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縣的縣城,地名稱為小溪,而在遙遠的鄉下,有個僻靜的鎮子卻叫大溪。
大溪以靈通岩出名。
平原上,大老遠的,突兀一撮俊秀岩柱,長相不俗。天空湛藍,岩柱頂上,黑氣籠罩,上接雲霄,地煞星正在下凡?果真有點靈性。難道這就是靈通岩?
沒錯!那就是靈通岩,大溪人民告訴我。
我像一只螞蟻,在大溪的大街上緩緩挪動。與靈通岩相比,芸芸眾生都是螞蟻,靈通岩恍在半空中。我與眾不同,手持烏紅色的尖頭、節杆狀長物。
山路上坡兼轉彎,到山口,見水庫,有塊小平地。我乘坐的摩托車暫停,司機說,甘蔗藏在路邊吧,千萬不敢再攜帶了,前頭的路更險,會把交會車逼下路溝,澗水嘩嘩流,要用水庫來裝,怎會沒你喝的?
靈通岩仿佛觸手可及,就像人左手展開的六個指頭。第六指?贅生在大拇指外側。
回望山下,有土樓村,出現一些扇形樓,或者由數座扇形樓拼積在一起的圓樓,連接處可隨意進人,這怎麼能夠防御呢?司機說,蓋土樓很花錢的,只好分段建造,閉合式的土樓也有不少,大溪鎮的主街區其實是圍繞著一棟超大型的圓樓形成的。
登山台階的起點在“手腕”處。綠樹濃密,流水迎來,步行倒也不累,只消半個時辰,抵達“虎口”。貪戀石壁怪異,順著來水進入峽谷。上個小坡,三轉二轉,喧囂留在外頭。石弄夾著狹長的野草場,草高及胸。小徑蜿蜒,古道石鋪。黑霧彌天,愈前愈黯。心虛膽怯,裹足不前。草叢小溝,涓涓細流,汩汩有聲。返身回“虎口”,舒長氣一口。隨人流,走主路,鐘聲悠揚,鞭炮炸響陣陣。攀鐵梯,上到“中指根部”,廟宇煙熏火繚,信眾求嗣祈平安。再望山下,遠山環列,靈通岩獨高,若老式火鍋。雷公電母發威,暴雨如注,天昏地暗,人多心安。傍晚,龍王下班,我下山,猛吸鮮甜空氣。
天明起床,討教土樓何處,旅店老板笑曰,你房間窗外就是。難怪看去異樣。尋門進樓,放眼望,大手筆啊,竟然把一座矮山給圍在院裡。山腳下,土樓內側,依地形建了“內環路”,石砌路面,有點年頭。樓內幽靜;樓外熱鬧,汽車鳴笛、小販吆喝。一樓皆廚房,門戶敞開,樓民正在用餐,抽空勸我,繞圈路遠。移步上山,芳草地、荔樹林,天真兒童玩耍,嘰喳小鳥叫枝頭。覓得它門出樓,稻田千傾,蛙噪四起;魚池成串,青魚間或跳躍;農舍錯落其間,小土樓,不須看。
綠葉綠莖爬蔓網,開白花,結紫果。土路通向圓土樓,進到樓內,院子空曠,亂石鋪地,冒出些許雜草。水井石欄,主婦輪流汲水,洗菜、浣衣、滌家什,笑語灑一地。樓高兩層,二樓木窗,板式、鏤空式,飾以繪畫則花鳥魚蟲,飾以賦詩則文意雋永。
田園水網間,大型的方形土樓。進到樓內,頓感大得不可思議,簡直可以開設賽馬場,我已經沒有勇氣再逛了。方知大溪之大。
到郵政所,在集戳本上蓋個郵戳,戳文曰“福建平和2005.05.06.大溪(3)”。( E-mail: dpjs6@tom.com )

(靈通岩之霧 (注:圖片摘自《福建平和大溪學區陳素貞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