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小貼士:
1.印度與中國有兩個小時半的時差,中國的9點是當地6:30。
2.印度電源為220V,與中國一致,但是他們的電源插座為雙孔或三孔圓形插座,請一定記得帶轉換插頭。
3.2006年1月美金與盧比的兌換率為1:43.00左右,1人民幣約合4.8盧比。
4.印度的當地有各種品牌的瓶裝飲用水可供選擇。走之前所有的攻略都說印度的食品和水不干淨,但是我
在當地跟當地人一起吃飯喝水,都沒有問題。不知是印度的衛生狀況改善了,還是我的身體比較強健?不過建議剛開始旅行的時候還是多喝瓶裝水。5. 很多人都無法忍受印度的‘髒,亂,擁擠’,那取決於你從怎樣的角度,抱著如何的心態去看待這個瘋狂的國家。6. 印度簽證網址: www.indianconsulate.org.cn7. 以下文章綜合了五、六位背包客的旅行文章加上自己的感受,可以說天下文章一大抄。8. 本人有個不良習慣,每次出游回來都容易忘記,包括人文風景,因為有驚喜的下一站在等著我,所以一般都保留照片和游程旅行表及部分感受給下一位,寫下就忘了,沒必要都去回憶。9. 對話多的印度人保持警惕性,推銷者居多。10. 雖然心中充滿留戀,但新的旅途還在前方等我。就像看一本美麗的風景畫冊,再怎麼感慨與不舍,終有翻過去的時刻。還未離去,就已思念,這種心情也一直伴隨著我的印度之旅。11. 總費用:飛機票5600RMB,印度所有的吃住行(包括紀念品)2500RMB,共8100RMB。12.照片:http://photo.***/openalbum.php?username=pangjw329&_dir=%2F302945102006年1月26日: 3:15PM東航上海~德裡飛機鄰座是一位在上海工作的印度男士,他很委婉的向我提問東航的服務態度始終如此?(歷史悠久的國家表述不滿也體現出表達不滿的藝術),的確無法同新航、泰航相比,說不上來,各方面的差距,尤其是軟服務上,最簡單的笑就有差距,我只能回答:Will be different after Chinese New Year. 當地時間7:00PM到達新德裡機場,換了1000RMB的印度RB(1:4.6比JAIPUR換的4.8低,還要100RB手續費);談妥價格160RB小車到達,地址:ROYAL PALACE HOTEL 11A/27,W.E.A CHENNA MARKET,KAROL BAGH,BEHIND PUSA ROAD NEW DEHLI單人間600RB,下車時發生價格上的不愉快,司機說是260RB,以前在柬浦寨也遇到過,反正你堅持原價就是了,簡單一句NO就不必理睬他,當然零錢最好准備些,理由完全是沒入住他介紹的HOTEL(有佣金的)。 1月27日:游覽新德裡市內早餐在印度人店面吃的印度餐,才28RB,叫了輛TUTU車前往印度門廣場,參觀印度的像征——印度門、總統府、國會大廈,司機是位錫克教教徒,很有修養,說話不多,句句實用、誠懇,勞動人民的本色,錫克教徒一般接受的教育很好,這位老兄可能沒混好,不過看得出他很滿足,他有三個孩子,兩男一女,生活就是這樣,看你的生活態度和生活目的,他直接提出沿途幫忙看兩個店,他說可拿到15RB/人次,這在哪都一樣,並一再強調不必買的,五分鐘就OK,誠實的人我無法拒絕,當然他報的車價也比LP上介紹的便宜許多,才40RB,我也有意了解商品價格,那教徒還說代表三個孩子感謝我,勞動人民實在。隨後,瞻仰當年印度聖雄甘地被刺殺後火花遺體的地方——甘地陵墓;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國會大廈(Parliament House),印度總統府(Rashtrapati Bhavan),印度門(India Gate),老堡(Old Fort),老堡清真寺(Puvana Qila Mosque),達姆達瑪寺(Damdama Sahib),胡馬雍陵(Mausoleum of Humayun)。
在印度門正好碰上搞活動,封閉3天,而且是軍隊裝備封鎖,印度士兵很可愛,你提出一起拍照,他會放棄站崗並叫上戰友幫忙拍照,注意到那槍的彈匣是透明的而且連子彈都能看見,他擺弄POSE的時候我還真怕槍走火,我在印度門外圍轉了一大圈,印度的像征。
回到HOTEL辦理CHECK OUT,又遇上老板欺負剛到新德裡的我,他要12%的SERVICE FEE,這問題我已跟昨晚當班的人說過NO SERVICE FEE,在其他國家的LODGE都是這樣的,反正那當班的也不在,他也沒辦法,只能給了兩張名片說介紹別人來住,文化歷史悠久的國家江湖功夫都比較深,當然出門在外不傷害別人,為人誠懇些就沒多大問題,至於那HOTEL後人是否入住,完全自己把握,其他地方也會遇到的。
中午去火車站定好下午4:30PM去瓦拉納西(Varanasi)的火車票,315RB二等艙,新德裡火車站有專門針對外國人服務的辦公室,態度一流,工作效率慢,那裡有很多國家的背包客在定票,一般都是定好全程的火車票,都在算時間,太累,把自己框得太死,這不合我的胃口,我是走哪算哪,當然有大致的行程。在那有一法國人在計算去沙漠地帶的時間表(RAJASTHAN拉賈斯坦邦),不錯的選擇,來時看過相關的介紹,他主動開口說我是“中國人”,當然,他居然還用中文說你像北方人,在印度他是唯一第一句就說准我國家的人,其他人都說KOREA、JAPAN,我差不多要在臉上貼CHINA了,原來他是在上海工作的法國人,那一身休閑裝,整個人也是一個休閑POSE,在越南、在柬浦寨旅游的法國背包客都差不多這樣,說難聽點跟我一樣有點難民樣。