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天悠游雲南(麗江-虎跳峽-香格裡拉縣城-飛來寺-昆明-上海)

作者: 木小七

導讀雲游第八天 麗江-香格裡拉 1月2日,清晨8點半一車7人從麗江出發,去虎跳峽。 中途觀長江第一灣,長江第一灣位於中甸縣城南部沙松碧村與麗江石鼓鎮之間,海拔1850米。萬裡長江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騰而下,巴塘縣城境內進入雲南,與瀾滄江、怒江一起在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中穿行。到了中甸縣的沙松碧村,突然來了個100多度的急轉彎,轉向東北,形成了罕見的“V ...

雲游第八天 麗江-香格裡拉

1月2日,清晨8點半一車7人從麗江出發,去虎跳峽。

中途觀長江第一灣,長江第一灣位於中甸縣城南部沙松碧村與麗江石鼓鎮之間,海拔1850米。萬裡長江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騰而下,巴塘縣城境內進入雲南,與瀾滄江、怒江一起在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中穿行。到了中甸縣的沙松碧村,突然來了個100多度的急轉彎,轉向東北,形成了罕見的“V”字形大彎,“江流到此成逆轉,奔入中原壯大觀”,人們稱這天下奇觀為“長江第一灣”。由於這個大轉彎實在很大,大到只能從飛機上俯瞰,所以我們看到的只是轉彎的一角。


(長江第一灣)

虎跳峽,介於香格裡拉縣哈巴雪山和麗江市玉龍雪山之間,所以虎跳峽一邊是中甸一邊是麗江,全長20公裡。最寬處江面約50米,最窄處僅20米。峽谷底部與哈巴雪山海拔高差3590—3790米。峽谷麗江這邊玉龍雪山山體均為懸崖絕壁,中甸哈巴雪山山體地勢稍緩,是金沙江切割最深的地段。從峽口下行2公裡,兩岸險峰聳天,江面奇窄,有一塊巨石突兀在江心,相傳猛虎曾憑此石一躍過峽,所以被稱做為“虎跳峽”。

車開到虎跳峽碼頭停車場,也就是上虎跳,有下來拍點照片。雖然現在是旱季,金沙江水量很小。兩岸的山色還是很壯觀。拍完照片上車,去中虎跳。

中午陽光非常好,有瀑布的地方,都能看到彩虹。

那一帶的公路確實危險,布滿碎石的路,頭頂上還不時有石塊砸落下來,據說每天都有車從公路上翻下去,尤其是冬季,有的路段地面結冰,非常滑。所以找到熟悉路況開車平穩的司機、車況好的車,非常重要。不然就等著心髒受折磨吧。

車開到張老師家,午飯。介紹一下張老師家。張老師是附近村的一名教師,目前他依然堅守本職工作,旅游事業主要由其愛人負責。10年前他們家化了800塊將通往江邊那塊地買下,並將原有山徑修繕一番,以方便有人下江邊看看,並收起“過路費”。

吃過午飯,脫去多余的衣服,帶上水,跟著向導開始“徒步”下中虎跳。去中虎跳江邊的路還算比較好走,特別是對於我們這樣視生命高於一切而導致膽小如鼠老老實實邁出每一步的人來說真的算是沒什麼危險,出事故的都是膽大的人。由於是冬季數枯草黃沿途風景一般,趁著下谷底的時候還有體力,拍幾張照片。

下到江邊,已經累得不行,看著洶湧的江水從身邊流過,休息了許久才上路。

回公路的路要經過“天梯”——又一處村民自行修築的必經之路。那個簡陋的“天梯”有點恐怖,二三十米的樓梯鐵架子上釘了幾塊破木板,以90度垂直向上,腳下就是萬丈懸崖滔滔江水。我手扶腳爬,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往上登,沒敢往下瞧一眼。爬“天梯”的時候,游人是一個挨著一個往上爬的,只要中途有一個人腿軟爬不動,那就麻煩了。

終於到達天梯客棧(車子等我們的地方)。每個人都累得一身臭汗,不過按沈老大的說法,我們一伙人走得算很快了。嘿嘿,要知道帶隊走第一個的小姑娘(向導壓陣走最後),天天走40分鐘路去上班練腳勁的,能不快麼。

傍晚到達香格裡拉縣城,在一個小飯館吃腊排骨火鍋,味道不錯。沈老大還親自下廚做了干煸犛牛肉,給我們加菜。犛牛肉嚼上去帶著一股牛奶香,和我們平時吃的牛肉味道不太一樣,就是有點老。

吃完飯去住宿的地方把行李放掉,然後去藏民家訪,完全商業化的東東,去看一群藏族人唱歌跳舞。還學了一句藏語:炸廁所,炸廁所,炸了七八所。意思是舉起酒杯干杯。在老大的指導下,吃到了西藏的“芝麻糊”,在酥油茶裡加青稞面加糖,攪拌而成,味道和芝麻糊有一拼。青稞酒的味道、看上去的色澤都和白酒差不多,我對酒沒有研究,也品不出好壞。

