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黎貢山 華彩段-六庫
高黎貢山在許多走驢或車驢及飛驢心目中 那是值得探幽的飛地 有精彩有驚險
高黎貢山是個很大區域的概念 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至怒江州的貢山、福貢、瀘水三縣 中段騰衝縣兩縣區 南端至保山市的隆陽區
高黎貢山 是少數民族的說法 就是“神山”之意
高黎貢山主峰在怒江州境內 沿途也有被稱為高黎貢山山峰的
高黎貢山其實是沿怒江單側或兩側 與怒江大峽谷縱列 形成的狹長自然景觀 有奇特的地質地貌 異常豐富的動物植物資源 據稱有82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有樹蕨、雲南紅豆杉、禿杉、長蕊木蘭等國家和省級保護野生植物58種
若用數據表達 北、中、南相對獨立的三段式的高黎貢山保護區 北緯度跨了約達4度 東經僅有40分 北高南低 最高海拔5128米 最低海拔720米 落差僅達4400米 南北長約400公裡
沿伴怒江而築的雲南省省道 自南往北或自北往南 那高黎貢山的精彩就會一覽無遺 不過越往北走 路途越發艱難 如果是冬季 那大雪或冰封道路 那就寸步難行
欣賞高黎貢山 其實還可以沿途領略到多民族混居或民族獨居區 少數民族有傣、傈僳、怒、回、白、苗、納西、獨龍、彝、壯、阿昌、景頗、佤、德昂、藏等16個民族其風俗習慣和他們的生活環境 傣族主要分布在隆陽區境內,怒族主要分布在貢山、福貢,獨龍族、藏族僅分布在貢山縣境內 怒江州有12個民族
高黎貢山華彩段 就在六庫怒江上游
2 進出六庫 欣賞怒江大峽谷與民俗
從保山出發往六庫 先上大保高速公路 老營出口下高速 沿G320國道北行 在保山重鎮瓦窯 轉走省道S228 大理州路段又被稱為金六公路 這條路即可直抵怒江州首府-六庫
進出六庫 進出六庫省道 兩條路均源之保山市 一條經過騰衝縣 走S228則必須經過3個州市 保山市-大理州-怒江州 這實在是因山勢與怒江縱流而不得為之 換句話說 進出六庫 車道只有南北縱向 幾乎沒有東西橫向[若有 則路況極差] 再有 大理州重鎮漕澗 大理人雲龍人要去那兒 也不得不借他州他市道路繞遠道進出 這是滇西道路之特點 部分解釋為何滇西區域 雲南通行收費口不多
進出六庫 可以盡情欣賞沿途怒江大峽谷 高黎貢山華彩段就在途中 尤其自六庫後逆怒江一直上行 去福貢去貢山 這一路就是怒江大峽谷精華部分 又號稱“東方大峽谷” 那兒生活著世界上唯一的民族-獨龍族
正逢元旦 路上 只見村民 人背簍或驢馱婁 紛紛往大理州槽澗趕集 僅來回2車道的省道S228 在穿越鎮時 變得更窄更窄 穿鎮之路上 胡亂停滿了各式各樣的車輛 有卡車農用車小面包車等 許多人就搭乘這類車輛前來購買過新年食品禮物 路邊的攤位也占去了部分路面
其實 一路駛來 也就此處最有人氣 此地人頭攢動 絡繹不絕 好一派繁忙景像 我們的車只能在人流中車堆中慢吞吞擠過去
怒江大峽谷確實讓人著迷 當車在雲上行 時常見到山腰掛著雲海 山澗奔流直瀉的瀑布 飛濺形成騰騰升起的雲汽霧 十分壯觀
進與出六庫 不同的時段 怒江大峽谷沿途景致 給人的感性完全不同 下午北進六庫 冬日陽光依然那麼強烈那麼炙熱 讓人絲毫沒有隆冬季節之感 除非太陽下山 山巒在陽光下 郁郁蔥蔥
而清晨 南出六庫 陽光初升 尚未溫暖山神 車在山顛之間穿行 陽光照耀的山峰 金色輝煌閃爍 雲海環繞 車外冰點左右 空氣寒冷刺骨 路面雖沒有結冰 車內外溫差 已令車窗玻璃上起了霧氣 車窗邊緣結了冰凌 前方景色更加清爽干淨 層次分明 雖說許多轉彎口會令太陽直射眼簾 那絲毫抵消不了飽賞美景帶來的快感
冬季怒江 沿途的高聳的大樹幾乎都被斬去樹冠 就留主樹干 原來是樹高怕招風 這是保護山道路基的一項措施 若大樹倒伏就會連根拔甚至嚴重損壞路基 山崖邊就怕塌陷