兩個臭男人在沙發上排隊時閑聊起上海女孩,他倒直接說:SHANGHAINESE GIRL=MONEY GIRL。居然國外人比上海人更知道,當然我也替上海女孩子說了句FRANCE,TOO。兩人哈哈笑開了。在火車站有站台號提示,千萬不要走錯站台。在火車上升艙到一等,升艙費970RB,貴,但可睡個好覺。火車鄰鋪是一印度老學者,提著手提電腦,也去Varanasi,很客氣,告訴我不可相信話多的印度人,的確是這樣,在哪都一樣的,話多者肯定要你相信些什麼,當推不掉時,也可利用些對你有用的信息,這老人的表白的確讓人敬佩,讓人感謝。因為下一站就開始遇上了這樣的人。1月28日:恆河浴場(Dasawamadh Ghat),印度金廟(Vishwanath Temple or Golden Temple),杜爾迦廟(Durga Temple),印度之母廟(Bharat Mata TemPle),拉瑪王廟(Tulsi Manas Temple 或 Manas Mandir),新印度金廟(New Vishwanath Temple),林納格爾堡(Ram Nagar Fort)。
28日早五點到達聖地瓦拉納西(Varanasi),一話多的印度男子要帶我去市內,天還未亮,找到旅館放下包袱就想去恆河邊,他為了證明些讓我相信他是做好事的人,特地介紹他有兩輛TUTU車,管他幾輛,反正20RB去HOTEL;到達SINGH GUEST HOUSE,B 3/22B,SHIVALA,VARANANSI,300RB(事後店老板說100RB是司機的,對我來說抓緊了時間看恆河日出,公平)。
五點半就趕到Dasashwamedh Ghat河邊,租了一條小船300RB,欣賞恆河的日出,恆河日出時的景色真美,早上有很多的人在沐浴,小孩在嬉戲,有的人在刷牙,有的人身上滿是泡沫,有的人捏著鼻子在水裡一上一下做一種奇怪的儀式,有的人在合十祈禱,有的人拿水壺打水,有些年輕人排隊在一個高台上跳水。說實在河水渾濁,所有生活垃圾一律往河裡傾倒,火葬的骨灰木材渣子也是倒河裡,河面看上去很髒,還漂著死者身上用過的花環。不過他們覺得這裡很干淨,這是他們的母親河、聖河。當討論水質問題時,船夫作出一個很驚人的舉動,用手舀上河水就喝,還一再說明母親河是很干淨的。
余秋雨關於恆河的“我拒絕說她美麗”,想像中的恆河應該是一個臭氣熏天,死屍遍地的地方,但眼前這條平靜清澈的大河果真就是我盼望渴求已久的聖地啊!恆河的神聖和美麗讓我無法抗拒,在她的懷抱裡,我無言無語無法思想,就這樣默默的隨波逐流,似乎小船可以一直載著我到世界的盡頭。岸邊焚燒屍體的Gate煙火繚繞,那是生與死的交界。
坐在船上的我傻傻的望著,直到船夫提醒我,已經可以拍照了,我才機械的拿起相機。此刻的我什麼也不想做,只想讓自己融化在恆河的懷抱裡,我也因此理解為什麼那麼多印度人會來此沐浴,這裡真的能夠淨化人的身體直至心靈啊!恆河對岸模模糊糊有人影浮動,船夫用難懂的英語告訴我,那是人們用石頭綁住屍體直接沉入恆河。在印度教裡,有5種人是不需要火化的:剛剛出生的嬰兒,他們是神的孩子,純淨聖潔,不需要火化、懷孕的孕婦、出水痘而病故的人、自殺的人和?(忘記第五種是什麼人了)黑暗中的恆河映著星光點點,放一盞河燈,許一個心願。瓦拉納西有數不清的印度神廟。印度教的繁雜真是難以言說,有人把印度教歸為世界上最復雜的宗教。恐怕很難有人真正完全了解印度教。他們最主要的神靈是Brahma, Vishnu, 和Shiva,以及這三位神靈數不清的化身還有無數其他有名或無名的神靈。有人說每個印度人都有自己的神,這話一點也不誇張。
據說在瓦拉納西就住著33億個神靈!我的天,比中國和印度兩個國家的總人口還多!不知道神靈的世界裡會不會也稍顯擁擠?看過了幾個或新或舊的寺廟,向一些或認識或不認識的神靈請了安,雖然心中充滿留戀,但新的旅途還在前方等我。
就像看一本美麗的風景畫冊,再怎麼感慨與不舍,終有翻過去的時刻。想起一位朋友在網上對印度的留言:還未離去,就已思念,這種心情也一直伴隨著我的印度之旅。
1月28日中午去了郊區鹿野苑(Sarnath)。鹿野苑在市區北部10公裡,是釋迦牟尼佛曾經講法的地方,是一個英國考古學家亞歷山大發現的,苑內現存一個巨大的塔,裡面有佛陀的骨灰。
有不少世界各地的佛教徒來這裡朝拜,更有弟子在那裡現場打坐。有曇麥克塔(Dhamek Stupa),牟拉甘陀庫底寺(Mulagandhakuti Temple),中華寺(Chinese Temple),庫馬拉·德維寺(Kumara Devei Temple)(南印度風格),鹿野苑考古博物館(Sarnath Archaeological Museum),室利·達磨羅吉迦塔(Sri Dhammarajika Stupa),柯坎地培(Choukhaudi Stupa),在瓦拉納西東北10公裡處就是Sarnath,這個看似平凡的小鎮對於佛教徒來說卻意義非凡,因為它是佛祖釋迦牟尼初轉法輪的地方。後來,推崇佛教的印度阿育王在這裡修建了許多巨大的佛塔和寺廟,進一步增加了Sarnath作為佛教聖地的重要性。
但是,阿育王的佛塔和寺廟並不能越過喜馬拉雅山進入中國人的視線。真正讓中國人聽說並熟悉這個地方的,是公元5世紀來訪的法顯大師和公元640年前來取經的玄奘和尚。當玄奘到達這片被稱作“天竺”的土地時,這個又叫“鹿野苑”的城市正處於其鼎盛時期——它擁有多達1500之眾的僧侶,將近100米高的佛塔,以及數不清的雄偉建築。鼎盛時期之後,無可避免的就是長期的衰敗——不僅僅是鹿野苑的衰敗,更是佛教在全印度的衰敗。衰敗之後便是滅亡——隨之而來的那些信奉伊斯蘭教揮舞著彎刀的入侵者們,把這裡的一切變成了廢墟,變成了瓦礫,變成一片徒有其名的不毛之地。然後,歷史又進入了輪回,再加上一點諷刺意義。1835年當地下的珍寶重見天日,舊日的輝煌初步再現的時候,重新賦予這塊土地生命力的人,居然是另一群入侵者——來自英國的考古學家。而考古學家對於發掘遺跡的尋找,竟然倚靠的是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的記載。鹿野苑由此得以再現舊日的光環——盡管已經黯淡了很多。
