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巴釐-6-Kuta滑浪

作者: vivisun

導讀Kuta滑浪以下文字來源於網上資料:衝浪裝備:衝浪板、鰭、腳繩、蠟、防磨衣衝浪板 board:衝浪板是衝浪最重要的器材之一。對初學者來說,找有經驗的人幫你選一塊板子是必要的。一般來說,愈長愈厚的板子愈容易上手,但也愈難做出漂亮的動作。前面說過,每個人需要的板子不同,和你個人的身高體重都有絕對的關系。所以,如何選擇板子也是學習衝浪的必要課程之一。 ...

Kuta滑浪以下文字來源於網上資料:衝浪裝備:衝浪板、鰭、腳繩、蠟、防磨衣衝浪板 board:衝浪板是衝浪最重要的器材之一。對初學者來說,找有經驗的人幫你選一塊板子是必要的。一般來說,愈長愈厚的板子愈容易上手,但也愈難做出漂亮的動作。前面說過,每個人需要的板子不同,和你個人的身高體重都有絕對的關系。所以,如何選擇板子也是學習衝浪的必要課程之一。衝浪板一般分下列幾種:Longboard : 長板。長度在8呎6到11呎之間,於頭部呈半圓形, 浮力大、速度慢, 浪小也能玩 , 適合台灣夏天的浪況及初學者練習用。Shortboard : 短板、小板。長度在5呎9到6呎8之間,頭部呈尖銳三角型,浮力小,需要推力夠、形狀佳的浪才能玩得痛快,屬於技術板,轉向靈活可做花式動作。鰭(又叫舵)fin:衝浪板一定要配合舵來使用,舵有分單、三片或五片式。通常Longboard使用單片較大的Sngle fin,其它的板子多用三片的Tri fin system,這一兩年也有五片式的出現。現在的板子舵多采用專利的可拆式(Fin Control System) FCS,方便更換及旅行,但早期固定式(Glass-on)也深受衝浪高手的喜愛,在大浪中的強度比FCS來得好。腳繩 leash:這是從事衝浪運動唯一能保證您生命安全的東西,當您落水(wipe out)時,可借著它尋回您的衝浪板,而且你的板子也不會隨浪衝回岸上或打到其它人,讓您在海上有個依靠,一般長度以與板子稍長。現在的腳繩也分不同浪況需有粗細的設計,通常有雙軸承(double swivels)的比單軸承的好,比較不容易纏到。蠟wax:將蠟打在衝浪板上,可增加板身與人體的摩擦力,可讓您在板子上站得更穩,才不至於滑倒!以台灣一年四季溫度的變化,要照改變使不同型態的腊,有分底腊(base wax)、冷水用(cold water)、溫水(warm water)用及熱帶氣侯用(hot/tropical water)。防磨衣 rash guard :就算水溫不冷,衝浪者多半會穿一件防磨衣,不然長時與板子磨擦不是很舒服。防磨衣其它的好處:防水母、保暖及防日曬,一件合身的防磨衣,絕對值得投資。玩法及技巧:衝浪運動通常是從人身衝浪的訓練開始的。人身衝浪,就是衝浪者先游泳離開海岸去等待大浪,當大浪衝向海岸時,就以側泳游向海岸。當游到浪峰上時,把臉朝下,背部拱起來,並把手放在腿的旁邊,這樣海浪就會把他衝向岸邊。海浪消失,衝浪者就把兩手張開以減慢速度。這種衝浪感覺訓練以及平衡感訓練在衝浪板衝浪中是相當重要的。利用衝浪板衝浪的選手,需要把腹部趴在衝浪板上,然後再劃到海浪成型的地方。當大浪開始衝向岸邊時,衝浪選手就奮力劃到海浪的前面,在海浪開始把衝浪板衝向海邊時,迅速站立起來,一腳在前,一腳在後,以改變身體的重心來駕馭衝浪板橫過波面。優秀的衝浪選手可以移動自己和重心到衝浪板的前端,但大部分人都是站在中央或者後面部分來控制方向。通常一個大浪能把衝浪者衝到岸邊沙灘上,有技巧的衝浪者一般都不會直直地朝岸邊前進,他們通常都和海岸線形成某個角度行進,也就是斜著岸邊衝過來。這樣衝浪的距離就可以加長,有時他們可以以時速55公裡以上的速度衝過去400公尺以上產距離。平均一公尺的浪高對衝浪運動來說,就是很理想的高度了,一公尺是以下雖然也可以,只是效果差一些。在夏威夷海岸,有些浪高甚至可高達8公尺以上,提供了非常具有挑戰性的衝浪環境。連Kuta的麥當勞叔叔都會滑浪!



精選遊記: 巴釐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