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陽光底下感受一種關於靜謐生活的安慰
原來在寒冷的冬季,
還是可以看見太陽遙遠而柔和的光芒 照在每個人慵懶的心裡 清澈而簡單 伊始初見
飛機降落在廈門高崎機場的時候正是中午12點。正午的廈門天空晴朗、陽光充沛,與早晨在上海的寒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脫去厚重的外套,就迫不及待的往機場大廳外走去。
微風拂面,純淨的陽光下一片靜謐安祥,寥寥的行人讓你感到真的是遠離了都市的喧囂和浮華。沒錯,這正是我們想要的——喜歡的!一瞬間,我甚至在想,這世上是不是真的有這樣的地方就如眼前我看到的這樣——終於被發現。
機場前方的廣場上開放了一片噴泉,輕靈地揚起一片片白色的水霧——很輕很細,池中的水也如同頭上的天,藍得很純淨。從旁邊經過時,也許會有絲絲輕柔的水霧親吻到你的臉頰或是手指, “像霧像雨又像風” !沐浴在融融的暖意中,置身於這樣一個陌生美麗的城市,一下子讓我想到了韓劇裡常見的男女主角到達蜜月旅行地時的情景。我們也相視而笑了一下,心情不覺又輕快了許多。
公交車 因為之前的功課和准備做得較為細致,所以我們這次在廈門的出行一般都是選擇公交。也是希望真正體驗幾天廈門人民的生活。出租車是留給有時間緊急、體力不好或是不想動腦筋的游客乘坐的,想要熟悉一個城市的民風和生活,還是選擇公交吧!因為在公交車上你所見到的都是這個城市裡最普遍的人們和最慣常的生活狀態,公交車載著你穿梭在這個城市的大街小巷,你也和當地的市民一樣去了解從哪到哪有什麼車可以坐,要乘幾站,心裡默記著某一站的下一站就是你要到的目的地了。查地圖、坐公交、對照路標,很快你就覺得對很多地方都有方位感並熟悉了。是不是有點地主的感覺了呢!^_^
廈門其實是個不大的城市,特別是廈門島內,公交系統非常發達,線路也很多,幾乎兩點間都會有直達線路,但班次相對來說間隔時間有點長。車上雖然也有很多站著的乘客,但總的來說不會像上海的某些時候那麼擁擠不堪,至少可以舒服的抓牢把手、腳踏實地。
廈門的公交電台裡經常會有用閩南語播音的,閩南語與普通話的發音規律大相徑庭,所以外地人很少能聽明白,不過也覺得挺新鮮有意思的。中國遼源廣闊、語系眾多,感謝國家推行了普通話,讓各地方的人交流起來不再有障礙。不由想到了古代的秦始皇,他在那個時候就有統一文字和度量衡的意識了,不愧為非凡的一代梟雄。

(集美學村一瞥)
半個福建人 到了廈門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些年來一直都會需要買美白的化妝護膚品了,可能是陽光太強的緣故,的確這裡的人們少有皮膚白皙的,我這個1/2福建血統又怎能幸免?皮膚的遺傳基因還真是公平呢,剛好1/2中和,我不由地慶幸父親當年北上到了“中原地帶”遇上了母親,讓我們的皮膚稍微白過來一點了。
幾天的公交車經歷,又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像,好像當地的居民很容易在車上就暈車吐了,有好幾此都遇到了這樣的情景,有一次自己也差點跟著吐了。就連售票員手裡都准備了一打塑料袋專門提供給需要的乘客呢,可見這種情況也不是特例了。是不是體內缺少一種什麼酶?就好像地中海地區的人會有一種當地才有的“地中海式貧血症”。在我們家裡,就是父親和我們姐妹倆都會有暈車的時候,而母親好像不會。
閩南工夫茶 據說,閩南人把工夫茶看成比米還重要,婚喪喜慶、敬老尊賢、交朋結友、和解是非等等無處不是以茶當先。所以,把茶冠於米之前,稱之“茶米”。工夫茶據說是緣起漁家人總結了日常吃魚腥味重,容易引起胃腸不適,需用濃茶解之等經驗而誕生的。到後來,人們把它當作一種樂趣,一種嗜好,一種民風。
我和lg雖然不是深諳茶道,但平時也喜歡小飲幾杯。這回來到了工夫茶的故鄉,恰巧我們的住處臨窗有個榻榻米,房主在上面擺放了一張小方幾、一套工夫茶具,還提供了上等的觀音王。晚上回到住處,盤腿相向而坐,輕輕啜上一口香茶,留在舌間,剎那間,齒頰留芳,疲乏頓時煙消雲散。倚靠著窗邊的圍欄,望著外面廈門夜晚的街景,吃著白天買來的魚片、餡餅、薯條,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直到深夜…… 環 境 廈門是唯一獲聯合國“國際人居獎”的中國城市,雖然在那裡呆的時間只有短短幾天,卻也深有體會。先說廈門的空氣,潔淨清新,一直是廈門市的“燙金名片”,雖然前幾年因為汽車尾氣的影響曾一度下滑,但經過當地政府的治理,已有很大好轉,基本恢復往日的清新。不論如何,在我們這些飽受空氣塵埃的外地人看來已然非常難得了。
廈門的氣候非常適合植物生長,所有的植物在這裡都枝肥葉茂、郁郁蔥蔥。在我們這裡需要養在有空調的房間裡的名貴盆栽,在廈門最普通的街道邊的隨處可見,而且非常之茁壯。對了,還見到了傳說中的皂角樹、雞蛋花;還有隨處可見的拖著長長須根的大榕樹,讓我想起了小時候語文課裡學的巴金的《鳥的天堂》,看來這裡也算是植物的天堂了吧。這麼多的植被綠化,自然對空氣的淨化也會有很大的益處。