今天,中華佛寺、日本佛寺、西藏佛寺和泰國佛寺齊聚於此,多多少少也為這個歷史悠久的聖地帶來些許人氣。走在鹿野苑的街道上,當年的輝煌大氣早已成為過眼雲煙,連寺廟都新得像國內某些拙劣的人造景觀,再圈上一個僅余數米高的佛塔基座,還在為印度賺取著盧比和美元。我不是佛教徒,土地的神聖並不能讓我感受到佛祖的偉大,精美的文物才能讓我驚嘆古代印度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於是我放棄了那些嶄新的寺廟,走進了對面陳列著各種文物的考古博物館。這間門票僅2盧比的鹿野苑考古博物館,面積不大,裝修也差,甚至連空調都免了,但是在博物館門口正中間,卻陳列著印度的國寶級文物——Lion Capital。這個Lion Capital,中文直接翻譯應該叫“獅子柱頭”,又叫“阿育王石柱”,是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為紀念佛祖初轉法輪而修建的,代表了孔雀王朝藝術的最高頂峰,並且已經成為當今印度國徽的圖案。整個柱頭高約兩米,頂上四頭雄姿勃發的獅子,分向東南西北;中間是一個圓形底盤,東南西北各有一個法輪,法輪之間再分別刻有像、馬、牛、獅四種動物;最下方是弧線優美的蓮花底座。整個雕塑由褐色大理石雕成,光滑鑒人,造型栩栩如生。柱頭原本被安裝在阿育王柱的頂端,石柱周圍曾刻滿佛教經文,像征佛祖初轉法輪。這一石柱,甚至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記》都有記載:“(寺廟)前建石柱,高七十余尺,石含玉潤,鑒照映徹……”今日在此,和唐僧看到同一件物品,不由得產生一種時空交錯之感,1500年的時間交替,不過像是轉瞬之間。唐僧看到它時,它已矗立了900年;而我看到它時,它則已經2400歲了。獅子柱頭的左邊,是一個巨型的石質圓盤,直徑約五米,厚約15釐米,略呈碟型。本以為是用作宗教用途的轉法輪,看介紹才發現,原來如此龐大的石盤,僅僅是用來做遮陽的傘棚。粗略的通過體積密度計算一下,這個石盤至少有8、9噸重,支撐它的石柱更不知有多粗多高。且不談圓盤的工藝手法,單是這個尺寸這個重量,就足夠體現工匠水平之高低。試想當年玄奘來此,經過沙漠、雪山、森林等重重自然障礙之後,看到如此龐大的建築奇跡,該是何等的驚喜與贊嘆!鹿野苑在世界各大文明中心城市,又該是處於什麼樣的地位!大廳的右邊,則是一座標准的印度教女性雕塑,造於公元11世紀的少女Tara像。我曾經不止一次的看到被稱作Tara的雕像,大概是印度教雕塑裡面的常用題材,而姿態也都大同小異,體現出強烈的印度教風格:下巴圓潤、眼睛巨大、面部向前、略帶微笑;胸部是兩個巨大的半圓球,項鏈在搭過胸部之後不是自然下垂,而是貼著身體的曲線再收入腹部;腰肢收得很細,與豐滿的臀部形成鮮明的對比;臀部則永遠向一邊扭著,形成優美的曲線;兩只腳既不像中國人曾有的三寸金蓮,又不像西方人那樣喜歡讓它踮起來,而是自然健康的平踩在地上。當西方人追求身體各部位的黃金比例時,印度人似乎並不在意這個,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發現,Tara的頭、胸、腳都偏大,手臂偏粗,大腿偏短,腰卻細得誘人。雖然與真實人體略有偏差,卻無時無處不體現出她的美麗性感。如果說維納斯是基督教文明中的美麗女神,Tara絕對算得上是印度文明中的維納斯。只可惜最近五百年來“西風壓倒東風”,擺在盧浮宮的維納斯,收著8歐元(90元人民幣)的門票,每天被眾多的亞洲游客包圍合影;而放在這裡的Tara,只收2盧比(四毛人民幣)的門票,卻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個印度人隨意走過。文明的競爭是殘酷的,不管是基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印度文明,還是中華文明,你的美麗標准都是要用你的武力來推廣的。沒有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軍事實力的強大,你再優美的文字、再高深的哲學、再絢麗的繪畫、再性感的雕塑,都只有靜靜的躺在圖書館和博物館的份;而只要有了硬實力,你再垃圾的食物、再弱智的電影、再無聊的雜志、再齷齪的品味,都一樣有數不清的人整天瘋狂追捧。在強勢的基督教文明面前,印度文明已經傷痕累累,中華文明又何去何從?鹿野苑博物館的寶貝,當然不止我說的這幾件,可是再繼續說還有多大意義呢?比起每年夏天湧去歐洲的旅行團,來到印度的背包客可謂寥寥可數;蒙娜麗沙的微笑人人皆知,跳舞濕婆卻僅僅舞動在印度教徒的視野裡。舊日的輝煌已經遠去,今天的傷痕卻遙遙無期。曾經美麗燦爛的印度文明,不知道何時才能與世界主流並駕齊驅……
在鹿野苑遇見三位香港來的尼姑,其中有一個用廣東話問我哪裡人?我聽得懂但有點傻去了,沒來得及回答,另一個就用中文問了,那時的感覺特好,第一次跟尼姑對話。
在中華寺內見到一位中國青海塔爾寺來的高僧(可能就是旅游雜志介紹的),他告訴我15歲從青海走到這裡,凍壞了一條腿,就在這裡靜坐了40多年,難以想像的人生,我放了些錢,他很想同我再對話,我無法繼續,已被宗教信仰的力量感慨萬分!
