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一個我的婺源--彩虹橋黃昏的“倩影”

作者: maomaobobby

導讀婺源清華的彩虹橋對外來游人來說是一處較有名氣的旅游景點,可對於住在橋周圍的村民來說,它不過是多少年來農民們生活勞動不能缺少的一座普通的渡橋。我這次以清華為游玩的大本營,因此去看彩虹橋成了忙裡偷閑的順帶一走。那天上午去了延村思溪,回清華已是下午2點多。為了避開下午的酷熱,我到5點多才去彩虹橋。因著就住在清華,因著這會兒游人已大多離去,觀 ...

婺源清華的彩虹橋對外來游人來說是一處較有名氣的旅游景點,可對於住在橋周圍的村民來說,它不過是多少年來農民們生活勞動不能缺少的一座普通的渡橋。我這次以清華為游玩的大本營,因此去看彩虹橋成了忙裡偷閑的順帶一走。那天上午去了延村思溪,回清華已是下午2點多。為了避開下午的酷熱,我到5點多才去彩虹橋。因著就住在清華,因著這會兒游人已大多離去,觀賞彩虹橋就有了一種到鄰家走走的心態,看到體味到的也是一種別樣的景致。

夕陽下的彩虹橋文靜安閑而美麗,橋周邊更是一派秀麗的鄉村景色。除了拍到幾張金色的晚霞伴著彩虹橋,其他照片都因光線較暗不成功。不過我的眼睛倒是一刻也沒有閑著。我在古老的木板橋面慢慢度著,橋上及周圍已看不到幾個游人,星星兩兩走過的都是附近的村民。幾個背書包的小學生打鬧著衝過橋,兩個農婦提著竹筐經過,大概是做小生意歸來。一個漢子挑著一大擔糞水上得橋來,老遠我就聞到刺鼻的臭味。那糞挑子在漢子肩上有節奏地上下晃悠,晃一下就濺出一點糞水,就這麼一路灑過橋面,留下一路臭氣。不過在那會兒我覺得這極其自然,因為對這漢子來說,這橋根本不是要花20元錢門票才能觀賞一次的名勝古跡,而是他村邊自小相伴的普通渡橋,是他每天挑糞的必經之地。我走到橋的另一頭,寬寬的石板台階順橋而下。橋下停著一輛獨輪車,裝著滿滿的貨物。這就是那種使用了千百年,把婺源的石板古道都壓出凹槽的獨輪車了。獨輪車要過橋,先得上石板台階。就見兩個壯實的農民,一個在前,拉著車頭的繩子狠拽,一個在後,推著車子猛頂,一口氣功夫車已上了橋,嘎嘎吱吱過橋而去。

順著河邊的石板小路前行,一邊是連綿不斷的竹林。黃昏中幾個婦女在河邊洗衣服。她們的身影和著朦朧的水中倒影,竹林和山巒,組成一幅水墨畫。我努力想用相機記錄下這畫面,可惜水平不濟未能如願。

天色更暗了,游人已經絕跡,村中的男人女人孩子們一群一伙的都下河洗澡了。一時間,彩虹橋下的河水中熱鬧起來。後來聽說當地都有下河洗澡的習慣,就是住在鎮子上的居民晚上也願意到鎮邊的河中洗一洗。男人和孩子們沒什麼特別要說的,倒是那些婦女們,是一道獨特的風景。女人們走在石板小道上,有的正往河邊去,有的已經洗畢歸來。或胖或瘦的身軀穿著短袖小褂或者就是一件小背心,但下邊就無一例外了,全部是那種露出大半個屁股蛋子的三角褲衩。更有甚者,我在夜色中離開彩虹橋回鎮上時,大馬路上不時碰到洗澡的女人,也全是無二的打扮。開始我還覺得是不是這地方世風粗俗,可不一會兒就沒了這種感覺。女人們下河洗澡,其實就像在自己院子或屋邊做每天必做的功課,這裡就是她們的家,自家的院。她們可不會把彩虹橋和下面的小河當作什麼國內外知名的旅游景點(當然是在夜色降臨之時)。穿著三角褲衩在自家的河邊轉悠,自然和諧大方,容不得你生出什麼歪念頭來。

在婺源的幾天中,我時時忘卻自己的游客身份,總是避開那些游人如織的景點,力圖觀察,觸摸一些平凡細小的人或物或事。正是這種接觸,往往能獲得心靈的碰撞和感應,帶回不斷咀嚼的記憶。



(黃昏的彩虹橋)



(晚霞伴彩虹(橋))



(下橋走小路就進村了)



(獨輪車上橋)



(洗衣的婦女)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