(這就是傳說中的椰子樹麼?好像沒看到上面有椰子)
能感覺出來,廈門市政府在環境保護方面是下了功夫的,比如生活垃圾分類。 在廈門的這幾天當中不免會有用到一次性飯盒或是筷子的時候,覺得這一點當地做得也比較成功,就連鼓浪嶼景點的小吃攤用的一次性飯盒也都是可降解的紙制,不明白上海這種國際化的大都市為什麼一次性塑制泡沫餐具仍橫行街頭,不能徹底杜絕。
我們去的那幾天正值春節期間,聽說廈門已經禁放多年了,果然沒聽到燃放鞭炮的聲音,很安靜。
青山碧海,遐想自由 廈門的美景自不必多說,很多朋友也都在自己的游記中多次感慨,本人在這裡也就不再一一贅述。如果讓我推薦,我首推廈大白城環島路一帶,這也是我們此次行程最愉快和難忘的部分。自行車是環島路上最好的代步工具,特別是還可以一家人騎在一輛車上,在這樣一條如詩如畫的路上你會不會感覺到累,本身就是一種享受。碰到喜歡的地方你可以隨處停下來呆上一段時間,我們停留時間最長的要數“太陽灣”的海灘了——陽光充沛,海灣靜謐。我們居然還在沙灘上發現了被海浪衝上來的小螃蟹,還有一種渾身長滿刺的球狀的家伙(不知道是不是叫海刺蝟),都是活得呢!在海邊的沙灘上還看見烤串人的身影,羨慕他們的工作環境啊!

(在海灘上居然拾到了小海蟹和海刺蝟,活的呢!)
鼓浪嶼——留給下次再來的理由 去鼓浪嶼的那天是年初一,正趕上人多,也可算是游人如織了,所以也就少了很多細細體味的閑情逸致。一路上無數個自稱是導游的人跟你糾纏,甚至說可以帶你不買門票參觀景點。這世上就總有這麼一些人會認為可以繞過規則另辟蹊徑,我就從來不相信天上會有掉下來的餡餅,還正好砸到了我。
再次強烈感到“黃金周”也該休息了,應該讓位給“帶薪長假”了。黃金周推出已有8年了,當時也許能擴大內需、刺激消費,但現在,隨著邊際效用的遞減而逐漸勢微,同時也弊端叢生。大家如果有可能最好還是避開這個高峰期外出度假,否則也就失去了度假休閑的本意了。
旅游也許會和人生一樣——難免會有遺憾,特別是對追求完美的人,不過沒有關系,也許正是這種遺憾會吸引著你再次走進。

(鼓浪嶼的街巷)
先天+後天 我想,廈門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它有海有山、氣候宜人,可能還有那裡友善的市民(可否稱之為先天和後天)。或許正是有著這山這海如此的景致,才會讓生活在廈門的人們保持愉快的心境,熱情謙和地對待周圍的人吧。在廈門在車上給老人孩子讓座,是很平常的事,誰都可能會做。文明其實有時候真的跟受教育程度也未必相關。在廈門每次問路,別人都會很樂意很詳細地給你指點;餐廳不論大小,服務員的態度也很周到熱情,哪怕是在景區也少有刻意宰人的奸商——景點的食品價格還算比較公道的(鼓浪嶼除外)。哈..想起了那個調侃,“上海人把外地人稱為鄉下人,北京人把外地人稱作群眾”,我猜廈門人應該會把外地人稱作“朋友”吧。
結尾
可惜這裡不能上傳音樂,那就把我們那個時候很喜歡的小虎隊的那幾句歌詞送給各位喜歡和向往陽光海岸的朋友們吧——
從前有個傳說 傳說裡有你有我 我們在陽光海岸生活 從日出盡情的享受 每一刻,讓世界為了希望在轉動
……

(太陽灣靜謐廣闊的海灘)
更多圖片歡迎到http://***/chenchenshine/查看。
本文著作權歸本人所有,如需轉載,請先與本人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