在寺內的伙食房參觀,這天是中國的大年夜,遇見一位加拿大華籍老太太,這次麻煩大了,她像面試一樣問我為啥一人出游,我回答是感覺,喜歡獨自走走看看,她這下介紹自己說不完了,原來她是華人和阿拉伯人的混血,從小喜歡旅游,現正全世界做善事,應該背後有一慈善基金支持,正在印度建孤兒學校,知道我做建築的,就直接邀請我幫忙建學校,啊!全職義工!我知道我還沒到那境界,沒答應,也沒到她的學校基地看,她還帶著印度看門人的兒子,印度做善事的人很多,窮人也多,生活也簡單,尤其是吃更簡單。
那種生活除了清貧就剩下信仰了,就靠信仰每天生活著……
下午四點又回到恆河,就在河邊轉悠,河邊人牛羊狗混雜,又臭又髒,有很多印度人在河邊鋪上一塊布或搭上一個小台子就當是個臨時的家了,他們晚上就睡在這裡,這裡是他們的聖城,恆河就是他們的母親河。印度教徒認為人生有四大樂趣,居住瓦拉那西、結交聖人、飲用恆河水、敬奉濕婆神。這裡算是我來印度後感觸最深的地方了,在這裡你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有多偉大,人們對物質的要求可以降到最底的程度。有不少外國游客坐在河岸台階上欣賞風光,河邊還有提供現場按摩服務的。沿河走走能發現不少有趣的人,有老人,婦女,兒童,青年人在河邊自由自在地沐浴,也有人坐在或趟在河邊休息,享受在這裡的美好時光。令我印像最深的是遇到的一個長頭發的老頭,紅色的頭發和胡子,頭發盤在頭頂,放下來能拖到地上,連胡須都長到肚臍下面了,照相收費15盧比,他還蠻有商業意識的。大多數人對你拍照並不忌諱,有的人還很友好地邀請你到他的邊上坐坐,或很熱情地給你額頭點顆吉祥痣。河邊的乞丐也很有秩序地坐在那裡,有男有女,衣衫並不是那麼襤褸,盛錢的器具也很干淨,隨你給,不上來抓你衣服,還蠻有職業道德的。給乞丐照相一盧比搞定一個,幸好之前有所准備,換了幾十塊盧比的零錢。到Manikarnika Ghat時看半小時火葬,我才感受到來瓦拉那西的意義,布滿河邊的紅黃色印度式建築,河邊到處都是沐浴的人們,肥碩的中年婦女,水裡嬉戲的小孩,遠處苒苒的飄煙,黃昏的河邊真有一種異國情調的美。有的地方水很急,當小船靠近沐浴的人群時他們都很熱情地幫你推,大家就像一家人那樣的和諧。臨近夜色在這裡觀賞火葬的整個過程。岸邊大約有三四堆火,每堆上一具屍體,有的已經燒得差不多了,有的才燒到一半,還有一個還沒開燒,祭師正在為他做祈禱。岸上看的人不少,人們認為在這裡死後都能升到天堂,死是件快樂的事情,所以有很多老人就到這裡等死。從熊熊的火焰當中能看出人的形狀,還能清晰地聽到劈劈啪啪燒焦的聲音,有人拿著竹竿在翻動屍體,當時我的感覺就和烤全羊沒什麼兩樣。下游幾米遠處幾個小孩在水裡玩耍,沒有人哭,似乎除了游客外當地人對此都表現得很平淡。不過船夫告訴我千萬不要拍照,否則有可能會被勒索,好像死者的兒子和祭師在那裡開始祈禱,他們嘴裡唱頌著什麼,又把恆河的水撒在屍體上面,最後揭開裹屍布,把戴在死者身上的花環拋向河裡,死者約五十來歲,屍體還非常新鮮,當天才去世的樣子,不像國內要放很多天才處理。一伙人吆喝著把死者抬上柴堆,下面是很粗的樹木,估計至少能燒上兩三個小時。不知不覺天色已黑,仿佛還沉浸在剛才的心情中,不能馬上走出來,岸上燈光點點。死不過如此,似乎對生死有了新的理解。岸邊正在舉行一個很大的宗教儀式,據說是他們的晚課,四個年輕祭師手拿燈火,不時變換著隊形,隨著喇叭裡的唱頌做著各種動作。燈火飄飄,煙霧繚繞,感覺氣氛很神秘,周圍擠滿了來朝聖的人們,大家都表現得異常的虔誠,很多人跟著一起做祈禱。路過這裡最繁華的交易市場,晚上這會兒這條街上還真是繁榮,多是紡織品類,色澤鮮艷,圖案精美。而在阿格拉和克久拉霍石雕木雕銅像比較多,那裡印像最深的工藝品就是一塊拳頭大小的大理石雕刻成一個鏤空的大像,大像的肚子裡還有一個鏤空的大像,裡面的大像肚子裡還有一個小像,手工是沒得說了。
在市場內看到一西方人在那獨自跳舞,他沉浸在祈禱的音樂中,跳著從沒見過的舞步,應該是受印度教的影響,邊上有一對德國夫妻,我問那男的跳舞的是不是歐洲人,他居然強烈回答他可能是USA人,不同意歐洲人的說法,有一點他同我一樣認為這瓜只有自己知道他有多開心,沒救了,啊!又是宗教造成的。入夜,恆河祭祀繼續表演著,岸上的人們和河裡的小船紛紛靠了過去。炫目的燭火和繚繞的煙霧配合著老祭祀沙啞的歌聲和串串銅鈴的節奏,讓恆何更添神秘氣氛。
回到SINGH GUEST HOUSE還是先洗澡,再美美地吃了個晚餐,又遇到那位司機,還要求帶我去看沙麗的制作工廠,說了NO,他也沒堅持下去,第二天早上還是在SINGH GUEST HOUSE 的餐廳吃飯發呆,感受宗教的影響,到11點才結束。其實覺得瓦拉那西一天就夠了,主要就是看看恆河的日出日落還有河邊的印度風情,有時間可以在第二天去機場的途中到鹿野苑參觀一下,畢竟佛陀在中國人的心中還是很偉大的啊。其他地方就沒多大意思了。
