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好幾個小時的車終於到了廈門了啊!因為原先來的時候就定了國際青年旅舍的房間,所以一下車就直奔青旅去了! 到旅舍第一天,我就去了大家都久聞其名的鼓浪嶼,從旅舍出去走不到2分鐘就可到廈大西村坐2路車到輪渡碼頭,再坐船到鼓浪嶼,去的時候坐普通船不用錢,回來的時候買票三塊錢就可以了。鼓浪嶼景觀秀麗多姿,素有“海上花園”、“萬國建築博覽”和“音樂之鄉”、“鋼琴之島”之譽,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島上崗巒起伏,錯落有致。最高峰日光岩是廈門的像征,有“未上日光岩等於沒到廈門”之說,鼓浪嶼四季如春,氣候宜人,樹木繁茂,鳥語花香,空氣清新,今人心曠神怡;山和海相擁,自然造化和人工雕鑿相映成趣,日光岩、菽莊花園、皓月園、毓園更為園中園勝景,還有許多各國風味的建築。由於鼓浪嶼島上的天然景觀眾多,所以為了保護這一國家級的旅游景區,政府主管部門早已開始了有效地管理措施,除了旅游景觀的開發建設外,已不許增加工廠和破壞環境的建築,最有特色的是,鼓浪嶼街區處了環島旅游電瓶車外見不到任何其他機動車輛,更聽不到車馬的喧囂,因為有嚴格規定,不許任何其他機動車輛上島;所以,當您漫步在鼓浪嶼那潔簡幽雅的柏油小道上時,就會感到實實在在是一處天然美麗之島。從鼓浪嶼回來輪渡還可以順便去廈門最繁華的街道――中山路走走逛逛,那裡有廈門的很多小吃,有黃則和花生湯、吳再添小吃等等。那裡一到晚上就變成步行一條街了,特別熱鬧。
第二天,我就去南普陀寺觀光,從旅舍出去往左走五六分鐘即到,南普陀主體建築有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向左右對稱展開,依次層層升高,層次分明,俯仰相應。還有七座白玉如來佛塔和二座11層高的萬壽塔,裡面人潮湧動,熱鬧非凡。燒香完還可以爬山,南普陀的山雖然不高,但是爬到山頂的話就可以看見廈門大學全貌了。那個壯觀是無法用言語能表達的!南普陀寺還有一個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素齋。南普陀素菜以其清純素雅的獨特風味馳名中外,廚師調煮制作,嚴守素菜素料作的工藝,革除素菜仿制腥的傳統,以素菜素名而獨樹一帆,既講究色.香.味,又講究形.神.器,一道菜一個雅名,神韻高雅,詩情畫意。其中"半月沉江"這道菜最為有名。在南普陀山頂上還有一個路口,可以直接去植物園的!萬石植物公園是個充滿大自然氣息的湖光山色之地,植物園裡擁有四千多種熱帶、亞熱帶植物,郁郁蔥蔥,墨綠如染,堪稱“綠色博物館”、“城市園林”。是獨具一格的公園和植物園的結合體。這裡文物薈萃,自古為游覽勝地,萃集了廈門大小八景的“天界曉鐘”、“高讀琴洞”、“萬石鎖雲”、“中岩玉笏”、“太平石笑”諸景點,且有百十余處摩岩石刻。據說是在1952年修建了萬石岩水庫,周圍拓建萬石植物園,辟有棕櫚、竹類、蘭花、盆景、藥用植物等二十多個植物區、圃和展覽室、栽培數以萬計熱帶、亞熱帶植物,因富於科研成果而聞名海內外。主要觀光點有:萬石植物公園、萬石蓮寺、醉仙岩、太平岩、虎溪岩、像鼻峰等 。真是各色各樣,另人大飽眼福。
第三天,在旅舍租了輛自行車,騎行環島路去了。從廈大海邊,沿著胡裡山炮台、普厝垵、黃厝,直至與前埔、蓮前大道,環島路像一條閃爍珍珠光澤的飄帶,靜靜地纏繞在延綿海岸線上。騎行在環島路上才真正知道它的美,它美就美在自然和諧,依山繞水,天風海韻,碧海白沙,一望無際。綠草坪,棕櫚林,亞熱帶氣息迎面撲鼻。還有沿路強烈的人文風情,這裡既保留著古早漁村的景致,銀光閃爍的漁網,紅漆斑駁的漁船;沿海的橋梁上,還經常可以看到一對身著浪漫婚紗的新人,在攝影師的口令下,一次次擺出甜蜜的造型 。環島路的另一側,還有草莓園,和朋友一起去草莓園采擷鮮紅草莓;雖然很貴,但是確實很好玩。環島路邊有金海樂園、景州樂園。在那裡,還有充滿民族風情的演出;當夜色降臨,華燈初上時,沿岸的海鮮大排檔便一溜的亮起霓虹,看海面漁火閃爍,聽海濤陣陣拍岸,品嘗鮮美誘人的海鮮,實在是一份難得的閑趣享受。我們也聽說了文曾路“怪坡”,所以和朋友也去了一趟,文曾“怪坡”處於文屏山莊往南約1公裡處。聽說駕車在“怪坡”行駛可發現明明看著是上坡,並且把車熄火掛上空擋了,可是汽車還是順坡而上;當熄火空擋下坡時,車子卻往後溜去。於是我們就用自行車試試,真的這樣哦,而且載上人還更快。3~4分鐘就可以往後滑完這長約70米的坡段,最快的地段,滑行速度超過一般人的步行速度,好奇怪好有趣。
