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巴迪,老撾(二)

作者: 驢兒姐姐

導讀第二站:時光停駐四千美島 (Si Phan Don) “湄公河畔寧靜的田園生活,遠離時間。”Lonely Planet 上如是描寫四千美島。 無法想像這個世界如果沒有時間會是何等的惶恐? 不過,暫時忘卻時間則又另當別論了。 在四千美島,昨天是今天的翻版,明天又是今天的翻版。 清晨,光著腳丫從bungalow裡鑽出來,今天的日出一如昨日,天空和湄公河水被太陽染成一大塊橙紅色的畫布,畫 ...

第二站:時光停駐四千美島 (Si Phan Don)

“湄公河畔寧靜的田園生活,遠離時間。”Lonely Planet 上如是描寫四千美島。

無法想像這個世界如果沒有時間會是何等的惶恐?

不過,暫時忘卻時間則又另當別論了。

在四千美島,昨天是今天的翻版,明天又是今天的翻版。

清晨,光著腳丫從bungalow裡鑽出來,今天的日出一如昨日,天空和湄公河水被太陽染成一大塊橙紅色的畫布,畫布上的主體――樹叢、沙洲或者漁船只是上面一團團黑色的剪影。

四千美島的晨是慵懶而寧靜的,叫上一杯Lao Coffee,讓它驅走你眼中濃濃的睡意,此時,那些黑色剪影裡的細節漸漸顯現,島民們開始了一天的生活,小徑上有了騎單車的孩子,河邊有了洗浴的婦女,房前有了織網的漁家,吊床上有了看書的游客……

吃簡單的食物,做簡單的事,是島上的生存守則。

今天的早餐是蔬菜米粉和大杯加冰的鮮榨檸檬汁,說是檸檬汁,其實是那種小小綠綠的lime,口味極酸,不過,加了粗糖之後,就酸酸甜甜地爽心爽肺了。用麥管慢慢地、小口小口吸著,直到最後一塊冰變小、消失,才想到可以開始下面的節目了。

也沒什麼特別的,可以在這裡一直坐下去,也可以回小木屋拿本書在吊床上看,還可以租輛自行車到處轉轉。

我們選擇了自行車騎行。

東德島(Don Det)實在很小,從一端騎到另一端也不過十分鐘。不過,跨過一座石橋,就到了河對岸的東闊島(Don Khon)。據說,那裡可以看到殖民地時期留下的,老撾唯一的一段鐵路遺跡,實際上,除了斷斷續續的石子路基和一架破舊的火車頭外,一切都已消失的無影無蹤。

無意中騎到一個小瀑布,雖然跟孔發大瀑布比起來,它實在不值一提,不過,找個陰涼處,把腳放到涼涼的溪水裡,打濕手絹,擦擦額頭上的汗,倒不失為一個消暑納涼的好辦法。

或者,把車子隨便停在一家guesthouse前,點上一杯coconut shake,略帶酸味的椰汁加上打碎成泥的椰肉和冰碎,香濃可口,清涼沁人。

回來的路上發現後車胎沒氣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索性推著車子慢慢往回走,和路上碰到的所有人微笑著說“薩巴迪!”

喜歡在“迪”字後面加個長長的尾音,聽起來又甜又膩,像cakeman 烤出的巧克力蛋糕。Cakeman是我給島上那個看起來很快樂的英國小伙子起的外號,他每天都做一個蛋糕和一些donuts在島上叫賣,以此為生。每次看到他一手扶把,一手托蛋糕,一陣風騎過去的樣子,都覺得很滑稽。沒問過他打算在島上呆多久,這裡的很多人都沒有確切答案。

日落時分,我們適時地來到了最西端的那家客棧,從它的露天酒吧,可以完完整整地欣賞到湄公河的日落,實際上,那只是對早上日出的一個重復,只不過,順序顛倒過來:先是細節漸漸隱去,只留下橙紅色畫布上一團團黑色的剪影――樹叢、沙洲或者漁船,然後,和餐桌上倒出的beer Lao 泛起的白色泡沫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大地陷入黑暗,夜來臨了……

Tips:

占巴色-四千美島:先擺渡,5000kip/人;下船後徒步或搭車三公裡可到老撾的主干道13號公路,可在路邊攔截搭乘往南到四千美島的車子;

我們的價格:13號公路-東孔島(Dong Khong),5美金/人(TOYOTA?車況不錯)

或者:

從巴色乘中巴直達東德島(Don Det),6美金/人,早上發車,行程3~4小時;



(四千美島,湄公河)



(東南亞最大的瀑布-孔發大瀑布)



(島上的guesthouse)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