1月29日11:15AM從瓦拉納西(Varanasi)火車站--Satna 6個小時火車,晚點3小時,二等艙172RB,在上海看過《偉大的印度鐵路》,這次真正有了電影中的感覺,火車站台前的鐵軌上到處都是老鼠挖的地洞,不時有幾只老鼠在串門,真擔心路基會塌方,動物和人各自生活著。臨座是兩個奧地利大學生,她們已游走了近一個月了,整個假期一個半月,我上學時哪有這等美事,那時出境旅游想都不敢想,因目的地一樣,世界著名的石窟勝地---克久拉霍(Khajuraho),就聊了些旅游感受和國家的情況,中國是她們下一個目的地,晚上10點才到SATNA,因為還坐4小時的長途車,我是想直接叫車的,但費用太高,小車報價1500RB,那兩個學生妹怕晚上不安全,結果在很簡陋的小旅社住了一晚RB50/人,西方人會主動問你是否介意住一間來減少住宿費用,其中一位話不多的的確像洋娃娃。
第二天5:30AM去汽車站。
1月30日6:00AM SANTNA---克久拉霍(Khajuraho)4個小時汽車,
小時候看過印度電影《大蓬車》,那長途車TATA跟電影裡的大蓬車差不多,世界著名的石窟勝地—克久拉霍,這座以鑲嵌在印度教廟宇牆上、充滿情色色彩的雕刻而聞名的村莊,充滿生命感的雕刻為必看的景觀。月亮王朝性愛廟群由稱為月神的璨卓王朝於10-11世紀建於此地的寺廟群;後來成為穆斯林破壞的對像,過去有85座寺廟組成,現今僅存22座。其中尤以供奉西瓦神的坎達瑞雅.瑪哈戴瓦神廟,上面那些代表性欲的雕刻表明其文明程度遠遠超出他們的時代。這些精美的雕刻描繪了天神的各種愛欲的行為。中午到達Khajuraho步行10分鐘就到GUEST HOUSE 集中地,200RB單人間,20RB租了輛自行車,跟那兩位小妹告別分開旅游,我不喜歡一起游,可能她們也不喜歡同游,其中一位話多的還說對那些性愛雕塑不感興趣,哈哈,不管我的事。
吃完炒飯就騎車出行,西部廟群步行五分鐘就到了,那裡是克久拉霍最有名的地方了,陽光照在廟宇上很美,很多印度人都來廟裡祈禱,尤其是穿著艷麗的婦女來來往往形成了廟宇裡的另一道風景。
廟宇上面的圖騰真是精美,其中有很多是性愛的圖騰,不過得仔細找才能發現,尤其是廟裡面的圖騰需要導游用手電筒指給你才能發現那些雕刻的精妙之處。克久拉霍是一個非常寧靜的印度小鎮,相比德裡的繁華喧嘩和瓦拉那西的錯綜復雜,這裡要平和簡單許多,這也是我在印度最喜歡的地方之一。這裡地方雖小但名氣卻很之大,都要歸功於那些神秘的廟宇和廟宇中那些大名鼎鼎的“神秘愛經”雕刻。之前看了很多資料,主要都是講克久拉霍的色情雕刻,至於這裡為什麼有那麼多以女子和性愛為主題的雕刻,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我看過網上的一些照片,拍的都是這裡男歡女愛的場景,其雕刻之精細、生動、多變著實讓人瞠目結舌。雖然在印度教的雕刻中描繪男女情愛的作品在印度其他地方也有,但如此大膽,集中的春宮圖式的作品克久拉霍的確是登峰造極,絕對可以媲美現代的花花公子!所以想像中克久拉霍的寺廟應該是黑暗猥褻的地方,大概需要彎著腰拿著手電筒放大鏡去尋找那些色情雕刻。來到克久拉霍保存最好的西區廟群,剛一進大門,就立刻被它的宏偉和壯觀所震撼!這裡綠草茵茵,鮮花朵朵,紅砂石的寺廟莊嚴的坐落其中,漂亮而精致。第一眼望上去,感覺這裡就是一個縮小但更添嫵媚的吳哥窟(05年10月長假去的)。幾座主要的印度教寺廟在夕陽下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神聖而壯觀。我真的很奇怪為什麼看到的所有資料著重介紹的只是那些情愛雕刻,其實這裡印度教廟宇的整體建築都非常精美輝煌,就算沒有那些雕刻單憑建築,這裡也絕對美不勝收!而且,在這裡觀賞那些被命名為色情的雕刻,也不會讓人有任何邪念,有的只是贊嘆,我想這應該是環境所營造的氛圍,也是宗教的力量!廟宇上那些女子的一顰一笑、一靜一動呼之欲出,看著她們動人的曲線和圓潤的身體真讓人難以相信這是一千多年以前的作品,我也因此相信女人的曲線是世界上最美的事物。這裡的寺廟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樣,沒有圍牆,全部為紅砂石所建造,那些紅砂石也更貼近女子真實的皮膚質感。她們或坐或立,或羞澀遮面或奔放熱舞,千女千面決不重復。我看著她們生動的面容,好像能夠感覺到她們的呼吸,聽到她們隨音樂起舞的歌聲。她們每一個都是世間絕品,而這種美似乎只能出現在雕刻作品中, 因為世間真實的女子絕不可能那麼完美。廟宇很高,我一直仰著頭仔細端詳,舍不得把眼睛挪開,不一會脖子便酸痛的要命,但那也不能阻止我由衷地贊嘆著印度女人的魅力:世界小姐本來就應該屬於印度女人,她們在千年以前就漂亮得讓人窒息。當然,那些性愛雕刻也點綴其中,但是裡面的女人同樣美麗得令人憐惜,她們就那麼落落大方、儀態萬千的向世人展示著她們的千嬌百媚,真令人嘆為觀止!那種藝術美感讓任何贊嘆的語言都顯蒼白。世人將太多的目光集中在那些所謂的色情雕刻,卻忽略了克久拉霍廟宇超越極限的藝術魅力!我在不大的西區流連忘返心曠神怡久久不肯離去,直到夕陽西下。現在明白性愛在印度人看來就如吃飯、睡覺一樣是人類所必需的。正所謂“飲食男女”,就如同他們將如此大膽的情愛主題光明正大的雕刻在寺廟上一樣。而中國人還是比較保守,這就是文化的差異。在夕陽下騎著腳車游走在小鎮上,悠閑自得其樂,騎往克久拉霍東區,東區的廟宇比較分散,保存不夠完好,因此沒有門票。雖然有很多雕刻已不復存在,但仍能看出當初的精美與輝煌。美麗的女子仍是這裡的主題,看著牆上那些舞動的精靈,我不由感嘆,雖然在印度的過去還是現在,女人都是沒有地位的,但她們那美麗的生命力是有地位的,克久拉霍替世間至美的事物留下空位。