住宿的地方,據說是鄉政府某個頭頭的什麼親戚開的,條件還行,房間寬敞,有空調(老板為了省電費,早上7點多會把空調關掉)。由於住宿吃飯都是沈老大安排好的,價格沒水份,所以我們也比較放心,不去關心飯館客棧的事宜,到現在還不知道住的那個地方叫什麼名字。

雲游第九天 香格裡拉-飛來寺

1月3日,第一站頌贊林寺。頌贊林寺應該是1月5日的游覽項目,我們1月5日一早要趕飛機,所以今天經過此地,讓我們停下來看看遠景,進去參觀是來不及了。

噶丹.松贊林寺是雲南省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也是康巴地區有名的大寺院之一。始建於公元1679年興建,公元1681年竣工。五世達賴喇嘛親賜名“噶丹.松贊林”。 至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王朝賜定名為“歸化寺”。又因整座寺廟的建築和構造是仿西藏的布達拉宮而來,所以又稱為小布達拉宮。

看完頌贊林寺馬不停蹄地上路,去那帕海。清晨的那帕海,在仿佛罩了一層薄紗,美的不可言喻。納帕海又稱依拉草原,是個季節性高山湖泊,也是雲南省少有的亞高山沼澤化草甸,總面積13平方公裡。冬季是納帕海的枯水期,沒能看到夏季那種欣欣向榮的景觀。不過它確是觀黑頸鶴的最佳時節。黑頸鶴為世界珍貴稀有鶴類之一,僅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每年的冬季,黑頸鶴都會飛來納帕海過冬。我們那天遠遠的看到三個小黑點,只是太遠了,看到的就是3個小黑點,別說是黑頸了,頭腳都分不出。沈老大說那是黑頸鶴,估計就是了。

天寒地凍,那帕海僅剩的一點水也結了冰。

然後參觀東竹林寺,那天正逢元旦放假,喇嘛也放假。寺院裡只有少數幾個小喇嘛看門,看他們在寺院裡曬曬太陽睡睡午覺,悠哉自得。

去德慶的路上經過月亮灣峽谷,在路邊有觀景台,可見巨大的錐型山體被金沙江呈倒“Ω”形環饒,金沙江轉了180度奔騰而去。我的相機鏡頭太小,拍不了全景。

開車翻越白馬雪山去德慶。白馬雪山屬橫斷山脈,群峰連綿,白雪皚皚,遠眺終年積雪的主峰,猶如一匹奔馳的白馬,因而得名"白馬雪山"。

香格裡拉沿途的風光也不錯。如果在5月份來,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杜鵑花,綠油油的梯田……這次我們是無緣看到了。



(中途)

經過1天的路途顛簸,終於來到飛來寺。藏名叫“那卡扎西’,意為“空行九吾”,相傳曾有一尊釋迦牟尼佛像從藏地飛來此地,故在此建廟並得名“飛來寺”。我們住飛來寺觀景台,是觀梅裡雪山日出的最佳位置。我們到的時候,天還全黑,紅霞繚繞,明月當空,天氣這麼好相信第二天一定能看到日出。

梅裡,藏語的意思是“藥王”,因為山裡盛產雪蓮花而得名。藏族同胞習慣於將雪山稱之為神山,認為山上有雪,則必定是因為有神靈的保佑。他們認為神山是神聖的,要磕頭、朝拜的,是不可征服的。每年秋未冬初,西藏、四川、青海、甘肅的一批批香客,千裡迢迢趕來朝拜這座心靈中的自然豐碑。他們圍著神山繞匝禮拜,少則七天,多則半月,這在當地被稱為“轉經”。若逢藏歷羊年,轉經者更是增至百十倍,匍匐登山的場面,令人嘆為觀止。

當地傳說,梅裡對日本人特別吝嗇,凡是有日本人進來,從來都是無功而返。當年中日聯合登山隊攀登梅裡主峰卡瓦格博的時候,就在飛來寺的崖邊,上萬的僧眾和藏民日夜誦經,賭咒那些玷污神山的外來者。不知道是不是他們的賭咒起了作用,1991年1月登山的17人一個不留地被埋藏在了梅裡深處的卡瓦格博峰下,造就了世界登山史的第二大事故。梅裡因此威名遠揚,於是接連而至各國登山隊彙集梅裡,卻都無一成功。

因為梅裡雪山主峰卡瓦格博終日雲霧繚繞,難見一面,即令嚴冬季節也很難得一展真容。有些人守二三個月都難見上一面。能第一次進來就見了卡瓦格博和其它的雪峰,那是幸運者,也是少數人。