當天晚上我們還去了白鷺洲,它是一座集休閑、娛樂、體育、舉辦節日慶典於一體的大型開放式公園,是廈門第一座歐洲台地式公園,包括音樂噴泉、十二生肖花崗岩浮雕圓柱、白鷺女神、回歸石等景點。白鷺洲夜晚的夜景工程,更把整座公園打扮得格外妖嬈。在晚上七點以後就有音樂噴泉了,那噴泉隨著音樂的起伏而不斷變化著形狀,真是壯觀啊!
第四天,我們去了集美熬園,它位於集美學村東南角海濱。鰲園分門廊、集美解放紀念碑和陳嘉庚先生陵墓三個部分。進入園內就是一條長50米的門廊,兩廂牆上鐫刻著40幅古今歷史人物的青石浮雕,立體化連環雕像,許多人物千姿百態,形像生動。且能雕出喜、怒、衰、樂的各種表情,漫卷的紅旗,薄如紙片,高舉的干戈,細如筆箸,真是巧奪天工,人間奇跡。集美解放紀念碑,位於園的中央。碑身是花崗岩建成,正面是鎏金的毛澤東手書:"集美解放紀念碑"七個大字,背面是陳嘉庚先生親手撰寫的碑文。紀念碑南面,有一道屏風式石牆與陳嘉庚先生陵墓分開。石牆北面是日常生活的各種活動浮雕,南面是"博物觀"。屏風石牆南面是陳嘉庚先生的陵墓,墓蓋用磨光的13塊青鬥石拼鑲而成壽龜形,墓欄屏風內壁有15幅陳嘉庚先生傳記浮雕,陵墓前是一座長方形拜亭。鰲園石刻精粹,琳琅滿目,遍布全園。分浮雕、沉雕、圓雕、鏤雕、影雕等種類,彙集閩南石刻精華。
第五天,去海滄大橋,它的優美流暢的橋梁造型,輕巧獨特錨、塔結構、與周圍環境協調一致的橋梁色彩,輕柔的夜景效果等等,都與廈門這座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旅游城市相適應。看完海滄大橋我們又去火燒嶼,火燒嶼豎臥海滄大橋腹下,據傳:古時常有農民上島釣魚,故名"釣魚島"。聽說南宋末年,石塘村的村民為躲避元軍,遷居島上漁耕為生。後元軍燒毀民房,強令村民遷回原處,加上島上布滿如烈火燒過的彩色岩石,故稱"火燒嶼"。火燒嶼滿島皆是茂密的相思樹、木麻黃、黑松和山杜鵑、桃金娘、樹蕨、芒箕,猶如原始森林。火燒嶼有大小四個內湖,是一個保持海島特色,融自然與生態,有較高文化教育品位的人與動物無邊界交流的普環保型的生態樂園。
第六天,我們就去廈門大學。廈門大學是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被毛澤東同志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的陳嘉庚先生創辦的,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目前是我國唯一地處經濟特區的教育部直屬綜合性大學,也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一批高水平大學之一。大學裡景色優美,《新周刊》曾把廈門大學評為最美的中國大學之一。大學裡綠樹成蔭,特色的建築都非常吸引人,具有熱帶風情,廈門大學的水庫也是一景,山頂的水庫居然可以看到海,非常有特點。逛完了廈門大學我們還去了芙蓉餐廳,那裡的三樓又福建各地的名小吃!琳琅滿目,看的我都直流口說了!最後,我就點了一份莆田魯面,哇!味道真是好啊!!
第七天,參觀完小部分廈門的我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
廈門,美麗的廈門!!我將還會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