進出六庫的金六公路 部分路段在修在拓寬 因為車流量不大 所幸沒有太長時間堵車 部分路段樹有塌陷危險的警示標 S228省道和其他滇西道路一樣 除了有許多盤山急彎道連續彎道外 還有連續下坡路 多達20幾公裡
原來去騰衝去六庫要邊境證 並要費用 現在不需要了 過邊防檢查站不久 3小時30分後 車終於駛入六庫城僅1公裡的穿城路
3 六庫見聞
六庫 是怒江傈傈族自治州州府 瀘水縣府和六庫鎮府三級黨政所在地 是全州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交通中心 怒江從中穿流而過 將六庫鎮一分為二 說江東是政治商業中心 江西是文化區 整個城區 沿南北向狹長山谷間怒江兩側而建 怒江大峽谷令怒江人民無法隨心所欲建設他們自己的家園
位於六庫城怒江上 有3座橋 其中兩座相鄰為伴 就在鎮中央
一座是懸索橋-向陽橋 1976年建造 原是交通要道 現是步行橋 橋立柱上至今留住毛澤東的詩詞《送瘟神》中“紅雨隨心翻作浪 青山著意化為橋 ” 借寓怒江人民變怒江天淵為坦途的決心和信心
不遠處是1990年12月落成的混凝土大橋-怒江大橋 全長337米 154米單拱橫越怒江的3拱橋
元旦前夜 兩座大橋與沿江兩岸開燈迎新 雖說照明燈飾落伍 照明手法稚嫩 可變幻的綠色紅色燈光仍令怒江兩岸大放異彩 怒江在此刻也變得溫順乖巧
海拔850米的六庫 冬日近元旦並不寒冷 六庫居民攜妻帶兒紛紛走上橋頭賞燈
元旦早晨 怒江州警察就在人民路上執勤 其中還有一位女警
六庫沒有高星級的賓館 六庫十層以上建築屈指可數 鎮中央最高的2棟賓館 通寶[原名佰億]和盛寶在打擂台
登高通寶大酒店 可以一覽六庫四方美景 六庫雖被怒江兩側山的擠壓 可南北向還是有延伸空間 如果說重慶是山城 那六庫是山之城 現在建築物也有走向山上的趨勢 如果是這樣 那六庫的面貌將完全改觀
沿怒江東側馬路 是當地露天馬路集市 出售鞋類年畫小玩意兒 邊上有個農貿市場 裡面有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食品和水果 裡面也有當地人娛樂的桌球 玩一次桌球僅5元 如果沒有對手和自己玩 老板娘就會陪練 如果自己輸了才付錢
六庫整個城區曲指可數幾條馬路 還不及江浙地區一個小鎮 雖令人難以置信 有趣的是 州府主道-人民路還是單行道 在人民路上有一家州新華書店 可以買到怒江旅游交通圖 是02年出版
雖說是在傈僳族人數占優的怒江州府 遇見的當地人都會說普通話 馬路上也見不到穿傈僳族等民族服飾的人 從人長相也分辨不出[其實真不知道傈僳族等民族服飾及長相如何] 在街上橋頭見到最多就是瓜子攤 是生的
六庫 就時尚方面比山外落後幾年 唯一能跟上山外時尚點 就是廣告牌 街上有一家香港老爺車專賣店 是加盟是直屬 不得而知
掛雲Q三輪摩托車是當地人的“的車” 小小的六庫鎮 有3條線路的公交車
六庫名稱來歷也有許多傳說 漢族人說 這裡周圍共有六座山 山山藏有寶
傈僳族人說 地下有龍潭 叫“羅苦”
白族人說 此處是珍禽異獸穴居的地方 土司常在這裡下扣捕鹿 所以叫“鹿扣”
另外 可以去渡口觀賞攀枝花巨樹 是六庫重點保護的對像 此樹高20米 樹徑5.13米 平均冠幅46.3米 占地4.23畝 是六庫的一大景觀 據說已有400多年的樹齡 怒江渡口因有若干座橋 幾乎廢棄
此外 若騰衝熱海泡過溫泉的余溫還令人回味 那再去六庫城北端12公裡處一片天然溫泉群享用 則會有意外的驚奇和感受 城北的溫泉群 平均水溫50℃有時高達72℃ 雖比騰衝97度低 可當地采用純樸自然的洗浴形式-男女共浴 令人神往關注 每逢春節初二到初六 傈僳族人從州各地長途跋山涉水 紛紛聚集在此 開溫泉浴盛會 溫泉被傈僳族人視為聖水 溫泉洗浴中 若以男女共浴這種方式 就能洗掉一年的污晦 就能求得來年吉祥如意
六庫 沒有名所古跡 沒有高檔的賓館 路途艱辛 可飽嘗怒江州大自然美麗風光 極大吸引了驢友們 特別是自虐走驢