東區基本沒有游人,那些殘破的廟宇就那麼寂寞的矗立在那裡,默默訴說著它們曾經的輝煌。快樂的小松鼠在美麗的女子身上跳來跳去,大概只有他們能夠聽懂那些慢慢消逝在歷史長河中的舞女心聲吧。在克久拉霍四處閑逛的我,扼腕嘆息,遠處是一小群的牛、山、莊稼、野豬、狗,還有當地小孩打印度板球,印度就是這樣的,人、動物、植物大家都在各自和諧的生活著。
1月31日 8:00AM克久拉霍(Khajuraho)---阿格拉(Agra)12小時車程,前往印度次大陸數百年的蒙兀兒王朝的首都——阿哥拉,融合了登峰造極的藝術成就與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車上有一日本獨行客(沒好感,跟鬼子一樣),一韓國獨行女生,五個韓國女游客,都很年輕,應該是學生妹,韓國的教育跟中國就有差異,在火車站也遇到過一團一團的背包客,國內就很少有家長同意小孩子自己出來艱苦旅游,沒向導就一本LP書行走江湖。
這是我這次最主要的游覽地,泰姬陵(Taj Mahal Mausoleum),阿格拉堡(Agra Fort),經典的愛情建築。一個有實力的男人對愛情的表述方式,普通人的表述方式沒人知道也沒人關心。
晚8:00PM到達AGRA汽車站,日本獨行客,五個韓國女游客已在半途占西下車,途中還換了輛車,還滿有安全意識的,倒還是韓國妹提醒我的。在AGRA車站一大幫TUTU車印度司機圍著韓國妹拉生意,她也欣然同意一同去7公裡外的旅游區找SHANTI LODGE(很多旅游書寫著這家GUEST HOUSE,尤其韓文書),總算解圍。共40RB,每人20RB,SHANTI LODGE 250RB/單人間,CHOWK KAGJIYAN,SOUTH GATE,TAJ MAHAL,AGRA-282001。東方女孩子跟西方人的差異是不會主動提要求,一直說房間太貴,看她已安全在LODGE,我也跟她說BYEBYE了。
2月1日 步行參觀世界著名的七大奇跡之一泰姬陵,傷心欲絕的沙迦罕王為紀念他的愛妻泰姬王妃,全部使用白色大理石和寶石鑲嵌,花費22年時間建成的泰姬陵。至今依然保留著她昔日的神采。接著參觀著名的阿哥拉紅堡,靠在聖河——雅沐娜河西岸,有著四百多年的歷史、高達20多米的城牆的雄偉建築。是以前統一印度的蒙兀爾王朝皇帝的宮殿,全部用紅色沙石築成,上面布滿了精美的藝術雕刻至今清晰可見,它標志著蒙兀兒朝代的興盛發達。進泰姬陵要通過安檢,男女分開,檢查的地方有簾子,這和在印度的機場一樣,我進的是一個小門,我想應該是泰姬陵的西門,所以走進去先看到的是左手邊紅色的建築以及紅色的圍牆,從左邊的紅色建築進去,正對著泰姬陵。泰姬陵坐落在Yamuna河畔,這條河是安哥拉安哥拉城堡的護城河。關於泰姬陵我真的很難用語言來描述,簡單地說就是它和我們看到的照片、明信片真的是很像(而且我拍的也很像明信片了)。攝像機是不可以帶到台階下的,要交給專人保管,但是照相機可以,打火機、香煙之類的也不可以。泰姬陵的美在於對稱,唯一不對稱的地方是她裡面Mumtaz Mahal 和皇帝fifth Mughal emperor, Shah Jahan的陵墓。因為Taj是皇後的陵墓,所以她以皇後為主,她的靈柩是放在正中間的,皇帝的在旁邊。 Mumtaz Mahal是一位穆斯林波斯公主,她和皇帝結婚的時候,皇帝已經有一個妻子了,但是她長得很美,皇帝對她一見鐘情,她在Behrampur隨夫征戰、生他們第14個孩子的時候因為難產而去世,她的去世對皇帝的打擊如此巨大,短短幾個月裡,他的頭發和胡子就變得雪白。臨死的時候,Taj對皇帝提出了四個要求:1、給她修一個陵墓;2、讓他再婚;3、善待他們的孩子;4、在她去世周年的時候來看她的墳墓。Shah Jahan皇帝遵守了自己前兩個諾言,於1631年開始修建泰姬陵,1653年完工。泰姬陵建於1631-1653年,花了眾多的人力和金錢。泰姬陵正方形的底座像征著從不同的角度看一個美麗的女人,大門就像女人臉上的面紗,應該在新婚之夜被輕輕地、溫柔地、沒有疑慮地掀起。在印度的傳統裡,面紗應該被溫柔地掀起以展現新娘的美麗。泰姬陵是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永恆的愛的像征,傳說皇帝本來還想在河的對岸建一座黑色的泰姬陵做自己的陵墓,兩個陵墓用大理石橋相連接,但是願望沒有實現,但是這也只是傳說,因為有學者反駁了這一說法。