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新疆之1:向北走…沒有寫游記習慣的我最近才在老師的提醒下學寫,在去年底補寫了“甘南行”等兩篇游記,今年一月中旬寫了尋夢雪鄉。因其他原因,斷斷續續拖至現在才繼續補寫。早就聽說北疆是攝影家的天堂,不少獲獎大作都是在這裡拍攝出來。這裡有如詩如畫如同童話世界夢境般的天堂。去年9月24日,參加了中國攝影家協會組織的“金秋喀納斯”攝影采風活動。
籌備了兩個月,提早45天買到打4折的機票,經過了4個半小時的飛行,在晚上8點多我們從祖國的南方廣州抵達西北方城市烏魯木齊,天還是亮亮的。離開機場打的士直奔位於阿勒泰路的國泰飯店報到,辦好入住手續後,我們去了飯店附近逛夜市、吃夜宵後買了一些干糧,就回到賓館休息了。
向北走…
早餐後我們40幾個來自全國各地的影友(1/4是女士),分別乘座兩輛33座的車,向北疆開去。汽車沿著217國道走,午餐只好在路上吃干糧解決了,到下午5點多到達烏爾禾,放好行李後就去魔鬼城拍攝日落、夕陽下的戈壁風城,我們到達魔鬼城時天不怎麼好,是多雲的天氣,我們都說可能拍日落的希望不大了,於是大家都在努力地拍攝其雅丹地貌,討論著怎樣才能更好地表現他的質感,沒想到拍著拍著,西邊天際紅起來,雲也散了,太陽露出並慢慢地下降,我們歡呼著並不斷地拍啊、拍啊,拍到太陽完全的落下,才依依不舍地離開。當晚入住鳳城酒店。
天未亮,我們就去魔鬼城拍日出,在裡邊轉了幾圈,我們也分不青東南西北,因為魔鬼城太大了,我們也找不到昨晚拍日落的地方,影友一回兒說這邊天有點紅,可能這邊日出,一回兒又覺得那邊天紅了,是那邊日出,結果都沒搞清方向,後來還是靠指南針來定方向,我們就架好三腳架,等著太陽的出來,終於我們等到了第一摟的陽光,朝霞映在魔鬼城上,把他照得層次分明,我們也狂拍起來,直到太陽高掛才走。早飯後我們離開烏爾禾去童話夢境般的禾木鄉,沿途上,我們拍攝了七彩山林齊巴窩依山村和牧場,最為壯觀的是轉場的羊群,可惜的是為了趕路,沒有停車下來拍攝,只好在車上隔窗拍攝了。
再北走,禾木在招手…
禾木村,是坐落在群山環繞的谷地上的小村莊,據說住著成吉思汗的後裔。因為通往禾木的公路要在晚上9點施工人員停工後才能通過,所以汽車排起了長長的車龍,我們都說早知道還不如讓我們下車拍轉場的羊群,等了三個多小時才通車,在晚上12點多到達禾木鄉,天氣很冷,我們站在駐地等分房,結果領隊分完男士再分給女士,我們冷的直打哆嗦,都說領隊沒有紳士風度,連女士優先都不懂。
凌晨1點多才睡覺,5點半起床,去村後山拍日出。當時天又冷又黑,人又困,背著十幾公斤的器材,反正是拉在隊伍的最後面,後來還是影友幫我拿影包上去的,我就借助三腳架作拐杖,一路跌跌撞撞,都不知道是怎麼上山的,到了山上,影友們早就架好三腳架等候了。當時氣溫零下10度,手都凍的發麻了,支好腳架後,不停地跺腳和搓手,好不容易等到太陽出來了,當朝霞映在山谷中,地面的霧氣慢慢升起,村裡的木屋也開始冒出裊裊炊煙,在霧氣和煙吹的籠罩下,站在高高的山坡上看去,分外的妖嬈,我也隨之而振奮,長槍短炮齊下,把這美麗的景色拍個夠,太陽高高升起後,我們就下山了,只見太陽灑在白樺林上,把黃色的葉子照的金光閃閃,有這樣的說法:三分一的葉掛在樹上、三分一的葉落在地下、三分一的在空中飛舞,風一吹,樹上的葉子紛紛落下,地上就像鋪了金光燦燦地毯。當回駐地時,我們迷路了,因為我們天沒亮就出去,甚至還不知道住的店叫什麼名,只好一路問人,並騎上牧民的馬到處找,幸虧村子不大,很快就看到我們的車,才知道我們入住的是美麗峰山莊。吃過午飯,美美地睡了一覺,又出去了,清澈的禾木河在通向樺林的小木橋下流淌著,漫步在白樺林中,在樺林邊的小溪旁,游牧的村民在溜達、高直的白樺倒影落在靜靜的溪水裡,寧靜的大地牛羊自由自在地埋頭吃草,“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在這裡表現得再恰當不過了。我只有用悠閑的心態去享受大自然賦予的美,和特有的第三只眼睛把他看個夠,所有的美景都隨著“哢嚓”聲定格為永恆。
到了拍日落的時分,為了趕時間,我們騎馬到村口外的山坡上,夕陽把樺林照的五彩繽紛,陽光穿透樺林,把木屋映的金色燦爛。時而有少年策馬追逐在通往村子的路上,揚起的塵土是那麼的好看、是那麼的令人窒息,處身在這麼一個油畫般的畫面上,連自己姓什麼也不知道了…。為了趕在修路工人施工封路前離開,我們凌晨3點就起床,出發向下一站去。

(魔鬼城日出)

(禾木村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