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去了回泰山。上海出發兩位,北京出發兩位,泰山一行四人。心裡很是開心,腿腳皆告病假。2/24周五晚Echo和我從上海一路坐普快火車趕到泰安,坐了11個小時,其中睡了2個小時。早上10:00多到,中飯後開始攀登泰山。事實證明比想像的要累,基本上是爬到哪兒吃到哪兒。桔子、煎餅、泡面,etc. 僅花了5個小時登頂-南天門。爬十八盤時,一鼓作氣、堅持每爬完50階休息5秒鐘,終於把泰山“征服”了。路上還下起了冰珠和小雪,回頭看腳下覆著薄薄一層“白糖”的泰山時覺得別有韻味。25日晚與北京來的爬友在神憩賓館會合,基本無暖氣與洗浴。不過覺得在海拔1500米的地方能有個地方睡一覺已經不錯了。 發現同屋的北京女孩還曾是某自虐旅游俱樂部的會員,發現了自己將來的一個好去處。正如旅友所述:踏雪尋舍、黑夜賞星、冰點觀日的感受如今下了山還是如此真切。第二天凌晨5:45就隔壁兩大猛男一陣電話鈴聲叫醒,臉沒洗、牙沒刷,披上軍大衣就上玉皇頂觀日去了。7-8級的大風有好幾次刮得我真快成windancer了,本來不指望看到日出,晚上又是下雪、又是起霧的,可誰知就是這大風飛快地攆著烏雲, 才趕在太陽欲將升起前把這障礙一掃而光。人說“泰山觀日不著十之有八九”,看來我們此行確為有幸啊。V哥的拍攝精神也讓我著實感動了一把,只見他站在山頂風最大的一塊空地上、支著三角架,揚著軍大衣,等待並拍攝了日出的全過程。 此時,恨死了自己馬虎大意,忘了換相機電池,白白錯過了一張本可名為“藝術家和他的太陽”的攝影作品。下山是從後山下的,三少-- 人少、攤少、可用廁所少。不過獨享了不少美景,感受了整座山的情懷。下山後,我們去了曲阜,孔子的家鄉,參觀了孔廟、孔府和孔林。由於對歷史文化知識的缺乏,我還是少說兩句吧,免得貽笑大方。晚上, Echo由於周一出差,趕了早些的火車回上海,由於沒有硬座,只能買了“硬站”,硬是站了8個小時回到上海火車站。如果要評個“泰山行硬漢獎“,非他莫屬。兩位北京的朋友回了濟南,准備一早乘飛機回京。所以孤苦伶仃的我就只好找個家餐館,吃起羊肉餃子來,當然還有泰山特純啤酒。酒足飯飽後,發現還有一個多小時要打發,就來到隔壁的良子足療,開始享用有生以來第一次foot massage.其實就是想在虐待完雙腳後再犒勞一下它們罷了。硬臥8小時後回到上海,給此次泰山行畫上了完美句號。感謝旅友一路互相照顧、充分展現了團隊精神。期待下次再某處同游!(冰瀑 )

(冰瀑)

(泰山黃葉)

(泰山一面)