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泰姬陵展現出她不同的色彩:早上,她是粉紅色的;晚上,在月光的照耀下,她是牛奶般潔白;而當陽光燦爛時,她則是金色的,這反映了女人紛繁復雜的情緒。當皇帝被他的三兒子囚禁在安哥拉城堡的時候,他每天能做的就是從安哥拉城堡眺望泰姬陵,夜晚的時候,泰姬陵的影子倒影在河水中、白色的大理石反射著月光,詩人雲:月亮下流淌著愛情的影子。感覺很美,不是嗎?從泰姬陵出來,去了離泰姬陵很近的、位於其西北邊的安哥拉城堡Great Agra Fort(Lal Qulal),開車大概五分鐘就到了,安哥拉城堡直到1637年都是Mughal王朝的中心,1637年之後首都遷到了德裡。安哥拉城堡也是那個修建Taj Mahal的Shah Jahan被他的三兒子囚禁了八年的地方。在這八年裡,他被禁止造訪自己心愛女人的陵墓,只能從窗口遠眺。安哥拉城堡是現存最早的Mughal時期的建築之一,它也是Akbar皇帝最早期的建築,盡管安哥拉城堡裡僅僅有很少的建築是由他當時修建的,許多現存的建築是由Shah Jahan於公元1630-1655年修建的。安哥拉城堡在公元1565-1575年間修建,當時此地也是一個城堡,據說城堡的選址是因為考慮到借借Yamuna河的涼爽之氣。除了很多其他的建築,安哥拉城堡有Jahangiri Mahal, Khaas Mahal, Diwan-i-Khass, Diwan-i-Am, Machchhi Bhawan 和 令人驚嘆的Moti Masjid 和珍珠墓。安哥拉城堡有著雙層的70英尺高的城牆,有些據說有110尺高,城牆都是紅砂石的,共有2000米長,並有優雅的花紋和高聳的碉堡。城堡有四個門,最壯觀的要屬西邊的德裡門。但目前只有Amar Singh 門對外開放。盡管只有很少的建築留存至今,但是足以讓我這樣的游客去感受過去的時光,而且據說在這裡可以很容易的分辨出曾經統治過安哥拉城堡的三個皇帝的不同建築風格。城堡中最醒目的建築之一就是多層的可以俯瞰Yamuna河的Jahangiri Mahal,Akbar為他的妻子Jodha Bai修建。後來,Akbar的孫子Shah Jahan拆掉了Akbar和Jahangir皇帝在安哥拉城堡裡修建的建築代替以白色的大理石的亭閣,並配以金子或其他的珍貴裝飾品,就像Diwa-i-khas、Mausam Buri和Shaha Buri。Diwan-i-khas 是設計成天堂並作為私人觀眾看戲的大廳使用,皇帝也在這裡接見君主、顯貴和大臣。所有的普通觀眾在Diwan-i-am裡看戲, 而Royal Tower和 Shah Burj則是召開秘密會議的地方。紅砂石建成的Diwan-i-Am 是由Shahjahan 於1628年修建。三排白色灰泥粉刷、頂部有孔雀橫廊柱子支撐著屋頂。現在,大廳裝飾著織錦、絲綢地毯和緞子的天篷以表現當時皇帝坐在這裡的感覺吧。在Diwa-i-khas的背面是浴室和Hammam,包含三個由走廊隔開的房間,這些房間的地板和門都由大理石建造而成並雕以花紋和五顏六色的石頭。在Hammam的西面是個小的陵墓,叫做Moti-Masjid (Pearl Mosque),就是珍珠墓(不知翻譯的對否),這是Aurangzeb為他自己修建的。陵墓的祈禱室位置比庭院稍高,裝飾有輪廓為Musallas(就是供祈禱者使用的小教堂)的黑色大理石,Mausam Buri是一個兩層的建築,這也就是Shah Jahan皇帝死前眺望Taj Mahal的地方。這個優雅的臥室被走廊環繞,有一個裝飾有壁龕的柵欄欄杆,欄杆上有精美的雕飾,在欄杆的最後有一個傘狀的大理石裝飾。安哥拉城堡其實是一個建築群,裡面每個亭閣都有自己特殊的作用,當然皇帝的私人住宅區是最為華麗的了。The Khas Mahal 和 Private Palace就是皇帝的寢宮了,房間中有洞穴以防熱,我在有些地方還看見了水和風相互作用以消暑的做法。Mahal 的側面有兩個金色的亭子,安哥拉城堡裡其他裝飾華麗的宮殿有the Sheesh Mahal (鏡子宮殿), the Shah Jahani Mahal (Shahjahan的宮殿), Jahangiri Mahal (Jahangir的宮殿) and the Akbari Mahal (Akbars Mahal).。這些宮殿的建築風格都很復雜,有些是典型的蒙古風格,比如Jahangiri Mahal,但是他們的內部裝飾卻又是典型的印度風格。大家都慕名而去泰姬陵,但其實安哥拉城堡算是安哥拉第二大建築奇跡,如果你愛好藝術和歷史,一定要去那裡看看,反正離泰姬陵也很近。
