝到路上。其中有一處水勢相當大,所以建有鋼筋水泥加固山體以防止塌方。經過此地時,司機還讓我們把窗戶都關上,停在這裡洗了一會兒車。

又經過一次檢查後,約9點終於抵達樟木。我原想在318線的終點拍張照片留念,但發現到樟木附近就沒有milestone了。樟木實際是建在公路上的一座小城,從規模上看,似乎比縣城聶拉木還大些。所有的房屋都建在公路兩旁,整座城只有一條路。為了明天出關方便,我就住在離海關不遠的樟木賓館經濟房(四人間)(50元),房裡只住了我一個人。稍事整理後外出晚餐(5元),又到街斜對面的郵局打了個電話回家(4分鐘,6.6元)。街上有不少換尼幣的販子,不過我看天色已暗,所以決定明天再換錢。

5月2日樟木-加德滿都Kathmandu

早上約10點半出門,郵局門口寫的是8點開門,但還沒開,只能把給家裡的明信片留在服務台(到現在還沒寄到的說)。海關是10點開的,街上已經擠滿了等著出關的客車和貨車。

現在街上的販子大多在做剛從尼泊爾入境的外國人的生意,沒什麼人理我,我只能主動找販子問。販子說1人民幣換7尼泊爾盧比,明擺著是欺負人嘛,昨天那個浙江人說換個8.7是不成問題的。於是我把目標轉向一個被販子們圍著的老外,說我是游客,可以給她更好的彙率。她說販子給9.2,我說我可以給到8.5。那些不會說英文的販子這才開始著急,說可以用8.8跟我換,還說如果我直接跟老外換,就讓整個樟木城的販子都不和我換錢。因為老外實際上只有3000尼幣,遠遠不夠我的需要,我就決定先跟販子換,但做人要講信用,老外的3000尼幣還是要跟她換的。誰知這時老外有些急,說也用8.8跟我換。反正販子也聽不懂,我就讓老外先等我跟販子換完。本來這也算是一筆成功的交易,誰知忙中出錯,多給了販子100元人民幣,加上後來和老外換的,比價大約是8.6,唉,就當花錢買個教訓吧。老外還向我介紹了她在加德滿都住的旅館,說是非常干淨又便宜,並說尼泊爾是一個very beautiful country。

我12點左右往海關走,因為我沒有車,所以反而不用排隊。這時要出關的多是邊民,持簽證出境的並不多。手續也並不麻煩,填完一張出境卡,解放軍叔叔在護照上敲了個章就放行了。

出關後有拉客的車子,說是包車下到8公裡外的友誼橋需60元,若是等齊人則10元每人。我剛剛損失了100元,又只有一個人,當然不可能包車,但等了很久都不見有別人要去友誼橋。這時有一個尼泊爾出租車司機拉生意,說是坐小車到加德滿都只要3個半小時,從2500尼幣還價到1500尼幣,說好只能另帶一名乘客。

1點出發,往山下行8公裡到友誼橋,路不遠但路況極差。過了友誼橋就是尼泊爾境內,那個小鎮叫做科達裡Kodari,在鎮上的一個破舊的小房子裡辦入境手續。等我再回到車上時,發現後排已經坐了兩名尼泊爾婦女和兩個小孩。反正我一個人坐在前排,不受他們影響,加上其中一個JJ長得實在是PP,於是也就沒和司機提出只帶一名乘客的問題。尼泊爾人長得有些像印度人,輪廓清晰,所以一路上看到不少帥哥美女。

尼泊爾受英國影響,車子靠左邊開。路上的景致與樟木附近的差不多,不過瀑布更多且水勢更大。山谷中那條從中國境內流下的河也變得更寬,尼泊爾人還在河上建了兩座水壩,但越往下游,河水越黃。從Kodari到加德滿都的路程約為280公裡,開始的一段路非常不好,行至離加都100公裡左右變成柏油路面。一路上有不少像樟木一樣建在公路兩旁的小村子,從村民的穿著看,生活水平顯然不高。我們基本上是在往下走,植物漸多,有仙人掌、芭蕉、紅木棉及松、竹等。梯田裡的農作物則有水稻、花菜和玉米之類的。到後來地勢越來越平坦,我想已經進入加德滿都谷地了。

下午5點左右抵達加德滿都,和上海比起來,加德滿都就像是個縣城,這倒不是從規模上看,而是從交通、城市建設等方面看。我決定先住在老外介紹的Hotel Mount Holiday,單人間370盧比(5美元)。房間的確很干淨,但自來水卻有些黃。旅館位於加都的Thamel商業區,這一區酒店旅館密集,所以街上幾乎都是外國游客,街道兩邊是賣各種旅游紀念品的商店。我外出逛了逛,但覺得有些摸不著頭腦,走了一會兒就迷路了。聽說尼泊爾食物都比較辛辣,所以在一家中國餐館吃晚餐(180盧比)。這裡打長途非常貴,打了個電話回家花了760盧比(4分鐘)。回到旅館才想起問時間,加德滿都比北京時間晚2小時15分。

也許是第一次獨自在陌生的國度旅行吧,我感到有些迷茫和無助,希望睡上一覺,明天早上醒來一切都會好起來。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