雲游第十天 飛來寺-香格裡拉

1月4日,我們七點多才就起床,天剛開始亮,路邊已經有攝影愛好者找角度支三角架了,大家都安靜地等待日出。灰白調子的梅裡雪山盡顯威嚴。

8點20,太陽一點點將他的萬道金光潑灑在太子十三峰,就在我仰起頭的那一刻就開始不斷地變換它的亮度、色澤。初升的太陽給卡瓦格博山峰披上了金衣,隨著時間的推移,峰尖的金色漸漸向下蔓延,,直到整個雪峰被燃燒成一個巨大的金字塔。遠眺神山,一片金黃,肅然敬意油然而生。我們顯然很幸運,看到了“日照金山”的全過程。



(日照金山)

看到日照金山,不枉此行。我們披著晨光,繼續上路。

離開前在公路邊堆個瑪尼堆,許個心願。瑪尼堆最初稱曼扎,是由大小不等的石頭集壘起來的、具有靈氣的石堆。藏族認為即便一小塊石頭也是有靈性的,有靈性的物體必然有神佛的靈光,寄托了人們美好的希望。

然後趕往明永冰川,明永冰川是從卡瓦格博峰往下呈弧形一直鋪展到海拔2660米的森林地帶,綿延11.7公裡,平均寬度500米,年融水量2.32億立方米,是世界上海拔、緯度最低的海洋性冰川。上明永冰川有一條新修的人馬驛道,山雖陡,但路還算平整,可供走路和騎馬。出發後,才走不遠,就是原始森林,滿山古樹參天。走了兩個多小時,路上又休息了一次,最後才到了冰川上。再往上的路過於陡峭,只能步行。到達觀景台已經是中午了。數百米寬的冰瀑從卡瓦格博峰上流淌至山谷之間,冰瀑上層層疊疊的冰筍、冰芽,就仿佛凝固的拍岸波濤。據說,冰下還有冰溶洞,河水破冰而出。



(明永冰川)

雲游第十一天 香格裡拉-昆明-上海

1月5日,一大早,老大開車送我們到迪慶機場。其實機場離我們住的地方很近,開車也就10分鐘的路程。機場每天只有一班飛機,在機場外面就能看到我們的飛機在機場等著我們了。從迪慶飛昆明全程四五十分鐘,坐車走滇藏公路得花15個小時,這張機票買的真是值啊。

在昆明逗留的那幾個小時裡,去滇池轉了轉。看過了瀘沽湖、洱海的好山好水,滇池是實在沒法比的。大城市裡的湖難免因為游人多了而變得比較髒,那天空氣能見度也不高,湖面上煙霧蒙蒙,照片拍出來到有種山水畫之感,倒也別致。



(山水滇池)

下午5點多,登上昆明回上海的飛機。飛到上海上空的時候,城市燈光星星點點,高架上的成排的照明燈尤其惹眼。聯想到前一天晚上我們還在在香格裡拉盤山公路上行走時連盞路燈都沒有,車燈一關滿天繁星幫我們照明,反差好大。

Tips

衣:雲南早晚溫差可達十幾度,總的來說比上海暖和。但是山上很冷,梅裡雪山附近晚上溫度要達到零下十度,最好能住空調房間。雲南紫外線強,天氣干燥,注意防護。

食:雲南的東西口味比較重,又油又辣,還有當地的那些特色小吃,洱絲、洱塊、乳山、歪豆粉味道都很奇怪,試試就好。當地的木瓜和熱帶的不同,個頭較小,味酸,一般用來做菜比較多,向什麼木瓜雞之類的。個人覺得不好吃,不推薦。

麗江古城裡有很多賣犛牛肉干的地方,很多都是用黃牛肉做的,吃上去和一般的牛肉干沒啥大區別。麗江的草莓很甜,雖然個頭大大小小,但味道甚好,10元/斤,可以還價。

香格裡拉縣城的馬路上很多地方都要買腌制過的犛牛肉,可以買一點,然後讓飯店加工一下,肉吃起來有股奶香,很好吃。

住:雲南的客棧一般沒有空調,只有電熱毯,但晚上不會覺得冷。但如果去梅裡雪山最好去住飛來寺,奔子欄的住宿條件較差。淡季標間:40-80元/晚

行:昆明——大理——麗江——中甸 走的是滇藏公路全程路況參差不齊,有部份柏油路面,有正在修的碎石路面,其余大部份為彈石路面,介於碎石路與柏油路之間的一種路面,主要是為了防止冬天路面的結冰。

雲南各地海拔:

昆明1800M香格裡拉 3300M

大理2100M德慶3686M

麗江2410M飛來寺3400M

瀘沽湖 2690m

雲南的海拔不算很高,一般不會有嚴重的高原反應,最多會有一點點頭暈,休息一下也就好了。氧氣瓶,紅景天之類的基本用不上。路上可以帶些巧克力、牛肉干之類的補充體力。


精選遊記: 香格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