2月1日 中午在飯店吃了蛋炒飯,看著路上的行人發呆,2:00PM AGRA--- PINK CITY( JAIPUR) 齋浦爾 8:00PM到達JAIPUR(屬於RAJASTHAN拉賈斯坦邦的首府——傑普爾),HOTEL ROSE 250RB/單人間,沒還價,是網上游記介紹的,在印度住得最干淨的GUEST HOUSE,以後要帶睡袋了,一路我都是穿長褲睡覺的,這家guesthouse在很多國家的旅游書上都有的,老板人不錯,很健談,價錢也合理,他們也供應飯菜,味道麼也還行,價錢很便宜。B-6 SHOPPING CENTRE,SUBHASH NAGAR,JAIPUR-302016。
2月2日 這座古老的城市中所有的建築都是粉紅色的,因此傑普爾被稱為——紅粉城市。參觀傑普爾城市宮殿、皇宮博物館,博物館內收藏當時傑普爾國王使用的精致用品和珍寶,更藏有一個世界上最大的銀瓶,這個瓶子曾用來運載恆河聖水給遠赴英國的印度皇子飲用;接著參觀壯麗宏偉的風之宮殿、幸運女神神廟(Lakshmi-narayana Temple)。去了center market,風宮也在那裡,早上9點半再開門。center market很大,有很多賣珠寶的地方,齋普爾的珠寶在印度是最多最便宜的。但是要大膽的坎價,寶石種類繁多,雖然不是名貴的寶石但大部分都是真的,可以花上一天在這裡淘東西,印度的首飾有些做工很粗但有些很不錯,至於貴重的那些除非很有鑒別能力的可以考慮,要不然還是不能確定真假的。去了琥珀堡,值得一提的是在去琥珀堡的山路上有一個美麗的大湖,湖中有建築物,一半在外面一半在水裡,很壯觀,到了下午的時候在湖邊散步也是很浪漫的。琥珀堡的門口就不能上了,必須換交通工具,有三種選擇。徒步20分鐘左右,太陡了吃不消。大像,400盧比一頭4個人左右,值得一試。吉普車150來回。我選了徒步,很快就到了琥珀堡,門票50盧比。總的來說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風很大很舒服。在齋普爾有3個堡,琥珀堡,老虎堡和阿格拉堡,我只去了琥珀堡,因為覺得差不多而且車費太厲害。傳說是因為shiva印度最大的神為了不讓他的老婆打架故意造的那麼高那麼遠。所以說一夫多妻制在哪裡都行不通。
聽說ajimer的珀旭卡是一個聖湖的名字,可惜沒時間去,根據網上介紹這個湖是屬於shiva的,以下為網上抄襲的文章,反正下次一定要去的地方,先提供給各位其他游客的感受:每天很多印度人在珀旭卡聖湖裡面沐浴,在小鎮上有很多人會送給你花瓣,最好不要拿,因為拿了以後他們會帶你到聖湖邊上去做祈禱儀式。他們用梵文祝福,在這樣的聖湖邊上說梵文,就算沒有宗教信仰的人都會覺得靈魂受到觸動。儀式結束後他會在你手上綁一條紅線,結婚了的左邊沒結婚的右邊。然後問你要捐贈多少錢,一般來說20-50盧比最多了,他會跟你要500,堅持給50也沒關系。這裡有人洗澡的時候是不能拍照的,所以要偷偷的。但是如果當地人帶你去拍得話也沒關系。珀旭卡是個很奇妙的地方,雖然很小很遠在山頂上,外國游客卻是最多的。從上面看下去就像是洋人街。而且他們的店鋪賣的都是出口歐美的流行服飾,很漂亮也很便宜,一件衣服一條褲子都不超過人民幣20。他們的店主和印度其他地方的人不一樣,可能因為在聖湖邊上,他們不會開很高的價,所以也還不了多少,更加不會不買纏住你,購物環境還是很舒服的。所以到那裡的人基本上都換上了當地買的衣服,建議去的話少帶點衣服。因為買了很多還要往回搬很累的。在那裡韓國日本人是非常多的,到了ajimer下來後車站對面就有一輛去珀旭卡的車,也有很多班次,7盧比一個人,半小時就到了。車子開了一段時間原來珀旭卡是在山上的,盤山公路走了20多分鐘就到了。下來後往前走走就有很多很多飯店和guesthouse.最貴的也不過幾百塊盧比而且是湖景房。帶陽台的guesthouse.後來發現一家叫the third eye的飯店,是那裡最醒目的,各種鮮艷的顏色,是老外的最愛。建議可以去那裡住。在樓頂的飯店正對著湖,大部分時間就是坐在那裡吹著風看著湖渡過。下次去就去RAJASTHAN拉賈斯坦邦,那裡有很多古建築,可能是古建築保護維修費缺乏,現在當地人就住在部分古建築內,那裡因靠近沙漠地區,完全的另一種風情。當天傍晚吃了肯特雞,味道差不多,出來近十天第一次吃到肉,還是不喜歡吃的雞肉,難以想像沒肉的日子怎樣過,99RB的套餐,跟國內的價格差不多。當天晚上看了場3小時的印度電影,還是最高級別座位,90RB,還有中場休息,音響很好,印度的電影比中國更反社會,直接把當局比喻成英國殖民統治者的惡劣形像,這在中國這類電影是通不過審查的,當然他們同樣存在現代社會中青少年的傳統與現代的矛盾問題。2月3日 在HOTEL ROSE 吃早中飯,發呆,要回家了,224RB車程6小時 JAIPUR 齋浦爾12:00----新德裡6:00PM 在機場附近下的車,整整在機場待了10小時多,上網看了國內的新聞,又回到現實中了,在網上查了年終獎金額(出來時還不知道),好像下一站希腊的經費看緊,機場的上網費RB80RB/HOUR,2月4日凌晨4:30AM新德裡飛上海浦東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