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關歷史上又叫做鎮南關,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是中國古代九大名關之一(這九大名關為:嘉峪關、山海關、居庸關、紫荊關、平型關、雁門關、娘子關、劍門關、友誼關、),歷代為中國南疆邊防要塞、戰略要地。1885年,清軍名將馮子才率軍在此痛擊法國侵略者,取得舉世聞名的鎮南關大捷;1907年。孫中山、黃興在此領導了鎮南關起義,如今還留有大量的歷史遺跡。五十年代,改名為睦南關,後為彰示中越兩國人民“同志加兄弟”的深厚情誼,又改名為“友誼關”。友誼關距憑祥18公裡,兩邊高山聳立,形勢險峻。它是一座城樓式建築,樓高四層,高22米,拱門內的跨度也有意思,向著越南的一方為7米,向著中國的一方為8米,在樓頂可以遠眺越南,看得見不遠處綠色從中越南口岸的紅色屋頂。多數游客由此出關,到達越南的河內、海防等地游覽。
離憑祥不遠的浦寨市邊境上的商貿城,不過由於是春節時分,許多商家沒有營業,無法目睹那熙熙攘攘的熱鬧景像。
我並沒有在友誼關出境,也不是在東興的芒街,而是在龍邦口岸跨除了國境線。從龍邦還要驅車40公裡,到達越南的高平省。高平是一個小小的城市,人民幣在這裡並不大通行,不過按照1元人民幣兌換1500越南盾的比率,我們在那裡都可以變成百萬富翁。在街上逛了大半天,街頭的摩托車很多,這是當地人的主要交通工具,市中心是一個公園,胡志明的雕像佇立在中心廣場,沒有很高大的建築物,但是政府、公安局、少年宮都修建的富麗堂皇,富有法國情調。越南人喜歡四季穿著拖鞋,這往往成為我去區分越南人和中國人的依據,越南的兒童倒是很可愛,很純樸,對我們是有禮貌的好奇。盡管戰爭是避口不談的話題,兩國人民在邊境上依舊友好往來,經商、聯姻……,在高平,銷售的貨品有70%來自中國,我們也在街上碰到嫁到這裡來的廣西婦女。
縱使短短的一天並不能深入了解些什麼,不過越南給我的印像始終是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