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今夜誰在此孤獨

作者: 聆聽

導讀在我的朋友中,沒有不對麗江痴心向往的,我也一樣。此次孤獨的行走就是從麗江開始。 麗江古城素有“高原姑蘇”的美譽。初到麗江,游走在古城的巷陌之間,感覺這裡的小橋流水、柳枝低垂、紅燈高懸,的確有些江南水鄉的味道。不過,江南雖繁華,但還能保持幾分復古的風韻,枕河臨水,隨處可見酒樓、茶肆,卻很難尋見酒吧、咖啡館。這裡更加“小資”,又有點像北 ...

在我的朋友中,沒有不對麗江痴心向往的,我也一樣。此次孤獨的行走就是從麗江開始。

麗江古城素有“高原姑蘇”的美譽。初到麗江,游走在古城的巷陌之間,感覺這裡的小橋流水、柳枝低垂、紅燈高懸,的確有些江南水鄉的味道。不過,江南雖繁華,但還能保持幾分復古的風韻,枕河臨水,隨處可見酒樓、茶肆,卻很難尋見酒吧、咖啡館。這裡更加“小資”,又有點像北京的什剎海,有很多臨水的酒吧。

在四方街旁,我找到了一家客棧。這是一座很別致的納西民居,有兩進院。前院和後院之間有一條小溪潺潺流過,溪上有一座木制的小橋將前院、後院相連。站在小橋上,迎著流水的方向可以看到院外的景觀,這種格局很容易讓人想起周莊的張廳。房內的條件略顯簡陋,但屋外的景致不錯,房前有廊,廊上有一對雕花木椅,直對著照壁,滿院的花草馥郁芬芳。一個人坐在木椅上,或讀書,或品茗,或者對著照壁發呆,漫無邊際地遐想,都是一件非常令人愜意的事。院子的後門之外有一條不足二十米的短巷,直通人聲嘈雜的四方街,與鬧市咫尺相隔,在這裡卻能鬧中取靜,獲得片刻的安寧。

在麗江小住之後,我去了瀘沽湖,12月24日匆匆地趕回麗江,又回到了四方街邊的客棧,想在這裡看看聖誕前的夜晚。

回到麗江時,已近黃昏。客棧旁邊,有一條蜿蜒的小巷,沿小巷向前就是萬古樓,是麗江古城極目遠望的致高點。我循著石板小巷登上了萬古樓。萬古樓上十分冷清,只有兩個和我一樣孤獨的背包客,在那裡憑欄遠眺,凝望著草色煙光殘照裡的玉龍雪山。夕陽的斜暉映照著山上的殘雪,山體反射出金燦燦的光芒。一片白雲徘徊在山頂上方,像是給雪山戴上了一頂碩大的花冠。山前仍有薄霧,像輕柔的紗,使雪山略顯縹緲,卻掩不住他那金色的光輝。玉龍雪山在逶迤的群山之中竟然顯得如此偉岸,即便在凄美的夕陽殘照裡也是孤傲依然,令人頓生敬畏。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暮色低垂,陽光隱去。漸漸地玉龍雪山也失去了光芒,突然一瞬間,變得幽幽暗暗。這又讓人感到一絲悲壯,似乎再孤傲也無法與時間抗衡,再偉岸也會被光陰催得黯淡。蔚藍色的天空已變得湛藍,平安夜降臨了,古城裡萬巷歡騰,燈火輝煌。

離開萬古樓,我獨自在街上游蕩。商鋪前,擺著掛滿禮物的聖誕樹;柳枝上,垂著五顏六色的燈飾;酒吧裡,戴著聖誕帽的服務生在穿梭;小溪邊,雜亂的音樂伴著游人擁擠的腳步。這腳步已經踏碎了夢想中的寧靜,不禁感慨旅游業的強大魅力,它總能把一座座名鎮、古城變成自由市場,讓人民從貧窮走向富裕,讓傳說從神奇走向平庸。不知,麗江古城面對著這些商業進步還能保持幾分質樸的個性?

在一家臨溪傍水的餐館前,我停住了腳步,這裡很熱鬧,一群北方的食客正和當地的小阿妹們對歌,一方操著陝北的信天游,另一方則使用雲南民歌,詞兒都是現編的,內容居然是為了酒錢討價還價,老歌新唱,令人忍俊。我也想湊湊熱鬧,便走進了去,在一張不起眼的小桌前坐下了,在這裡我更像個看客。點了兩道菜和一杯普洱茶,面對這頓寂寞的晚餐,我也得像古人那樣盡量發揮想像力——“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飯菜上得有些慢,一個賣花女孩走了進來,在每桌兒前都推銷她的鮮花,唯獨走到我這裡卻飄然而過,然後回眸望了望我,一個詫異的眼神卻令我有些尷尬,立即想起了張楚的一首歌——孤獨的人是可恥的。我四下看了看,無人獨坐,無論幾人一桌,還都是男女搭配。我連忙掏出手機給遠方的朋友們發短信,不知是為了消除寂寞,還是消除尷尬,總之今夜無法邀月、對影了,只能對著這部手機在人前作秀。突然想起了萬古樓上的那兩個背包客,他們也是孤獨的行者,不知他們如何度過這個歡樂的夜晚,或許這種歡樂本不是我們的歡樂,夜晚就是普通的夜晚。

一個人千裡獨行,一路走來,還算是瀟灑從容,我從來沒有像今晚這樣感到孤獨。在這個歡騰的夜晚,看著三五成群的游客們盡情歡愉,有一點相形見絀。笛卡兒曾經說:“我思,故我在。”無論其哲學本意如何,卻給予我一個強烈的突出自我的意像,今晚我被這裡的氣氛感染,瞬間,我的自我與個性就被淹沒在這片歡樂的海洋之中……終於,飯菜上來了。用過餐,好像對氣氛已經適應了,倒是有些氣定神閑,還想再多坐一會兒。我又品了品那杯生澀的普洱茶,已經是第三泡了,雖然仍顯生澀,但回甘有味。

天很晚了,我仍舊獨自一人在古城中游蕩,漫無目的地穿行在歡樂的人群之中。在一條街的拐角上,看到了一群人,像是基督徒,穿著白袍,戴著十字架,手裡擎著蠟燭,高唱贊美詩,緩步而來。歌聲莊重而委婉,悠悠揚揚地回蕩在古城上空。今夜沒有聽到納西古樂,只聽到了西洋和聲……

古城還是那座古城,但它承載的文化內涵正在悄然改變,對於這種“進步”不知是應該感到興奮還是遺憾。隨著時間的改變似乎一切都在變,不變的恐怕只有古城裡這淙淙流淌的溪水。她來自玉龍雪山,經久不息地奔流著,好像在向人們講述,訴說著那些如煙的往事,闡釋著這裡亙古的美麗,而今夜,她卻有些悲悲悵悵,只能孤獨、寂寞地流淌。

今夜,還有誰在此孤獨?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