數據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轄2個縣、2個自治縣 面積-人口-經緯度
怒江州 面積14703平方千米 人口46萬 州府六庫鎮
怒江州 東經900 07 -990 39 北緯250 33 -280 23
瀘水縣(魯掌鎮) 面積2938平方千米 人口16萬98.82度25.97度
福貢縣(上帕鎮) 面積2804平方千米 人口 9萬98.92度26.89度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金頂鎮) 面積4455平方千米 人口19萬 99.29度 26.49度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茨開鎮) 面積4506平方千米 人口 3萬 98.6度5 27.73度
六庫 面積319.94 平方公裡 人口4.4萬 一個以傈僳族、白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鎮
數據 立體型氣候,雨量充沛,空氣濕度高
全州每年總降水量約為286億立方米 還有西藏高原、迪慶流入的過境水量 總徑流量為873億立方米
數據
怒江 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 上游稱那曲(即黑水河) 流經西藏、雲南出國境穿過緬甸稱薩爾溫江 最後注入印度洋
位於怒江州境內長310公裡(瀘水縣景內近140公裡)
數據 "四山夾三江"的高山峽谷奇觀 "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產的核心地帶
擔當力卡山、高黎貢山、碧羅雪山與由北向南奔騰傾瀉的獨龍江、怒江、瀾滄江相間縱列
數據 怒江大峽谷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互相碰撞及板塊俯衝的縫合線地帶
怒江大峽谷其長度為世界大峽谷之最 700多公裡 長度約等於350公裡科羅拉多峽谷的兩倍雅魯藏布大峽谷長494公裡
怒江大峽谷最大高差達4500米 比科羅拉多峽谷深得多(科羅拉多1800米) 但比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最大高差6000米要小 可算為第二位
數據
六庫-福貢 公裡-貢山 230公裡-丙中洛 40公裡
六庫-片馬 96公裡-聽命湖 徒步15公裡 六庫-騰衝 227公裡 六庫-保山 148公裡
騰衝-保山 168公裡 騰衝-芒市 115公裡 騰衝-昆明 761公裡
保山-昆明 510公裡 保山-大理 164公裡 保山-芒市 165公裡
數據 雲南少數民族 中日英對照
彝族 イ Yis 哈尼族 ハニ Hanis 苗族 ミャオ Miaos 白族 ペ- Bais
納西族 ナシ Naxis 傣族 タイ Dais 蒙古族 モンゴル Mongolians
瑤族 ヤオ Yaos 侗族 トン 布依族 プイ 藏族 チペ-ト Tibetans
羌族 チャソ Qiangs 拉祜族 ラフ Lahus 布朗族 プ-うン Bulangs
基諾族 ジノ- Jinuos景頗族 チンポ- Jingpos 壯族 チワン Zhuangs
獨龍族 ト-ルン Dulongs 傈僳族 リス Lisus 怒族 ヌ- Nus 白族 ペ-
阿昌族 アチャン Achanges 普米族 プミ Pumis 德昂族 ドァン 回族 回 Huis
佤族 ワ Was 崩龍族 パラウン Bulangs 等

(六庫怒江大橋)

(元旦前夜六庫 向陽橋)

(怒江邊六庫露天攤位)

(登高遠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